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让网球成为中国体育的“

让网球成为中国体育的“

时间:2022-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政策红利和巨大的市场潜力,让如今的中国体育产业成为资本市场追捧的朝阳。面对此类挑战,打造具有高度影响力和商业价值的中国体育赛事并非易事。近日,《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专访到张军慧,他分享了中网的管理经营实践,为未来中国体育产业更多赛事落地提供了范本。尤其是李娜的横空出世,让2012、2013年网球在中国有了腾飞。中网在适当的时机填补了国内缺乏的高品质文化体育产品消费。

刘铮筝 | 文 钮键军 | 编辑

策红利和巨大的市场潜力,让如今的中国体育产业成为资本市场追捧的朝阳。与发达国家的体育产业发展模式类似,中国体育产业以职业联赛为代表的竞赛表演业为主,从而拉动体育中介、场馆、传媒以及体育用品等相关产业。

但中国体育产业大而分散、基础薄弱、市场化程度较低,除中超、 中职蓝(CBA)和中网具有较高商业价值,其他受市场认可的赛事寥寥无几。面对此类挑战,打造具有高度影响力和商业价值的中国体育赛事并非易事。作为中国唯一以国家命名的国际网球赛事,创办于2004年的中国网球公开赛(中网)适时把握先动优势,凭借对网球运动和受众的深刻理解,将国际网球赛事运营经验成功本土化,仅通过13年的时间,就发展成为全球八项顶级网球赛事之一,整体级别仅次于“四大满贯”(温网、法网、澳网、美网),也是亚洲覆盖人群最广以及最具商业价值的网球赛。

张军慧是北京中国网球公开赛体育推广有限公司(中网公司)董事总裁兼赛事总监,他从2004年起全程参与打造了中网赛事的创办和发展,是网球赛事在中国“从零到一”的见证者和拓荒人。近日,《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专访到张军慧,他分享了中网的管理经营实践,为未来中国体育产业更多赛事落地提供了范本。

张军慧认为,中网之所以能在13年的短暂时间内,迅速发展成为亚洲最知名,且级别仅次于百年历史的全球四大网球公开赛的品牌赛事,最重要的是在于对市场大势的把握、正确的战略规划以及困境中的坚守。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以及2011年李娜在世界网坛的封后,让中网抓住机会迅速扩大了国际影响力。然而,如果没有在薄弱国内网球市场中第一个五年的积淀和坚持,中网也无从抓住这些良机。

中网赛事的发展,探索了一条“政府主导,商业运营”的国内新型办赛模式——中网公司通过对赛事商业资源的开发,形成了稳定的盈利模式,成功解决了赛事的运营成本问题;而政府则从赛事的城市形象展示、市民文化消费服务功能以及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角度,为赛事的举办提供社会资源支持,并有针对性地提供政府财政支持,帮助赛事成功度过市场培育期。这种新型的办赛模式,一方面以“生存压力”持续刺激了赛事的市场需求、市场资源的深度开发,形成了具有良性健康造血机制盈利模式,保持了赛事与时俱进,适应市场和社会需求变化的敏锐性;另一方面,政府资源、财政扶持的稳定介入,也为赛事品牌的快速确立奠定了基础,并保障了赛事社会服务和城市形象宣传功能的发挥。

HBR中文版:中网比国际四大满贯要年轻一个世纪,但仅在10余年间就发展到今天的国内外高知名度钻石皇冠赛事,原因何在?

张军慧: “正确的战略+坚持”。首先,我们在战略上对未来体育在中国的发展大势预判准确。中网项目的构想缘起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当时我们判断,奥运后北京的体育产业会有爆发式增长,但如此大的市场中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赛事还是空白。

因为中国网球运动的基础薄弱,从2004年到2009年,我们处于比较艰难的创业阶段,但薄弱也意味着未来增长会更快,这时坚持就很重要。成熟赛事的培训期大概需要五年,虽然当时赛事级别较低,但是第一个五年里,我们基本完成了目标,2008年当期赛事运行力已接近平衡。2008年后,奥运的拉动确实为赛事落地提供了良好契机。2009年,我们又争取到了全面升级的机会,让中网跃升为亚洲顶级综合赛事。尤其是李娜的横空出世,让2012、2013年网球在中国有了腾飞。

双击可看大图

双击可看大图

HBR中文版: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引发了经济衰退,中网如何逆势而上?

