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的新趋势

教育的新趋势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将这三种要素合起来,才成功教育的全体。所以最近“教育的趋势”,就是要注重学生本身的动作及能力的发展;并要注重学生生活与社会生活的联络;补足旧式教育的漏缺。选择的“标准”有两种。第二种标准是须与环境有关的,就是要先研究学校环境生活的状况,究竟怎么样?从前法国人,好吃鹅肉,特用管子装些食物,灌到鹅肚里去,使之肥胖;至于鹅能消化不能消化,他是不管的。

教育的新趋势116

 

 

凡一切教育,皆是由以下三种要素组织成功的:

(1)“社会的生活”,就是要先讨论人生为什么要受教育;以现在社会生活状况,决定教育的目的。

(2)“科目”,须先研究科目应如何组织,就是应授与学生以何种的知识技能。

(3)“学生”,就是要注意学生本身生活的需要。

将这三种要素合起来,才成功教育的全体。现在新式的教育,对于这三种要素是并重的。从前旧式的教育,只注重一种死的科目;对于学生的本身及社会的生活都不顾及。所以最近“教育的趋势”,就是要注重学生本身的动作及能力的发展;并要注重学生生活与社会生活的联络;补足旧式教育的漏缺。适才所讲,大家不要误会新式教育是不注重科目,只偏重社会及学生的啦!不过因为学生将来必要参与社会生活,不能不放任学校的时候,养成各种的经验。所以不但要教以亲切而有兴趣的知识技能,还要与社会生活连接起来;然后这种知识技能才是一种有用的,不是空泛孤立与社会无关的。再进一层说,教育的起点,注重在学校的本身;无论教授哪种科目,一面须适合学生的需要,使之发生兴趣,发展他的动作,助长他的经验;一面要拿科目当做一个桥梁,现在学生与将来社会相离的生活,借这桥梁渡过去。

旧教育的缺点,在以“科目”当做“目的”,以为教授一种科目,只要学生能领会,就算达到目的了。所以到了结果,虽是得了许多的知识,与社会生活方面,仍不发生丝毫的关系。这是不知拿科目做中间连接的器具的原因;就是旧式教育最大的欠缺。世间可读的书很多;小学校可教的知识,也是很不少的。若是不顾学生生活需要不需要,对于环境适合不适合,漫然用一种无目的教授,是最不合宜的;所以必要加一番选择。选择的“标准”有两种。第一种标准是须与学生的生活、动作、经验各方面有关的,就是要先研究这种知识,究竟用着用不着?与学生现在的生活,有没有关系?如小学校里,教“阴阳五行”,是极没有道理的。第二种标准是须与环境有关的,就是要先研究学校环境生活的状况,究竟怎么样?实业政治怎么样?教授一种与实业政治有关系的知识,然后出世做事才可以应用。以上是就正面说的,谓旧式教育的弊病,是很大的:如教材要是不适于学生的生活,那么,就因不需要的缘故,不发生关系;因无关系的缘故,不发生兴趣;教师行强迫的注入,学生只好勉强记忆;久而久之,将学生养成一种被动的习惯,不愿意自由吸收知识;教材与学生的生活,就分离开了。好比注水器中水与器有什么关系呢?况且旧式的教育,还有一层短处,就是注重“模仿”,专使学生用记忆力,模仿成人的言语、行为;就“学之为言效也”一句话看起来,就可知旧式教育的意义了。要知学生何以不自用其耳目思想去发明一切、规划一切,甘居被动的地位呢?实是学校太重视教材,以教材为“目的”,不以教材为“手段”;学校设施,又不与学生生活相联络;所以始终无自由发表、自由创造的机会。比如以学生的头脑为空杯,教师的头脑为水池;教授好比将水池里的水,用水管灌到空杯里去就算了;这样学生,毋得能自动呢!

