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主要有哪些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主要有哪些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是指教师常规性的和最基本的教学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指导与批改,课外辅导,考查与考试及成绩评定等。在分析学生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应对课堂教学作出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同时,教师讲授内容的思想性要正确、鲜明,充分体现教学的教育性。对作业中发现的问题,要认真分析原因,并从教与学两方面及时进行反馈和矫正。教师对作业要写出恰当评语,以利于学生调整今后的学习。

二、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是指教师常规性的和最基本的教学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指导与批改,课外辅导,考查与考试及成绩评定等。

(一)备课

备课是指教师依据教学目标要求,钻研和组织教材,选择教法,分析自我和学生,制订教学计划的过程。

(1)学习者起始状态的诊断与分析。奥苏伯尔指出,“影响学习的唯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因此,备课首先应对学习者的起始状态进行诊断分析。第一,学习者学习态度分析。第二,学习者起点能力和背景知识的诊断分析。在教学准备中,教师既要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和技能,具备了哪些利于新知识获得的旧知识,又要了解学生头脑中存在着哪些妨碍新知识获得的与科学知识相违背的旧知识,这样在教学时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启发引导。第三,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教学只有与学生的学习风格相适应,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

(2)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是教学准备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直接影响着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也是教师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和媒体的基础。对教学内容的分析主要可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建构教材内容的知识体系;二是确定知识点;三是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

(3)课堂教学的系统化设计。在分析学生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应对课堂教学作出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其内容主要包括制订教学计划、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模式、设计教学组织形式、安排课的结构和程序,从而使教材知识的逻辑结构、学生认知的心理结构与课的教学结构有机和谐地统一起来。

(二)上课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上好课,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1.课的类型与结构

(1)课的类型。课的类型即课的分类,一般有两种分法:一种是根据使用的主要学习方法来分,可分为观察课、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讨论课等;另一种是根据教学的任务来分,可分为传授新知识课(新授课)、巩固知识课(巩固课)、培养技能技巧课(技能课)、检查知识课(检查课)。但在实际教学中,有时一节课只完成一个任务,有时一节课则需完成多项任务,所以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的数量,又可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单一课是指一堂课内主要完成一种教学任务的课。综合课则是指一堂课内同时完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教学任务的课。因年龄小的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难以长时间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一种活动上,而且这一阶段的教学内容相对简单,所以小学和中学中低年级比较多地采用综合课。

(2)课的结构。课的结构是指课的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受学科特点、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对象等因素的制约,不同类型的课有不同的结构,即使同一类型的课,也可有许多变式。综合课的一般结构是:组织教学、检查复习、学习新教材、巩固新知识、布置课外作业。单一课的结构,大多也有组织教学、布置作业等教学环节,但各环节要突出各自的主要任务。课的结构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各个成分的结合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并无固定的次序,教师应灵活掌握和创造性地运用。

2.上好课的具体要求

教师要上好课,应遵循以下教学要求:

第一,目标明确。这是指教师上课时明白这堂课要使学生掌握一些什么知识和技能,要养成什么行为方式和品格,要有怎样的态度,要学会什么方法等等,同时要明确教学的重点,把精力主要放在重要内容的教学上,不要对所有的任务平均使用时间和精力。

第二,内容正确。这是指教师讲授的内容、呈现的材料必须是科学的、正确的,教师的讲授、概念的界定、原理的论证必须是准确、有条理和符合逻辑的。同时,教师讲授内容的思想性要正确、鲜明,充分体现教学的教育性。

第三,方法恰当。这是指教师使用的教法要符合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学法特点,能充分、合理、科学地利用现有教学设备和条件,以便使学生能顺利、高效地掌握教学内容。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善于选择并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法。

第四,组织合理。一方面要使教与学密切配合,教师不仅要注意教,还要指导和组织学生进行学习,保持教学活动的有序性,避免课堂秩序混乱、教与学脱节。另一方面,教学活动要结构紧凑,科学地分配时间,以达到教学的高效率。

第五,积极性高。这是指应该自始至终地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注意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动脑、动口、动手,课堂内充满民主的气氛,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

(三)作业的布置、指导与批改

作业是结合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完成的各种类型练习。无论是课内作业还是课外作业,其作用在于加深和加强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巩固,进一步掌握相关的技能、技巧。教师布置和批改作业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作业的内容、形式(口头的、书面的、实践的)要切合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题目要有典型性、代表性和较高的训练价值,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的能力。

(2)作业分量适当,难易适度。学校应通过班主任来调节学生各科作业的总量,防止学生负担过重。

(3)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和时间界限,对作业中的疑难问题要及时进行指导。

(4)教师应及时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对作业中发现的问题,要认真分析原因,并从教与学两方面及时进行反馈和矫正。教师对作业要写出恰当评语,以利于学生调整今后的学习。

(四)课外辅导

课外辅导是在上课时间以外帮助和指导学生学习的活动。它是上课的补充形式,并不是上课的简单重复。课外辅导是教学适应个别差异,进行因材施教的重要措施。辅导的形式有个别辅导、小组辅导和集体辅导三种方式。课外辅导一是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使他们能够独自计划学习和自我监督学习,并养成良好的习惯。二是做好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工作,包括解答疑难问题,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或缺课学生补习,指导学习方法。此外,还可为有学科兴趣的学生提供课外研究的指导和帮助,指导学生的实践性和社会服务性活动等。

(五)学业成绩的考查与评定

学业成绩的考查与评定,俗称测验或考试,不仅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前一阶段的学习情况和检查自己的教学工作,促进课堂教学,而且能促进学生查漏补缺,复习功课,巩固和加深所学知识技能。

考查的方式灵活多样,主要有课堂提问、作业检查、书面测试等方式。考试一般有学期考试、学年考试和毕业考试,具体方法也很多,如口试、笔试、开卷和闭卷等。在考查和考试的基础上,教师要做好学生成绩的评定工作。有关这方面内容下面作进一步介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