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前薪乐助后薪燃

前薪乐助后薪燃

时间:2022-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这是恩师赵馥洁教授哲学学习、研究四十年的总结,也是他学术人格、教育理念的自我写照。值此老师从教五十年之际,我想回顾一下自己与老师交往的点滴,以见老师“乐助”后学的淑世胸怀与谦谦君子的人格精神。师兄尤其对赵老师的人格表达了极高的敬仰,对先生在西北政法的学术地位也表示了高度的推崇。

陈海红

题记:被一代大哲肖萐父先生誉为“德慧双馨”的西北政法大学赵馥洁教授,是我的硕士研究生导师,也是将我引入中国传统哲学的领路人。亲炙老师三年教诲,日沐春风,时有所获。回想当年西北政法求学日子,一有所疑、所获,每周必有一天会到老师家中与他作短暂之交流。老师则不论有多忙,必在家中书斋静听我学习、生活过程中些许之感受,并析其纷乱,理其头绪。眷眷教诲,滴滴恩情,令我每每在其后的日子中深思其无言之理蕴。赵老师具有非常自觉的教书育人传业解惑担当,真正能够践履“业高为师,身正当范”的教育理念,其人其业其道其术,让我在他所从事的事业之中受益无穷。值此老师从教五十年之际(我在四年前老师七十华诞时,就已经动笔写相关的论文,因当时生活、学习、工作的多种原因,放下了。今日再面对昔日未成篇文章,既叹时光悄悄流失,又慨自己愚钝与懒惰。庆幸的是,老师身体如往日一样硬朗健康[1],学术也如往日一般充满活力;而我自己也能够在此继续完成未竟的工作),谨以此文敬祝恩师身体健康,道术精进,事业有继。

“哲苑耕耘四十年,思痕墨影入芸编。文心愧梦雕龙笔,理境遥寻智慧泉。溪水能添江水涌,前薪乐助后薪燃。喜看学海千帆竞,再奋秋风万里鞭。”[2]这是恩师赵馥洁教授哲学学习、研究四十年的总结,也是他学术人格、教育理念的自我写照。大德敦化,先生从教五十余年践履传道、授业、解惑之职操,情有独钟,深有所得,且乐此不疲。非常荣幸的是,我有三年时间在老师门下读书、学习,但面对老师“溪水能添江水涌,前薪乐助后薪燃。喜看学海千帆竞,再奋秋风万里鞭”的学术自期与育人情怀,不能不时时感到作为学生的惭愧与惶恐。值此老师从教五十年之际,我想回顾一下自己与老师交往的点滴,以见老师“乐助”后学的淑世胸怀与谦谦君子的人格精神。

我是1998年9月进入西北政法读书,从而成为先生的学生的。不过,知晓并亲近先生却早于这个时间。1997年暑假,我就已经到西北政法复习迎考并见到了先生。之所以从距离遥远的长江边的安徽安庆跑到西安复习迎考,得益于早我几届的一位师兄(师兄现在西安的长安大学任教),也间接的因为赵老师关系。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在安徽怀宁的一所初级中学教书之余,积极准备考研。其时的我,既苦闷于工作环境的闭塞,又苦于入学无门的迷惘。适逢假期中,从这所中学走出且已从西北政法研究生毕业分配到长安大学(当年还叫西安公路学院)的师兄回来与老同事叙旧。我虽没有与师兄在中学共过事,但从他的老同事那得知师兄入读西北政法,正是由于赵老师的提携与肯定。时过境迁,一些具体的信息已经模糊了。但依然记得所闻的言语中,赵老师是一个学识渊博,关心学生,尤其关心出身贫寒学生的硕士生导师。师兄尤其对赵老师的人格表达了极高的敬仰,对先生在西北政法的学术地位也表示了高度的推崇。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中国,许多小地方还很闭塞。作为一名僻居乡村中学的年轻人,我对于师兄的硕士身份与高校教师职业是十分向往的,对于他所勾勒出来的赵老师的形象更是十分敬佩。身出寒门又卧居乡村中学,能够得到这样一位睿智、可亲学者的引导确实是我当时最为迫切的梦想。我向师兄寻求帮助,他建议我可以到西安复习迎考。

