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课程是依据“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简单电子线路制作的工作项目设置的。本课程内容的选取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循序渐进,以符合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在此基础上形成以下职业能力:依据本课程标准选择:由陈振源,褚丽歆编著的《电子技术基础》一书为教材。同时应积极创造条件搭建远程教学平台,扩大课程资源的交互空间。

课程名称:《电子技术

适用专业:机电技术应用(航空器制造与维修)专业

课程总学时:4学分,72学时

一、前言

(一)课程的性质

该课程是机电技术应用(航空器制造与维修)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必备的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及具备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一般电子技术问题的能力,达到维修电工职业资格四级标准的相关要求,本课程的学习是建立在《电工基础》课程基础上的,同时它又为《维修电工操作》《飞机结构与电子系统》《飞机基础维护》等专业课程的提供知识储备和技能储备,是一门承上启下的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因此本课程是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

(二)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依据“机电技术应用(航空器制造与维修)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简单电子线路制作的工作项目设置的。作为机电技术应用(航空器制造与维修)专业的学生,必须要具备识别与选用元器件的能力、电路识图能力、对电子电路进行基本分析、计算的能力,并能对典型电路进行组装、调试、检测与维修,具有严谨的工作态度,从而为从事飞机维护、机务维修打下必要的基础。

按照情境学习理论的观点,只有在实际情境中学生才可能获得真正的职业能力,并获得理论认知水平的发展。

基于此,本课程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以任务为引领、将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成4个工作任务(生活实例):手提式扩音机的制作、直流稳压电源的制作、智力抢答器的制作及数字钟的制作;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引出常用电子元器件、直流稳压电路、放大电路及数字逻辑电路等专业知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引出电子仪表仪器的使用、电子元器件、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的检测、分析和计算能力为基础展开教学过程,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本课程内容的选取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循序渐进,以符合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分析过程中尤其注意了整个内容的完整性以及知识与技能的相关性。在对知识与技能的描述上也力求详细与准确。技能及其学习要求采取了“能做……”的形式进行描述,知识及其学习要求则采取了“能描述……”和“能理解……”的形式进行描述,即区分了两个学习层次,“描述”指学生能熟练识记知识点,“理解”指学生把握知识点的内涵及及其关系。

教学活动设计紧贴生活实例,让学生有熟知和亲切感,并多采用观察、动手制作、实验实训、师生互动等课内外活动形式,给师生以创新的空间。本课程要求充分运用现代职教理念与技术,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会学习,培养兴趣;在与身边的老师、同学共同讨论中深化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学生具备机电专业相关岗位要求的基本职业能力。

1.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具备元件识别、电路识图和检测等电子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及时发现问题的学习习惯,养成诚实守信、合作沟通与尊重科学的品质。在此基础上形成以下职业能力:

(1)能识别、检测电子基本元器件,并能描述常用电子电路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2)会规范使用常用电子仪表与仪器、准确测试电子电路电量参数。

(3)能够独立按照要求调试电路,解决简单故障。

(4)养成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和严谨求实的职业素养。

2.课程内容和要求

根据专业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确定课程内容和要求,说明学生应获得的知识、技能与态度。

续 表

续 表

续 表

二、实施建议

(一)教材选用

(1)依据本课程标准选择:由陈振源,褚丽歆编著的《电子技术基础》一书为教材(由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年2月出版)。

(2)教材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以工作任务为主线设计教材结构。

(3)教材在内容上简洁实用,还把电子技术中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融入教材,顺应岗位需要。

(4)教材以学生为本,文字通俗、表达简练,内容展现应图文并茂,图例与案例应引起学生的兴趣,重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5)教材中注重实践内容的可操作性,强调在操作中理解与应用理论。

(二)教学建议

(1)应加强对学生实际职业能力的培养,强化案例教学或项目教学,注重以任务引领型案例或项目作业来诱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案例分析或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掌握测量技术。

(2)应以学生为本,注重“教”与“学”的互动。通过选用典型活动项目,由教师提出要求或示范,组织学生进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职业意识,掌握本课程的职业能力。

(3)应注重职业情景的创设,以多媒体、录像、仿真实验、模拟检测、视频动画等多种方法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职业能力。

(4)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本专业领域的发展趋势,更贴近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要求。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注重实验实训指导书和实验实训教材的开发和应用。

(2)注重幻灯片、视频、多媒体仿真软件等常用课程资源和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有利于创设形象生动的工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建议加强常用课程资源的开发,建立多媒体课程资源的数据库,努力实现跨学校多媒体资源共享,提高课程资源利用效率。

(3)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诸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网络信息资源,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转变;学生单独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同时应积极创造条件搭建远程教学平台,扩大课程资源的交互空间。

(5)充分利用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航空器制造与维修)实训室设备,做学一体化,开发微课教学。

(4)充分利用本行业典型的企业资源(如青岛海军航空工程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4724厂等企业加强产学合作),产学合作开发实验实训课程资源。

(四)教学评价

(1)改革考核手段和方法,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注重学生自评、互评以及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

(2)结合学生职业素质各方面表现,课堂提问、任务完成情况、指导书填写情况,技能竞赛进行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习成效。

(3)注重学生的职业素质考核,体现职业教育的高等性。职业素质考核分占30%。

续 表

(4)具体考核方案

(五)其他说明

本课程标准主要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航空器制造与维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