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怎样确立和安排中心论点

怎样确立和安排中心论点

时间:2022-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样,确立的中心论点也才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性,因为申论提供的阅读材料,往往是反映现实生活中的重点、热点、焦点问题。立足于材料的重点部位确立中心论点,也就极有可能抓住了现实中的主要问题。这样,确立的论点、写出来的文章,才有社会性,才回应了确立申论考试的初衷。这属于对确立中心论点更高的要求了。

前面提到过,在较长的议论文中,论点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分。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最基本看法,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出的最主要的思想观点,是全部分论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因此,构思时首先要在选好论题的基础上,确立好中心论点。

1.立足材料,着眼现实。

申论的议论,不同于其他议论文写作,它是从其提供的材料申发开的议论,因此,中心论点的确立,也要立足于材料,而不能由作者随心所欲地自行选定中心论点。申论提供的阅读材料,总是反映了不少突出事实、事例和情况,不少重要的原因、因素和由来,不少主要的对策、意见和举措,不少鲜明的观点、看法和认识。作者在提炼和确立中心论点时,都必须关注材料的这类重点部位,都离不开材料的这些主要方面。这样,确立的中心论点也才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性,因为申论提供的阅读材料,往往是反映现实生活中的重点、热点、焦点问题。立足于材料的重点部位确立中心论点,也就极有可能抓住了现实中的主要问题。切不可“钻牛角尖”,只从材料的细枝末节上去考虑,拣到了“芝麻”,却丢掉了“西瓜”,舍本逐末。那样确立的中心论点,也可能会缺乏现实性。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作者要有信息敏感度,有较强的获取信息、分析判断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较强的阅读分析能力,能够把握材料的要点。这是一个重要前提。

2.立足宏观,着眼微观。

一般说来,对申论任何给定材料申发论述确立中心论点时,都可以进行多角度、多层面、多方位的思考。但是,这种多视角的思考,一定要高屋建瓴而不能像井底之蛙那样只看见“簸箕那样大的天”。考生要善于打开视野,从宏观角度、大局角度思考问题,以增强论点的现实性、时代感。作为申论的考生,要学习、体味党政群机关的一种思维习惯,那就是考虑问题要注意“吃透两头”:既要“吃透”上头,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各级领导的工作重心、决策思路,又要“吃透”下头,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愿、所作所为。也就是说要体现“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体察民情,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这样,确立的论点、写出来的文章,才有社会性,才回应了确立申论考试的初衷。这就要求考生要关注给定材料的“背景”,要学会“换位思考”,从“考生人”、“学生人”的角度,转变到“社会人”、“公务人”的立场来思考问题,确立观点尤其是中心论点。否则,就可能视野狭窄、论点肤浅,脱离不了“学生腔”。

但是,确立中心论点的这种宏观思考,也绝不是只说大话、空讲道理,还必须着眼现实、着眼微观。因为给定材料的限定范围、考试时间的有限度量、考生认识能力和水平的局限、作文篇幅的字数规定,甚至于考试临场的紧张,使得考生写作议论文时的构思不可能海阔天空,驰骋万里,确定一个博大精深的中心论点。这就要求考生在进行宏观思考的同时,尽快从微观入手,从选定的角度和限定的论题出发,来确立一个具体的中心论点,再围绕中心论点选定分论点和论据,构思全篇文章。还要注意,选择论题、确立中心论点时,一定要考虑自身优势,尽可能既贴近材料重点,又从自己最熟悉的、认知积淀最丰厚的角度来确立中心,做到有话可说,有材料可写,有充分发挥的空间。

3.立足开拓,着眼创新

这属于对确立中心论点更高的要求了。要避免一般化、趋同性的思维,克服人云亦云、千人一面、千部一腔的雷同化。在考虑中心论点时,尽可能做到“推陈出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

要使中心论点具有创新性和启迪作用,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思考。

——抒发独到见解。力排众议,与众不同,有自己的一家之言。

——表达前瞻思考。提出的观点、主张、看法有适度超前性,是大家欲知未知、欲言未言的新观点、新思考、新看法。

——发掘哲理意蕴。能够通过积极的思考、深入的探索,由表及里,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从辩证唯物论哲学层面、理性思维的层面,揭示出事物深刻的底蕴和内涵。

——引进新鲜理念。善于运用联想和类比分析,把国内外专家学者或者有关领导具有真知灼见的新理念、新思维、新创意“拿来”,或者适当加工“嫁接”过来,作为自己文章的论述中心,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提出创新举措。在针对解决问题的对策方案进行论证时,能够把有创造性的对策作为文章中心进行论述,也会使阅卷者看到文章的亮色。例如前面提到的《加强药品使用的监测工作》就是如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