在经过前思后想并下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心后,我于1997年8月份独自一人来到了古城西安,来到了西北政法。在师兄的大力帮助下,我得以住进西北政法研究生宿舍。既然来到了西北政法,师兄就建议我去拜访一下赵老师。没有任何准备,我们也就提了一点水果去见赵老师。离开西北政法已经十多年,不是很清楚当年我所住过的校园是否改造得面目全非。印象中,赵老师住在北小门那一块没有电梯的老旧楼宇中。敲开先生的家门,他高大的身影就出现在我们两人眼前。赵老师热情地给师兄打招呼,并把我们让进他自己的书房。书房不大,但书籍满屋。戴着眼镜的先生坐在椅子上,背后就是那些满架满架的书。赵老师浓重的关中口音,让我这个初次见面,怀揣着梦想、期待心情的迎考者更是紧张加紧张,因为我听得不是很明白。但是先生睿智、开朗、体贴、温和的举止与谈吐,还是让我渐渐能够平复下心情以听他的问询与教诲。我向他汇报了来西北政法复习迎考的情况,包括以前曾经的考研经历、报考学校与工作事宜。先生听得很仔细,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我的安徽普通话比他的陕西普通话更难懂,另一方面则可能是他希望能够更多地了解我的基础与兴趣。坐的时间并不长,师兄提醒我们离开,因为赵老师晚上好像还有一个什么活动。送我们出门的赵老师热情地鼓励我,让我认真复习,积极准备。返回的路上,我感到非常兴奋,因为赵老师真的很是平易近人,也确实与我心目中所塑造的那个态度和蔼、学识渊博的形象相一致。今天想来,这次会面与谈话确实坚定了我在西安迎考的决心。

印象中当年的西北政法的成教学院非常火爆,有成百上千的全国各地的学子在此参加自学考试的学习,当然也有在此复习备考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学子,这在我所生活的那个地区是既见不到,甚至也是没有听说过的。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什么叫时代差距,什么叫信息闭塞。作为省城的西安与作为地区中心的安庆之间,也有这么大的差距。抱着背水一战的心理,我于是静下心来在西北政法认真复习。复习的日子简单、有序、高效,但确实枯燥。但我要感谢这个千年古都,感谢这所政法学校,感谢那里所遇到的好心人们,因为在这里他们提供了我实现改变命运梦想的诸多条件。譬如,我就有机会聆听赵老师的讲座。上个世纪90年代的中国人,其实就已经感受到了社会变化所带来的整个民族的信仰危机。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背景下,学生社团请赵老师作了一次信仰的讲座。也就是在这次讲座上,我更进一步领会到了赵老师在西北政法学生中的学术地位。偌大的教室,座无虚席,过道拥堵,都是听课的学生,应该还有一些政法的教师。他们以仰慕的眼神注视着赵老师走进教室,坐上讲台,看着自己。在主持老师热情介绍完之后,赵老师首先说:“我要挤掉刚才所给予我过高溢美之词的泡沫,这让我诚惶诚恐。”在他特有的陕西口音中,开始了他的讲座。他既没有PPT,也没有准备纸质讲稿。我很惊讶的是,赵老师居然从头到尾没有一丝停滞而又条理清晰、逻辑严谨、语言优美的讲了两个小时。作为一个经过长期哲学训练的学者,赵老师先从“信仰”、“信念”、“理想”三个概念对比上来厘清“信仰”的内涵。我大为佩服的是,他对于“信仰”、“信念”、“理想”三个概念的界定,也竟然是没有稿子地进行了辨析。没有口头禅,没有停顿,思想的演绎表现为语言的水流。主题的论证,表现为字斟句酌而又手到拈来的娴熟。而环顾左右,从赵老师进入主题开始学生就一个个伏案做笔记,除了因赵老师风趣的语言偶尔抬起头来会心大笑,他们显然希望记下赵老师的每一句话与每一个字。由于是第一次听赵老师的讲座,我还没有意识到要带笔记本记录,所以赵老师论述的具体观点,论证的具体事例,我已经记不清了。但这场讲座对我的冲击是巨大的,对我的考研的动力是积极的,对我的学术之路也是奠基性的。它让我知道学术研究的现实性意义,了解学术人格的超凡性价值,以及清楚自己需要的到底是什么。

