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地理的研究内容(经典五大主题)

文化地理的研究内容(经典五大主题)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文现象的地域分布规律的地理学分支。苏尔认为文化地理学这门学科主要研究的是物质文化要素通过“在地球表面的烙印”确定其文化地理特色。文化地理的研究内容主要体现的特征是综合性、地域性、差异性和历时性。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文化现象在时间上的发展演化过程与在空间上的地域布局组合。乔丹和朗特利认为文化地理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五大主题,即文化区、文化景观、文化扩散、文化生态和文化综合体。
文化地理的研究内容(经典五大主题)_新文化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文现象的地域分布规律的地理学分支。而文化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一门独具特色的分支学科,于二十世纪初,由苏尔(C.Sauer)与他的学生们提出。苏尔认为文化地理学这门学科主要研究的是物质文化要素通过“在地球表面的烙印”确定其文化地理特色。而其它人文地理的分支学科不同,它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对人文要素地理分布的共时性和历时性两方面。文化地理学区别于其他人文地理学科研究的显著特征是它从历史的纵向和空间的横向及从文化要素的单一角度和组合角度研究文化。文化地理的研究内容主要体现的特征是综合性、地域性、差异性和历时性。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文化现象在时间上的发展演化过程与在空间上的地域布局组合。乔丹和朗特利认为文化地理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五大主题,即文化区、文化景观、文化扩散、文化生态和文化综合体。王恩涌早年的《文化地理学》、王恩涌和赵荣《人文地理学》、金其铭的《人文地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等系统将美国文化景观学派的主题研究学说介绍到中国来,使文化地理学的五大主题成为经典内容和学术指南,影响了整整一代人(表1-3)。

资料来源:张晶.论文化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与主要内容[J].人文地理,1997,12(1):39-44.特利·格·乔丹等著,王恩涌译:《文化地理学》(内部资料),1986年。周尚意,孔翔,朱宏文化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3.钱今昔,王星.文化地理学的主题与过程研究

①张晶.论文化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与主要内容[J].人文地理1997,12(1):39-44.

②特利·格·乔丹等著,王思涌译:《文化地理学》(内部资料),1986.

③周尚意,孔翔,朱宏.文化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3.

④钱今昔,王星.文化地理学的主题与过程研究[J].人文地理,1989(2):47-51.

⑤韩永学,王妍论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主题[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23(3):127-132.[J].人文地理,1989(2):47-51.

文化区是文化地理学的核心概念,历来,文化区或地域文化是区域地理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文化地理学之父索尔(Carl O.Sauer)从景观的视角分析了文化区的特征和范围。(Sauer C O.The Morphology of Laodscape.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ublications in Geography.1925.Also in Agnew,J.et al.Human Geography:An Essential Anthology.Oxford:Blackwell,1996.)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或具有某种特殊文化的人在地球表面所占据的空间。文化区的划分主要是根据文化区的语言、宗教信仰、艺术形式、道德观念、社会组织、生活习惯、经济特色等。(韩永学,王妍.论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主题[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23(3):128-133.)在传统文化地理学中,周尚意(周尚意.文化地理学研究方法及学科影响[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4):415-421.)指出文化区被划分为形式文化区、机能文化区和乡土文化区。区域地理的“综合性”本质要求按照“区域内整体面貌—区域分支特征—区域主要特征”逻辑思路,紧紧围绕“文化水平”和“文化面貌”两大核心问题,在历史、文化、地理三个座标轴中,应用相应的知识储备,构建文化地理的学术大厦(张伟然.中国历史文化地理研究的核心问题[J].江汉论坛,2005,(1):99-100.)。这些文化区已经不同于区域地理中的地域。具体例子如下表1-4所示。

(资料来源:周尚意.文化地理学研究方法及学科影响[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4):415-421;韩永学,王妍.论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主题[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23(3):128-133.)

形式文化区是指具有一种或多种共同文化特征的人所分布的地理范围。形式文化区的主要分类如表1-5所示。形式文化区可以看成是具有一种或多种的共同文化特点的人集聚在一起。也有学者将文化区分为形态文化区和功能文化区,实质是相同的,功能文化区是指一个组织起来并发挥政治、社会或经济方面功能的地区,其划分特征是根据功能上的效用性和差异性。

资抖来源:韩永学,王妍.论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主题[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23(3):128-133.

