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王有德:白芨滩林场的创新之路

王有德:白芨滩林场的创新之路

时间:2022-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85年,王有德调任宁夏白芨滩防沙林场副场长。王有德当时的初衷是为职工挣回一些蔬菜钱、油盐酱醋钱。作为一名基层单位的党委书记,王有德千方百计为一线职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在党员中,王有德号召开展“五五扶贫帮困”活动,全场干部职工扶危济困蔚然成风。王有德没有同意。王有德关心群众疾苦有口皆碑。王有德对自己却没有小事,而是从小事做起从严要求。王有德避免了林场损失10多万元。

在中国西部的沙漠边缘地区,流沙在悄悄地侵蚀着人们的耕地和居住地,但地处毛乌素沙地边缘的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却发生了逆转,实现了“人进沙退”。25年里,他坚守发展信念,林场事业兴旺,越来越多的治沙人过上了富裕日子;他循着规律,围绕市场,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每年以两三万亩的进度为沙漠披上“绿装”——他就是灵武白芨滩防沙林场原场长、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原局长王有德。

一、不惧环境恶劣、生活困难

1985年,王有德调任宁夏白芨滩防沙林场副场长。白芨滩林场地处宁夏灵武市东部的毛乌素沙地的边缘,建于1953年,属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为主的公益性林场。白芨滩的气候恶劣是出了名的,常年干旱缺水,这样的环境植树造林,按照当地的话说,栽一棵树比养一个孩子还难。然而,更难的是多年郁积的穷困,生活十分贫困。林业生产已多年徘徊不前,职工一年中有7个月无事可做,年收入只有几百元,2/3的人要求调走。1985年3月,王有德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走进职工吴全礼的家。当时,吴全礼一家正在吃饭,看见王有德进来也给他盛了一碗。王有德端起一看,白汤白水,不见一滴油花。随后,王有德又走了几家,情景如同吴全礼家一样。最后来到职工马学升、孙喜和老工人杨学仁家里时,他几乎压抑不住自己的心酸:“当时我的眼泪就要出来了,潮乎乎的。”四五口人挤在一间破旧的小屋子里,一大家人仅靠每月四五十元的工资,别说一年吃上几顿肉和几斤鲜菜,就连饭食也常常断顿。建场30多年了,工人依旧住的是能望见天的土坯房,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是破衣烂衫,有的家庭连电都用不起。当时,这个林场每年的全部收入就是财政拨款的15万元,既要养活198名工人,又要保证生产,日子艰难,可想而知。

王有德说:“从那时开始我心里就跟沙漠较上劲了,一定要把毛乌素沙地侵吞的土地夺回来。”

二、走综合发展之路,兴场致富

王有德觉得,林业的发展,尤其是沙漠中的林业发展,离不开这些投身于此的职工。改变林场现状和改善职工生活的使命开始在王有德心里萌动,王有德立下誓言:“得先治穷,让职工富起来;再治沙,让沙漠绿起来!”

一次偶然,他看到一些老工人把平茬后的沙柳条子捡回当柴烧,他忽然想起有人将柳条编成水果筐,拿到城里卖了不少钱。“沙柳枝子、毛柳条子沙窝窝里有的是,怎么不利用起来呢?”王有德当时的初衷是为职工挣回一些蔬菜钱、油盐酱醋钱。搞一个小型编织厂的想法得到了林场其他领导和职工的支持。一心只想解决职工生计的王有德开始四处奔波,一个月后,他带着一身疲倦和一大包购买苹果筐、柳筢子的订单返回白芨滩。接下来的日子,他欣喜地看到,职工们没日没夜的“战果”转化成经济效益,饭钱解决了,菜钱也解决了,工人们的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白芨滩从此走上了自我创新、自我发展之路,仅仅一个月的时间,林区超额完成了该年度的植树造林任务。

