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唐诗歌的特征

唐诗歌的特征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在拥有极高的流传度的同时,却让一些读者误以为英文诗歌也与中国古典诗歌一样善用平行结构。这就为平行结构成为指导和评判唐诗英译本效果提供了有利条件。然而平行结构的论述中可以看出,英文诗歌通样对韵有所研究,而且这种声音上的平行结构所产生的美学感受具有普遍性,并非只能为汉语读者所感受,却无法达及英语读者。
总结与讨论_西方平行原则与中国古诗翻译研究

诗歌翻译是件难事,因为诗歌不仅有内容还有形式。尽管其他的文学作品也有形式,但是与诗歌比较,诗歌的形式特征更加特殊,而且诗歌的形式与意义和美感的关系也比较紧密。唐诗对于中国人而言,无疑是文学上的一块瑰宝,而且它并没有被束之高阁,而是代代流传。一些唐诗脍炙人口,老少咸宜。究其原因,不仅是因为唐诗中传递出来的意境美妙,与唐诗中对仗诗句的声音形态、词语平行以及句法对应也有着莫大的关系。对于唐诗该如何译一直以来学者们看法有较大的分歧,著名学者吕叔湘先生认为“以诗体译诗,流弊丛生”,充分体现出一派的观点,即诗未必要以诗体来译。然而,我们需要看到唐诗之所以特殊,有很大部分是因为其形式。唐代诗人作诗规矩较多,对音韵、词语等都有诸多要求。而这些要求让唐诗呈现出整体比较规整的形式,并且也随之产生了众多后代牢记在心的名句。可见形式让唐诗出众,形式上的规矩让唐诗具有了美妙的声音和工整对仗的精妙词句。

本文在绪论部分就曾指出,唐诗英译应该保存其形式上的特征,这不仅是体现唐诗的特色,而且是响应了中国文学英译的目的。文学翻译一方面是为了在译语文学界得到认可,一方面也是为了目的语的文学成果的特色展示。如果唐诗一味参照西方诗歌形式,或译成自由体,或译成散体,或者直接变成了没有诗行的一段文字,那么唐诗也就不是唐诗了。因此本文第一个任务就是要指出以平行原则为指导的唐诗英译的必要性。

在新的历史时期,尤其在英美文化对于唐诗已经有了较为良好的认识,唐诗译本已经完成了进入英美文学界目的时,让唐诗译本可以继续生存在英语世界的动力将从何而来是我们作为译者需要探讨的。现在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各种文化相互交融,在吸纳外来文化的同时保留一些文化的特色是全球文化发展的共识。因此保持特色与吸纳外界文化一样是文化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无论是哪种文化都不能泯灭自己的色彩,而让自己的文化被一味同化。唐诗的英译如果只是翻译成为英语读者能够接受的普通英文诗歌无异于泯灭了自己的特点。而从一些英语读者的反应中也可以看到,按照英文诗歌的诗学规范来翻译的唐诗已经给读者造成了对唐诗的错误认识。正如对裴多菲诗歌的翻译,不可否认翻译取得了巨大的影响,这首诗歌在中国有着极高的流传度。然而在拥有极高的流传度的同时,却让一些读者误以为英文诗歌也与中国古典诗歌一样善用平行结构。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并且直到西学中用开始之后,中国的读者才认识到英文诗歌原来是不同的。我们今日的翻译实际上也要让英文读者意识到唐诗是不同于英诗的,它有自己的特点,而且它是另一种语言诗学作品的典范。宇文所安就说过“应该通过翻译来实现,也必须通过一种人文的话语来实现,这种人文话语应该可以阅读所有的传统,并看到其中宝贵的东西” (2003:351)。唐诗代表的是中国的文化,用自由诗、无韵诗或散文来译它,等同于文化特征的消解。并且如此去做,也就让唐诗丧失了宝贵的魅力,没有了特色还何以生存在文化全球化趋势之中。而且西方译者诸如佛莱彻、翟理斯或唐安石均采用韵体译诗,宾纳、庞德、王红公试图通过减少虚词使用以求词语和句法上的对仗,尽量贴近唐诗原作。这些译法说明不仅仅是中国译者出于对唐诗的尊崇或对唐诗形式的独特感悟而试图保持唐诗中的平行结构,而且外国译者也能体会唐诗中区别于英诗的独到之处,试图将之体现在英译本中。这些独特之处与唐诗中的元素之间对仗是不可分割的。

因此如何适当地在诗译中保留唐诗的音韵美、词语对仗美、句法工整之姿对于世界文化发展、中国文化传播以及唐诗英译的发展是有裨益的。因此在唐诗英译本中展现平行结构特点,实现音韵、词语对仗、句法平行等形式特征的适当翻译应该成为唐诗英译的追求目标。由上述论述可见,唐诗英译有必要实现平行结构的多个层面的策略性移植,以便在英译本中保存唐诗的形式特征。

