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教育之趋势

现代教育之趋势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就是新教育和旧教育不同的地方。大家都知道教育的范围很大,不单限于学校教育。我此刻且不讲这种广义的教育,先讲学校的教育。

现代教育之趋势113

 

 

一、教育天然的基础

 

这回所要说的现代教育的新趋势,就是注重个人本能(instinct)的趋势。从前的教育家对于儿童的本能,很不留意;现在才知道儿童的本能,是教育上很重要的东西。一切学问和训练,必然要拿人类天然的生来的本能做根据,利用他自动的能力,发展他原有的天性,才是新教育的宗旨。从前的教育,把学生当做被动的,把许多教授的材料装进学生心里去,就算了事;现在的教育,要是学生自动,是以学生个人的本能做主,拿教育做发展他们本能的工具。

这种注重个人天然本能的教育倾向,是很新的,近来才有的。从前西方的人对于人心有两种很怪的观念:(1)把人心当做一个袋子,中间是空的,可以拿些东西装将进去;(2)把人心看做白蜡白纸一样,想做成什么就像什么,要染上什么颜色就变成什么颜色。这两个比喻,可以证明古人把人心看做被动的,推到结果,必定把儿童也看做被动的,不相信他们有自己的本能。现在的教育渐渐承认个人的本能,所以现在教授的方法,让儿童加入学校的活动,拿他天然的本能做主,从旁边去利用他,指点他,引导他,叫他往一个方向上走,叫他向他能够做到的地方发展。这就是新教育和旧教育不同的地方。

本能到底是什么?现在也用不着精密的科学的定义。简单说来,本能是天然生来,不学而能的种种趋向、种种冲动。譬如小孩子初生下地,遇见强光,就会闭眼;遇见大声音,就会害怕;饿了就会要吃。这都是自然的动作,没有人教导他的。这些不学而能不教而知的天生的性质,就叫本能。教育不过观察哪些是他们可能的,哪些是应该利用的,把它一一挑选出来,加以相当的训练,引到实际应用上去,把他们本能一一发见出来,这才是注重自动的新教育。

以上所说的本能,不过是关于个人里的一部分。教育的缘起,就因为除了里面的本能,还有外面的社会的种种环境。譬如风俗、习惯、历史、遗传、道德、文化,都是外面的分子。因为要想把内部的本能和外部的环境互相照应,互相帮助,互相融合起来,所以才有教育。我们且分三步说。

(1)教育的需要:就是因为什么缘故才要教育。因为个人的本能和社会的环境中间有一道大沟。本能的天然趋向,自然的冲动,是杂乱无章的,是未经过训练的,所以不能适合社会生活之用。有这种缘由逼迫我们,所以我们才要教育。

(2)教育的目的:就是教育到底是为什么。因为个人的本能未必恰好和社会生活相合,所以教育的方针就在怎样训练,怎样引导个人的本能,叫它和社会的生活相结合。必定要把个人的本能和现在社会的生活沟通一气,叫它恰好适应社会的需要,才是教育的目的。

(3)教育的材料:就是拿什么东西来教育。因为教育是引导个人的本能叫它适合现在社会的生活,所以必定要拿那些和现在有益的学问,文学、技术、制度等,来做教育的材料。

照这样看来,教育这个东西,乃是引导训练发展个人本能,让它恰好和社会生活相合。所以现代的教育可说是沟通个人本能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工具。

大家都知道教育的范围很大,不单限于学校教育。小儿生下地来,自吃乳的时候,就受他母亲的种种教育。可见人生在世,天然的本能,没有一天不和社会的环境相接触的,这都是广义的教育。我此刻且不讲这种广义的教育,先讲学校的教育。学校是什么呢?学校是一种社会的制度,社会把一切过去的现在的将来的计划工具,集聚在这个机关之中,拿这些东西训练学生,使他本能的活动,变向一条路上去,和当时社会生活的精神相合——这就是学校的定义。再简单说一句,学校就是缩小的集中的社会,把过去现在未来的所有计划工具,拿来教社会的幼小分子,叫他们为现在和将来社会之用。学校不但是雏形的社会,并且是模范的社会,后来社会改良都要完全靠着它。