“工人们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了。”王有德长舒了一口气,也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随后,白芨滩林场在全国国有林场率先打破“铁饭碗”,林场工人全部实行合同制,打破工人工资界限,实行计件工资,按劳取酬。包括场长在内的每个管理人员制定岗位责任制,向下浮动一级工资,视其工作成绩年终考核兑现。“那时候还没领悟到迈出的这一步叫改革,当时的叫法就是一些新举措而已。”王有德坦言,“当时觉悟还上升不了这个高度,只想通过一些尝试来提高工人的积极性,让工人多劳多得,创造更大的效益。”当年,全场完成造林5093亩,减少抚育成幼林费用2.5万元,实现纯收入9万多元。

王有德说,搞生态建设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我们鼓励职工走综合发展之路。王有德根据和党委班子成员制定的“围绕林业办林业,跳出林业办企业”的经营思路,结合“多种经营林为首,经费紧缺靠创收”的经验,他和全场职工一起建果园、修苗圃、办砖厂、上预制板厂、承揽绿化工程,提出了“小工头,大老板”的创业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以林为主,以副促林,多种经营,综合发展”的兴场致富路。他们开发经济林3500亩,不仅形成了沙漠边沿高效能的防护体系,而且使职工有了长期依赖的“工资园”。白芨滩防沙林场也由原来的一个场逐步扩大到1个总场、6个分场、4个公司。2000年,以其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独特的荒漠生态系统,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作为一名基层单位的党委书记,王有德千方百计为一线职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在王有德的带领下,白芨滩林场下属的5个管理站都铺上了柏油路,吃上了自来水,架设了输电线路,看上了电视,安上了电话。职工全部购买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在他的倡导和支持下,场里还制定了各种补贴政策,为职工子女入学提供奖学金、支持职工发展养殖种植业等。场里还在城里盖起了退休楼,将一些长期工作在沙区的退休职工搬进了城里,解决了他们就医看病难、儿孙上学难、吃粮吃菜难的问题,并先后解决了300多名职工的住房困难。在党员中,王有德号召开展“五五扶贫帮困”活动,全场干部职工扶危济困蔚然成风。

群众的事没小事。白芨滩林场有条规矩:干部把方便让给群众,把困难和压力留给自己。1987年,王有德带领职工在灵武市区盖了幢简易楼。有位干部私下试探王有德能不能给他分一套。王有德没有同意。后来,这幢楼全分给了老职工和一线职工。王有德关心群众疾苦有口皆碑。职工及其家属生病,他总会带着礼品前去探望,每次都不忘捐助100元给患者。王有德对自己却没有小事,而是从小事做起从严要求。1998年4月,林场与陕西某公司签订了一份30万株的育苗合同,因达不到采购要求,这家公司负责人多次向王有德送“红包”,王有德断然拒绝。王有德避免了林场损失10多万元。

“只要心系群众,关心群众,群众就会永远拥护你。”“共产党员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最好体现就是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当了20多年的“领航人”,王有德有着这样的感触,“职工的问题解决了,职工子女的问题解决了,就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他们就会安心扎根沙漠,治沙防沙。”

三、政策激励,防沙筑绿色屏障

富起来的治沙人并没有就此止步,而将大部分集体积累又用于治理沙漠。王有德说:“发展要讲究可持续,如果只盯着眼前收获,沙漠迟早会卷土重来,新造的良田可能保持不了几年。治理沙漠,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

近40年来,他的工作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工作。他记不清自己种了多少棵树,造了多少片林。白芨滩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魏蒙说:“一位年近六旬的老人,平均每天工作14个小时,步行八九公里,往返于各个绿化点之间,口袋里一直揣着剪子,可以随时修剪树枝;包里装着锯子、卡尺、手电筒,方便晚上装卸苗木;车上总是放着衣服、铁锹和干粮,饿了将就着吃一口,困了就凑合睡一宿。”

