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欣赏绣审美

欣赏绣审美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清代丁佩在《云间丁氏绣谱》的“论品篇”中继承了这一传统绘画品评标准,将绣品的审美总结为“能、巧、妙、神、逸”。所不同的是“巧”在绘画审美中往往有“雕虫小技,堆砌做作,华而不实”的印象,而丁佩将“巧”置于“能”之上,正是刺绣不同于绘画的独特审美之处。刺绣积丝而成,与绘画的表现手法和材料运用有着本质区别,因而“巧”正是刺绣技术美的表现。

欣赏绣俗称画绣,由传统民间刺绣发展而来,它的产生和发展都与传统民间刺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画绣”在刺绣的发展史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基于“画绣”艺术在唐代之后的发展与兴盛,到宋代时“画绣”已经达到了纯熟的地步。由明代的闺阁名媛绣将其推向顶峰。在宋代,由于文人的积极参与,多以绘画为绣稿,刺绣因而具有了以绘画审美来进行评价的标准。唐代张彦远将绘画品分为“自然、神、妙、精、谨细”五品,而以自然列为“上品之上”,推为至高至上的审美标准。清代丁佩在《云间丁氏绣谱》的“论品篇”中继承了这一传统绘画品评标准,将绣品的审美总结为“能、巧、妙、神、逸”。所不同的是“巧”在绘画审美中往往有“雕虫小技,堆砌做作,华而不实”的印象,而丁佩将“巧”置于“能”之上,正是刺绣不同于绘画的独特审美之处。刺绣积丝而成,与绘画的表现手法和材料运用有着本质区别,因而“巧”正是刺绣技术美的表现。

“周规折矩,斐然成章,谓之能可也;惨淡经营,匠心独运,谓之巧可也;丰韵天成,机神流动,斯谓之妙;变幻不穷,殆非人力,乃谓之神。披沙拣金,鞭心入芥,无浮采矣。五云丽日,百卉当春,无陋姿矣。特标新颖,化尽町畦,所谓姑射先人不食人间烟火者,当于逸品中求之乎!”[3]“能”强调的是对形似的把握处理能力,“巧”既有构图的精巧、也有绣线运针的技巧。“妙”有象形惟肖的姿态之妙,也有机神流动的趣味之妙、丰韵天成的针法设色之妙等。而最高层面的神品,也是绘画评鉴的高级标准,是出神入化、思与神合,形神兼备,丰韵独绕,清则轻灵,秀则生动。从技艺层面的“能”到非技艺层面的“神、逸”,开始于技艺而升华到一种意境审美,正是画绣的审美追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