从前法国人,好吃鹅肉,特用管子装些食物,灌到鹅肚里去,使之肥胖;至于鹅能消化不能消化,他是不管的。现在教师,只顾教学生多得知识,就将些无用的教材,强行注入;以为非如此不能增长学问,不顾学生天然的需要;不思设法引起动机,使学生有自动的研究的兴趣;有时还责备学生,不愿读书:这不是与法国人喂鹅的方法一样吗?

由此可知学生所以无自动的精神的缘故,全由于教材不合学生的需要、动作、经验、兴趣,不能发生动机所致。如人饿了、渴了,都知思食、思饮;因有饮食的需要,所以发生动机。若是不饥、不渴,因无饮食的需要,就不发生动机;如此刻强之饮食,反有害处。因教材不合学生的需要,所以学生往往视读书如苦工,容易发生逃学的弊病。教师因要强迫学生读书,遂不得不生出赏罚记功记过的方法,威吓利诱,勉强学生,学生也只得勉强遵行,日日去读那枯寂无兴趣的书本。教师与学生的精神、时间两不经济,这不是与不饥渴而强饮食的害处一样吗?世人每谓学生喜读书者少,非加以强制不可;这话真是荒谬。譬如植物种子,若是没有病,种在地下,自然能吸收地下的水分;在地上的枝叶,自然能吸收日光。人若是没有胃病,饥渴自然思饮食。学生读书,也是这样;若是精神健康、没有脑病,没有不喜欢求知识的。

小儿学话,进步得很快;等到学校里学外国语,就进步很迟。究竟是什么缘故呢?因为儿时,对于语言很需要,并且觉得很有意思、很有兴趣,出于自动的学习,所以进步得很快。对于外国语或外国故事,觉得没有什么需要,与他目前的生活及经验上,都没有什么关系;因不发生兴趣,就以为困难,其进步自然迟缓。所以教授非与生活的状况联络,发生密切的关系不可的。

比之教地理,天然的气候、形势、山、水等等,与环境生活,本有密切的关系。这种教材,学生当然愿学的,唯教者若仅教以抽象的知识,如只限于地图或课本的教授,则学生以为与他的生活无关,不发生动机,觉得这种教材为无用的,不愿学习。更进一层说,地理本有关于人生,有扩充知识、经验、范围的价值,并可增长其好奇心,倘不与环境联合,不过单增加死的知识;如只识得某山某水之名,不能解决一切人生自然问题,这样的知识,在脑筋中和佩戴一种徽章,或一种宝物藏在包裹里一样,是极无价值的。

再比之教授数学,这种科目,本是与人生有密切的关系的,但有曾习过度量衡,还不能解决浅近的斤两问题的。这样的情形,都是由于教师只知以抽象的知识注入,不顾及与日用生活有没有关系;所以这种不合学生生活的知识,是没有用处的,学生决不愿学的。

以上所说,教材与学生的生活、需要、经验、兴趣以及社会状况,若是分离了,不但学生所学的知识,没有什么实用;习惯下来,学生的心理,亦不求有实用了。认为在某学校里毕业,差不多像得了一种官衔一样;或脑筋中记得几本书,就算是士君子之流,高出于群众了。像这样的知识,好比一块美玉,佩戴在身上,当做一个装饰品罢了!这不是很坏的事情吗?

概括起来说,新教育的教材改组,可分为三层:(1)教师的责任,要指导学生的活动,要满足学生的欲望,使他自行解决一切问题,以主动的方法代被动的方法。(2)要与学生固有的知识、经验联络,使他自己认为是需要的,才能发生动机,才能有愿学的兴趣。(3)教授学生各种科目,当选择与学生生活、社会生活有密切的关系的;不要认为是一种美玉、徽章,要能解决社会种种问题。终极的目的,当拿它作为一种富强国家的紧要的工具。

 

 

116 1920年6月17日杜威在徐州的讲演,刘伯明口译,曹寅甫、藤仰友合记,1920年6月30日《民国日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