王煦怪(王煦怪.试论文化地理学的性质和内容[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地理专揖),1985,(S):4-12.)认为文化区的特征从一个范围较小、性质较一致的核心想着过渡带渐趋减弱,但其间并无截然的分界,所以文化区的分界线不可避免的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有时甚至只得以国界或人为设定的条件来划分。文化既然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所以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文化区,全世界的文化区演变到现在,可以划分问十二个区。

以中国南北文化区域差异为例,“秋风瘦马蓟北,杏花春雨江南”勾画出南国北地之不同,同时又生动地写出河朔文化之景貌。在燕与赵之间,有古华北平原之主要走廊。在战国时代,由赵至燕,历史上是抗秦同盟,两国唇齿相关、荣辱与共。苏皖地区是中国南北文化的过渡区和融合区,是中国文化中心南渐过渡的唯一完整序列标本地,苏皖地区的文化地理比较复杂。周运中(2010)发现,因为苏皖地区以平原为主,没有太多文化交流的障碍,而且近世以来繁荣的商业又不断打破自然地理的限制,影响苏皖地区文化。苏皖历史文化分区的特点:变化大,中心多,成因多样,关系复杂(周运中.苏皖历史文化地理研究[D].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导师:周振鹤,2010.)。南北文化地理的差异根源学术界主要有文化起源说、文化类型说、水文因素说、自然生态说、种族融合说、地理感应说等几种,南北文学的互补互动是中国文学发展的动力(李显卿.中国南北文化地理与南北文学[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3):21-25.)。

关于汉文化中心的迁移,为什么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在元代以后超过了北方?陈正祥先生认为,历史地理中文化中心南迁掀起三次波澜狂潮:(1)东汉末三国时期的长期分裂战乱。东晋末年统治阶级的狂乱争斗之后,永嘉南渡、人口大量南迁,今江苏、浙江、湖北、江西一带开发得以繁荣。(2)唐中叶的安史之乱。随着皇室南逃,人口南迁亦多,四川一带亦开发出来,成都已成为新的文化中心。(3)金人入侵引起“靖康之变”,徽钦北狩,国都南迁至临安,成为“中国文化中心南迁的真正分野,从此文化中心搬到了江南”(陈正祥著.中国文化地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总之,中国四千多年来经济文化重心区的演变轨迹呈现“中原文化轴心时代—江浙人文渊薮时代”整体性东移南迁的过程(王会昌.中国文化地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80-135.)。唐安史之乱后是转折点,五代十国以后西安废不为都,经济重心区先于文化重心区转移;而事隔不久北宋末年的靖康之乱,宋室南渡,定都临安(今杭州),政治文化重心也随之转移到江南。

汉语把北方人俗称为“挎子”,南方人俗称为“蛮子”。北方之中,靠南的省份又把更靠北的省份汉人叫“挎子”;南方之中,靠北的省份又把更靠南的省份汉人叫“蛮子”。甚至同一个省份中,南北之间也互相“诋毁”。例如,苏南人说苏北人强悍,苏北人比苏南要凶,苏北人说自己没有苏南人精明。在苏南人眼里,苏北人是“挎子”;而在苏北人眼里,苏南人是“蛮子”。这使我想起了王明珂在研究汉藏之间的羌人“一截骂一截”([1]王明珂著.羌在汉藏之间[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2]王明珂著.羌在汉藏之间[M].北京:中华书局,2008.):处于汉藏之间边缘地位之境况使得羌人的文化特征自西北向东南呈现出由藏到汉的文化过渡。在羌族的族群文化认同中,现存羌族的文化认同现状如同“剥笋”,从最汉化的东南部羌到不那么汉化也不怎么藏化的中部羌,再到最藏化的西北部的羌人,“一截骂一截”,最终找不到大多数人心中假想的“典范”羌。羌到底在哪里?我们到底是谁?不仅仅限于地理上隔绝的不同“沟”之间,同时扩展到同一沟的不同“寨”乃至于不同“家族”与“家庭”之间。由于自然地理上的隔离而形成“一截骂一截”的文化地理上的认同分化与区分体系。人们在相对隔绝中,通过比附和“骂”自己的邻居,而获得一种象征符号体系与心态结构的认同与区分。伴随着历次游牧民族的南下,北方汉人南迁、中原汉人进一步南迁?一拨又一拨的移民潮,使南北之间的迁移人群在历史的定格要寻找自己的文化认同。我们到底是谁?谁才是正宗的汉人?于是,先迁移到这个地方通过比附和辱骂更北边的没有迁移的为杂种,或者骂更南边的没有开化的蛮夷,这种获得一种象征符号体系与心态结构的认同与区分。通过“挎子”和“蛮子”这种带有侮辱性质的人群俗称,这样在文化认同与动态移民、静态的地理区域阻隔之间建立了一种文化地理有机联系和内在逻辑。