我本不愿意劈头就正式说明个人的教育主张。不过为简单起见,所以开口就说了。注重个人本能,本是教育的新趋势,我所以再三解说,第一要想大家明白教育一方面是拿不学而知不教而能的本能做主体;一方面是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做目的的。

这样抽象的讲法,恐怕有点不容易明白。现在且抽出小孩子学说话的一件事,来作具体的说明。我们都知道学习语言是很不容易的事;然而小孩子学讲话,居然能在很短的时间收得很大的效果,这都是本能作用。人类天然有和别人交际的天性,有能讲话的本能。小孩子乱叫乱喊,都是天然的趋向。据心理学家的研究,自小孩子一岁半的时候,所发的音,连世界上所有的音都有了,这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这种基础,就没有教育可言,然而一方面又有社会的需要:我们学说话是要使人懂得我的话,又要使我懂得人的话。小孩子学话,最初有家庭间的要求,其次有社会的需要,不能不通达彼此的意义。因为有这种需要,所以小孩子不知不觉地就能说话了。但是这种社会的需要,同时又能限制学话的趋向。我要人懂得我说的话,就不能不依社会上通用的规矩。在北京的人,不能不依北京的发音;社会已经定了“茶”的名,我就不能叫它做“酒”;社会通用的文法是“人吃茶”,我就不能说“茶吃人”。小孩子天然的本能,受了这种限制,自然渐渐地归到一个方向去,学成一种适用的话。由此足证二者交相为用。无论何种教育能力,假使受教的没有天然的本能,那么就要教也无从教起;然无论他有多大的本能,假使没有社会的需要,那么就要学也无从学起。由此更足以证明前说的教育上的主义:社交和参与事情,就是小孩子要学话的需要,使他成一个能应答的人物,就是他的目的;在他那个社会里的单字、成语、语气、文字等,就是他的材料。

小孩子在很短的时间内能学很多很难的语言,这件事若要研究起来,可以得三种教训:

(1)小孩子天然有说话的趋向,家庭利用它教他说话,渐渐地就能说能懂。到了学校,用了许多工夫,反不能收这样的效果。这是什么原故呢?可不是因为一是利用他的本能,一是压制他的本能,所以一方面收效很大,一方面收效很小吗?我们办教育还是应该指导利用他的本能呢?还是摧残压制他的本能呢?

(2)在小孩子学话之先,并没有人告诉他,说:“你们一定要学话,不然就不能做人。”也没有人夸奖他说:“你学话将来一定有许多好处。”不过因为有要说话的本能,学到一句话,便欢喜了不得,要是他学会了一句很难学的话,立刻就更快乐起来了。所以他学一个字有一个字的快乐,学一句话有一句话的快乐,立刻学到就立刻开心,所以朝前学去,一点也不困难。学校里所教的东西,不是为五年后用的,就是为十年后用的,全不注意怎样使儿童发生当前的愉快满意。快乐不在现在却在将来,所以很难引起他们的兴趣。小孩子学话立刻可以满意,所以成效大;学校里边的教育不能立刻就使他们快意,所以收效少。这中间所以然的道理,我们应该注意不应该注意呢?

现在且举出一件故事:美国有一个大城的视学员,到学校里去查学。他问学生,读书有什么用处?有的说:“读了书认得字不致走错了路。”有的说:“认字可以看有趣的书报。”又问他学算学干什么?大家都答不出来,后来有一个学生说:“可以算买卖东西的账目。”又有个学生说:“倘若有一天犯了法,警察罚我五块钱,或把我拘留三天,我可以拿算学来算算,看哪一件事便宜一点。”这件故事,很可以证明这学校里边的教育和眼前的生活相隔太远,不能叫学生即刻就能应用,即刻就可以快意,一味拿那些用不着的东西和干燥无味的东西来教他,怎能够立刻就可以见效呢?

