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发酵淡水调味制品加工

发酵淡水调味制品加工

时间:2022-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发酵淡水调味制品是以低值淡水鱼、虾及水产品加工下脚料等为原料,经天然发酵或现代酿造技术加工而成。由于微生物和酶的作用,发酵后的淡水调味制品去除了水产品本身的腥味和异味,氨基酸和风味物质增加,形成了淡水调味制品独特的风味。目前比较常见的发酵淡水调味制品有淡水鱼露、蟹酱、虾酱等。

发酵淡水调味制品是以低值淡水鱼、虾及水产品加工下脚料等为原料,经天然发酵或现代酿造技术加工而成。由于微生物和酶的作用,发酵后的淡水调味制品去除了水产品本身的腥味和异味,氨基酸和风味物质增加,形成了淡水调味制品独特的风味。同时,利用低值淡水鱼、虾及水产品加工下脚料等生产发酵调味品,可以充分利用淡水原料资源,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增加低值淡水产品的附加值,为低值淡水资源的精深加工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目前比较常见的发酵淡水调味制品有淡水鱼露、蟹酱、虾酱等。

鱼露,又称鱼酱油,是以低值淡水鱼及下脚料为主要原料,经过高盐盐渍和发酵后提炼而成的一种营养价值高、风味独特的调味品。

鱼露营养丰富,含多种氨基酸和呈味性肽。据资料报道,鱼露中含有18种以上氨基酸,其中包括8种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另外,还含有作为水产品重要功能成分的牛磺酸及微量元素等。

传统鱼露的生产是采用天然发酵法,利用鱼体自身所含的各种酶以及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对原料鱼中的蛋白质、脂肪等营养成分进行分解、发酵。生产工艺成熟,鱼露味道鲜美,但产品含盐量高,生产周期长达数月甚至1年以上。而现代鱼露生产工艺,对传统制作方法进行了改进,通过保温、加曲、加酶等手段,大大缩短了鱼露的生产周期,降低了产品盐度,但同传统的鱼露相比,速酿法生产的鱼露风味稍差。

(1)传统鱼露的生产。

1)工艺流程。原料鱼→清洗→盐渍→发酵→过滤→浸提→调配→灌装→灭菌→成品。

2)操作要点。

盐渍:先在容器的底部撒一层盐,放鱼后,将盐均匀地涂抹于鱼体表面,然后层鱼层盐往上摆放,上层用盐封顶。腌制2~3天后,渍出卤汁,及时盖上竹篱,加石块压下。用盐量一般为鱼体重的30%~40%,可根据原料鱼的鲜度和气温变化进行适当的增减。气温较高或原料鱼鲜度差时,盐量增加。盐渍时间大约7~8个月,腌渍后的鱼肉含盐量24%~26%。

发酵:当盐渍后的鱼体变软,肉质呈红色或淡红色、骨肉容易分离的溶化状态,将发酵容器置于室外,进行日晒夜露,并勤加搅拌以促进发酵。

过滤:发酵完毕后,将发酵混合物经布袋过滤,使发酵液与渣分离。原液存放数月后,取上清液,即原汁鱼露。

浸提:浸提目的是回收渣中的氨基酸。将滤渣与接近饱和的食盐水按一定的比例混合、搅匀,经几个月自然发酵后,提取第二次的滤液,存放数月后取上清液。用同样的方法,浸提滤渣,获得第三次的上清液。反复浸渍抽提后,当浸渍液中的氨基酸含量降到0.15%~0.2%以下时,停止浸提。

调配:浸提后的鱼露根据不同等级进行混合调配,使氨基酸含量及其他指标达到国家标准。

包装:采用玻璃瓶灌装。

灭菌:巴氏灭菌,即85~90℃,10~15分钟。

(2)速酿法生产鱼露。

采用先进的酿造技术与传统的发酵工艺相结合,提高发酵速度,缩短鱼露生产周期。常用的方法有保温发酵、加酶发酵、加曲发酵等。

1)保温发酵法。保温发酵鱼露是比较成熟的一种方法,主要是采用一定的措施维持适宜的发酵温度,利用鱼体自身酶系在最适温度范围内活力最强,加快蛋白质分解速率。保温可以大大促进美拉德褐变,产品颜色较深,但随着发酵温度的升高,鱼露的风味明显下降,一般温度控制在35~50℃。

2)加酶发酵法。通过添加蛋白酶制剂,促进鱼体蛋白质水解为肽及氨基酸,加速鱼露的发酵过程。添加外源蛋白酶能显著地提高蛋白质水解程度,缩短发酵周期,但香味物质较少,挥发性物质尚未形成,产品感官质量远远不如传统方法生产的鱼露。

