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蒋氏父子憾别舟山

蒋氏父子憾别舟山

时间:2022-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49年5月—1950年5月,蒋介石曾四赴舟山,在舟山合计住过21天。当外敌从海上入侵时,舟山是宁波的天然门户,自然也是两蒋家乡的门户。航途中观赏金塘形胜风景,“倍觉其可爱”,蒋氏父子倚舷眺望对岸已解放的镇海大陆,兴故园山河之思恋。蒋介石害怕输光“老本”,不得不认定舟山守不住,决议让舟山部队撤回,加强台湾的防卫。按照蒋介石自己的说法,撤兵舟山的首要原因是“俄制喷气式机在上海发现”。

1949年5月—1950年5月,蒋介石曾四赴舟山,在舟山合计住过21天。除舟山本岛的定海城、盐仓、紫微、干石览等地外,足迹还遍历金塘岛、普陀山、岱山、大衢等岛。蒋经国曾五赴舟山,1949年5月9日—17日及10月11日—14日两次随侍其父同行,另有三次是:1949年11月,率康乐总队(文艺工作团)、电影放映队到舟山;1950年3月,访问舟山诸岛;1950年5月初,以总政治部主任身份出席舟山“国军官兵代表大会”。其中,1949年5月13日,出生于俄罗斯、年方14岁的蒋孝文也自台湾赶来定海,祖孙三代于离乱中相聚舟山,颇有“黍离”之悲叹!

舟山当时叫定海县,和两蒋故乡奉化县同为浙东宁波专区所辖。当外敌从海上入侵时,舟山是宁波的天然门户,自然也是两蒋家乡的门户。当时,解放军由沪杭等地一路南下,蒋军由大陆退居台湾,舟山自然也成了蒋军撤退之门,求生之门,远远的成了台湾的一道隔海屏障。

可以说,国民党盘踞舟山,两蒋对舟山的依恋,不只是他们对家门的依恋,也是他们对台湾这道屏障的顾虑,更是他们把舟山作为“反攻大陆”的战略前门,依附舟山群岛这一基地,实行海上封锁,轰炸,扰乱沪杭甬地区。谁会忍心轻易抛下自己的家乡,别离自己的家国?对普通国民如此,对一国元首,即便是个败落王朝的元首,又何曾不是如此?

翻开两蒋对舟山的记述,有岑港“落日熔金,水鸥上下,江帆历历”;有“沥港一带,山脉秀健可爱,惜树木甚少耳”;有“岱山者……有盐户三万余家,定海县富庶之区也”“东沙角,住户约四千余家,其地北连西沙角,有内港,适于渔船避风,岱山之重要渔场也”;有“倒斗岙乃衢山之鱼市场,其富庶不如岱山,但亦非贫瘠不毛之地可比”……在船航岱山岛东沙至衢山岛岛斗间,蒋父子曾观看渔民张网捕鱼作业,称“亦一乐也”。在定海盐河、紫微巡视时,蒋介石接见乡民谈话,并为盐河乡长周孝懋,紫微乡长韩良余题词。蒋介石专访金塘普济寺,由柳行步行经老碶头大浦口,“沿途民众亦莫不空巷”争相围观。航途中观赏金塘形胜风景,“倍觉其可爱”,蒋氏父子倚舷眺望对岸已解放的镇海大陆,兴故园山河之思恋。

在普陀山,蒋氏父子两度同游紫竹林、西天、二龟听法、观音跳、洛迦山,参观伽蓝名刹。在百步沙散步“晨光照耀,山气清新”。晚间在天福庵前“观月听涛,谈笑自若”。蒋经国先生侍父“直上佛顶山慧济寺,到时,已近午刻。登菩萨顶灯塔,极目眺望”饱览华顶云涛,鸟瞰佛国全景,东南半壁尽收眼底,父子在此“摄影留念”并在寺午餐。蒋经国当天日记称:“父亲数游普陀,皆无暇登临此寺,今始偿夙愿矣!”国民政府江苏省主席丁治磐,曾随蒋父子日游诸寺,写有《普陀侍游》《佛顶山留题》,以诗的语言,留下了两蒋在舟山足迹。

“江静”轮上,“父子相依,海上漂泊”。历史惊人的相似,如南宋之赵构、如南明之朱以海,演绎了一幕逡巡群岛、海上行朝的翻版。蒋介石在船长室改装的专用办公桌上,摊开五万分之一的舟山大地图,不时用比例尺测量,或坐船头上持望远镜眺望观察。在“江静”轮上,蒋介石召集幕僚和随从开了个短会,讨论过去国民党为何失败于共产党手中,今后应当如何改进。那一回,“江静”轮以定海本岛为中心航行了五百余海里。

在舟山期间,蒋介石接到美国魏德迈将军(抗日战争时,魏接替史迪威担任蒋介石的参谋长兼驻华美军司令)来函,蒋家父子同重要幕僚就美国对蒋态度走向,做了研判评估。

在舟山期间,蒋介石不但对军队人选及政战工作有所准备,对干部组训亦有安排。蒋预定“以定海、普陀、厦门和台湾为训练干部之地区;建设则以台湾为着手之起点”,从政治、经济和社会各方面“打击共党……以挽危局”。