(3)小孩子学话收效那么快,全靠一种天然社交的趣向。小孩子很欢喜同人家往来,同人家说话,同人家问答,这就是他社交的天性。学校教育不注重他这种社交的天性,专拿纯粹知识一方面的学问去教他,不问他欢喜不欢喜,都要逼迫他去学,又叫他做些无关社会生活的文章。这些机械的记忆的教育,和个人社会社交的天性,一点也没有关系,怎能收很大的效果呢?照这样看来,可见得教小孩子说话,利用社交的天性,所以收效很大。学校教育偏于纯粹知识一方面,所以收效很小。这不是一种教训吗?以上所说,总括一句话:若没有天然的本能做基础,什么东西都不能教;若能把社会的势力,利用这些基础的本能,几乎没有不可教的东西。

从旁的一方面说:各种社会有历史习惯种种的不同,因而其所选择注重的本能也有差异。大概一个社会总是选择注重那些与它的历史习惯相合的本能,忽略那些不相合的、由社会淘汰的结果,其中个人所有的本能也就不免偏向于一方了。大抵人的天性有偏向服从社会一面的,也有偏向于反抗社会一面的。偏于服从的,尚墨守,奉教训,循规矩,博闻强识;偏于反抗的,重发明,喜自创,轻冒险,善惊奇,事物当前,必问个所以然。守旧的社会多注重前一类的本能;进取的社会多注重后一类的本能。

假使有一个守旧的社会,目的不在创造新奇的东西,只顾保存陈旧的老古董。这种社会,必定提倡这几种的趋向:

(1)怕新奇:人类的天性本有好新奇和怕新奇的两种天性。譬如小孩子最欢喜人家说鬼,却又怕鬼。唯有守旧的社会里边的人,不欢喜好新奇的天性,常注重怕新奇的天性。

(2)怕人说坏话:守旧的社会里边的人,最怕人家说他坏话,所以最怕出风头,最怕叫人注意他。自己一点儿意见也不发表,人家怎么说,他便怎样说。

(3)怕困难:最怕遇到困难,最怕多事;他们总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总想变法不如古法,只要安居无事,便是神仙。

(4)怕负责任:最不欢喜挑担子,得躲懒便躲懒。

这些是守旧社会中最注重的天性。他们注重的天性不同,他们教育的方法也不同。教育的方法是什么呢?就是重记忆,讲背诵,不但记书中的意思,并记书中的字句,单叫他们去“依样画葫”,不要他们自动,不要他自己重新创造。但是小孩子本有活泼泼的天性,拿什么去压制他呢?顶好的法子:就是叫他把所有的工夫都消磨完了,使他没有发展本能的工夫,专心去做那些摹仿的记忆的背诵的事情。

刚才所说的是守旧的社会所注重的事件,至于维新的社会,自然是想求进步的,求新奇的,它所注重的天性,必定处处和守旧的社会相反了。它所注重的天性,自然是好新奇,喜出头,肯负责任,不怕危险的几种天性了。至于教育的方法,怎样能利用这种天性,能发展这种天性,且待后来再讲。今天要想大家知道,心理学和教育学都不能给我们一个包医百病的教育神方。研究它们的目的,在懂得这中间的道理,在明白儿童心理上起的观念。学校里边,无论教员教什么,学生心理上总要发生一种反动。真正的好教员,就是在能观察学生的反动,要研究何以这个人这样反动,那个人那样反动,明白这中间的道理,利用各人特别的天性,引他朝正经路上走。可见得研究心理,研究教育,并不是传他一个方法,叫他照样教人,好像包治百病的药单子一样。因为天地间没有传诸百世而不惑,放诸四海而皆准的东西。研究心理教育,不过是给我们材料,教我们有法子去观察学生心理怎样反动,然后再想用什么方法去引导他。

教授的事业就好像做买卖一样。有卖的,有买的,方才可成交易。若有人说:“我今天生意很好。卖出了许多货物,但是没有人买去。”你必定说他说疯话了。教的人也不能不细细体察究竟学的人需什么,缺少什么,能学什么,已经学到我教的什么。若不能细心体会儿童的本能和他的需要,闭了眼睛一味只顾我教我的书,那就和有卖没有买的商人一样了。教员的职业所以可贵,正为做教员的人可得两种大益处:(1)可以把自己所学的学问随时长进;(2)可以有机会研究所教儿童的本能,可以学懂得人性,可以懂得“人”。一方面增加自己的学业,一方面学懂得人,这才是真正的教员。

