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亟待改进

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亟待改进

时间:2022-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等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近多年来有较大进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研究成果。上述种种客观条件对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都是极为不利的。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还应重视研究处于本门学科“前沿阵地”的尖端问题,并注意从与其他学科接壤的“边缘地带”选择课题,为新学科的诞生“孕胎育种”。总之,“三个面向”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选题的指导方针,这些选题方向的总特点可以概括为“现代化”。

赵馥洁

高等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近多年来有较大进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研究成果。但是,从现代科学发展的趋势、我国四化建设的要求和当前改革实践的需要看,科研工作和研究成果还显得很落后,存在着许多缺陷,远远不能回应当代科技革命的挑战,不能适应经济改革的形势。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空”——内容空洞。研究的课题和成果,不少停留在书本上、概念上、抽象的理论上。结合实际的东西少,回答实践中提出的问题不够。甚至搞纯粹的范畴推演,逻辑思辨。

2.“旧”——观点陈旧。许多研究成果,重复既成的理论观点,注释尽人皆知的经典命题,没有新的突破,缺乏创造精神,不但无益于理论本身的提高,更不利于发挥指导实践的作用。

3.“差”——学术水平低。不少著作和论文,见解平平,分析浅薄,根据不实,论证无力。有的甚至粗制滥造,东拼西凑,左剪右抄,滥竽充数。更低劣者,竟漏洞百出,犯有常识性错误。

4.“慢”——研究工作的进展迟缓,跟不上社会前进的步伐。对社会改革,反应迟钝,对新生事物,很不敏感。往往停止在对已往事实的理论概括和对过去经验的简单总结上。因此,不能充当社会变革的前导。

为什么会产生这些问题呢?从主观因素看,是由于研究者自身存在许多不足。例如,知识结构上的陈旧性、狭窄性,学风上的教条性、经院性,研究方法上的落后性、单一性,活动方式上的分散性、封闭性等等。这些就导致了一些同志在研究能力上的局限:对党和国家推进四化,实行改革的重大决策和正确政策,缺乏理论论证能力;对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缺乏深刻洞察能力;对未来的发展前景,缺乏科学预见能力;对未知领域,缺乏开拓探索能力;对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本身,缺乏自我发展能力。也造成了他们在研究方向和风格上,重理论轻实际,重基础轻应用,重纵向轻横向,重微观轻宏观,重继承轻创造,重统一轻争鸣等偏颇。因此,“空”、“旧”、“差”、“慢”的缺点也就难以避免了。

从客观条件看,是由于科研管理工作,在指导思想、管理体制、提供条件等方面,还存在许多弊病。例如,“左”的束缚和重理轻文、重教学轻科研的观念还未完全改变;高等院校应成为教学、科研两个中心的思想至今没有牢固树立。又如,科研管理体制不合理,条条框框多,工作方式死,科研管理干部缺乏胆识,缺少战略眼光。而且视野狭窄,信息闭塞。再如,经费少、资料缺、住房紧、设备差,许多教学、科研人员缺少必要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经常为非研究性活动而忙碌,舍本逐末,耗费了不少精力,浪费了许多时间,常常为衣、食、住等“民生”问题而操劳,顾小失大,总怀着后顾之忧,卸不了家务重担。还有,许多实际部门的干部,理论热情不高,理论兴趣不浓,满足于朴素经验,不重视理论思维。要求是实用性的,工作是经验型的。这就大大减轻了实践对理论的“压力”和“促力”,降低了理论工作者研究实际问题的紧迫感。上述种种客观条件对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都是极为不利的。

可见,高等院校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工作必须改进,亟待改进。办法是:

一、知识结构合理化

教学、科研人员应尽快从单一、狭窄和陈旧的知识现状中解放出来,在本专业的基础上发展横向的知识联系,进行不同学科的知识渗透,构筑一专多能、纵横交织的网络式知识结构,使自己成为学有专长的通才,以适应当代科学的综合化趋势。特别是要尽快学习新知识,了解新学科,关心新领域。克服知识老化、思维僵化的缺点;扭转说老话、写旧题、走熟路的研究现状。

