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维修中,如何准确迅速地诊断故障的原因,判别故障部位,对于提高工作效率、缩短修理时间是非常重要的。
有足够的点火高压与能量、恰当的混合气空燃比、正确的点火时刻、正常的气缸压缩压力是发动机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若有一个条件不能满足,发动机将运行不良。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是从上述四个方面入手的。
电控燃油喷射发动机常见故障分为:发动机不能起动、发动机起动困难、发动机怠速不良、发动机加速性能不良、发动机动力不足、发动机失速、发动机油耗过大、发动机点火不良等。
1.发动机不能起动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1)故障现象
起动发动机时,发动机不转,或能转动但不着火。
(2)故障原因
①点火系统故障。
②燃油供给系统故障。
③起动系统故障。
④蓄电池故障。
(3)发动机不能起动的诊断流程
发动机不能起动的诊断流程如图2-32所示
图2-32 发动机不能起动的诊断流程
2.冷车起动困难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1)故障现象
在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低于发动机工作温度下起动时,需要起动若干次才能起动,或者根本不能起动。而在发动机正常工作温度下,即热起动时,一起动发动机就立即能够运转。
(2)故障原因
冷起动困难的根本原因是混合气过稀或过浓。冷车难发动的故障原因有冷起动喷油器不喷油,水温传感器故障,进气温度传感器故障,喷油器雾化不良,进气管积炭,点火能量不够,火花塞故障,怠速控制阀故障等。
(3)冷车起动困难的诊断流程
冷车起动困难的诊断流程如图2-33所示。
图2-33 冷车起动困难的诊断流程
3.热车起动困难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1)故障现象
发动机冷车起动正常。当运转的发动机熄灭后,再次起动困难,甚至不能发动。
(2)故障原因
①水温传感器故障,进气温度传感器故障。
②多个喷油器漏油或严重雾化不良。
③冷起动喷油器故障,怠速阀故障。
④油压过高,点火能量不足等。
(3)热车起动困难的诊断流程
热车起动困难的诊断流程如图2-34所示。
图2-34 热车起动困难的诊断流程
4.怠速转速过低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1)故障现象
在发动机怠速时接通空调开关,或动力转向开关接通,或换挡杆从P挡或N挡挂入D挡时,正常情况下怠速会自然提高。如果发动机怠速调整(匹配)的太低或在上述开关接通情况下,怠速下降,造成怠速不稳甚至熄火。
(2)故障原因
①怠速控制阀故障。
②节气门位置传感器信号不正确等。
(3)怠速转速过低的诊断流程
怠速转速过低的诊断流程如图2-35所示
图2-35 怠速转速过低的诊断流程
5.怠速转速过高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1)故障现象
发动机在正常怠速工况下,其转速明显高于标准。不挂挡汽车也会缓慢地爬行。
(2)故障原因
①进气温度传感器、水温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空气流量计(或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故障。
②开关信号故障,怠速控制阀故障,节气门体故障,喷油器故障。
③发动机控制单元故障或匹配设定有间题。
(3)怠速转速过高的诊断流程
怠速转速过高的诊断流程如图2-36所示。
图2-36 怠速转速过高的诊断流程
6.发动机加速不良、动力不足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1)故障现象
发动机加速不良的两种现象:一种是踩下加速踏板,发动机加速时间过长;另一种是踩下加速踏板,发动机转速不但不上升反而下降。
(2)故障原因
①燃油系统油压过高或过低,喷油器喷油不良,传感器信号错误。
②点火高压低,能量小,点火正时不正确。
③气缸压缩压力低,排气管堵塞等。
(3)发动机加速不良、动力不足的诊断流程
发动机加速不良、动力不足的诊断流程如图2-37所示。
图2-37 发动机加速不良、动力不足的故障诊断流程
7.混合气过稀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1)故障现象
进气管有回火现象。
(2)故障原因
①进气管漏气、燃油供给系统故障。
②点火正时调整不正确。
③冷却液温度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进气温度传感器故障。