据蒋介石侍从秘书曹圣芬于1950年10月公开发表的《从溪口到成都》一文记述:“从南边的桃花、登步,到东方的朱家尖、普陀山,北方的长涂、岱山、秀山、长白,西方的南澳(岙)、大屿,每一个岛,总裁(蒋介石)都上去过。”蒋介石总是先走到高的地方察看全岛形势,把重要之处都用红笔在地图上勾出来,再将当地人口多少、风俗民情、地方特产、水源情形一一记载下来。“所以,总裁对于舟山各岛的情况,比定海县长还要熟悉。”曹圣芬写道,当蒋“离开舟山来到台湾以后,便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加强舟山’(而不是弃守)”。

1949年5月16日,蒋经国日记载:“准备明日赴(澎湖)马公岛,但父亲表示甚愿在定海与普陀作常驻之计也!”

此后,蒋介石、陈诚就不断调兵增防,至1950年4月30日,守备舟山国民党军有海军、空军及美械装备陆军75军,青年军87军、67军、52军、19军加三个独立师,官兵共125000人。

历史的车轮无法阻挡,国民党军队接连遭受军事失败。蒋介石害怕输光“老本”,不得不认定舟山守不住,决议让舟山部队撤回,加强台湾的防卫。按照蒋介石自己的说法,撤兵舟山的首要原因是“俄制喷气式机在上海发现”。当时人民解放军的飞行中队辖有2个战斗机分队,1个轰炸机分队,1个地勤分队。华东军区司令部航空处也于1949年9月1日在上海成立,国民党在舟山部署的飞机已经毫无优势可言。其次,舟山距离台湾甚远,距离解放军则很近,因此就“集中主力选择最有利时间地点进行决战”之作战原则而论,以如此庞大兵力在远离基地的舟山作战,代价和效果显然难以平衡,如果解放军对舟山和台湾同时进攻,则可能无法兼顾。另外,如果大规模战斗连续展开,岛上部队的补给,在制空权和制海权丧失后也不能持续。[12]

1950年5月8日,蒋介石召见周至柔,指示“定海撤退之准备与决心”。5月9日,蒋介石召集军事会议,研讨定海撤退得失利害与军事原则。陈诚等“仍以撤退增台部队能否有用,与防务有否利益为言”反对撤兵,蒋介石依然坚持原意。据《蒋介石日记》记载:“定海撤退方针,经过干部全体之反对,乃驳斥昏迷无理之原由,毅然决行。”5月10日上午10时,蒋介石召集高级将领,宣布定海撤退决定,并指示撤退注意要点:“详示撤退其应注意要务,除保守秘密以外,全在陆海空军协同一致,尤以海空军能积极出击,与尽力搜炸佯攻,以达成其掩护任务,则撤退计划必可如计完成也。”

5月11日,蒋介石亲笔写给郭寄峤的手谕中说:“此时防备敌机突然来定轰炸我运输船舰,比防范其陆军渡海来攻本岛更为重要,故应从速筹备,以防万一。关于运输舰遇有各种情况发生时,必须有一海军高级将领,具有充分权力,在当地得以立即处置紧急事故,以免重大损失。故余意到定海之军舰商船,必须指定马副总司令统一指挥。而马副总司令则须受石司令官之指挥,必须建立如此指挥之系统,方不致临时仓皇,以免纷乱。务望想定各种不测之情况,以期减少损失到最低限度,是为至要。中意舰只停泊,不可太挤,总以疏散为宜。故部队开始登舰,亦以络续行之为妥,不可太迟,不可太挤。明日晚间,即应开始登舰,并期于本月15日至迟16日上午,必须完成全部工作。”

蒋介又写了一封手谕给石觉说:“想起各运舰(凡已到舟山群岛附近者)灯火必须一律管制与熄灭灯光,千万注意实施为要。”

5月12日,蒋介石着手布置“撤退”到台湾后军队驻地的安排。5月13日,蒋介石又给“空军副总司令”王叔铭、“海军第二舰队司令”黎玉玺、“浙江省主席兼舟山群岛司令”石觉写手谕,指示定海国军撤退要领。同时,他将撤退的宣传要旨编写为:“必须集中全力,确保台湾,巩固此唯一反攻之基地,故必须放弃海南与定海各岛,方能加强台防,以免备多力分,重蹈过去之覆辙。”

随后几日,因为舟山海面连日浓雾,天候不佳,接运部队的船舰无法预定位置,延误撤兵。蒋介石因次深感忧虑,夜不能寐。又命令桂永清与柯克火速飞往定海督导运输,以免贻误。5月16日晚,蒋介石在台湾广播电台宣布“撤离舟山”并解释“原因”,还提出了“一年准备,二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的口号。5月18日,蒋介石又让宋美龄前往基隆慰问由定海“撤退”来台之官兵,“至夜始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