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洞察同事心理

洞察同事心理

时间:2022-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吉洛特停下笔,但没有说话,也没有动。由此可以得出一条求同事办事儿的规律:央求不如婉求,劝导不如诱导。当你要诱导同事做一件重大的事情时,你最好给他一个强烈刺激,使他对做这件事有一个要求成功的希求。总之,要引起同事对你的计划的热心参与,必须诱导他们尝试一下,而这首先要从揣摸清楚同事的心理入手,然后再量体裁衣,选好时机和话题,逐步引导到你想求办的事情上来。

你想求同事办事,就得揣摸对方的心理,看对方愿不愿意帮你,能帮到什么程度,假如对方根本无法完成此任务,你求他也是白求。

通过对手无意中显示出来的态度及姿态,了解他的心理,有时能捕捉到比语言表露更真实、更微妙的思想。

例如,对方抱着胳膊,表示在思考问题;抱着头,表明一筹莫展;低头走路、步履沉重,说明他心灰气馁;昂首挺胸,高声交谈,是自信的流露;女性一言不发,揉搓手帕,说明她心中有话,却不知从何说起;真正自信而有实力的人,反而会探身谦虚地听取别人讲话;抖动双腿常常是内心不安、苦思对策的举动,若是轻微颤动,就可能是心情悠闲的表现。

当然,对请托对象的了解,不能停留在静观默察上,还应主动侦察,采用一定的侦察对策,去激发对方的情绪,才能够迅速准确地把握对方的思想脉络和动态,从而顺其思路进行引导,这样的会谈易于成功。

针对不同的办事儿对象谈话或请托应注意以下差异:

性别差异。男性需要采取较强有力的劝说语言;女性则可以温和一些。

年龄差异。对年轻人应采用煽动的语言;对中年人应讲明利害,供他们斟酌;对老年人应以商量的口吻,尽量表示尊重的态度。

地域差异。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所采用的劝说方式也应有所差别。如对我国北方人,可采用粗犷的态度;对南方人,则应细腻一些。

职业差异。要运用与对方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关联较紧密的语言与之交谈,对方对你的信任感就会大大增强。

对不同类型的人说不同的话,才能达到最好的办事儿效果。

求同事办事要看对方的层次。埋头做事者常常是事业心很强或对某事很感兴趣的人,一旦开始做事,便全身心投入,不愿再见他人。这种人往往惜时如金,爱时如命,铁面无情。要敲开这种人的门,首先不要怕碰“钉子”,还要有足够的耐性,并且要善于区分不同情况,或硬缠或软磨,直至达到目的。

毕加索之子小科劳德的母亲弗朗索瓦兹?吉洛特十分爱好绘画,一入画室便不容有人打扰。一次她正在作画,儿子想让妈妈带他去玩,便敲响了门,可吉洛特已全身心投入到绘画上,听到敲门声和儿子的喊声,只是回应了一声“嗳”,仍旧埋头作画。停了一会,门还没开,儿子又说:“妈妈,我爱你。”可得到的回应也只是:“我也爱你呀,我的宝贝儿。”门还是没开。儿子又说:“我喜欢你的画,妈妈。”

吉洁特高兴了,她答道:“谢谢!我的心肝,你真是个小天使。”可仍旧不去开门。儿子又说:“妈妈,你画得太美了。”吉洛特停下笔,但没有说话,也没有动。儿子又说:“妈妈,你画得比爸爸好。”

吉洛特的画当然不会比丈夫——绘画艺术大师结加索画得更好,但儿子的话却句句说到了她的心里,她也从儿子那夸大的评价中感到了儿子的迫切心情,所以最终还是把门打开了。

一个善于求人的人,一定很注重礼貌,用词考究,不致说出不合时宜的话,因为他知道不得体的言辞往往会伤害别人,即使事后想再弥补也来不及了。相反地,如果你的举止很稳重,态度很温和,言词中肯动听,双方自然就能谈得投机,求办的事自然也易办成。

所以为了要使对方对你产生好感,必须言语和善,讲话前先斟酌思量,不要想到什么说什么,这样引起别人皱眉头自己还不知道为什么。那些心直口快的朋友平时要多培养一下自己的深思慎言作风,切不可像随地吐痰似的不看周围是何处脱口而出,那样会影响到自身的形象。

既然要托人办事儿,大多是因为工作生活出现了困难和危机,比如家人生病、婚姻不睦、事业不顺等等,这些因素都会使人心力交瘁,丧失信心,不仅影响情绪,而且影响和周围人的交往。在处于情绪低潮时,请求别人能给予关怀,伸出援助之手。但千万记住,不要把过度沮丧的情绪带到别人的面前。托人办事儿,总是一副哭丧脸,会使人感到晦气。

摸清对方的心理后,要委婉地提出请求。

美国《纽约日报》总编辑雷特身边缺少一位精明干练的助理,目光瞄准了年轻的约翰?海,他需要他帮助自己成名,帮助社长格里莱成为这家大报的成功的出版家。而当时约翰刚从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卸除外交官职,正准备回到家乡伊利诺州从事律师业。

雷特请他到联盟俱乐部吃饭。饭后,他提议请约翰?海到报社去玩玩。从许多电讯中间,他找到了一条重要消息。那时恰巧国外新闻的编辑不在,于是他对约翰说:“请坐下来,为明天的报纸写一段关于这消息的社论吧。”约翰自然无法拒绝,于是提起笔来就做。社论写得很棒,格里莱看后也很赞赏,于是雷特请他再帮忙顶缺一星期、一个月,渐渐地干脆让他担任这一职务。约翰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就放弃了回家乡做律师的计划,而留在纽约做新闻记者了。