张军慧:第一,文化体育产业比较特殊,经济好的时候,大家会去消费高品质文体产品;经济不好的时候,文体消费往往不减反增,因为消费者有了更多空闲时间。中网在适当的时机填补了国内缺乏的高品质文化体育产品消费。第二, 奥运之后,北京市政府也需要有影响力的赛事进入北京,因此与中网一拍即合。我们当时的场馆建设等升级费用获得了政府支持。

HBR中文版:中网在定位上参考四大满贯的模式,总奖金数额约为四大满贯的四分之一,除奖金积分等硬指标,和四大满贯还有哪些差异?

张军慧:坦率地说,尤其是文化积淀和赛事运行影响力上,我们跟四大满贯的差距还很大。奖金积分都是规则决定的,但影响力若要成为顶级,确实需要赛事努力提高软实力。积分奖金等光鲜硬数据不一定说明赛事的关注度高,推广营销不到位也是徒劳。最近几年,无论是全球推广还是场内活动,我们不断更新、提升营销手段,多元跨界利用娱乐、明星和新技术等元素扩大赛事影响力。2015和2016年连续两年,中网实现了WTA体系内的全球电视转播收视率第一。超过了所有的兄弟赛事(全球巡回赛),甚至超过了WTA年终总决赛的收视率。除了硬数据,这些软数据也能证明中网在全球非常具有影响力。

HBR中文版:在中国发展网球等国际赛事,商业模式有何不同?

张军慧:核心模式和商业逻辑差别不大,都需要最好的球员和统一的竞赛标准。但其实四大满贯也分为两种不同形态。比如历史最悠久的温网,只有劳力士等几个创始型赞助商,商业模式是与当期最强势的电视版权和转播捆绑在一起。而其他三家都采用全球通行的贴广告模式。

赛事形态上,法网跟温网相近——观赛礼仪、场内布局和规格更严谨。而美网和澳网相近,偏随意。可以用喝啤酒和葡萄酒来类比——法温是旧世界绅士文化,美澳是新世界假日阳光经济。

HBR中文版:中网可能更接近于美网与澳网?

张军慧:对,中网在“10月黄金周”举办,会贴近于美网跟澳网的这种轻松愉快的模式。体育赛事形成其文化取决于综合因素,考虑到网球文化在中国积淀相对薄弱,中网以更包容、娱乐的心态让大家参与,逐渐从中了解和遵守网球规则。

我很羡慕温网,因为观众群非常稳定:平均年龄50岁左右,有闲有钱,有比赛必到。但达到这一境界需要时间积累,在中国至少要两代人,中网现在正在朝这个方向走。

HBR中文版:但中网在本土化上还是会有些特色吧?

张军慧:我们80%的票都卖给了中国人,所以有必要进行一定的本土化。在赛场里面,我们希望更多融入中国的元素,比如色彩搭配,和水墨LOGO的设计,让人一看就知道,既跟网球相关,也跟中国相关。我们的球员酒会也会引入中国服饰设计。但也不能为本土而本土,须循序渐进,毕竟中网定位是国际赛事,还是希望更广泛的受众能接受。

此外,虽然中国网球文化根基尚浅,但科技足以媲美国际顶尖水准。我们的智能化球场能容纳1.5万人,让观众的观赛体验更佳。包括网络的铺设和场内VR应用,以及网上票务营销方式,只要有新技术我们都愿意尝试,让大家觉得网球是新鲜、有趣的体验。

HBR中文版:作为一家国企,您如何看待政府和体育主管部门对体育赛事的扶持?