文化扩散是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传播过程。(朱竑,林婕,魏雷.从百期《人文地理》看中国文化地理学的发展脉络[J].人文地理,2009,(5):13-20.)早期学者主要对文化传播的物质基础及扩散的机制进行探究,如窦文章(1996)(窦文章.文化传播的空间基础及模式分析[J].人文地理.1996,11(4):64-67.)对文化传播的物质基础、信息、语言系统及文化传播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并系统地分析了文化传播的空间模式。他认为文化传播是各种文化信息流在空间上的移动。信息是文化传播的载体,同时,信息又在物质的发展过程中进行不断地积累和更新。文化的传播过程就是信息的流动过程,而信息流向的中心法则便是:人脑—文化—教育—生产—社会,在这个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人们便创造了语言文化系统。正是由于文化传播的物质基础—信息流—语言文化系统的特性,决定了文化传播是一个多层次性、多向性和复杂性的过程。同时,在文化传播过程中,不能忽视地理环境的作用,实际上,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①自然环境影响主题文化的形成,并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可能改变传播方式或路径,或阻碍其传播。②人文环境是某种文化信息的体现又能促进高层次文化特质的形成。③环境的规模本身说明了文化传播的多层次性。王康弘,耿侃(1998)(王康弘,耿侃.文化信息的空间扩散分析[J].人文地理,1998,13(3):54-58.)着重对文化信息扩散的作用因素进行探讨,分析了六个因素的作用,即环境约束、区域引力、空间距离、地形摩擦、文化惯性和文化革新。具体分析参见表1-6。

资料来源:王康弘,肤侃.文化信惠的空间扩散分析[J].人文地理,1998,13(3):54-58.

①王铮,丁金宏.区域科学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文化扩散是一种观念从其文化源地向其它地区以膨胀型或迁移型方式传播的过程。具体文化传播类型如表1-7。早期研究文化扩散学者多是介绍国外文化扩散类型,例如张晶(张晶.论文化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与主要内容[J].人文地理,1997,12(1):39-44.)指出文化扩散可分扩展扩散和迁移扩散两类,所有文化及文化因子都处于空间推波助澜式的因素的不断作用下,当外部空间的吸引力大于内部空间的聚合力时,则发生文化扩散。文化地理扩散有名的例子是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黑人社区流行Hip Hop文化,其实侧面折射出美国少数民族青年困扰于失业、教育不公等社会问题的“资本主义罪恶”现实。在青年亚文化认同的驱动之下,美国诸多大城市开始扩散Hip Hop文化。在全球化、大众媒体以及商业促销手段等综合影响之下,Hip Hop文化从民间草根文化向流行文化转变,乃至演变为时尚文化和政治权力符号(崔璨,赵文娟.文化地理学视野中的民间文化与流行文化关系——以HipHop的演化为例[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2,24(5):28-33.)。以文化扩散过程为切入点研究文化地理,关注文化、文化区或文化景观发展、演变和变异,通过分解文化发现、发明、演进和扩散等错综复杂相互作用,制定文化对策和调控文化(王兆明. 中国文化地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人文地理,1991,6(1):21-27.)。

资料来源:张晶.论文化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与主要内容[J]. 人文地理,1997,12(1):39-44.

随着移民形式的不同,文化的迁移扩散也不同(张晶.论文化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与主要内容[J]. 人文地理,1997,12(1):39-44.)。因此,我国不少学者从实证角度出发,对文化扩散作了积极的探索,例如周振鹤(周振鹤.中国历代移民大势及其对汉语方言地理的影响[J].人文地理,1988,3(1):57-64.)对中国历史上汉民族迁徙的大势及其与方言发展的演化的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对历代移民行动及其汉语方言地理的影响进行了论述。从先周时代到西晋末年几次重要的南向产生了南方各方言的最初渊源,西晋末年以后由北向南的三次汉族人民迁移决定了汉语方言地理的基本格局,他还分析了元代以后的东西向移民以及清代以来对东北和台湾的移民对汉语方言地理。许桂灵,司徒尚纪(许桂灵,司徒尚纪.粤港澳文化地缘、创新和扩散[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1):85-91.)在粤港澳共同文化地缘关系上,对粤港澳文化创新历史进程进行分析,早期粤澳阶段西方宗教科技文化传入内地;中英葡管治下,以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磨合为标志产生粤港文化创新;建国初三地在政治分割背景下各自独立发展,并形成自己文化个性的独立创新;近年三地文化交汇创新达到高潮。伴随着这一过程,包括建筑、语言、风俗、文艺、价值观等各种文化元素及其有机组合而成的文化景观在三地相互扩散,并产生明显的区域效应,深刻改变各自文化特质和风貌,最终形成以物质文化为主流的粤港澳文化综合体。在“一国两制”背景下,这个文化综合体将为三地经济和空间一体化提供强有力文化支持。笔者(张祖群.试论徽州文化的文化地理外向扩散与有机保护[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1,31(4):44-53.)以徽商为着眼点,着重探讨了徽州文化发展与地域扩散间的相互关系,并从徽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文化生态保护与自然生态保护相结合、整体保护与重点保护相结合的视角,对徽商文化有机保护提出了几点建议。