我在西北政法复习考研坚持了四个多月时间,其间的艰辛自然冷暖自知。一些回忆已经淡忘,不过我仍然记得赵老师巡视考场走到我身边伏身查看我答题,记得考完回家前向赵老师辞行他对于我的鼓励,也记得步出政法大门回首校园自己说“我还会回来的”的场景。因为我确实希望能够真正成为赵老师的学生,以亲身聆听先生的教诲。当然,1998年的4月底我终于再次踏进西北政法大门来参加硕士研究生复试,也再次见到了尊敬的赵老师。他对我的考试成绩表示了肯定,也对于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教诲。而我自己也终于可以舒一口气,因为我可以肯定会被以赵老师为组长的哲学导师组招入门下。其实,他的这一举措还彻底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让我从乡村中学走向了更加广阔的世界。今天的学子估计已经不能想象当年的现实,也就不能体会到我对于以赵老师为代表的西北政法那些可亲可敬导师们在我人生之途转变中所起作用的感激之情。

带着改变命运与厕身师门的愉悦,我在1998年9月正式成为西北政法学院哲学硕士点的研究生,也真正以弟子身份来接受赵老师的教诲与锻造。世纪之交的中国改革进程摧枯拉朽地将许多人、事、观念、制度都一并或主动或被动地卷入这个巨大的历史中,造成了中国传统史上从未有过的阶段性、突发性、动荡性的变化。中国社会传统确实讲求齐一,它没有给这个社会留下太多的独立思考空间与个体精神世界。当整个民族都卷入一种历史思潮时,社会的正常反思就不是交由那个历史时间的主体,而是要由后一个历史时间的主体来回思。时间上的错位回思虽然仍旧是反思,但是毕竟延迟了。这造成了社会历史应有的正常良性互动、理性系统思考与主体适时纠错的缺失,从而也就造成了不可避免的暂时性社会价值失范。“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去”,假如在古代还仅仅是一种夸张,那么在世纪之交的中国则是一真正的现实。卷入这一大潮的不仅仅是政策的先知先觉先行者,也不仅仅是长期困顿后希望即刻求富的小民,还包括这个社会所有的阶级。能够守住民族精神底线静心以知识的理性与主体性价值来反思这个社会的变革,对于知识分子及其工作生活的校园而言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我在当年的西北政法,就难得的见识并受用了这份不容易。

赵老师是从事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研究的大家,他总能从平凡中找到尊贵,从庸俗中找到价值,也能够在变革中找到不动其心的精神原则。尊重人,尊重主体性,尊重人类的精神性,是他念兹在兹的学术精神的生命化。在这种精神的感召、熏陶与教育下,我能够以正影响的方式学习、生活三年,并确立了自己今后中国哲学的学术研究方向。

在赵老师所教学生中,我应该是最为基础差、底子薄的一个了。“先天不足,后天不良”,是当时我们经常调侃自己的口头禅。我清晰地记得赵老师对自己的学生都有一个笼统的判断,对于自己的教学对象做到了系统的了解与分析,并从而能够因材施教。这种教育显然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来观察、分析与总结,从而能够有的放矢。我们一届有六位师兄弟,赵老师对于我们的评判是“活”、“简”、“细”、“广”、“准”、“专”。“活”是因为年纪偏大,资历丰富;“简”是因为在学习中,能够以简洁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细”则是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能够细心、细致地观察一切;“广”是说读了不少书,知识面杂;“准”是说能够准确地概括书本知识;“专”则是指见人所未见,言人所未言。我不知道另外几个师兄弟是否还记得这一堂课,也不知道他们当时是怎么想的;但我记住了并认可赵老师对于自己的评价,也暗下决心要改变自己的不足并坚持自己的特长。以考研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是包括我在内的上个世纪90年代众多已经工作的人共同的一条重要途径。赵老师发现了这一点,他曾经说那几年哲学专业招的学生有许多是中学教师。这一身份带来的是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同学们有过教书育人的工作经历,现在来读书就有一种自觉的学习兴趣与动力;二是由于第一学历不是哲学专业,所以造成现在的学习、研究就有必然的不足与欠缺。他告诫我们要在学习中自觉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要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关键是哲学方面的知识储备。