由此可以得出一条求同事办事儿的规律:央求不如婉求,劝导不如诱导。在运用这一策略的同时,要注意的是:诱导别人参与自己的事业的时候,应当首先引起别人的兴趣。

当你要诱导同事去做一些很容易的事情时,先得给他一点小胜利。当你要诱导同事做一件重大的事情时,你最好给他一个强烈刺激,使他对做这件事有一个要求成功的希求。在此情形下,他的自尊心被激起来了,他已经被一种渴望成功的意识刺激着了,于是,他就会很高兴地为了愉快的经验再尝试一下了。

总之,要引起同事对你的计划的热心参与,必须诱导他们尝试一下,而这首先要从揣摸清楚同事的心理入手,然后再量体裁衣,选好时机和话题,逐步引导到你想求办的事情上来。3感情投资,一本万利

要知道,大千世界茫茫人海,既为同学,实足缘分不浅。虽相处时间不长,但这中间的关系值得珍惜,值得持续下去。当你与同学分开后,还能保持一种相互联系、愈久弥坚的关系的话,那对你的一生,或者说对你将来所要达到的目的与理想是会很有好处的,这其中的有利方面,也许是你所从未想到的。

同学关系有时往往会在很关键的时刻帮上自己一个大忙。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平时一定要注意和同学培养、联络感情,只有平时经常联络,同学之情才不至于疏远,同学才会甘心情愿地帮助你。如果你与同学分开之后从来没有联络过,你去托他办事时,一些比较重要的关乎他的利益的事情,他就不会帮你。

有人说:“同学之情只有几年,一旦缘尽则情尽,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其实这是很错误的一种看法。

无论从实用主义,或从情感价值角度去看,同学的友谊都值得我们保持和维系。

三国时蜀的创建者刘备的一段经历就告诉了我们同样的道理。那是刘备还在读私塾时,由于刘备讲义气、聪明,因此成了同学中的头,在这几年中,他经常帮助其他同学,与他们的关系处得非常好。后来长大了,大家都有自己的道路要走,刘备与这些要好的同学也就各奔东西了。

但,虽然大家分开了,刘备却很注重经常与同学保持联系。其中有一位叫石全的人,是刘备读书时最合得来的朋友,他读书后,仍回家继续供奉自己的老母亲,以尽孝道,靠打柴卖字画为生。刘备不嫌其清贫,经常邀请石全到他家做客,共同探讨当时的天下形势,这样的聚会每次都很成功,刘备与石全的关系也在不断地加强,情若手足。

后来,刘备为了实现自己心中宏伟的目标,就带起了一支队伍参加了东汉末年的大混战。初时,刘备军事实力很小,不得不依附其他人,在一次交战中,刘备所带的军队被全部歼灭,只他一人逃脱,被石全给隐藏了起来,逃过了一劫。

可见,同学关系有时在很危急的关头能帮上大忙,能起到排忧解难的作用。但是,一定要记住的一点是,这中间的好处是来自于自己的努力,如果在你与同学分开之后并没有经常性的相聚,那关系之好从何谈起,从中受益则更是一纸空文了,所以,只要你有这份心、这份情,真诚地维持分开之后的同学关系,那你的人际面会更加的广泛,路子也会比别人多出几条。

人都是有感情的,感情来自交流,要获得感情的惟一方法,在于平时多加强联系,经常聚会就是加强联系,加深感情的一种方法。

人是有情之灵物,人人都难逃脱一个“情”字。尽管当今社会流行一句话:“认钱不认人”,但是“人情生意”从未间断过。人既然能够为情而死,那么为情而做生意又有什么不可?想想也是人之常情。

所以,同学之间在平时人际交往中也需“感情投资”。

让我们以做生意为例。所谓“感情投资”,说简单点,就是在生意之外多了一层相知和沟通,能够在人情世故上多一份关心,多一份相助。即使遇到不顺当的情况,也能够相互体谅,“生意不成人情在”。

这种情况往往有多种表现。一种是自然形成的。你在生意场上遇到了相互比较投缘的人,有了成功的合作,感情也自然融洽起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有缘”的人。有缘自然有情,关系好起来,互相付出自然不在话下。问题在于如何保护和持续这种关系,继续爱护它、增进它,使其天长地久。

其实,就是有“缘”,彼此能够一拍即合,要保持长期的相互信任、相互关照的关系也不那么容易,仍然需要不断进行“感情投资”。

在商场上,各自都为各自的利益,彼此都晓得商人多诈多奸,人与人交往不能不防,所以很容易互相起疑心。结果“缘”就会由合作转为对立,人情变成了敌意。情场上,最爱的人常常会变成最恨的人,这在商场上也屡见不鲜。相互最仇视的对手,往往原先是最亲密的伙伴。反目为仇的原因,恐怕谁也说不清,留下的都是互相指责和怨恨。

为什么走到这一步?往往是忽略了“感情投资”的结果,甚至已经忘掉了这一点。

很多人都有这种毛病,一旦关系好了,就不再觉得自己有责任去保护它了,往往会忽略双方关系中的一些细节问题。例如该通报的信息不通报,该解释的情况不解释,总认为“反正我们关系好,解释不解释无所谓”,结果日积月累,形成难以化解的矛盾。

而更不好的是人们关系亲密之后,总是对另一方要求越来越高,总以为别人对自己好是应该的;但是稍有不周或照顾不到,就有怨言。由此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最后损害双方的关系。

可见“感情投资”应该是经常性的,也不可似有似无,从生意场到日常交往,都应该处处留心,善待每一个关系伙伴儿,要从小处细处着眼,时时落在实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