卡尔·奥特温·苏尔(Carl Ortwin Sauer,1889—1975)创立的“伯克利——文化生态学派”在美国地理学和文化人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影响。苏尔的学术实践根植于他自己所倡导的文化生态学思想,其文化景观研究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是研究文化景观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二是关于农业起源问题。三是研究美洲探险史和发现史。四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苏尔的研究以文化景观的形成和变化为核心,既重视人类文化塑造地表面的过程,也就是文化景观的创造和变化过程,又重视气候、土壤、河流、植被及动物和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他对文化景观的“地理环境决定论”持反对态度,特别强调文化传统和技术手段在文化景观形成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第一,不仅对区域的文化差异进行强调,而且对文化景观的形成与演变的历史过程给予高度重视。第二,既重视文化对文化景观塑造的作用,也重视文化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产生的文化景观是对自然与人类社会两方面的影响的反映。第三,建立在自然景观之上的文化景观是不同人类文化集团活动的结果。文化景观形成的过程是逐渐进行的,在不同的时期和文化集团内,就会有不同的文化景观塑造结果,因此,文化景观具有时间属性。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文化景观,既作为上一个发展阶段形成的结果,也形成了下一个发展阶段的开始和条件。(Saue C O.Morphology of landscape.In:John Leighly(ed).Land and Life.5th printing.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Berkely,Los Angeles,London,1974:315-350.)

段义孚作为美国人文主义地理学的创始人,在其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中,无处不蕴含着他的生态主义思想。而最能体现段义孚的生态文化思想的是他对人与生存环境关系的反思与重塑。第一,他是以对人生意义的追寻为目的,对人与生存环境关系进行思考,将人的思想、行为与人的存在状态作为地理研究的焦点。他从人的经验、自我意识与知识着手进行探究,蕴含深厚的人文关怀,并从人文主义的视角进行研究,以达到揭示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为目的。第二,以存在主义和现象学为基础的生态文化思想,在“在世存有”思想基础上对具有人文主义精神的空间地方观进行建构。(Yi-fu Duan.“Humanistic Geography”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1976,66(2):266-276.)第三,从文化历史的视角对地方构成进行揭示,并对人的主体存在给予关注,在对主体个人或群体的文化作用力下,对所产生的生活世界的意义与价值网络进行论释,将地方内蕴的精神与特质呈现出来。(Yi-fuTuan.Topophiia:AstudyofEnvironmentalPerception,Attitudes,andValues,EnglewoodCliffs,NewJerey:Prentiee-hall,Ine,1974,213." class="dd-footnote" rc="../Images/note.png" />段义孚的生态文化思想包含三大范畴:生态生存观、生态整体观和生态伦理观,且都围绕着“地方”、“空间”与“生存”,虽以生态生存观为核心,但都以人的美好生存为中心,由此,便构成了段义孚的生态文化思想的有机整体。

