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克服浮躁,让心沉静下来

克服浮躁,让心沉静下来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浮躁的人一般不能对自己准确定位,常随波逐流、盲目行动,对此必须及时予以纠正。浮躁心态是学习的大敌,是学习失败者的亲密朋友。他告诫学生要自定心神,集中精力,清除浮躁,专注于功课。这就是浮躁心理的作用。为此,父母一定要帮助孩子克服这一心理,让孩子的心沉静下来。任何人,只有拭去心灵深处的浮躁,才能找到幸福和快乐,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目标奋斗,对于初中的孩子也是这个道理。

周六晚上,彤彤妈妈在小区花园散步,遇到了苗苗妈妈,急急忙忙往外走,彤彤妈妈问:“您这是往哪儿赶啊?”

“去接苗苗啊,他在架子鼓班学架子鼓,大晚上的,我去接一下。”

“怎么是架子鼓?前几天听您说,苗苗在学钢琴啊?”

“哎,您就甭提这茬了。这孩子,一天一个花样,今天想学这个,明天想学那个,我都被弄糊涂了。”

“孩子到了青春期,心很浮躁,您得帮助孩子克服啊,不能孩子想学什么就让他学什么,这样没有目的地学,哪里能学得好?”

“您说得对,我原本还以为这是孩子的兴趣所在呢。晚上我去找您,我先去接苗苗了。”说完,苗苗妈就急急忙忙地走了。

教育支招:

孩子进入初中以后,开始步入青春期,而青春期的孩子处于半成熟的年纪,他们心灵深处总有一种力量促使其茫然不安、无法宁静,这种力量叫浮躁。“浮躁”指轻浮,做事无恒心,见异思迁,心绪不宁,总想不劳而获,成天无所事事,脾气大,忧虑感强烈。浮躁是一种病态心理表现,其特点有:

焦躁易怒,情绪不稳定:在情绪上表现出急躁,急功近利。在与同学的攀比中,更显出一种焦虑不安的心情。

心神不宁:尤其在学习中,始终无法集中精神和注意力,心中恐慌,对前途毫无信心,内心充满对前途的困惑和忧虑。

做事盲从:做事没有自己的主见,容易以别人的意志为转移。另外,行动具有盲目性,缺乏理智的思考,只是盲目地学习,或者随时模仿和跟从别人学习,而不想自己到底需要什么。这种病态心理,使学习效率特别低。

那么,初中的孩子为什么会有浮躁的心理呢?

第一,自身品质问题。与艰苦学习、脚踏实地、励精图治、公平竞争相对立,浮躁是一种冲动性、情绪性、盲动性相交织的病态心理。浮躁的人一般不能对自己准确定位,常随波逐流、盲目行动,对此必须及时予以纠正。

第二,家长的影响。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有的家长急于改变生活现状,表现出急功近利和急躁的心态,恨不得一眨眼成为“先富起来的那一部分人”,这种心理也影响了子女。

第三,自我期望值过高。诚然,作为学生,谁都希望自己成为第一名,但这不是一蹴而就的,目标过高,也会使人焦躁不安。

学习是一个在新的领域中不断探求、不断进步的过程,它要求有严密的思维、踏实的行动、吃苦的精神、顽强的毅力。浮躁心态是学习的大敌,是学习失败者的亲密朋友。清华大学国学大师陈寅恪在一次演讲中送给青年人一句话:“心有浮躁,犹草置风中,欲定不定。”他告诫学生要自定心神,集中精力,清除浮躁,专注于功课。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说的就是如果我们能安下心来认真做一件事情,就没有做不好的。

但很多初中的孩子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在开始做事的时候是一腔热血,然后是热情消退,最后完全放弃。这就是浮躁心理的作用。为此,父母一定要帮助孩子克服这一心理,让孩子的心沉静下来。

具体来说,有以下方法:

方法一:教育孩子立长志,树立稳定的目标。

俄国伟大作家托尔斯泰说过:“理想是指路的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父母应让孩子明白,任何人都必须有一个长期的目标,在奋斗的时候才会有动力,才知道自己奋斗的方向,否则就像一只断了线的风筝。父母在帮助孩子树立志向的时候,还要考虑孩子的自身条件和现实状况,而不是一时心血来潮,或看到社会上什么挣大钱就想做什么工作。这种立志者多数是要受挫的。

俗话说:“无志者常立志,有志者立长志。”父母要告诉孩子立志不在于多而在于“恒”的道理,要防止孩子“常立志而事未成”。正如赫伯特所说:“人不论志气大小,只要尽力而为,矢志不渝,就一定能如愿以偿。”

方法二:教育孩子要有务实精神。

务实就是“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的精神,是革新求变的基础。对于这一点,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明白:不管做什么事,都要一步一个脚印,在学习上尤其如此。学好每一个知识点,打好基础,才能谈得上创新学习,运用技巧。

方法三:用榜样教育孩子,告诉孩子要有始有终。

在生活中,如果孩子没有耐心做事,父母就可以用榜样教育孩子,举出一些名人有恒心做事最后成功的例子来激发孩子,也可以举出孩子周围一些同学的生动、形象的优良品质的例子,来让孩子对照检查自己,督促自己改掉浮躁的毛病,教育培养其勤奋不息、坚忍不拔的优良品质。

方法四:告诉孩子自我暗示的方法,让孩子遇事冷静,克服浮躁。

例如,孩子在做事时,可以教导孩子用语言进行自我暗示,“不要急,急躁会把事情办坏”,“不要这山看着那山高,这样会一事无成”,“坚持就是胜利”。只要孩子坚持不断地进行心理上的练习,浮躁的毛病就会慢慢改掉。

方法五:要有针对性地锻炼孩子的耐性。

父母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有针对性地“磨炼”孩子。如指导孩子练习书法、学习绘画、弹琴、解乱绳结、下棋等,都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耐心和韧性。

任何人,只有拭去心灵深处的浮躁,才能找到幸福和快乐,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目标奋斗,对于初中的孩子也是这个道理。父母是孩子的心理医生,一定要告诫孩子:如果你们能够坚持,真正地静下心来,认真地去学习、生活,就可以实现梦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