西安是中国高校聚集非常多的一个城市,也是一个既有着深厚文化传承,也有丰富文化需求的城市,这突出表现在城市街头遍地的大小书店以及打折力度非常大的书价上。我自己觉得,一个城市书店数量的多少与书价打折力度的高低,可以作为判定一个城市文化内涵的标尺。赵教师是一个喜欢逛书店的人,我们只要晚饭后去政法北小门那个书店差不多都能碰上与师母一道散步的赵老师。他后来在课堂上跟我们说,做学问就得经常逛书店。逛书店本身也是有讲究的,并不是说每次逛书店都得买书;而是看一看有没有新到的书,翻一翻每本书的前言、目录与章节,以了解一本书的大致内容,了解当前学界关注的学术问题及某一学科的学术前沿。赵老师自己是经常买书的,因为家中空间小所以只有一小部分放在家中,另外一部分则是放在学校办公室里。一位师弟藏书颇丰,想必他是经常与赵老师做我们所不知道的乐趣交流吧。中国传统文化文史哲不分家,赵老师恰恰具备了这些专业优势。我后来逐渐体会到他这一专业优势,给他的学术研究、交流与陈述所提供的巨大好处。在我所碰到的学者中,赵老师确实是学术做得好而又能够精准而文雅地表述自己观点的少数人之一。

可能考虑到像我一样的哲学专业功底不扎实的学生现实情况,赵老师的中国哲学史课程采取的是选取各个时段的代表性人物的代表性著作来讲解。他会课前布置任务让我们研读,课堂上要求我们逐字逐句地疏解。还记得研读张载的《正蒙》之《诚明》篇,这位北宋著名理学大家的著作让我半天摸不到头脑。但我们绝对是认真地准备了,也认真地听赵老师一字一句地通解了。我尤其印象深刻的是,赵老师所表现出来的谦虚与包容精神。作为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研究的代表性人物,他居然对我们说:“我对康德又懂多少呢?”一个专注于价值领域多年的老学者,他所坚持的谦逊、进取的学术精神应该是今天的许多学者感到惭愧的。在现实的生活中,我碰到太多的所谓学者自以为学术渊博饱读诗书,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在吾师面前只能是夜郎自大坐井观天罢了。

赵老师其实对于研究哲学抱有理性的审慎态度,他曾说:“哲学虽说是人类精神的至境,人类思维的高地,但它的高度抽象的思维特征,如果运用不当、驾驭失宜,也会把人的思维导向歧途,引进误区。哲学思维的局限性主要有二,一曰‘空’,二曰‘狂’。”[3]因此,他认为“在哲学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中,通过教学和论文指导,使学生明确认识哲学思维的弱点,警惕哲学思维的误区,对于端正思维方向,优化思维方式,有着影响一生的深远意义。”[4]他经常提醒并告诫我们:“哲学搞好了会使人充满智慧,若搞得不好却会使人‘走火入魔’。‘走火入魔’的表现是:(1)有概念而无生活(‘空’)。只对概念有反应,而对现实生活麻木、迟钝;(2)有论断而无论证(‘霸’)。对问题只下断语、作结论,而无事实证明,无逻辑推理,既不摆事实也不讲道理;(3)执己见而无反省(‘固’)。固持自己的一孔之见强词夺理,自信自己的看法不会失误;(4)只深入而不浅出(‘玄’)。只会引用玄奥的专业词句,不会用通俗语言阐发深刻的道理。因此有人嘲讽搞哲学的人说:‘研究自然科学的人搞了多半辈子,还不敢与大科学家对话,而学哲学的人才读了一本哲学书,就敢于批判哲学大师。’意思是说搞哲学的人易患‘思维狂妄症’。”[5]他的这些话语今天读来,仍如当年他亲口告诫我们一样。作为他的学生,我深深记住了。也在自己的研究生培养中告诫学生,要警惕这些误区。其实,我还想说的是这些话语对于所有有志于哲学思考的人,不论是对哲学一窍不通的初学者,还是从事哲学专业多年声名在外的专家学者,都一样适用。

