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争做“创新型员工”

争做“创新型员工”

时间:2022-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美国著名管理大师杰弗里说:“创新是做大公司的唯一之路。”同样,创新也是一个员工的立身之本。因此,企业家必须要有创新的精神。有一天,鬼谷子给孙膑和庞涓每人一把斧头,让他俩上山砍柴,要求“木柴无烟,百担有余”,并限期10天内完成。10天后,鬼谷子先在洞中点燃庞涓的木柴,火势虽旺,但浓烟滚滚。这名员工建议把黑色改成浅色,这一建议引起了董事长的重视,经过研究,这条建议很快就被采纳了。

美国著名管理大师杰弗里说:“创新是做大公司的唯一之路。”没有创新,企业管理者肯定会毫无作战能力,企业也根本不会有继续做大的可能。同样,创新也是一个员工的立身之本。创造力本身并不是奇迹,人人都具备它。但大多数人由于受传统思维的束缚,形成了一种固有的思维定式,因循守旧,缺乏创新意识。这样,就不会有好的想法、好的主意、好的思路,自然就不会有好的结果。突破思维定势,进行创新思考,这是成功的法宝。

创新并不是少数天才的专利,只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实践,每个人都能创新。同时,创新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实现的,它需要我们有敏锐的观察力、深入的思考和勇于实践的决心。

马云说:生意人应该创造价值;商人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企业家应该为社会承担责任。因此,企业家必须要有创新的精神。

相传,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孙膑的老师鬼谷子在教学中极善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其方法别具一格。有一天,鬼谷子给孙膑和庞涓每人一把斧头,让他俩上山砍柴,要求“木柴无烟,百担有余”,并限期10天内完成。庞涓未加思索,每天砍柴不止。孙膑则经过认真考虑后,选择将一些榆木放到一个窑洞里,将它们烧成木炭,然后用一根柏树枝做成扁担,将榆木烧成的木炭担回鬼谷洞,意为百(柏)担有余(榆)。10天后,鬼谷子先在洞中点燃庞涓的木柴,火势虽旺,但浓烟滚滚。接着鬼谷子又点燃孙膑的木炭,火旺且无烟。这正是鬼谷子所期望看到的结果。

乔布斯曾说:领袖和跟风者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有创新,你的时间有限,不要将时间浪费在模仿别人这种事上。

从前,有个国王在大臣们的陪同下来到御花园散步。国王瞧着面前的水池,忽然心血来潮,问身边的大臣:“这水池里共有几桶水?”众臣一听面面相觑,全答不上来。国王下旨:“给你们三天考虑,回答上来重赏,回答不上来重罚!”眨眼三天到了,大臣们仍一筹莫展。就在此时,一个小孩走向宫殿,声称自己知道池塘里有多少桶水。国王命那些战战兢兢的大臣带小孩去看池塘。小孩却笑道:“不用看了,这个问题太容易了!”国王乐了,“哦,那你就说说吧。”小孩眨了眨眼说:“这要看那是怎样的桶。如果和水池一般大,那池里就有一桶水;如果桶只有水池的一半大,那池里就有两桶水;如果桶只有水池的三分之一大,那池里就有三桶水,如果……”“行了,完全正确!”国王重赏了这个小孩。

大臣们为什么解不开国王的问题呢?就在于他们全掉进了常规思维的陷阱,被思维定势所困,越思考陷得就越深,越不能自拔。而那个小孩并没受到常规思维的限制,撇开了池塘里水的多少,而从桶的大小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一下子问题就迎刃而解。这说明,有时只需换一种思维方式,我们就会走出困境。

创造力是什么?创造力是一种创造新颖的、独创的思想和事物的能力。创造力是打破常规、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能力;创造力是一种能够创造利润的能力;创造力是能站在他人想不到的地方,看到他人看不见的方面,即“见人之未见,思人之未思,行人之未行”的能力。

20世纪中期,日本东芝电气公司曾一度积压了大量的电风扇卖不出去。上到公司高层,下到车间7万名员工,为了打开销路,他们想尽了办法,依然进展不大。

有一天,一名员工走进了董事长的办公室,说出了他的想法,这个想法让董事长眼前一亮。这个想法很简单:改变电风扇的颜色。当时电风扇还没有普及,全世界的电风扇只有一种颜色,那就是沉闷的黑色。这名员工建议把黑色改成浅色,这一建议引起了董事长的重视,经过研究,这条建议很快就被采纳了。

于是东芝公司马上投入生产,第二年夏天就推出了一批浅蓝色的电风扇。这种电风扇很受顾客的欢迎,市场上掀起了一阵抢购热潮。看到积压的那批电风扇很快销售一空,东芝公司很快又投入了大量的生产,几个月之内就卖出几十万台电风扇。

从此,电风扇就以五彩的姿态走进日本,并走向全世界。那名员工自然得到了董事长的青睐。

创造力是企业生存的命脉,是企业进步的阶梯,企业的发展、壮大,更要依靠员工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不断创新。同样,创造力也是员工能够脱颖而出的捷径,创造力对一个人工作的进展和事业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创新并不只是某些专业人才的专属,也不是超常智慧的人才具备的能力,其实,任何人都可以创新,并通过创新获得成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