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格培养的转变

人格培养的转变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文化从小对儿童进行“洒扫、应对、进退”方面的教育,就是从劳动、言谈和礼仪方式培养其人格自觉性,重视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培养人格和思想品德。做到这一点,有赖于教育者拥有的高素质修养。

以往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把力气花在了正面的、显性的教育上,花在外部灌输上,而很少从人格的和心理的角度来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失去日常化和潜移默化的效应。因此,必须在人格培养和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上来一个根本的转变,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有优势。

随着社会的快速转型,学生的竞争压力明显增加,焦虑程度不断加大,情感领域的困惑与冲突也日益增多,如高职教育“高”在何处,与本科生和职高生区别在哪里,有什么优势,处于怎样的劣势,对这些问题,要跟学生分析透彻。使之能够认识自己,调控自己,帮助学生准确定位。人格培养可以采取多种方式:

1.采取外部灌输和开发人的自觉性相结合的方式。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外部灌输就是社会教化的过程,人的自觉性过程是个体内化的过程。只有外部灌输,而不注重于社会个体内在化了多少人格要素和思想观念,人格培养就是一句空话。中国传统教育十分重视从小培养人的自觉性,并主张通过“修养”建立自觉意识,这是值得我们今天借鉴的有效方法。

2.采取日常化教育方式。把人格教育的内容和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结合起来,进而形成为人的习惯。中国文化从小对儿童进行“洒扫、应对、进退”方面的教育,就是从劳动、言谈和礼仪方式培养其人格自觉性,重视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培养人格和思想品德。例如,西方人注意培养儿童的独立生活能力,减少其依赖性;教育学生爱护一草一木,爱护环境,由此培养其热爱家园、热爱国家的基本情感。这些良好的教育方法,都应当积极吸取。

3.采取诱导式教育方式。人格的形成应当是自然的,道德的养成也是如此。教育者应当以诱导为主,逐渐引导被教育者建立良性人格。强制教育建立在对人的威胁和制裁的基础之上,因此,强制式教育会产生逆反效果,不符合人的受尊重和服人以理的心理。

4.采取启发式教育方式。人格教育和思想教育与文化教育一样,应当想办法激发受教育者的探索热情和思考习惯,并在受教育者思考人生和社会问题达到“愤”和“悱”的临界状态下,教育者适时“启”之“发”之,就能使受教育者顿然醒悟,从此对思索出的人生道理铭记于心、没齿难忘。所以启发式能使受教育者在自我思索的状态下建立起良性的人格。

5.运用无形教育的方式。常言说:“有其父必有其子”,正是说明为父母者的自然“身教”的巨大影响力。在学校,学生往往以教师作为人生的标准和社会的化身,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默默地感染着学生。位尊势重的教师的言行“暗示”着学生,人应当怎样生活,怎样为人。可见,无形教育的效果往往大于有形教育,正如春雨的滋润往往比暴雨的冲刷更有益于万物的生长一样。做到这一点,有赖于教育者拥有的高素质修养。说到底,教育者也有一个不断地接受教育、自我教育和不断提高的问题,这也说明了人格教育是社会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社会化的,全社会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的形成,要靠每一个人在人格和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提高,以及彼此的相互影响。这正应了《礼记·大学》中的那一句话:“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