 

二、对于知识的新态度

 

知识在教育上占一个极重要的位置。人类的许多时间,许多精力,都费在求知识上。所以教育学说都很注意教育的性质和求识的方法。今天所要讲的现代教育的第二种新趋势,就是现代教育家对于知识的新见解,和这种新见解在教育方法上发生的影响。

古代对于知识的观念,大概都是把知识自身看做一个完全独立的目的。知识的价值就在它自身之内,为什么要求知识呢?他们说:求知识便是求知识。求知识的目的就是求知识。(胡先生附加说道:“最明显的例,如佛家之求妙悟,求圆觉之类。”)因为把知识自身看作是独立的目的,所以古代的观念,把知识看做一件现成的东西,拿来拿去,你传给我,我又传给别人,或是摆设起来,供人玩赏。知识就像一些金钱,守钱奴积了许多钱,越积越多,越多越好,全不问金钱有什么用处,只觉得积钱是人生的唯一目的。旧式的知识论,正同守财奴的积财观念。又譬如一块宝石在无意之中发现了,装嵌起来,可以夸耀大众,可以传给后人。至于这块宝石究竟有何用场,那是不用计论的了。

现在对于知识的新观念,认明知识是良善行为所不可少的一种工具。人类的行为,如果没有正确有用的知识,必致陷入无意识的动作。知识是一种工具,不是一个独立的目的;是用来指挥我们的动作,帮助我们的计划的,不是无用的奢侈品。知识的价值,全在它的实用,所以不是现成的,必须由我们自己研究寻求出来,把它的结果,来证实它的价值,证实之后,方才可算是知识。

初看起来,这种讨论,似乎纯粹是哲学上的问题,于教育无关。但是真正的哲学问题,没有不发生实际上的效果的,更没有在教育上不发生影响的。我们且先看旧式的知识论在教育上发生的恶果:

(1)教材——因为把知识看做现成的传授品,所以旧式的学校教育,只顾把许多现成的历史、地理、文学、算学等等,尽有灌到儿童的脑袋里去;只要装得进去,就完事了,全不问这些东西在社会上有何需要,在儿童行为上有何影响。

(2)方法——再看教授的方法,全是注重记忆,注重背诵,注重考试。因为把知识看做可以灌来灌去的现成东西,所以用蛮记的法子灌进去;所以又用背诵和考试的法子,来看究竟灌进去了没有;来看那些被灌的儿童是否能照先生的样子把装进去的东西拿出来摆架子了。美国有一种农家,养鸡鸭出卖。卖的时候,常常把鸡鸭喂得饱饱的,可以多卖一点钱。但是鸡鸭喂饱了,便不肯再吃了,所以他们特地造一种管子,插进鸡鸭喉咙里,把食物硬灌下去,使它们更胖更重。现在的教授方法,就是硬装食物到鸡鸭肚子里去的方法。考试的方法,就好像农夫用秤称鸡鸭的重量,看它们已经装够了没有。

(3)养成知识的贵族——知识既不是应用的需要品,即是摆样子的奢侈品,自然是少数人所独用的。旧式教育的结果,大概是养成一班博学而无用的贵族,越少越可贵,就同宝石一样。

(4)养成服从古人的根性——这班博学的贵族,装了许多现成的学问,自然希望人服从这些古代传下来的宝训,服从宝训就是服从他们自己的学问。封建的国家,专制的国家,都极力提倡这种教育,因为这种服从的根性,是于它们很有益处的。这种教育的结果,必致养成守旧的风气,用古人的教训作议论的根据(诗云子曰之类),全不问古今时势的需要不同。

(5)科学的分离孤立——因为把知识看做独立存在的现成物品,可以各自传授,故旧式的学校教科,各自独立,不相关系,不相照应。算术自算术,代数自代数,几何自几何;数学又和旁的学科没有关系,历史和文学无关,文学同修身无关,只要一样样都学完了,就算了事,又何必问各科的交互关系呢?