赵老师是西北政法的一面旗帜,也是我们学生心目中崇敬的对象。由于当年悟性不够,我们并没有真正领会到他所尽力避免的“空”内涵。神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而赵老师居然也活生生地过日子!一次,我们师兄弟几人集体拎着水瓶去开水处提水,远远看见赵老师也在那儿。不知是谁说了一句:“赵老师,怎么您也提水?”赵老师哈哈一笑,“老师当然也要提水,与你们一样。”这件事,让我们说笑了好多天。其实,先生并没有把自己看得那么高,他一直脚踏实地地立足于三秦大地,受用、传承与弘扬着关学千年不绝的精神血脉。他自己总结说:“(关学)重使命、崇礼教、求实用、尚气节、贵兼容的传统品格,尽管有着历史和阶级的局限,但其中蕴涵的优秀精神,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和宝贵价值。”[6]可以说,赵老师将自己对于关学优秀精神的体会完全贯穿到对于学术研究与学生培养相统一的教育事业之中。“德盛业宏人至贵,民胞物与道长存。凤凰浴火金声振,更向寰球送好音。”[7]坚持“身寄名利浮云外,心游真理海洋中”[8]的学术求索道路。他坚辞政法校领导岗位,一心关注于自己的学术事业,真正践履了自己的学术理念。也正是有这份学术人格,他才能表现出不一样的“人至贵”精神。尊重人,尊重自己的学术品格,也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这在赵老师是一致的。读书期间,虽然我们都非常尊重老师,但绝对不会害怕他,回避他。西北政法的老师们是非常易于让学生亲近的群体,我们应该是每逢重要的日子都会与老师们一起聊聊天,谈谈心。记得曾有师弟在老师家过中秋喝高了,就不管不顾地一定要向老师、师母下跪磕头,然后被我们一众兄弟抬回宿舍。师道尊严,其实更多地体现在对于老师发自肺腑的感情之上。印象中,一次赵老师的早课,不知什么原因我们都不知道了,8∶40集体还在宿舍里呼呼大睡。有人敲门,等我们打开门,赵老师笑眯眯地站在门外并走进了宿舍。我们自然是惊慌失措,而赵老师倒是哈哈大笑。等到我们收拾一翻冲到教室,他又让我们还是先去吃完早餐再来上课。还有一次,西安小寨举办全国级别的书市。我们师兄弟几人也去逛,不料碰上了赵老师。赵老师其实已经买好了书,他不仅鼓励我们多看看,而且还决定等我们一道。当我们买好书赶紧找赵老师,却发现他一个人坐在一堆书上。人来人往的书市中,他慢慢地吸着烟,香烟袅袅中陷入沉思。那举止、神态,想必路过的人都能猜到这肯定是一个哲人!那份淡定、从容、无物、有我,让我时时会想起赵老师的精神心境与人格风度。

烟雾缭绕中的赵老师更多得还是出现在传道的课堂上,而这一形象则是塑造我走向中国哲学的引子。我硕士学位论文指导老师是王干才老师、张周志老师,但选题则是中国哲学方面的。不用说,这是受赵老师影响。因为哲学基础不扎实,尤其是中国哲学功底更差,所以为了能够更快地入门,我除了大规模、长时段、高强度、勤摘抄地研读中国哲学方面的书籍,再就是每周必有一天到赵老师家请教相关学习中的疑惑。世纪之交的中国大学建设带来了学校规模的扩大,教学环境的改善,但也造成了老师与学生距离的拉大。因为老师一般都住到外面去了,让学生近距离地接近老师必然是一个问题。当年的政法面积虽然不大,却让我能够有很多的时间去向各位老师讨教问题,聆听教诲。今天想来,当年我问的许多问题显然都很无知、幼稚与浅显。不过赵老师总是能从中找到学生的闪光之处,让你继续思考更深的问题。同许多学者让初学者认为哲学是一件宏大、艰深与高不可攀、不可企及的事情不一样,赵老师总是会让学生们觉得学问虽然艰深,但终归是任何人都可以在付出努力之后必有所获的事情。我想,这绝不会是我一个人的感受。其实这反映了两种为学态度:一种高傲自大,唯有深云学术之难,方显自己学问之高;一种平心待人,只是力陈学术之趣,真揭尊人重己之境。这种学术境界在我认为,就是对于中国传统哲学真精神的理解与揭橥,是转识成智的人格彰显。我想一切真正做大学问的学问家,其实都会如此。只有狂妄独尊的人,才会自视天下第一。无宽人之度,有诋人之态。

