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格言对教育事业的督促与省察功能

教育格言对教育事业的督促与省察功能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格言除了具有对教育主体的培养与发展功能、对教育活动的引领与指导功能外,还具有对教育事业的督促与省察意义,尤其是那些社会教育类的格言,所具有的该方面的功能更为明显。教育格言类型很多,那些体现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部分,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政治主体和政治势力,促使人们重视教育工作、发展教育事业。可见,教育格言的确可以督察政府对教育工作的现实态度、关注程度和行为力度,从而达到重视和发展教育事业的目的。

第三节 教育格言对教育事业的督促与省察功能

教育格言除了具有对教育主体的培养与发展功能、对教育活动的引领与指导功能外,还具有对教育事业的督促与省察意义,尤其是那些社会教育类的格言,所具有的该方面的功能更为明显。这主要表现在对教育与社会生活关系的处理上。

一、督察政治阶层和行政官员,重视和发展教育事业

教育格言类型很多,那些体现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部分,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政治主体和政治势力,促使人们重视教育工作、发展教育事业。

首先,教育格言中包含有许多关于教育对于人才培养重要性和促进社会发展的认识,例如,蔡元培说:“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就要先有良好的教育。”(9)张伯苓说:“欲改革国家,必先改革个人;如何改革个人?唯一方法,厥为教育。”(10)张之洞说:“穷维古来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劝学》)这些教育格言,可以导引政界要员重视教育、发展教育,从而更好地帮助社会训练可用人力,培养专门人员,造就杰出人才。

其次,教育格言中包含有许多关于通过教育巩固政权、富国安民的论述,例如:“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无善教而天下无善士,无善士而天下无善俗。世俗之陋,其患岂微也哉!”(方孝孺《逊志斋集·务学》)“智慧和学术给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影响远比权力和统治持久。”(培根《学术的推进》)这些教育格言可以引导政府重视利用教育辅佐政治,使人崇尚“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治国方略。

再次,教育格言中还包含有许多关于社会教育的言论,例如:“任何足以改善自己思考能力的事情都是教育。”(拿破仑)“教育随生命开始,在我们察觉个性已建立之前,后来的教诲已很难将它移动及改变。”(莎士比亚)“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陶行知)这些教育格言则有利于引导政府利用教育搞好社会管理工作,重视“化民成俗”,根据环境和人际关系的要求及教育规律开展规范管理,以达成“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理想。能不能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只要拿教育格言来检视,就会作出比较准确的判定。可见,教育格言的确可以督察政府对教育工作的现实态度、关注程度和行为力度,从而达到重视和发展教育事业的目的。

二、提醒公众反省自身,学习他人和社会,繁荣社会教育事业

从广泛的意义上说,教育属于全人类的事业,属于社会公众的一种生活方式。因此全社会都要关心教育,人人都应受教育,人人都要持续不断地学习和进行自我教育。任何人都不可能不接受别人的影响而发展自我,成功人士总是善于向别人学习、向社会学习。孔子就“学无常师”,尝问礼于老聃,学乐于常弘,习琴于师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学习也是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种以主动接受为基本特征的自我教育。教育格言在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上含有规劝和训诫的意味,是过来人经验教训的反映,建构学习类教育格言的初衷之一就是试图把前人所认识到的学习真理,用一种简约的语言透彻地表达出来,借以帮助人们掌握学习的方略,实现社会生活的正确归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说明了学习过程的持久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说明了学习行为的普遍性;“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说明了学习目的的道义性。《红楼梦》第五回中曹雪芹讲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一治学格言,说明了学习内容的广泛性。而日常生活中,更应讲求一些普遍的法则,“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慎勿谈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长”(朱熹《紫阳朱氏宗谱》),提倡“人人是创造之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新之地”(《陶行知教育文集》)。如果我们掌握了这类教育格言,就会充分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坚持终身学习,不只向书本学,也要向他人学,向自然和社会学,并将学习扩展到生活的一切方面。如此我们的教育事业就不再仅仅局限在学校教育的狭小视域内,而成为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恢弘事业。从这样的意义上说,教育格言又是督促公众个人学习、社会学习,进而繁荣大教育,造福于整个社会和全人类的有效工具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