以上所说,不过是略指出旧式知识论的效果。如今且看现代对于知识的新态度,认定知识是指使人生行为的工具,是现做起来的,不是现成的——在教育上有何意义。

我且先举几个例来说明这种新态度。

第一个例就是现在大战后的世界大势。不消说得这种知识,不是古来传下的现成知识,是要我们自己去搜集研究的。请问我们去搜集材料,研究种种原因与结果,这种工夫为的是什么?难道我们求这种知识的目的,不过是求到这种知识就算完事了吗?求这种知识的实际动机,是要发见种种问题,寻出现在的大势究竟是什么样子;明白了这种大势,我们自己的行动应该定什么政策,采用什么方针,将来的情势可以怎样预料,怎样防备。这种知识所以有用,正因为它可以做我们实地行动的指南针。所以要求知识,正为要作实行的准备。所以知识,正为要行。

再举一个例。譬如铁匠打铁。从前的铁匠只要依着一代一代相传下来的老法子,就够了。这种知识是现成的,是死的,是相沿不变的。现代工业发达了,钢铁一业的用处更大,决不能倚靠这种幼稚的旧知识。现在钢铁工厂所需要的冶金学,范围极大,问题极复杂,那旧式的乡村铁匠,做梦也想不到。现代铁厂,必须研究铁矿的区域,矿苗的性质,制铁方法的比较利弊,种种化学电学的实验,种种出品的用途等等。拿这种知识来比较乡村铁匠世袭的知识,便可知道现代所需要的新知识,决不是现成的遗传品,必须是时时留心研察的结果,必须要随时求进步求改良,方才可以应付现代社会时时变迁的需要。

再举一个例,就是做母亲应该有的知识。古人固然也有关于母教的知识,老太太传给太太,太太传给少奶奶,大概都是根据于经验的零碎知识,和乡村铁匠的打铁法一样。现代人讲母道的知识,就大不相同了。现在的母教,必须要懂看护学,儿童心理学;又要知道儿童容易有的疾病;又要知道各种营养食物的性质;又要知儿童应该做的运动游戏。这些还不够,因为无论家庭以内弄得怎样好,若是社会的公共卫生不讲究,道路污秽,饮水不洁,终难免儿童传染流行的疫病。所以做母亲的,不但要研究儿童的种种问题,不但要研究家庭的种种问题,还要研究社会的、市政的种种问题。这种知识可是那种代代相传的旧法子,所能得到的吗?

再举一个例,就是女子的教育。从前的女子教育,不过是一种装饰品、奢侈品。所以只要能做几首诗,能著一部小说,就完了。现在我们既然承认女子教育是和一国将来的国民极有密切关系的,那么,我们就该实地考察社会的需要,斟酌现代的时势,来定女子教育的范围和性质,要使女子所受的教育能适合社会的生活,使她成为有用的国民,使她能做适合时势的良妻贤母。这种教育岂是从前那种装饰品的教育所能养成的吗?

以上所说,不过举几个例来说明现代所需要的知识的性质,和从前大不相同;求知识的方法,也大不相同。现代所需要的知识,都是要能应用的;都是要能做人生行为的指引的;决不是现成的奢侈品,是必须自己现做起来的应用工具。至于教授实际上应该用什么方法,方才可以做到这步田地,那个问题且待下一次再说。现在且说这种新的知识见解在教育上的意义。

第一,从前的教育是拿现成的教材做起点的,现在的新教育是拿这个那个儿童这个那个人做起点的。从前的教育是先有了许多历史、地理、文学、算术等等现成材料,然后想怎样把这些材料统装进儿童的脑袋里去。现代的教育是先有一群活泼泼的儿童住在某种环境里面;教育家的问题是:这些儿童实际生活上有什么样的问题呢?他们游戏的时候,做活的时候,想象的时候,发生什么样的需要,可以给我们利用得来做教育他们的法门吗?我们应该怎样引导他们的天然活动的本能,来引他们去求有用的知识呢?教育的重心,从“教材”方面搬到“人”的方面,所以教授的方法也不能不彻底改变。新教育所注重的是这些儿童所爱仿的是什么,所能做的是什么。懂得他们的天然本能,利用他们的天然兴趣,然后指引他们去求种种于个人于社会有用的知识。