赵老师既尽力提携晚辈,也衷心尊敬长辈。已故北京大学的张岱年先生也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概括为价值论,并对赵老师的价值论研究多有赞许。记得上课之时,讲台之后,烟雾之中,赵老师拿着张先生赠送给他的两本书,深有所思而情有所钟。那情那景,是一位后学者对于前辈学人的深深敬意。恩师这份心境,还体现在对已故武汉大学肖萐父先生的尊重上。赵老师20世纪80年代初曾在武汉大学进修,与肖萐父先生交往有年,并以学生自称。肖先生对自己这位学生赞誉有加,称学生是“德慧双馨”,赵老师有“敬呈萧萐父老师”诗。题记:“先生寄年卡来,以‘德慧双馨’期许,读后感动不已,谨制小诗二首,略抒所怀,聊表寸衷。既向先生贺年,亦为先生祝寿。遥呈江皋,敬请教诲。”其诗有二:

锦笺寄语到长安,

德慧双峰期再攀。

乐向萧门称弟子,

登楼遥拜珞珈山。

曾拜珞珈参道禅,

诗情慧境两超然。

鬓霜更乞先生许,

再沐春风二十年。

“德慧双峰期再攀”与“再沐春风二十年”,“寄语”与“自期”,师生之间的真挚情感让人感动与神往。赵老师也将这种师生情谊传递给我们,并要求我们自觉履行。假使记忆不出差错,政法读书三年中的重要节日期间,导师组老师们几乎大部分时间都是与我们共同在师生交谈的小型座谈会中度过的。赵老师希望我们毕业之后佳节也能够给老师们打一个电话,发一条短信,以尽师生之谊。他的理由让我很是震撼,他说:“老师显然没有贫困到需要主动向学生乞讨尊重来赢得自尊,这其实体现的是我们这个民族尊师重道的优秀传统与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他说这话的神态历历在目,他这话说的分量将超越千古。

恩师研究中国传统哲学有年,“中国传统哲学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哲学,这是我对中国传统哲学特征的基本看法”[9]。基于这种认识,他形成了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姊妹篇”的两部著作《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初版、人民出版社2009年增订版)与《价值的历程——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历史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这两本书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领域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奠定了赵老师在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研究领域的学术地位,也成为他分析问题、观察现实、立身处世的重要维度与人格精神。恩师的学术是“活”的,学术的与生活的,知识的与人格的,这种人格精神影响了我对于中国哲学的学术选择,也在我的人生实践中留下了不可隐去的痕迹。

赵老师曾在课堂上引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张立文教授的三分法讲宋明理学,即张载——王夫之的气学派,程颐——朱熹的理学派,与陆九渊——王阳明的心学派。而我在2001年也就从西北政法毕业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师从张立文先生,攻读中国哲学博士学位。

1998—2001届西北政法研究生有将近100人,这是一个以法律为主的高校,在整个西北地区甚至是全国高校中都有其本身的专业优势与学术积累。可以想象,在这样一个以法律为主的高校我们屈指可数的几个人组成的哲学专业按理应该是偏居一隅的。不过,有了以赵老师为领头的哲学专业在西北政法仍然是为人所道的。而且,那一届我们这个人数很少的哲学专业硕士生们为赵老师长了脸。我的博士录取通知书是寄到学校传达室的,当我去传达室告诉值班人员取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入学录取通知书时,他由衷地赞叹说:“今年政法考上了四个博士,其中就有两个是赵馥洁老师的学生,赵老师真是了不起。”岁月匆匆,人生易逝。能够在这个纷繁复杂世界留下一些什么,何其之难!赵老师在西北政法真正是从领导到普通教师,从学生到学校职工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当然是一种人格的彰显,是一种精神的魅力。从2001年7月我离开西北政法到今天,已经14个年头过去了。那里的人,那里的物,那里的景,那里的情,我想一生都不会在记忆中抹去。赵老师说:“哲学价值论所研究的,就是人的活动所遵循的‘主体内在尺度’问题。即客体是否和如何满足主体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主体怎样根据自己需要的不同层次来确定客体对于主体的不同意义。简单地说,就是研究世界对于人的意义。”[10]西北政法的人、物、景、情,对于我而言有着改变人生路向,确立学术进路,以及充实人生内涵的丰富意义,有着极其鲜明的价值。当然,这一价值伴随着赵老师与我师生情谊的延续而得到更多的体现。

