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配送成本分析

配送成本分析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常的财务会计并非完全不能掌握配送成本,通过“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科目可以看出部分配送费用的情况。但这些科目反映的费用仅仅只是全部配送成本的一部分,即企业对外支付的配送费用。若想降低配送费用,就应把这个总额按照其实现的功能进行详细区分,以便掌握配送的实际状态,了解在哪个功能环节上有浪费,达到有针对性的成本控制。按照配送功能进行分类,配送成本大体可分为物品流通费、信息流通费和配送管理费三大类。

10.1.1 配送成本的概念与特征

1)配送成本的概念

配送成本是指配送活动的备货、储存、分拣、配货、配装、送货、送达服务及配送加工等环节所发生的各项费用的总和,是配送过程中所消耗的各种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货币表现。

配送作为一个整体活动有着共同的成本支出,但每个环节也有各自的成本构成。根据配送流程和配送环节,配送成本主要包含配送运输费用、分拣费用、配装及流通加工费用等。

2)配送成本的特征

(1)配送成本的隐含性

如同日本西泽修教授研究的“物流成本冰山”理论指出的一样,要想直接从企业的财会业务中完整地提取出企业发生的配送成本难以办到。通常的财务会计并非完全不能掌握配送成本,通过“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科目可以看出部分配送费用的情况。但这些科目反映的费用仅仅只是全部配送成本的一部分,即企业对外支付的配送费用。并且这一部分费用往往是混同在其他有关费用中,而不是单独设立“配送费用”科目进行独立核算的。

具体来讲,连锁店之间进行配送所发生的费用是计算在销售费用中的;备货时支付的费用最终也会归入销售费用。而配送中发生的人工费用与其他部门的人工费用一起分别列入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与配送有关的利息和企业内的其他利息一起计入营业外费用。这样,企业支出的有关配送费用实际上就隐藏在了各种财务会计科目中。

(2)配送成本削减具有乘数效应

当销售额为1000万元时,如果配送成本占销售额10%,配送成本就是100万元,这就意味着,只要降低10%的配送成本,就增加10万元的利润。假如这个企业的销售利润率是2%,则创造10万元的利润,需要增加500万元的销售额。即降低10%的配送成本所起的作用,相当于销售额增加50%的作用。可见,配送成本削减的乘数效应非常明显,配送成本的下降会产生极大的效益。

(3)配送成本的“二律背反”效应

所谓“二律背反”是指同一资源的两个方面处于相互矛盾的关系中,想要较多地达到其中一个方面的目的,必然使另一方面的目的受到损失。如同物流成本的“二律背反”一样,由于配送中心是一比较综合的物流系统,“二律背反”的现象也比较明显。比如,尽量减少库存据点以及库存,必然引起库存补充频繁,从而增加运输次数,同时,仓库的减少,会导致配送距离变长,运输费用进一步增大。此时一方成本降低,另一方成本增大,产生成本二律背反状态。如果运输费的增加超过保管费的降低部分,总的成本反而会增加,这样减少库存据点以及库存变得毫无意义。再如,简化包装,可降低包装作业强度,进而降低包装成本。但与此同时却导致仓库里货物堆放不能过高,降低了保管效率,而且,由于包装简化,在装卸和运输过程中容易出现包装破损,导致搬运效率降低,破坏率增加。因此,在对配送活动进行成本管理时必须把相关成本拿到同一场所用“总成本”来评价其损益,从而实现整体配送活动的合理化。

10.1.2 影响配送成本的因素

配送成本的大小受多个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与市场相关的因素和与产品相关的因素。

1)与市场相关的因素

(1)时间

配送持续的时间直接影响对配送中心的占用,耗用仓储中心的固定成本。而这种成本往往表现为机会成本,使得配送中心不能提供其他配送服务获得收入或者在其他配送服务上增加成本。

(2)距离

运输成本是构成配送成本的主要内容,而距离是构成运输成本的主要内容。距离越远,也就意味着运输成本越高;同时造成运输设备需要增加,送货员需要增加。

可用图10.1来说明距离与配送运输平均成本和总成本的关系。

此图表明了两个要点:

第一,成本曲线不是从原点开始的,因为货物的提取和交付活动所产生的固定费用与距离无关。

第二,在经济合理的运距范围内,配送运输的平均成本随距离的增加而递减,这是因为总成本中货物发送及中转作业的费用与距离无关,随着距离的增加,分摊到每千米货物上的这部分成本也就越来越小。但随着距离的不断增加,总的配送运输成本在增加,同时造成运输设备需要的增加,送货员工作量的增加。另外,配送运输需要频繁停车、装卸,距离的增加也会增加装卸成本。

图10.1 配送运输成本与距离关系

2)与产品相关的因素

(1)货物的数量与质量

数量和质量的增加虽然会使配送作业量增大,但大批量的作业往往能够提高配送效率。小批量的配送整合成更大批量的配送,能更好地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

(2)货物种类及作业过程

针对不同的货物种类,配送作业的要求和难度也不相同,承担的责任也不一样,因而会对成本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比如,配送新鲜果蔬或药品时,由于货物对温度的要求很高,必须配备冷藏、冷冻设施与设备,从仓储到配送运输全程冷链,才能保证货物的质量在配送过程中不发生变化,这样就增加了配送成本。

(3)外部成本

配送经营时或许要使用配送企业外的资源,这就构成了外部成本。比如,当地的起吊设备租赁市场具有垄断性,则配送企业租用起吊设备的成本就会增加。

10.1.3 配送成本的类别

配送成本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分为多种类别。现从支付形态、功能和适用对象3个角度对配送成本进行分类。

1)按支付形态分类

按支付形态对配送成本进行分类就是把配送成本分别按订货费、运费、保管费、包装材料费、人工费、管理费、利息支付等支付形态记账,就可以计算出配送成本的总额。这样可以了解花费最多的项目,从而确定管理中的重点。

按支付形态不同来进行配送成本的分类主要是以财务会计中发生的费用为基础,通过乘以一定的比率来加以核算。此时配送成本可分为:

①材料费:指因物料消耗而发生的费用。由物质材料费、燃料费、消耗性工具、低值易耗品摊销及其他物料消耗组成。

②人工费:指因人力劳务的消耗而发生的费用。包括工资、奖金、福利费、医药费、劳保费以及职工教育培训费和其他一切用于职工的费用。

③公益费:指向电力、煤气、自来水等提供公益服务部门支付的费用。

④维护费:指土地、建筑物、机械设备、车辆、搬运工具等固定资产的使用、运转和维修保养所产生的费用,包括维修保养费、折旧费、房产税、土地、车船使用税、租赁费、保险费等。

⑤一般经费:是指差旅费、交通费、资料费、零星购进费、邮电费、城建费、能源建设税及其他税款,还包括商品损耗费、事故处理费及其他杂费等一切一般支出。

⑥特别经费:指采用不同于财务会计的计算方法计算出来的配送费用,包括按实际使用年限计算的折旧费和企业内利息等。

⑦对外委托费:指企业对外支付的包装费、运费、保管费、出入库装卸费、手续费等业务费用。

⑧其他企业支付费用:在配送成本中还应该包括向其他企业支付的费用。比如商品购进采用送货制时包含在购买价格中的运费和商品销售采用提货制时因顾客自己取货而从销售价格中扣除的运行费。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实际上本企业内并未发生配送活动,但却发生了相关费用,故也应把其作为配送成本计算在内。

2)按功能分类

按功能分类即为通过观察配送费用是由配送的哪种功能产生的所进行的分类。按前面所述的支付形态进行配送成本分析,虽然可以得出总额,但还不能充分说明配送的重要性。若想降低配送费用,就应把这个总额按照其实现的功能进行详细区分,以便掌握配送的实际状态,了解在哪个功能环节上有浪费,达到有针对性的成本控制。按照配送功能进行分类,配送成本大体可分为物品流通费、信息流通费和配送管理费三大类。