(3)混合气过稀的诊断流程
混合气过稀的诊断流程如图2-38所示。
图2-38 混合气过稀的诊断流程
8.混合气过浓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1)故障现象
排气管有冒黑烟或放炮现象。
(2)故障原因
①燃油供给系统故障。
②点火正时调整不正确。
③控制电路故障、发动机ECU故障。
(3)混合气过浓的诊断流程
混合气过浓的诊断流程如图2-39所示。
图2-39 混合气过浓的故障诊断流程
9.发动机失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1)故障现象
发动机正常运转时,转速忽高忽低,不稳定。
(2)故障原因
①空气滤清器故障、怠速调整不当。
②点火正时调整不正确、控制系统故障。
③发动机ECU故障、空气流量计、冷却液温度传感器、进气温度传感器故障。
(3)发动机失速的诊断流程
发动机失速的诊断流程如图2-40所示。
图2-40 发动机失速的诊断流程
10.发动机过热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1)故障现象
①发动机起动后,水温上升很快。
②运转中的汽车,水温表指针经常指在100℃以上并伴随有冷却液沸腾现象。
③发动机易产生突爆或早燃,熄火困难等。
(2)故障原因
①冷却液量不足,冷却液中水垢过多,致使冷却效能降低。
②百叶窗没有完全打开。
③冷却液温度表或警示灯指示有误,如感应塞损坏、线路搭铁、脱落或指示表失灵等。
④散热器芯管堵塞、漏水、水垢过多或散热器片变形导致冷却效果下降,散热器出水管被吸瘪或堵塞。
⑤风扇皮带松弛或因油污打滑,风扇离合器失效,温控开关、风扇电动机损坏,叶片变形等。
⑥节温器失效,不能正常开启,致使冷却液大循环工作不良。
⑦水泵泵水量不足,水泵皮带过松或油污打滑,轴承松旷,水泵轴与叶轮脱转,水泵叶轮、叶片破损,水泵密封面、水封漏水,水泵内有空气等。
⑧点火过迟或过早、混合气过稀或过浓、润滑不良等。
⑨使用不合理,如经常超负荷工作等。
(3)故障诊断与排除
①检查冷却液液面高度是否符合要求,检查冷却液中锈皮或水垢是否过多等。
②检查百叶窗能否完全打开。
③检查冷却液指示装置。就车诊断时,将连接感应塞的导线与发动机机体搭铁,若搭铁后水温表指针摆动,说明水温表良好,感应塞有故障,否则说明水温表有故障。
④检查风扇的风量,可用一张薄纸放在散热器前面,若纸被牢牢吸住,说明风量足够。检查风扇皮带是否过松、叶片有无变形、风扇离合器是否失效等。对电动风扇,应先检查温控开关,若将其短接后风扇立即转动,说明温控开关损坏;若风扇仍然不转,应检查线路熔断器、继电器、电动机等是否损坏。
⑤检查散热器是否变形、漏水,并触试散热器和发动机温度,若散热器温度低而发动机温度高,说明冷却水循环不良,应检查散热器出水胶管是否被吸瘪或堵塞。如果出水管良好,可拆下散热器的进水软管并起动发动机,这时冷却水应有力地排出,若不排水,说明水泵或节温器有故障。
⑥若上述部位均正常,再检查散热器和发动机各部位温度是否均匀。如果散热器冷热不均,说明其水管有堵塞。如果发动机的温度前端低于后端,则表明分水管已损坏或堵塞,应拆换。
⑦若非上述原因,则可能水套内积垢过多,应予以清除。
⑧在冷却系统均正常的情况下发动机仍过热,则应考虑其他系统的问题,如点火是否过迟,排气门脚间隙是否过大,混合气是否过浓或过稀,燃烧室内积炭是否过多以及润滑油是否不足等。此外,汽车上长坡、顺风行驶或在高温季节长时间低速大负荷行驶等也会引起发动机过热。
11.冷却液升温缓慢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1)故障现象
①温度指示值低于发动机正常工作温度。
②发动机乏力,消声器时有放炮,燃油消耗增加。
(2)故障原因
①水温表或水温感应器损坏,指示有误。
②节温器漏装或阀门黏结不能闭合。
③在冬季或寒冷地区行驶时,未关闭百叶窗或未采取车身保温措施。
④冷车快怠速调整过低。
(3)故障诊断与排除
①若环境温度较低,应检查百叶窗是否关闭,是否采取了保温措施。
②检查水温表、传感器及线路是否正常。
③拆检节温器,若损坏应更换。
12.冷却液消耗过多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1)故障现象
发动机有漏水现象,冷却液液面下降过快,需经常添加冷却液。
(2)故障原因
①散热器损坏,水泵密封不良和管路接头损坏、松动等造成冷却系统外部渗漏。
②气缸垫损坏、缸体缸盖水套破裂、气缸盖翘曲、缸盖螺栓松动等造成冷却系统内部渗漏。
(3)故障诊断与排除
①检查冷却系统有无外部渗漏现象。由于发动机冷却液往往加有染料着色,外部渗漏部位较为明显,应重点检查软管、接头、散热器芯和水泵等部位。
②检查冷却系统有无内部渗漏。一般内部渗漏时会伴随有发动机无力、排气管排白烟、散热器有气泡、机油液面升高、机油呈乳白色等现象,应拆检缸体、缸盖和缸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