离开西北政法,除了前面所提匆匆一别外,我与赵老师还曾有两次见面。一次是我还在中国人民大学读博且即将毕业前夕,一次是赵老师到浙江开会并讲学。两次见面赵老师都以他刚出版的书赠我,并提前题写寄语。我当然能够体会到其中的殷切期盼,与勉励之心。“市场熙攘,商潮澎湃,争利之行,历历在目,下海之声,洋洋盈耳”[11],虽然我没有下海的资本去投身名利之场,但确实辜负了老师的期待。人生有太多的无奈,我想老师也能够理解我的选择与处境。不过,“学苑中自有埋头耕耘、俯案沉思者在”[12],不在老师身边的我没有忘记他的教诲,仍旧力求静坐斗室做形上之思。赵老师浙江之行,我曾陪侍多日也就受益颇多。在交谈中,赵老师告诉了我许多他自己年轻时的事情。关于家庭生活、学习经历、多次辞职,还有人生感悟。作为一个愚钝的人,当时已过而立之年的我还是不能够真正体会赵老师的话语深意。一些话语,我在后来的追忆中做了记载。而此次陪侍他反复告诫我的是,“做学问必须要有自己的根据地。”他以自己的学术研究为例,几十年来一直坚持从价值哲学的视角来考察中国传统哲学、观察现实的社会,分析变革中的时代。他认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贪多必然不精,贪多必然无术。做学术不能够采取打游击战的方式,东打一枪西轰一炮,看似博大其实轻薄,看似面广其实根浅。后来一字一句读他关于学风的文章,更有体会。他认为搞学习做学问要“戒浮求实”,显然游击战属于“浮”的一种。他深有体会地说:“学风上的浮,就是停在表面,不求深入,浮光掠影,浅尝辄止。读书籍,满足于浮浅的理解;写文章,爱追求浮华的言词;看问题,停留于浮泛的观察。总之,浮而不入,华而不实,用飘浮的态度对待学习。”[13]又说:“学风上的浮,是一种志大才疏、眼高手低、头重脚轻、外强中干的坏习气。用这种态度对待学习,不会取得任何真正的收获。因此应该力戒。”[14]联系自己硕士研究生读书期间他所说的不懂康德的话语,赵老师确实做到了自己一贯的学术主张,也成就了他丰硕的学术成果与高洁的人格精神。博士毕业以来,虽然自己面临了太多的现实压力与外在诱惑,但我还是坚守住了赵老师的教诲。不左顾右盼,不朝秦暮楚,以宋明理学作为自己的学术根据地。由个案而通贯,由问题而演绎,逐渐扩充自己的学术视野与增加自己的学术积累。这一学术研究理路,我将终生遵从。

赵老师曾经笑着说自己得益于“文革”时的“逍遥”,因为在那个无序的时代他独钓寒江,将中国古典诗文从先秦读到了明清。这种深厚的知识积累,也造就了他儒雅的风度与高雅的谈吐。他能够以中国传统文人的辞藻来表述自己的情感,也能够在不经意间传递给学生暖暖的关爱。我没有读到多少赵老师的诗作,也因为没有下过相关功夫所以底气不足不敢向他讨要。[15]但我毕业后他通过现代科技给我传过两首。一首是:

中秋对月

碧月悬天天海深,骚人千古托知音。

登楼畅发凌云想,举酒高歌动地吟。

宝镜圆光谁照影?冰魂玉魄我为心。

临窗独坐清辉里,弹得桂花香满琴。

他记说:“一抄老师二十年前诗一首,以作中秋之祝。”这是2013年中秋节发生的事情,我自己有记载:“2013年癸巳中秋,据报月圆19:13分,因妻19:00下班,小儿提议晚餐于妻单位附近。吾与小儿正在与妻会合途中公交车上。恩师传来中秋祝辞,吾大为唏嘘。一意酝酿回辞,竟致多坐一站。没有恩师才情,仅拟四句以祝恩师中秋快乐。记之于下,以留回忆。癸巳年杭州。”祝辞说:“恩师:月印万川,人度千年;汉风唐韵,总关世情。祝恩师及全家身体康健,阖家幸福,中秋快乐!愚生:海红。”

另一首是他2014年到加拿大探亲其间去美国西雅图时适逢中秋,他居然是以微信的形式传来的。诗曰:

西雅图中秋望月

异国中秋夜,孤光万里明。

照人清有影,拂物静无声。

寂寂嫦娥梦,绵绵玉免情。

天涯怀李白,诗酒赏晶莹!

因时区关系,我笑回读他诗有“今日适越而昨至”之感。其实,我开始半天不敢确定是他,因为“赵老师怎么会用微信呢?”事实证明他是一个能够紧跟时代贴近现实的老人,反倒是我们这些后生晚辈跟不上他的步伐了。

赵老师说:“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同任何民族的价值观一样,是历史的产物,它是跨越了漫长曲折的历史道路,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历史过程,才凝结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之中的。”[16]我们这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许多值得重视的价值观念,其中教书育人提携后学,或如恩师自己所说的“前薪乐助后薪燃”,就是一个重要的价值追求。赵老师从教五十年来一直遵循这一教育理念,他说:“《韩诗外传》云:‘智如泉源,行可以为表仪者,人师也’。我们每位教师都应该既有渊博的知识,更有高尚人格,在治学和做人上都为人模范,为人师表。”[17]作为他的学生,能够进入政法学习,得到他的引导,获得他的指点的点点滴滴让我有充分的理由认为赵老师做到了自己这里所说的“为人模范,为人师表”。“前薪”既然有乐助“后薪”的胸怀,“后薪”理当有喜传“前薪”的理想。“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矣”,老师所树立的人师形象将一直激励我在人生、学术道路上为践履、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价值理念前行。

祝恩师健康!祝薪火绵长!

(浙江省委党校)

【注释】

[1]在本文修改之际,因为不意的机缘与有意的规划,我能够匆匆夜回西北政法一趟,在多年之后又见到了赵老师与师母。恩师精神依旧矍铄,身体依旧硬朗,思维依旧严谨,谈吐依旧疏朗,而风度依旧儒雅。唯一可惜的是,我没有逛逛曾经居住、学习过三年多的校园。

[2]赵馥洁:《卷首自题》,《哲苑耘言》,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赵馥洁:《导师素质与研究生教育》,这是赵老师2007年7月23日在西北政法大学法律硕士研究生导师培训工作会上所做的专题报告。

[4]赵馥洁:《导师素质与研究生教育》,这是赵老师2007年7月23日在西北政法大学法律硕士研究生导师培训工作会上所做的专题报告。

[5]赵馥洁:《导师素质与研究生教育》,这是赵老师2007年7月23日在西北政法大学法律硕士研究生导师培训工作会上所做的专题报告。

[6]赵馥洁:《关学精神论》,《中华智慧的价值意蕴》,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05页。

[7]赵馥洁:《卷首自题》,《中华智慧的价值意蕴》,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赵馥洁:《学风十戒》,《哲苑耘言》,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58页。

[9]赵馥洁:《后记》,《价值的历程——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历史演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赵馥洁:《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增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

[11]赵馥洁:《文化哲学导论序》,《哲苑耘言》,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80页。

[12]赵馥洁:《文化哲学导论序》,《哲苑耘言》,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80页。

[13]赵馥洁:《戒浮求实》,《哲苑耘言》,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65页。

[14]赵馥洁:《戒浮求实》,《哲苑耘言》,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65页。

[15]当然,作为他的学生其实都共同读过他由十首绝句组成的《治学感言》。这是每个研究生入学之后,都会收到的一份礼物。

[16]赵馥洁:《价值的历程——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历史演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17]赵馥洁:《做人师》,《哲苑耘言》,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6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