王有德规定每个职工每人每年必须承包100亩治沙任务,如果保质、保量完成,仅此一项当年就能收入1万元。在这一政策的激励下,2008年林场全体干部职工共治沙造林2万多亩,栽植各类苗木近300万株。2000年至2010年,王有德带领400多名职工以“宁肯掉下十斤肉,不让生态落了后”的决心,采用干旱固沙林、骨干防护林和经济林带等多种模式科学治沙,每年治沙植绿3万亩,规模、速度和成效是之前40多年的总和。冬去春来,汗透衣背,白芨滩终于实现了人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王有德带领林场干部职工营造防风固沙林40多万亩,在毛乌素沙地西南端筑起了一道东西长45公里,南北宽10公里的绿色屏障,有效阻止了毛乌素沙地的南侵。

不仅如此,王有德还破解了一道道世界级难题。过去,侧柏、樟子松等抽干,难以越冬。王有德潜心研究,发明了冬季包裹草腰“穿衣”保暖,夏季用喷雾器给叶面喷水保湿等方法并获得成功。目前,王有德已驯化培育了几十种国内外树种。他先后负责并实施“中日治沙研究”“中日友好林”“黄河中游流域防护林建设”等多个项目。1995年10月,“中日关于荒漠化农用林业实验模式研究”项目,经中日专家综合考察验收,达到了国际荒漠化治理领先水平。

王有德带领全场干部职工在防沙治沙工作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2008年4月7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到白芨滩视察。习近平紧紧握住王有德的手说:“你们很辛苦,成果很喜人,很鼓舞人心。这是一项平凡而伟大的事业,也坚定了我们治沙的决心。对你们的事业,我们会全力支持。”习近平的赞赏让围拢过来的治沙人感动而自豪。

昔日黄沙满天、生态条件极其恶劣、工作生活条件极为艰苦的沙地贫困林场,如今已是物种丰富、生态优良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进沙退,惠泽数百万人,白芨滩被国内外治沙专家誉为世界综合治理沙漠的杰出典范和样板。

四、淡漠名利,两袖清风树榜样

王有德牢记党的宗旨,热爱人民、忠于人民、服务人民,情系群众、竭诚为民一生,他认为领导干部在群众的心里就是一面旗帜,旗帜高竖着,群众就有信心,旗帜要是倒了,群众的心就凉了。他始终坚持把共产党员和人民公仆的光辉形象牢牢地树立在党员、干部群众面前,赢得了职工群众的信任和尊敬。正是这种牢记宗旨、心系群众、执政为民的公仆精神,让他不仅带出了一支团结协作的领导班子,而且带出了一支团结奋斗的职工队伍。真正体现了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在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工作岗位上鞠躬尽瘁的品质。

“治沙造林做贡献,荣誉面前不自满。”面对各种荣誉,王有德一直保持平静的心态。他说,“荣誉只能证明过去,不能代表未来。只要有力气,只要能动弹,我就要种树治沙,沙漠里总有我的工作……”多年来,他从不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虽然每年经手的款项有几百万元之多,但他从不乱花公家一分钱。他为少花钱,近处出差自带干粮,从不住宿,远处出差,住廉价旅馆。金钱面前,他挡住诱惑,把3万元的红包退回送礼者。人情面前,他多次闯关,市领导为开发商说情,他顶住了;亲戚要求给孩子安排工作,他拒绝了。职工的孩子上大学按林场规定可以享受1000元的奖学金,而他的儿子上大学却分文不要。他的父亲和哥哥先后担任过灵武市(县)委组织部部长,可他从不凭借这层关系跑官要官。面对组织给他的4次升迁调动机会,他都谢绝了。他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和白芨滩治沙事业以及400多名职工的苦乐紧紧地拧在一起,誓将终生献给祖国的绿化事业。王有德同志不为名利、清正廉洁、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展示了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的精神风貌,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谱写了一曲为祖国、为人民无私奉献的英雄颂歌。

“敢立潮头搏巨浪,甘作劲草迎疾风。”这就是王有德多年治沙造林工作历程的真实写照,也是一个共产党员勇于拼搏、无私奉献的灿烂人生。他始终保持饱满的革命激情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始终坚持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把崇高的理想追求融入工作实践中,当好为民造福、心系群众的贴心人,从而在带领林区群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中建功立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