那么要保持唐诗的形式,还要传递出唐诗的语言效果是否可行,这便是本文所要解决的在平行原则指导下唐诗英译的可行性问题。

唐诗中的形式特点归纳起来就是在声音、词语和语法上常常呈平行状态,即在诗句同一位置上的成分之间往往是相似或相反的关系。因此本文利用了平行结构来作为唐诗形式特点的统称。平行结构作为唐诗的主要特征并非唐诗所独有,只是在英诗中不如唐诗出现的频率那么高。而且对于平行结构的表现形式,其与诗歌意义的关系,以及平行结构的美学作用在中外均有多人论述,因此平行结构不是汉语特有的概念,而是一个中外通用的术语。这就为平行结构成为指导和评判唐诗英译本效果提供了有利条件。

唐诗中平行结构可分为几个层面来表述,从声音方面上来讲唐诗中多用韵,多有平仄之分,并且有规律的节奏。首先对于韵,唐诗用韵,英语诗歌也有韵,尽管用韵方式不相同,但是二者仍有诸多相同之处。一直以来,对于反对唐诗韵体译法的学者多认为唐诗的韵是可有可无的,并且即便有人认为韵是重要的,但也同时声称韵之美是英文读者无法感受的。然而平行结构的论述中可以看出,英文诗歌通样对韵有所研究,而且这种声音上的平行结构所产生的美学感受具有普遍性,并非只能为汉语读者所感受,却无法达及英语读者。并且这一点在第五章的论述中也有所体现,针对英国的诗歌进行调查,读者们的反馈是一首韵体诗获得了最佳诗作的桂冠,并且读者所选择的99首佳作中有高达80%的韵体诗入选。可见在韵在诗歌中的重要位置不单为中国人所承认,在英语读者中韵也可以被欣赏,韵也具有重要性。

但唐诗的韵式是无法在译本中完全等量传达的,原因还是在于汉英两种语言之间的本质差别。单就韵式来说,英诗韵式可按结构划分也可按诗行中韵的位置划分。按照结构划分可分为两大类全韵和半韵;按照位置划分可以分为头韵、行内韵和尾韵。但唐诗押韵的方式通常为尾韵,且要求偶数句有韵,一韵到底。因此唐诗韵式的传递只能适度,而不能完全照搬。从本文第四章的文本分析中可以看到,要在译本里形成尾韵并且用韵自然是多数译本都可以做到的。在本文所分析的12个文本中有58%的文本做到了这一点,但是要同时还可以形成偶数诗行用韵,则在12个文本中没有一个可以达成。因此,在用韵方面要完全按照唐诗的韵式来形成译文有很大困难,但如果只要求自然用尾韵,却是可行的。

对于节奏,唐诗英译研究中较少有人提到。但是唐诗的节奏是非常明显的,例如七言通常形成2221或2212的停顿,并且利用平仄来体现诗歌的抑扬顿挫。而且唐诗来自于赋,这种诗作形式早期就是为了配乐吟唱的。所以节奏对于唐诗英译研究而言是常常被忽略的一个元素,但是在声音形态上却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成分。对于节奏,唐诗与英诗结构体系不同,但是并非不能将节奏感在英诗中得到体现。英诗中常用轻重音来形成格,按照一个诗行中所包含的同类多少又可以形成步。虽然轻重音与平仄不能完全对应,但是两个体系的架构基础却有共通的地方,它们均依靠音节某一特征(音调、音高、音长等)的变化将音节归纳分类,而后通过不同音节的组合来形成节奏单位,最后依照节奏单位让诗行呈现出节奏感。并且英诗较为强调节奏,而不是韵,因此要想让唐诗英译本中呈现出规律的节奏,并非不可行的事情。而且根据本文第四章的文本分析也可证明,在十二个译本中50%的译本有规律性的节拍,足可见,要让唐诗英译本中有节奏感是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

在词语层面上的平行结构涉及的主要是文化符号不对等的问题,因此在词语层面上需要减少为了解释词语的文化内涵而做出的加词、加注。诚然,文化符号是诗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一些比较具有特色的符号即便用一篇文章专门讲解也不为过,甚至还很难完全把其中的符号信息传递给读者,因此在诗歌这样本就以语言凝练而著称的文学形式中通过加注、阐释的方法来解释文化符号不但不能取得任何效果,而且还会破坏诗歌的完整性。以“门泊东吴万里船”为例,东吴看起来不过是简单的古代地名,但是在中国文化中它有历史意义、有地理意义,对于很多人而言它因为与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相关,还容易引发人们的怀旧情怀。因此东吴一词虽然短小,可其中的文化蕴意不言自明。如果在诗歌中真的要对此作一番解释的话,恐怕这番解释反而会转移人们对诗歌自身的兴趣。因此词语对仗中同样不能强求文化的转达,应该将重点放在词语对仗这一形式本身上。

在句法层面上,文章提倡通过相似的句法结构来翻译对仗的诗句。并且参考了费诺罗萨的观点以及庞德在实践中的成功,在唐诗英译时可以在不影响可读性的情况下减少虚词的使用,破除英文语法的规范要求。在唐诗英译的实践中,有一些译者确实采用了这样的策略,除去庞德,还有宾纳、许渊冲以及王红公等人。

从可行性分析来看,如果要将唐诗的形式特征在英译本中得以保留,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并非不可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