第二,从前的教育只做到把现有的教材传授给儿童,就算完事。现代的教育,不但要发展个人的才能,还要注意把个人才能的发挥指引到有益于社会的一个方向上去。因此,教育家的问题不单是观察儿童的本能,还要研究此时此地的社会需要,挑出几种主要的社会生活,用来安排在学校里;使学生的生活就是最精彩的社会生活;使儿童做这种活动时,就可以不知不觉地预备将来了解应付社会国家的种种需要,种种问题。

以上所说的教育趋势不是容易做到的。不但种种旧式的教育制度和组织都要经一番根本的改革,并且需要使一般做教员的有充分的预备。教员必须有适当的学问,方才能随时应付变迁的社会需要;必须有精密的心思、细腻的耐性,方才可以随时观察儿童的性情兴趣;必须有浓厚的同情、慈祥的性情,方才可以替儿童设心处地,体会儿童的心思意义。做教员是一件神圣的事业,做小学教员更是一件神圣事业;决不是个人的饭碗问题,应该认做一件最宝贵的终身大事。

我举出这种实行的困难,并不是说这种新教育还在理论的时代,不曾行过,并不是的。这种教育在西洋已有许多人实行了,已经成了一种实地的趋势。但是西洋各国都早已有了一种根深蒂固的旧式教育制度,推行久了,不能一时彻底改革,所以只好东贴一块,西补一条,逐渐弥补,逐渐改良。中国现在教育制度还不曾完全成立,一切组织设备,都还不曾完备。旧教育的根底不深,故受毒也不深,这可以有及早回头,彻底改革的绝好机会。这是中国教育不幸中之大幸。我很望诸位不要失望。

一国的教育,决不可胡乱模仿别国。为什么?因为一切模仿都只能学到别国的外面种种形式编制,决不能得到内部的特别精神。况且现在各国都在逐渐改良教育的时候。等到你们完全模做成功时,它们早已暗中把旧制度逐渐变换过了——你们还是落后赶不上——所以我希望中国的教育家,一方面实地研究本国本地的社会需要,一方面用西洋的教育学说作一种参考材料,如此做去,方才可以造成一种中国现代的新教育。

 

三、教育的社会化

 

第一次讲演说,求学其实是自己教育自己,各人需要用他自己的天然能力方才可以求学,旁人不过能供给一种境地,引起这种能力的活动,使它朝社会需要的方面走去。第二次讲演说,单为求知识去求知识,决不是教育的目的,知识须是指导人生行为成功的工具。怎样才能够把这些原理用到学校里边去,预备造成一个真正民治的社会?换一句话说,就是怎样才能使教育变成社会的?这是现在教育的趋向,就是我今天所要讲的。

简单说起来,这种教育必定当有几种条件:(1)要发展儿童原始的本能;(2)引导本能,一定要拿有益的知识,活用的知识来训练他,养成他有益于社会的行为,有益于社会的品行;(3)这种教育一定要是恰合民治国家的教育。民治国的人民要有独立判断力,要有自由思想力,要有实地实验的工夫,拿自己的能力,找出思想和行为的方向。所以民治的教育,就是要造成配做民治国民的人才。

现在且举一个例,说明这种教育的实际方法。不过举例很会拘束听的人,是最危险的一件事。我当举例之先,要大家知道这例只可以类推,不是所有的方法,尽以此为限。我现在且拿栽花种树做个例:栽种是叫人活动的,可以利用学生的活动的本能,叫他朝社会的方面走,使他的行为于社会上有益处。这种小小的活动,大可以拿来做教育的方法。且把栽种的用法分别说出来:

(一)栽种虽然是小事体,却有大益处,可以引起儿童欢喜活动的天性,用官能去做事,不是纸上的工夫。活动的天性细细地分析起来,有许多种:(1)试验。小孩子欢喜拿一桩事来试验,看它结果如何。(2)冒险。小孩子总想到没有到过的地方去瞧瞧,看有什么新奇的东西没有。(3)尝试。小孩子得了一个东西,能吃的总想去尝尝,能玩的总想去试试。(4)欢喜好看。小孩子喜欢美,所以拿到一物,才想造成整齐的好看的东西。(5)亲自动手。小孩子要是看见人家做事,就要动手,最不愿意旁观。这些天性,做教员的应该利用它做有益的事件,随机引导,让它发展起来才对。这些天性粗粗看来似乎不大重要,仔细研究起来实在有益得很。科学的发达多从这些天性得来的。譬如希腊那时文明程度到了那样高,何以不能发明科学呢?他们的错处就在单从学理上研究,不肯动手去做实地的实验,不能利用这种天然活动的本能,所以虽然懂得逻辑,却不能发明科学。后来的人肯亲自动手,亲自去实验,方才渐渐地有科学的发明。照这样看来,科学的发达全靠这种表面上不甚重要的天性,所以我们应该鼓励它,利用它。

(二)要知道栽种并不是专重物质上的活动,实在有教育的功能。栽种的活动可发生许多教育上的效果,并可以引起儿童求知识的兴趣。譬如栽种花木,把一些栽在沙里,把一些栽在泥沙土里,把一些栽到净泥里,把一些栽小石子里边;再研究哪种土性宜哪种花草,哪种土性不宜哪种花草。又一方面研究花草的种子,怎样可以发芽,怎样可以长大,要怎样的热度,要多少光线,要多少水分——这都是知识的方法,教员应该随机利导,儿童活动时需要什么知识,就应该使知什么。小孩子做这种事,因为实际的需要,所以自然发生求知识的动机,所以这是顶有用的活动。所以就是栽种一件小事,并不单是物质上的活动,实在是引导儿童求知识的一桩利器。这样的活动所得的知识,若用正式的名称,何尝不是植物学、矿物学、化学等等?不过现在用的教育方法和从前不同,现在是叫他去做事,叫他去活动。做教员的随时指导,懂得什么做什么。教授的方法,不是装将进去的,是要儿童自己做将出来的。这样亲自试验,其实就是各种科学发明的历史方法。植物学不是研究植物学的发明的,是实地练习好奇好动手的人发明的。别的科学也多是这样。可见得不是先有科学家的发明科学,是先有实地练习家才发明科学的。

以上说明的两件事:(1)说栽种的活动,可引起儿童活动的天性;(2)说这种活动有教育的性质,可引起儿童求有用的知识。现在再说第三件——(3)这种栽培的活动带有民治的社会的性质。顺着儿童自动的天性去训练他,养成自己判断力,能够自己下判断,断定哪是好的,哪是坏的。没有知道的可以拿已经知道的来推测,没有做到的可以试验试验看。这些自动的思想判断都是民治的社会万不可少的性质。所以这种顺着自动的天性而施的教育,大可以养成适宜民治社会的人才。自治的观念是人人都有的,人人都想自己管自己,不愿旁人来管我,何以民治发达这样迟呢?大概单想自治是不济事的,想怎样还要能做怎样,才可以发生效力。单去空想,是没有用处的。从前人都以为只有圣人贤人配管人,别人不配管人,所以教育也不注重叫人自管自。新教育注重独立的思想力、判断力,所以能够养成适宜民治社会的人才。

