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紫微地名的皇家气象

紫微地名的皇家气象

时间:2022-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赵构认为“此事可行”,“遂决策,趋四明”,也就是继续沿海路,向宁波沿海一带逃避。卫士们不同意,结果引发了一场血腥的争斗,很多卫士被杀。皇帝继续往海上避难的决心是不会改变的。于是继续往海上走,最终,他们来到了昌国县,也就是现在的舟山本岛。不料一刀下去,大殿的柱子上竟然流出血来,吓得金兵立即撤退,再也不敢在舟山撒野了。其中,北界为泗礁岛古地名。

南宋时,朝廷与舟山之间,由于宋高宗赵构(1107 1187)的关系而密切。

这种关系就记载在宋宝庆《四明志·昌国县志》、明天启《舟山志》、清光绪《定海厅志》等舟山地方志中。

建炎三年(1129)十一月,金兵又一次挥兵南侵。南宋高宗皇帝仓皇逃离临安(今杭州)。

宋宝庆《四明志》卷 《叙遗》记载,赵构是坐船逃离临安的,第一天就出了钱塘江口,到达了绍兴海边的钱清堰。对下一步的逃亡路线,大臣有了不同的意见。最后,临海人吕颐浩奏告说:“金人擅长以骑兵取胜,今天我们如果丢掉海船改就车驾,必然会被金人追上,所以必须继续走海路。另外,金人久居北方,不能耐热,江浙地热,他们不能久留。等到他们撤退后,陛下再复还江浙。这样彼入我出,彼出我入,此乃兵家之奇计也。”赵构认为“此事可行”,“遂决策,趋四明”,也就是继续沿海路,向宁波沿海一带逃避。

可是由于人多船少,于是规定,普通卫士,“不得过两口”。卫士们不同意,结果引发了一场血腥的争斗,很多卫士被杀。

皇帝继续往海上避难的决心是不会改变的。几天后,御舟抵达了定海县(今镇海)。可是镇海毕竟仅仅是沿海地区,它的北、西、南三面紧靠大陆,金人的骑兵很容易追上来。于是继续往海上走,最终,他们来到了昌国县,也就是现在的舟山本岛。

赵构他们先是在岑港那边上了岛,然后继续向岛深处的群山峻岭躲避,因此至今留下了许多与皇上有关的遗迹、地名之类。例如舟山本岛西乡片中曾有个乡叫紫微(2001年,紫微、石礁两乡合并为双桥镇后,紫微为双桥镇下辖的社区之一),显然是沾有“皇恩”的。《浙江区划地名溯源》写道:

(紫微乡)据光绪《定海厅志》记载:“紫微尖山,县西北十五里,一名宋家尖山,盘纡幽秀,古名紫皮,宋时属富都乡茹候村。宋建炎三年,宋高宗赵构避金兵人海,曾泊此登岸,故更名紫微。”[3]

金兵缺乏渡海船只,无法入海追击。随即金兵攻破了越州(今绍兴),又向明州(今宁波)气势汹汹地压来。守御宁波的浙东置制史张俊无心作战,只想逃跑,向赵构“奏乞海舟”。赵构哪里有什么船?就手书一封给张俊,许诺他如果“捍贼成功,当封王爵”。张俊没有办法,只好在宁波“遂留”,准备迎敌,“揭榜通衢,劝谕迎敌,士皆思奋”。可是事实却是,官兵们“奋勇”的是向居民抢掠,在城中抢掠不够,还出城抢,环城30里都遭到了烧抢。

绍兴丢了,宁波乱了,赵构觉得舟山也不安全了,于是继续向温州、台州一带的海上避难。

宋高宗在舟山待的时间并不长,加之是避难,人心惶惶,所以在舟山也没有什么建树,只留下一些民间传说。在明天启《舟山志·寺观》“道隆观”条下,有这样的记载:“去城一里,南东岳行祠……建炎间,金虏追高宗于此登岸,砍殿。柱血流。虏畏,道去。境藉以安。”

舟山定海城南,滨海处,原有一座道隆山(现已消失,留下一个小弄堂的名称叫道隆山弄)。这“道隆观”就建在这小山头上,传说宋高宗曾到过这里。金兵到此,找不到宋高宗,就拿这道隆观泄愤,用刀剑乱砍。不料一刀下去,大殿的柱子上竟然流出血来,吓得金兵立即撤退,再也不敢在舟山撒野了。

宋高宗避难海上,保持了安全,让他这个从内陆(他当康王时候的封地是今河南商丘)来的人切身感受到了海洋也是边疆,也可以御敌,而且这海疆有时候比陆地的边疆还安全。他的这次避难直接启发了后来的南明小朝廷,多年后舟山又成了南明鲁王朱以海和部属张苍水退守的最后屏障。

元泰定元年(1324),离宋高宗避难海上的建炎三年(1129)只有195年,元代文人吴莱到舟山做了一次长时间的旅行。“泰定元年夏六月,自庆元(今宁波)桃花渡觅舟而东。”(吴莱《甬东山水古迹记》)他的诗题就是经历 《登岸泊道隆观,观有金人闯海时斫柱刀迹,因听客话蓬莱山紫霞洞二首》,其一云:“东都昔奔溃,南海纷战艘。檐楹偶潜伏,部伍争遁逃。将施攻城火,尚见斫柱刀。”

这是一个文人记录并考察过的历史片段。

元朝继承了宋朝的建制,将巡检司扩大到了五处,分别为螺头、岑江、三姑、岱山、北界,驻兵20~30名不等。其中,北界为泗礁岛古地名。据元大德《昌国州图志》:“北界巡检司,在蓬莱乡之第五部,弓兵三十名”。北界巡检司即在今泗礁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