(1)物品流通费

物品流通费指为了完成配送过程中商品、物资的物理性流动而发生的费用,可进一步细分为以下几类:

①备货费:指进行备货工作时需要的费用。包括筹集货源、订货、集货、进货以及进行有关的质量检验、结算、交接等而发生的费用。

②保管费:指一定时期内因保管商品而需要的费用。除了包租或委托储存的仓储费外,还包括企业在自有仓库储存时的保管费。

③分拣及配货费:指在分拣、配货作业中发生的人力、物力的消耗。

④装卸费:指伴随商品包装、运输、保管、运到之后的移交而发生的商品在核定范围内进行水平或垂直移动所需要的费用。在企业内,一般都未单独计算过装卸费,而是根据其发生的时间将其计入相关的运杂费、保管费、进货费中。如果在实务中进行分离很困难,也可将装卸费分别计算在相应的费用中。

⑤短途运输费:指把商品从配送中心转移到顾客指定的送货地点所需要的运输费用。除了委托运输费外,还包括由本企业的自有运输工具进行送货的费用,但要将伴随运输的装卸费用除外。

⑥配送加工费:指根据用户要求进行加工而发生的费用。

(2)信息流通费

信息流通费是指因处理、传输有关配送信息而产生的费用,包括与储存管理、订货处理、顾客服务有关的费用。在企业内处理、传输的信息中,要把与配送有关的信息与其他信息的处理、传输区分开来往往极为困难,但是这种区分在核算配送成本时却是十分必要的。

(3)配送管理费

配送管理费是指进行配送计划、调整、控制所需要的费用,包括作业现场的管理费和企业有关管理部门的管理费。

3)按适用对象分类

按不同的功能来计算配送成本可实现对配送成本的控制,但作为管理者还希望能分别掌握对不同的产品、地区、顾客所产生的配送成本以便进行未来发展的决策,这就需要按适用对象来计算配送成本。通过按不同对象归集配送成本可以分析出产生不同配送成本的不同对象,进而帮助企业确定不同的销售策略。

①按分店或营业所计算配送成本。就是要算出各营业单位配送成本与销售金额或毛收入的对比,用来了解各营业单位配送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加强管理。

②按顾客计算配送成本。可分为按标准单价计算和实际单价计算两种计算方式。按顾客计算配送成本可以用来作为确定目标顾客、确定服务水平等营销战略的参考。

③按商品计算配送成本。按功能计算出来的成本,以各自不同的基准,分配给各类商品,以此计算配送成本。这种方法可用来分析各类商品的盈亏,进而为确定企业的产品策略提供参考。在实际应用中,要考虑进货和出货差额的毛收入与商品周转率之间的交叉比率。

10.1.4 配送成本的核算

配送成本是企业总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改善配送成本管理,对配送成本进行核算,有助于企业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尚未进行系统的配送成本核算,也还没有形成一套统一的计算标准。为了将配送成本形成易于测量和控制的财务报告,常使用按支付形态计算配送成本、按功能计算配送成本、按范围计算配送成本3种方法。

1)按支付形态计算配送成本

按支付形态不同分类来计算配送成本,必须首先从企业会计核算的全部相关科目中抽出所包含的配送成本。诸如运输费、保管费等向企业外部收取的费用,可以全部看作配送成本,而企业内部的配送费用的计算必须从有关项目中进行提取。

根据配送费用发生的位置,将按支付形态分类的相关费用项目分别归属不同阶段,然后依次填入表10.1中。

把配送成本分别按不同的支付形态来计算,从中可以清楚地了解到配送成本的总额,以及在哪些费用项目上花费最多。这对认识配送成本合理化的重要性,以及考虑在配送成本管理上应以什么为重点,十分有效。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内部核算完善、经营品种比较单一的企业配送中心。

2)按功能计算配送成本

按配送功能计算配送成本的核算过程与上述过程大致相同,也是先从企业会计核算的全部相关科目中抽出所包含的配送成本,分别按不同的配送功能进行分类,然后汇总计算出每个配送功能的配送费用占全部配送成本的比重。这种方法适用经营品种较多、管理完善的配送中心。其计算形式如表10.2所示。