上世纪50年代中期,文化地理学加强对文化生态学的研究,美国的学者特利·格·乔丹与立斯特·罗文垂的文化生态学以文化与自然环境之间因果的相互作用作为研究对象。文化生态学侧重于对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生态位(Niche)是指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能力及其所占的空间,生态位决定了生态群落中同一物种间及异种间存在竞争关系。基于此,文化生态学主要包含环境对文化的影响和文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这两方面。文化生态源于文化学与地理学对生态学理论方法的借用与延伸。它研究包含文化的人群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地理环境与文化的关系以及地理环境对文化产生与发展的影响(利,张晶.寒区冰雪文化的地理阐释[J].人文地理,1996,11(1):25-28,55." class="dd-footnote" rc="../Images/note.png" />。地理环境的影响作用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它的整体性通常对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传统文化风貌具有一定影响作用;另一方面是它的差异性往往影响着文化的民族性、地域性特征以及文化产品特色。(曹诗图.文化与地理环境[J].人文地理,1994,9(2):49-53.)张晶认为文化地理学家在对文化与环境之间的影响作用进行探究时,要想阐明文化的空间变化,必然对文化与环境的相互影响进行探讨。(张晶.论文化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与主要内容[J].人文地理,1997,12(1):39-44.)要对文化与环境之间的双向影响作用进行探究,进而对环境决定论或可能论的单向作用进行否定。人与环境相互施加影响构成双向通行的街,而非单向街。探寻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间的和谐是对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研究的一种现代趋向。(李旭旦主编.人文地理学论丛[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对于文化生态学的一个实践特征便是“风水”及其文化。“风水”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之一,被称为“地学之最”。([清]范宜宾《葬书》[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我国传统的各种建筑景观中,都蕴含着风水文化的观念与理念。从人居环境的视角,风水文化包含了丰富的文化生态学信息,蕴涵着人文地理学、风景美学、生态建筑学、环境心理学、医学地理学等多学科的成分,并越来越为人们肯定。(亢亮,亢羽.风水与建筑[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8-16,142.)江金波,司徒尚纪(江金波,司徒尚纪.以文化生态学解读围龙屋建筑的风水观——兼议中国传统民居的旅游文化发掘[J].福建地理,2003,18(2):26-30.)认为,从生态学的视角考察传统民居的风水文化,对于开发传统旅游资源是一种可贵的尝试,一是改变民居旅游的单一问题可以提供观赏、体验等多种形式的旅游产品。二是丰富旅游的内容。

当人们的自我意识提高了,世界各地的民众试图回答人类所面临的最基本的问题:“我们是谁?”人类曾经传统地回答的这个问题,对于他们来说是最有意义的事物。人们用祖先、宗教、语言、历史、价值、习俗和体制来界定自己,他们认同的文化群体有:宗族、种群、宗教社团、国家以及在最广泛层面上的文明。当文化和文明的差异将人们分开时,文化的相似性又会将人们联系在一起。全世界政治实体正在沿着文化的界线进行政治上的重新组合,那些被意识形态联合在一起但被文化分隔开的国家分裂了,如苏联和南斯拉夫。那些被意识形态分开但又被文化联合为一体的国家开始统一,如两德、南北朝鲜和中国。([美]塞缪尔·亨廷顿著,李俊清编译.再论文明的冲突[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1):39-44.)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包括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人的思想、意识形态、传统的精神文化、物化的心理与意识化的物质和行为文化(包括理论、制度与行为)三个层面。各文化要素特征构成了文化复合体,也就是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特征。文化整合或文化综合作用是指文化在传播扩散过程中趋于一体化的过程,原因在于不同文化间的具有相互吸收、融合的作用。在排他性和融合性的作用下,文化经过整合的过程以后,一种新的文化体系便形成。(司徒云杰.文化社会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384-390.)文化整合体现在许多区域文化特质中,但由于文化的整合进程不一,使得文化的真正整合有赖于理论、制度与行为三个文化层面之间全面、深入的协调与平衡。不仅传统文化的形成过程如此,现代文化的发展趋势亦是如此。近些年来,我国在语言、宗教以及区域(民族)文化整合等领域研究成绩突出,如周振鹤、游汝杰(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237-288.)对方言的文化整合进行研究,李悦铮(李悦铮.试论宗教与地理学[J].地理研究,1996,(3):71-79.)对宗教与地理的关系研究,阿尔斯朗·马木提对新疆维吾尔文化整合研究(阿尔斯朗·马木提.新疆维吾尔文化地理特征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23(12):36-42.)等。例如新疆维吾尔文化地理之所以表现出混合特征,主要是基于东西方文化体系,草原文化和绿洲文化的交融和汇合。一种文化要素的空间分布,受环境自然要素和其他文化要素的双重影响,两者的相互作用错综复杂,比如宗教的信仰就影响到宗教文化景观的空间分布。在历史发展的进程,由于文化整合而产生的例子有很多,如表1-8所示。后续亟需研究文化整合的基本原理、整合机制及整合系统等。

资料来源:王会昌.中国文化地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30-183,227-313.司徒尚纪广东文化地理[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32-117,379-418.吕拉昌.文化板块与丽江纳西族地区的文化特征[J],人文地理,1996(2):28-32.

