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工作外那点事

工作外那点事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你不知道你的目标是什么,也可以从你认为是问题的地方开始分析。如果说婚姻是人类繁衍的自然选择后的结果,那么,恋爱这个事完全不符合人类进步的需求,完全可以省略,不省略是因为人类还有情感的需求,人类又是一种群居动物,于是要有家庭。你选职场,就要不了二娃了,以上个人观点。提到小孩,绝对她会照新话题讲3小时;老婆一定要点酸菜鱼,那就点吧,我自己和朋友聚餐再点菠萝鱼不迟……

//·相亲,去还是不去?·//

一、心理学角度:相亲和自由恋爱一点都不冲突

年轻的我们,都很反感相亲这种模式,觉得感情一定是没有附加条件、相看两顺眼的。今天,我要告诉你们一个真相:你以为的、如红楼梦中般的“这个妹妹看起来眼熟”的缘分天注定,只是因为黛玉和宝玉小时候真见过!潜意识里有模糊的样貌!

我们对一个看起来眼熟的人,总会有莫名的好感,这就是真相。

读书时,老师讲过的一个案例:如果你看中了某个女孩,以她为中心,在脑子里画一个半径为2.5米的圆,在圆圈附近找一个比较显眼的位置,然后安静地站过去,坚持20分钟,等对方抬头、低头、转身时,多多少少就会对你有所注意。甚至会觉得好奇:这个人是谁啊,怎么一直在那里。就这样,她对你的脸有个印象,当有一天你跟这个女孩搭讪的时候,对方会觉得你似曾相识,或许她就误会这是缘分天注定了。

自从听了这个例子,我就特别注意哪些男生总在眼前出现,还真的给我发现了三个,我一直觉得这三个男同学对我有意思,苦苦等待,一直到毕业也没有人跟我表白。

二、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谈判课:相亲是开启恋爱旅程的一种形式

下图是谈判课上的内容,我手打的,适用于整个相亲过程!看完觉得有帮助,请点赞!

第一条、第二条:关键目标和问题点。

你想实现的新年目标是:为了安慰父母,“我要去相亲了”。你的问题是:相亲对象不可能有趣。

当你写下这个目标和问题,你会发现,你真正的目标并不是去相亲,而是找到一个恋爱对象,因此,真正的问题是:如何判断相亲对象是合适的恋爱对象。

当你挖掘潜在的目标时,你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野,让你看到其他可能,让你不再反感父母的相亲安排。如果你不知道你的目标是什么,也可以从你认为是问题的地方开始分析。

第一象限的第一条、第二条几乎是整个谈判50%的重要内容:找到你的目标以及阻碍你实现目标的真正问题。

第三条,找到关键的谈判方,你会发现,决定是否和相亲对象谈恋爱,不是父母,不是陪同的闺蜜,不是相亲对象,而是你自己。谁说了都不算,只有你说了才算。

第四条,失败了怎么办?

大多数人,觉得相亲是以条件为中心的活动,并非以情感为中心,但,事情并非如此,条件只是一个起点,如果觉得对方不合适,他会杀了你,还是你父母会杀了你?好像都不会。如果对方觉得你不合适,你会少块肉吗?好像也不会。

最坏的结果,无非是没有结果。

第五条,准备。

情绪的准备,注意力的准备也许是最好的准备,如果对方过于紧张,也许你还要准备一两个得体的笑话帮他平静下来。

其他条款,不再举例,你自己琢磨。

三、结论

如果父母安排了相亲,去看看,并没有任何损失,也许,缘分就在今天。

//·和谁签一张心灵的契约?·//

你明明是个讲人力资源管理的,怎么谈起恋爱、婚姻、家庭?太不专注了。恩,我只是想放假休息。

专业是什么呢?可以是兴趣爱好,可以是吃饭的家伙,可以是行走江湖的护身符。专业,更像是原始人手中的石头或木棍。

虽然我顶讨厌讨论恋爱、婚姻、家庭,一讨论起来没完没了、各说各法,但我的内心还是觉得恋爱、婚姻、家庭是生活的全部。

如果说婚姻是人类繁衍的自然选择后的结果,那么,恋爱这个事完全不符合人类进步的需求,完全可以省略,不省略是因为人类还有情感的需求,人类又是一种群居动物,于是要有家庭。

看来,我们人类作为智能动物还真不是一般的麻烦。

婚姻和恋爱我觉得都是契约,婚姻有两张契约,心灵的和法律的,恋爱只有一张契约。作为社会人,多一张法律契约是合理的,就跟现在注册任何网站,你,没有手机号?都无法注册。没有婚姻的法律契约,也有类似的麻烦,但也不是没法绕过去。我以为我想谈论婚姻,写到这里,发现其实只想谈论心灵契约。

我们真的老了,你会身体疲倦,曾经闪闪发光的头发上,有了白霜,我更惨,工作战斗力只是高峰时的一半又一半,但,又有什么关系呢,走过青春,走过中年,走着走着,就老了,老了老了,就做伴了。

春天看来是真的到了,窗外灰色的房子,开始染上浅绿的光晕,映衬在透蓝的天空下。如许的柳暗花明,梨花白桃花红,没有专业的生活,也很美。

//·要二胎会影响职业规划吗,父母催婚怎么办,春节该回谁家?·//

在中国,就没有这个又可以工作又可以带小孩的环境,基本上就只能二选一,你选娃就老实在家待几年带娃,中间参加点沙龙学习班之类的,有个人爱好的,比如我,边带娃边出一本书也是可以的(报告老板:本人现奋斗于职场,无二胎计划,就是举个例子!)。你选职场,就要不了二娃了,以上个人观点。

想起跟一个老同志话家常:心理学上一个原理,谁痛苦,谁改变。这句话,很多情况都很好用:比如,被催婚,春节回谁家,年饭吃菠萝鱼还是酸菜鱼。遇到郁闷、纠结、愤愤不平之类事,第一问:这事能改变吗?比如妈妈的唠叨,应该完全无法改变吧,一则年龄大了,是有点唠叨,二则她不唠叨你难道去唠叨隔壁小王?

第二问:在这件事上,谁痛苦?你郁闷、纠结、愤愤不平,当然是你在痛苦了,七大姑们一定不会痛苦的。

第三问:既然不能改变,我能做些什么应对之策呢?

这个时候就开动智商、情商了。妈妈唠叨,我当她在唱歌,听朋友唱卡拉Ok,即使把韩红唱成周杰伦,我会忍不住回嘴吗?一定不会,我还会鼓掌;如果七大姑追问不停,我可以转移话题,顺口问她小外甥可爱吗?提到小孩,绝对她会照新话题讲3小时;老婆一定要点酸菜鱼,那就点吧,我自己和朋友聚餐再点菠萝鱼不迟……至于回谁家,机智的你,一定比我更有办法!

感情的事不是讲出来的,不是被教会的,妹妹的小孩两岁,教他背诗:谁知盘中餐……小宝宝开心的接话:我吃!

谁知不重要,我吃最重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