张军慧:所有全球大型体育赛事没有一个是脱离政府扶持的,包括四大满贯。因为大型国际化的体育赛事承载的主要作用,是在全球范围内传播推广地区美誉。例如,每年英国皇室会给温网上千万英镑的支持;澳网尽管每年盈利几千万澳元,依然会拿到澳大利亚旅游促进局的拨款以及维多利亚州的拨款,因为贡献实在太大。

无论是起初亏损,还是开始盈利后,我认为实际上所谓的“政府扶持”应该被称为“政府购买服务”——赛事举办成功,政府予以奖励。以中网为例,国家体育主管部门没有资金支持,但是地方政府,比如北京市政府会有。经过第一个五年运行,我们已经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商业逻辑,成为了独立盈利机构。现在每年大概有两成到三成的外埠人士特意为看中网来京。 2014年中网对本地直接经济效益的拉动是2个多亿元人民币

HBR中文版:这个解读角度非常独特,体育赛事与其他行业的粘合度越来越高, 未来能挖掘出更丰富的商业模式。

张军慧:对,比如旅游、酒店、交通、餐饮等等,这都是赛事为给当地政府带来的收入。除税收外,还连带有经济流动率、CPI增长以及社会稳定等一系列的效益。只要赛事职责到位,政府就应该去支持,因为它是对整个城市的一份责任,帮助城市内部自主运转、自我清洁。除商业兑现能力,有很多潜在收益远远无法量化。

HBR中文版:在商言商,你从2004年开始见证中网成长,现在中网的商业兑现能力如何?

张军慧:我们的商业模式是用融资的方式进入,所以初期财务负担较重,但商业收入从一开始就相对稳定,而且持续上涨,真正形成利润是在2013年,现在的整体商业运行完全良性而且有当期盈利。虽然体量还不如四大满贯,利润绝对值不高,但从投入产出比来讲,利润率非常高。现在整个赛事下来利润大概2000万,利润率在40%左右。

HBR中文版:与中超、中职篮等影响力很大的其他同级别国内顶级体育赛事相比,中网的商业模式和营销策略与它们有何共性?有何独特之处?

张军慧:每一个赛事确实有它的特殊性,很难互相比较。从市场推广和商业定位来讲,中网本身跟它们就不太一样,我们的视野首先是足够的国际影响力。本土赛事采用联赛体系,地域性非常强。首先立足于城市,然后立足于国家,是成绩之间的对抗赛。而中网是以明星为带动,最大范围扩充影响力的传播型、表演性质商业比赛。

HBR中文版:你刚才提到,中网拥抱AR/VR,的确现在新技术层出不穷。对中网而言,“互联网+ ”意味着什么?

张军慧: 只要有新技术出现,我们就会尝试,但新技术稳定之前不会将其作为主流。因为体育赛事有自己的特性,虽然现在移动流媒体很热,但要想获得一场完整网球比赛的最佳体验,电视还是不二之选。包括排球、足球篮球这些大型体育项目,新技术在短期很难取代主流传统传播渠道。

HBR中文版: 很多人说2015年是中国体育产业的资本元年,但眼下不少投资人对体育行业认识不够深刻,真正脚踏实地为目标人群提供优质体育产品和服务的人并不多,你如何评价和看待这种趋势?

张军慧:首先,体育是情感型产品,无论是网球、羽毛球还是健身,后来你会发现运动不单纯是身体的需要,还有心理需要,会形成习惯。体育赛事也是如此。但形成长期的大众需求不能在短期内一蹴而就。因此,仅仅掌控渠道,没有抓住赛事的核心,还是不能把体育人群的情感紧密联合。再次以温网为例,很多家庭甚至能够把一个座位当成家族资产,祖祖辈辈传承下去。

体育俱乐部买不走,例如意大利、英国那些俱乐部的球员日常跟他的邻居生活在一起,在一个酒馆里碰头,平时一起踢球,怎么可能把这些情感纽带买走呢? 现在中网在祖国各地也有一批铁杆粉丝,每年十一期间,必须到北京来看球打球、聊天喝酒。这种情感不是资本花钱就能解决的。当然新技术,新传播渠道和强力的资金推动,能够让这些项目走得更好更快。资本的力量可能在传统工业行得通,但在文体产业肯定行不通。观赛者不会因为你有多少钱而买单,他们购买的是一种体验。

HBR中文版:2016年初,中网就未来发展提出了“智慧、欢享、成长和携手”四个发展方向,在未来体育生态圈中,中网会扮演怎样的角色?