地理学家最早对文化景观的概念做系统阐述的是德国学者F·拉采尔。文化景观在地理学界得到广泛应用是20世纪20年代以后,美国地理学家索尔(Oscar Sauer,1889—1975)所写的“景观的形态”一文,继承了施吕特尔和帕萨格的思想。尤其是他主张用实际观察地面景观来提取地理特征。索尔曾指出:文化景观是“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

人文地理学家李旭旦教授认为文化景观是“地球表面文化现象的复合体,它反映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他认为文化景观组成的复杂性、影响因子多样性以及作为区域地理环境因素之一(李旭旦.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卷:人文地理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人们又再次意识到虽然表面上各地文化景观具有历史演变的复杂性和空间分布多样性,但总是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协调的。现代文化景观研究更多关注于聚落布局、土地利用景观以及建筑物式样等方面(王恩涌.文化地理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54):41-45.)。在关注景观结构、类型的历史过程同时,基本确定了对文化景观研究的内容及步骤(司徒尚纪.广东文化地理[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76-129.)。复原文化景观有二层含义,一是探究该区与他区的文化差异,二是分析本区内部文化地域差异(周振鹤.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8):284-289.)。韩永学、王妍(韩永学,王妍论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主题[J].哈尔滨学报,2002,23(3):127-132.)指出文化景观是文化集团在某居住区所创造的人为景观,是采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创造的人文构想事物。每个有人居住的地区都有文化景观,并且每个文化景观都独特地反映出创造它的文化。景观是文化的反射,文化地理学家根据对景观的仔细观察可以获得很多关于人类集团的知识。文化景观分为物质文化景观与非物质文化景观。物质文化景观包括建筑、纪念性艺术品及装饰品景观,如中国黄河流域的西安、洛阳、开封等地的文物古迹就属于物质文化景观。非物质文化景观包括音乐、戏剧、法律制度及生活习惯等,如中国的春节剪窗花、贴年画等属于非物质文化景观。因此,文化景观是由文化特征集合在一起所构成的对某一地区文化的各种印象和感觉的集合。

文化地理学的内容虽然广泛,需要研究的内容量多繁琐,但是仍然可以明确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主题,即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景观、文化生态和文化整合等是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五大主题,也是世界传统文化地理学的研究核心问题。但是具体将这些理论与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则需要更多的实现研究加以验证。

1、以静态为主,没有体现动态变化。传统文化地理学的五大主题虽然是主要内容,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结构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面对的社会问题更加的复杂,人与环境的关系也更加的复杂,因此,传统的主题是动态的,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要体现出研究主题从静态向动态的变化。这样文化地理学的发展才能有进步。

2、区域差异和国别、国情影响,容易形成文化地理学的区域学派。由于国界或地区之间的行政区别,造成学界不能以更广阔的视野对于文化地理进行研究,不同的学派造成对文化的整合研究比较困难。由于不同种族、民族、不同区域之间的文化不同,世界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种族的歧视、冲突,不可调和的矛盾,在现代化的飞速发展的时代,随着资源、环境、社会等问题的日益凸显,这种文明的冲突更是激烈,需要文化地理学界能够敞开民族国家的狭隘视野,共同合作,为文化地理学和社会做出突出的贡献。

3、研究方法和材料单一。对于文化地理学的研究方法过于简单化,应该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技术,采用更多的技术手段将理论与实际结合,更好的发挥文化地理学的理论优势,将文化地理学的研究成果立体性展现出来。此外,目前对文化地理学研究的材料也是过于单一,由于国界、区域的界限存在,导致对文化地理学的研究缺乏交流,学者们只局限于对本国或本区域的研究,限制了研究的视野,缺少比较眼光不利于文化地理学的发展。

4、对其他学科容纳不够,视角单一。以目前中国的文化区为例包括综合文化区,单象文化区、形态文化区和功能区,及古代文化区、更古的史前文化区等等。对于中国文化地理学的分区研究不能只局限于这五大主题,应该扩大研究的领域和视野,因此,就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如与历史学、考古学和古人类学等多种学科的合作。今后的中国文化地理学研究必然是多学科交叉的特点,但是也必须明确文化地理学的核心研究概念仍是文化区。在明确研究主题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我国当前和历史的实际问题,并采用新的研究方法、技术、手段,来促进我国文化地理学的转型、建设和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