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海上丝路的障碍与见证

海上丝路的障碍与见证

时间:2022-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普陀山与朱家尖之间的莲花洋,有一座名曾见经卷又消失于经卷的礁石,凝聚着今天中国、韩国和日本的友谊,标识着古代东亚海上丝绸之路。2003年11月20日,新罗礁纪念碑揭幕仪式在普陀山南天门隆重举行。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与中韩友好往来见证的新罗礁,因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地位成为人们瞩目的焦点。有顷,舟行,竟泊于潮音洞下。

在普陀山与朱家尖之间的莲花洋,有一座名曾见经卷又消失于经卷的礁石,凝聚着今天中国、韩国和日本的友谊,标识着古代东亚海上丝绸之路。2003年11月20日,新罗礁纪念碑揭幕仪式在普陀山南天门隆重举行。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与中韩友好往来见证的新罗礁,因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地位成为人们瞩目的焦点。

万历《普陀山志》卷二《山水》说:“新螺(罗)礁,在石牛港口大洋。”康熙《南海普陀山志》卷二《形胜》载:“新罗礁,在(普陀山)西南大洋中石牛港口,即日本僧慧锷触舟祷佛处也。”清祝德风《新罗礁》诗云:“石牛港口望慈航,礁纪新罗庇十方。迎得五台神相至,潮音洞口布坛场。”清庞檀《新罗礁》诗云:“大士寻声遍海天,如何日本独缘悭。只缘认定潮音好,万古名蓝远近传。”清释心果《新罗礁》诗云:“夷僧一苇到新罗,礁触行舟不许过。大士威神寰海震,大雄大力大恩波。”清释岳宗《新罗礁》诗云:“礁以新罗号,曾停慧锷舟。观音不肯去,世世法幢留。”清徐易奇《新罗礁》诗云:“佛相原无住,慈航有所之。洛迦不肯去,息假此间宜。”

新罗礁纪念碑

万历三十五年绘制的《普陀山全境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新螺礁(古时对外来名词常使用谐音字,故新罗礁也被写作“新螺礁”)的位置在普陀山的西南面,即在山西边磐陀石对面海域中,图中所绘新罗礁呈斗笠状,基本与现在拍摄的照片一致。

普陀山最著名的一个历史故事,是关于普陀山开山的故事,虽然近似于一个神奇的传说,然而那是一个历史事实,这就是与新罗礁相关的慧锷的故事。

最早记录观音像与新罗礁关系的文字是北宋徐兢的《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不过,那时没有“不肯去”和“新罗礁”名称,故事主角是新罗商人,时间则不甚确定。

宋宣和四年(高丽睿宗十一年,1122),宋朝廷派遣路允迪和傅墨卿作为正、副使出使高丽,适逢高丽睿宗驾崩,出使改换成吊问。徐兢以从事官身份一同前往,撰述了《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徐兢等宋朝使臣于宣和五年五月十三日从明州出发。二十五日,在经过一番“四山雾合,西风作,张篷委蛇,曲折随风之势”的曲折后到达沈家门。二十六日,在“西北风劲甚”时换乘小船进入梅岑(今普陀山)。在这里,他们造访了于萧梁年间建造的宝陀院,烧香拜佛,以求航行平安。《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卷三四《海道一·梅岑》记载:

……旧云梅子真栖隐之地,故得此名。有履迹瓢痕在石桥上。其深麓中有萧梁所建宝陀院,殿有灵感观音。昔新罗贾人往五台,刻其像,欲载归其国,暨出海遇焦,舟胶不进,乃还置像于焦上。院僧宗岳者,迎奉于殿。自后海舶往来,必诣祈福,无不感应。吴越钱氏移其像于城中开元寺。今梅岑所尊奉,即后来所作也。

最早记载观音像与新罗礁明确关系的是宝庆《四明志》卷一《寺院•十方律院六》载:

又有不肯去观音。先是大中十三(859)年,日本国僧惠锷诣五台山敬礼,至中台精舍,见观音貌像端雅,喜生颜间,乃就恳求愿迎归其国,寺众从之。锷即肩舁见至此,以之登舟,而像重不可举,率同行贾客尽力舁之,乃克胜。及过昌国之梅岑山,涛怒风飞,舟人惧甚。锷夜梦一胡僧,谓之曰:“汝但安吾此山,必令便风相送。”锷泣而告众以梦。咸惊异,相与诛茆缚室,敬置其像而去,因呼为不肯去观音。其后开元僧道载复梦观音欲归此寺,乃创建殿宇,迎而奉之。邦人祈祷辄应,亦号瑞应观音。

时间明确在大中十三年,人物明确为日本僧人惠锷,观音宝像为“不肯去观音”,但是没有“新罗礁”名称。

现存文献中最早出现“新罗礁(将)”名称的是南宋咸淳五年(1269)天台宗僧志磐《佛祖统纪》,卷四二“唐宣宗大中十二年”条引《北宋道因》:

日本国沙门慧锷,礼五台山,得观音像,道四明,将归国。舟过补陀山,附著石上……原注:今山侧有新罗将。[29]

最具影响的记载则是元大德《昌国州图志》卷七《叙祠》,不过,“新罗礁“因谐音而作‘新螺礁’”:

日本国僧慧谔自五台山得瑞相,欲返故国。舟抵新螺礁,不为动。谔祷之曰:“使我国众生无缘见佛,当从所向,建立精蓝。”有顷,舟行,竟泊于潮音洞下。有居民张氏目睹斯异,亟舍所居双峰山卓庵奉之。俗呼为“不肯去观音院”。郡闻遣幕客迎其像置城中,为民求大吉祥。己而有僧,即大众中求嘉木刻像,扄户弥月,工竟而僧不见。今之俨然趺坐于殿者是也。

这个记载之所以影响大,是因为明代以后,有关普陀山的方志几乎都采用了这个记录。

诸多史料并置就可以发现,“新罗礁”名称如同新罗礁本身一样是一块若隐若现的暗礁,扑朔迷离。经过中国和韩国研究者的整合,基本形成一个共同的历史还原,那就是慧锷搭乘了新罗商人的船只,船只触礁后,新罗商人与慧锷一起在潮音洞上岸,供奉观音宝相于普陀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