二、研究方法多样化

教学科研人员应努力克服研究方法的单一性、陈旧性,注意学习用多种方法,从多种角度研究问题。尤其是要改变注释式、演绎式的旧方式,学会在唯物辩证法的指导下,运用现代的研究方法去开拓新领域,探索新问题。对于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新学科中科学的方法论原则,要积极汲取,大胆尝试,努力借鉴。研究方法的更新,思维方式的变更,有助于提出新的学术观点,建立新的理论体系,取得有创见的成果。

三、选题方向“现代化

改变从书本出发、从概念出发的研究现状,面向现实,着眼实践,重视对现代化建设和社会改革中提出的重大实际问题的研究。历史课题的探讨,外国问题的研究,应贯彻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努力为四化建设服务。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还应重视研究处于本门学科“前沿阵地”的尖端问题,并注意从与其他学科接壤的“边缘地带”选择课题,为新学科的诞生“孕胎育种”。对国际学术界普遍关心的重大学术问题,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积极探索,作出科学的回答,切勿置之不理,更不要嗤之以鼻。不然,就会在错误思潮的挑战面前,丧失应战能力;在正确理论的传播之时,坐失引进良机。在重视研究现实问题的同时,还应注意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前景作出预测,高瞻远瞩,看到未来,现在就着手研究对明天有重大影响的理论问题,使我们在走向未来的道路上,保持理论“清醒”,处于主动地位。总之,“三个面向”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选题的指导方针,这些选题方向的总特点可以概括为“现代化”。

四、科研管理科学化

改变科研领导和管理工作中死板、僵化、缺乏活力的局面,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在制定规划、组织队伍、落实任务、推广成果的工作中,要充分发挥教学、科研人员的“思想库”、“智囊团”作用,根据学者和专家的建议作出决策;管理机构应设立信息网络,收集交流外界的活动信息、学术动态;管理干部应了解、熟悉自己所辖范围的各门学科,努力成为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通才;管理机构应建立科研成果推广站,打通有关渠道,形成多向联系。可和出版单位、实际部门签订合同,有偿地提供科研成果,并利用“反馈效应”,及时了解有关人员和专家对本单位科研成果的反应和评价;对科研任务的落实要在从思想上调动积极性和从制度上予以保证的同时,注意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把收成果和给报酬结合起来。

五、教学科研一体化

高等院校的科研和教学是相辅相成、彼此促进的,二者本质上有着内在的统一性。教学要靠科研来提高,科研要靠教学来推动,科研带教学,教学促科研。若就此二者的关系谈,可以说,科研是教学的“制高点”,教学是科研的“落脚点”。然而,在时间安排、人力分配和任务落实上,两方面往往存在着争时间、争人力的矛盾。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除在工作上注意统筹兼顾,制度上实行人员轮换之外,实行教学科研一体化是一个可行的办法。这就是将科研成果尽可能多地直接转化为教学内容,教师的科研著作经过学校有关部门的审查批准,或者作为选修课、讲座课、专题课的教材,开设课程;或者在某门课程的计划学时内划出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时间让教师讲授自己对该门课程中某一部分或某一专题的研究成果;或者将教师的科研著作、论文印发学生,组织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共同研究,并列入教学计划。这样做的好处是,既可使教师的科研和教学在工作时间和任务上统一起来,备课就是搞科研,上课就是讲“成果”(科研成果),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并且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改革教学方法,活跃学术空气。我国和外国许多知名学者的学术著作,不少就是为在大学开课而撰写的教材,这是一个宝贵的经验,应该借鉴和推广。

我们相信,如果本着改革的精神,从研究者和管理者两方面入手,着重解决好上述几个问题,并作好科研后勤工作,高等院校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肯定会有一个很大的提高,长足的进展,为改革和四化建设作出有益的贡献。

(原载于《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85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