张军慧:虽然生态圈这个词很时髦,但我认为中网永远成不了生态圈,中网只能从一个点形成一条产业链。现代人的生态圈不可或缺的是有形的平台服务,以及无形的意识形态的服务。中网未来很有可能会融入某一种生态圈里,与其他产业互动、跨界,解决人们衣食住行等一切需要。中网不是“群主”,但可以成为一个“意见领袖”。我们能把这一个元素做得很深很实,去带动追随者融入生态环境。

HBR中文版:在赛事营销上,中网由单线向多链条的整合营销新模式转变,比如与赞助商推出周边产品、协办商学院网球联赛等等,中网在选择合作伙伴上有何经验,如何才能最大化实现品牌共赢?

张军慧:网球人群可按不同标准分类:16岁以下和16岁以上。16岁以下的一个青少年能带动一家人,所以青少年端我们也在举办联赛。而16岁以上的人群又可细分为两类:有消费能力的和有影响带动力的。针对他们我们就组织EMBA高端邀请赛,以及爱好网球的明星球队等等。

从广义上说,消费者还可以分为关注网球打网球的人,和不关注网球、不打网球的人。针对后者,我们就利用场内活动、美食、青少年绘画比赛等娱乐元素推广网球事业。这就是中网多元化的方式,核心就是:让更多的人进来,每个人都能各取所需。

HBR中文版:所以现在还看不到网球在中国到底是中老年还是年轻人的运动?

张军慧:网球这项运动在国际上的定位覆盖的人群是8岁到80岁,在中国的发展潜力无限。精力旺盛的时候,人们既会看网球也会看足球;但50岁以上可能只看网球了。就运动本身而言,未来中国参与网球的年轻人比例会提高;但从消费观来看,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加剧,网球十分贴合中老年的消费需求。据估计,2030年以后,参与网球中老年的比例可能要超过年轻人。因为足球、篮球这种激烈的运动一定属于少数铁杆球迷和大量年轻人;而网球的激情是短暂、温和、长期的,号称“体育运动里的交响乐”,所以特别符合中国老龄化的这种发展趋势和文化消费需求。

HBR中文版:这也可以说是中网未来的战略发展方向吧?

张军慧:对,我们称之为假日体育休闲综合消费业态,把单一比赛扩展成消费形式:以中网内容为主形成综合商业体,在中网比赛的两周时间内,可以享受影视、餐饮、培训、游戏等各种体验活动,为全家人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类似于三里屯,但主线始终是体育元素。

HBR中文版:在培养网球赛事文化上,为何中网特别强调“固化传统” 和“传承慈善”的价值观

张军慧:先说传统,一切衍生商业模式都必须有核心基础,就是网球,否则太多元会出问题。比如我们每年举办的中网小画家比赛,命题一定要讲网球的故事。

这样才能让赛事跟受众建立稳定、长期、紧密的情感连接。网球运动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其规格、礼仪和观赏的特点塑造了网球人群的审美习惯,不是中网能够改变的。

再说慈善公益,体育运动和慈善相辅相成。运动强调竞争和冲击,而公益注重关爱分享,正如一个人的两面。所以很多体育项目即推崇个人竞争力,也不能忽视公益心,一项运动赛事也应如此。在欧美,特别是英国,很多网球名将都有自己的公益基金。从商业的角度来讲,我们希望找到激情进取与分享关爱的平衡点。希望用公益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网球运动,了解中网。

刘铮筝是《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高级编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