表10.1 按支付形态计算配送成本

注:①配送信息费和配送管理费均计入合计栏和各种范围栏内。

②企业本身配送物流费合计包括材料费、分工费、公益费、维护费、一般经费和特别经费。本企业支付配送物流费合计包括企业本身配送物流费用合计和委托配送物流费用。企业配送物流费用合计包括本企业支付配送物流费和外企业支付配送物流费。

表10.2 按功能计算配送成本

注:企业本身配送物流费合计包括材料费、分工费、公益费、维护费、一般经费和特别经费。本企业支付配送物流费合计包括企业本身配送物流费用合计和委托配送物流费用。企业配送物流费用合计包括本企业支付配送物流费和外企业支付配送物流费。

3)按配送范围计算配送成本

这种方法可以了解哪个范围、功能分类的配送成本最高,并且还能算出销售额与配送成本的比例以及根据销售数量算出单位配送成本,简单易行,适合任何连锁企业。其计算形式如表10.3所示。

表10.3 按配送范围计算配送成本

计算配送成本时要注意,每进行一次配送成本计算,都要明确计算范围,以使结果具有可比性。明确计算范围的方法,就是直接利用上述计算表。因为这些表能够计算出配送成本的总额。当实际计算过程只计算部分成本时,同样可以利用这些计算表,只需将非计算对象的成本栏空出。这样,就能通过本年度与上一年度计算结果的比较,看出计算范围上的差别。

此外,由于明确了配送成本计算的范围,在与其他企业进行比较或进行时间序列分析时,便可消除因计算范围不同所引起的成本计算结果上的差别。

10.1.5 配送成本的控制

配送成本控制是采用特定的理论、方法、制度等对配送各环节发生的费用进行有效的计划和管理。在对配送成本进行计算和分析的基础上,配送成本的控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加强配送的计划性

在配送活动中,临时配送、紧急配送或无计划的随时配送都会大幅度增加配送成本,因为这些配送降低了设备、车辆的使用效率。为了加强配送的计划性,需要建立客户的配送计划申报制度。在实际配送过程中应针对商品的特性,制订不同的配送计划和配送制度。

2)加强配送相关环节的管理

配送活动是一系列相关活动的组合,加强配送相关环节的管理,就是要通过采用先进、合理的技术和装备,加强经济核算,改善配送管理来提高配送效率,减少物资周转环节,加快配送速度,扩大配送量,进而降低配送成本。

3)采取共同配送,实现规模效益

在实际配送活动中,配送往往是小批量、多频次的输送,单位成本高,而共同配送是几个企业联合起来集小量为大量,共同利用同一配送设施进行配送。对连锁企业而言,不失为实现规模效益的一种有效办法。

4)确定合理的配送路线

配送路线合理与否对配送速度、成本、效益影响很大,因此,采用科学方法确定合理的配送路线是配送的一项重要工作。确定配送路线可以采用各种数学方法和在数学方法基础上发展和演变出来的经验方法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得出。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必须考虑以下条件:

①客户对商品品种、规格和数量的要求。

②客户对货物发到时间的要求。

③车辆容积及载质量。

④交通管理部门允许通行的时间。

⑤现有运力及可支配运力的范围。

5)建立自动管理系统,提高配送效率

在配送活动中,分拣、配货要占全部劳动的60%左右,而且最容易发生错误。如果在拣货配货中运用自动管理系统,应用条形码技术,就可以使拣货快速、准确,配货简单、高效,从而提高配送效率,节省劳动力,降低配送费用。

6)进行合理的车辆配载,提高运输效率

不同客户的需求情况各不相同,订货品种也不大一致。一次配送的货物往往可能有多个品种。这些品种不仅形状、储运性质不一,而且密度差别较大。密度大的商品往往达到了车辆的载质量,但体积剩余大;密度小的商品虽然达到车辆的最大体积,但达不到载质量。实行轻重配装,既能使车辆满载,又能充分利用车辆的有效体积,从而大大降低运输费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