希腊的柏拉图说:“什么叫奴隶呢?奴隶自己没有主意,拿人家说的当做自己的话,把人家意思当做自己的意思,一味听人指挥,一味被动罢了。”自由和奴隶的区别,就在能创造意思,拿自己的意思支配自己的行为,实地做去,不尚空谈。这是真正自由、民治国的人万不可少的。古时说自由,以为去了管束就是自由,但这是消极的。真自由是能发起意思,使自己的意思指使自由的行为,使意思能实现,这都是积极的。能实用自己的能力才算是真自由。要想使人有这种能力,非实行我们所讲的教育不可。以上所说的教育方法,还有一种社会的性质,就是学的知识是社会上有用的知识,不是书本上的知识。譬如一个人在学校里边记得许多植物的名字、术语、分类,到了外边,全不能在农业种植上应用,比较那不摸书本的农夫,也不知道相差多远。在学校里学的不能拿社会上来用,简直可说是没有用的东西。我这样说,并不是不赞成科学家。但是普通教育并不是为养成少数的科学家的,是要使一般人在社会上能做一种有用的分子。旧式的教育,不管社会的实用,只知道从教科书上做工夫;叫他一章一章地记下去,叫他知道许多名词公式,却不知道这种法式的科学知识,是不能实地应用的。书本上的知识,虽然弄得很熟,也能说出名词,做出公式,在讲台上也能做游戏的试验,但是如不能够实用到社会生活上去,可不是废物吗?

我们说栽种花木,不是叫他做农夫,是教他做社会的生活,这中间包含教育原理很多。教小孩子固然不能有广博的范围,但是儿童年龄长大就可以渐渐推广到社会的生计的各种问题上去,就是栽五谷一件小事,可以推广范围,教他知道从下种收获,一直到贩卖一切情形。教他知道怎样种,怎样培养,什么泥土合宜,怎样用水灌溉,怎样收割,怎样制造,怎样分配,哪个市场需要这个,哪个地方需要这个,粮食与交通机关的关系如何密切,水利与民生有何关系,从头至尾可以得到许多社会的生计的知识,可见得教导的范围可以随便推广,只有一种限制,就是儿童的年龄,年龄小范围可以缩小,年龄大范围可以放大,另外再没有限制的。

刚才说栽种的一个例,请大家不要被它拘束了,因为随什么都可以作例,不限定栽种一件事。譬如煮饭、养蚕、捞丝、织布,都可以拿来作例。这些事都是因地制宜,不是板定的单要拿一个作例的。我引这个例是注重实行方法的。现在要紧的科学的方法,就在能实用,就在能合社会生活需要,不是书本上无用的死的知识,是社会上有用的活的知识。

前回讲“美国之民治的发展”曾讲过平常人观察西方文明,总说是偏重物质方面,说是崇拜金钱,究竟是观察错了。西方文化的精神在于活动的精神,敢同天然界开战,要征服天行。东方把天看做神圣不可思议的东西,所以都听天由命。西方人用人力去征服天行,把电拿来通信,拿来点灯,拿来行车,把天然界的东西,一个个拿来供我们使用,这是西方文明的特别精神。但是西方文明也有缺点:有人过于崇拜物质上的文明,把人事和科学分开,所以也有人利用物质的文明,造下种种罪恶。道德是道德,科学是科学,这是西方文明最大的危险。我们要补救这个缺点,一定要拿社会生活做科学教育的背景,使学理帮助实行,使科学帮助道德。如此做去,方才可使科学是活的,不是机械的;方才可使道德是实用的,不是空想的。

东方现在的情形,有两大危险,不可不注意。(1)有人想抵抗物质文明,要想保存旧社会的思想习惯,叫它一点也不受物质文明的影响。要知道物质文明没有可以抵抗,如电线、电话、火车、工厂等,已经到了国门口,没有拒绝的方法。一定要发生影响的,好像太平洋的潮水一涌而来,没有东西可以抵得住的!(2)有人妄想有了物质文明就全够了,把人生问题丢开,使物质的发达不能在社会生活上发生良好的影响。这也是大错的。你们的东邻就有这种错误。他们一方面想保存许多旧社会的思想习惯,不受新文明的影响;一方面极端趋向物质的发展,又不能利用物质的发展,来增进人民的生活。这种错误的结果,使新旧分开,物质文明与人生行为分开,这是一种很危险的现象。我且提出一个问题,作我的收场,请诸位带回去仔细想想:“怎样能够在教育上寻出一种方法,使我们可以利用西方的科学教育和物质文明,来增加人民的幸福,同时又能免去极端物质文明的流弊呢?”

 

 

113 1919年6月17、19、21日杜威在北京美术学校的讲演,胡适口译,原载《杜威罗素演讲录合刊》,上海泰东图书局1921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