3)加曲发酵法。鱼露加曲发酵的过程类似酱油的酿造过程。将复壮后的曲种,接种到盐渍的原料鱼上,利用曲种繁殖时分泌的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等将原料鱼中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分解、发酵,形成鱼露特有的风味。该方法可以缩短发酵周期1~2个月,且发酵所得的鱼露风味较好。

(3)鱼露生产质量控制。

1)生产车间要搞好环境卫生,有防尘、防蝇、防鼠设备,生产容器、用具、包装容器可选用蒸汽、热水或含氯消毒液消毒,以提高卫生质量。

2)生产鱼露的原料鱼要求鲜度较好,并及时盐渍,防止腐败变质。

3)鱼露发酵过程中要定期进行搅拌,保持发酵液温度均匀。鱼露发酵是需氧、兼性厌氧与厌氧微生物共同作用的结果,搅拌有助于挥发性不良气体的挥发,同时也影响发酵过程中氧的供应、微生物的生长。

4)对产品质量进行严格检测,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鱼露达到国家质量标准要求。

(4)鱼露产品标准。

1)感官指标。一级品:橙红到棕红色,透明无悬浮物和沉淀物,具固有香味,无异臭味。二级品:橙黄色,较透明,无悬浮物和沉淀物,具固有香味,无异臭味。

2)理化指标。氨基酸态氮(毫克/100克)≥0.6,氯化钠(NaCl)(%)≥20,砷(毫克/千克,以As计)≤0.5

3)细菌指标。细菌总数(个/克)≤5×103个,大肠菌群(个/100克)≤30,致病菌不得检出。

蟹酱和鱼露、虾酱一样,也是盐渍发酵的调味品。它是以鲜蟹为原料,经水洗净、去蟹壳、捣碎后,加盐发酵而制成的。由于蟹酱对原料新鲜度、加工工艺和卫生条件要求较高,因此蟹酱的生产不如虾酱普遍,产量小。

(1)工艺流程。原料处理→捣碎→盐渍→发酵→贮藏。

(2)操作要点。

1)原料处理。选用体质结实、新鲜淡水蟹为原料,用清水洗净后,除去蟹壳和胃囊,沥去水分。

2)捣碎。将去壳的蟹置于缸或桶中,捣碎蟹体,愈碎愈好,以便加速发酵成熟。

3)盐渍。加入原料重量25%~30%的食盐,拌匀后,压紧抹平表面,以防酱色变黑。每天用木棒搅拌2~3次,每次约15~20分钟。用盐量可根据气温及原料鲜度确定。气温高或原料鲜度差,应多加盐。

4)发酵。将发酵缸或桶置于室外,借助日光加温促进成熟。缸口必须加盖,既可避免雨水和尘沙等杂质混入缸内,影响产品的品质,同时又避免日光直接照射原料,引起原料过热变黑。经10~20天,腥味逐渐减少,则发酵成熟。

5)贮藏。置于10℃以下冷藏。

(3)产品质量标准。

1)感官指标。产品呈淡红稍带黄色或灰色,不得呈暗灰色,质黏稠呈糊状,无气泡产生,具蟹糊固有滋味,无异臭、异味。

2)理化指标。氨基酸态氮(毫克/100克)≥0.4,氯化钠(NaCl)(%)≥15。

3)细菌指标。细菌总数(个/克)≤5×104个,大肠菌群(个/100克)≤30,致病菌不得检出。

虾酱是以各种淡水小鲜虾为原料、经盐渍、发酵而成的调味品。鲜虾体内含有多种蛋白酶、脂肪酶等活性酶,它们是虾体自然发酵的催化剂,在适宜的条件下,虾体内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迅速水解生成氨基酸、多肽等物质。据有关文献报道,经过腌制发酵后制作的虾酱,可溶性钙的含量有所增加,氨基酸种类齐全,各种营养成分更加容易被人体吸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1)工艺流程。原料验收→去杂→清洗沥水→盐渍→发酵→调味→灌装→杀菌→贮藏。

(2)操作要点。

1)原料验收。选择外壳完整且鲜活的河虾,放入清水中饿养2~3天,每天换水数次,让虾吐出泥沙污物,排出粪便,以减少成品的泥腥味。

2)去杂、沥水。用网筛去掉原料虾子中混入的小鱼、泥沙及其他杂质,然后清水淘洗,沥水。

3)盐渍。加入虾重25%~35%的盐,拌匀、压实。

4)发酵。采用自然发酵或在专用发酵罐中进行恒温发酵。恒温发酵温度为37℃左右,时间约需4~6天,自然发酵时间稍长。发酵过程中,每天搅拌1~2次,每次15~20分钟,使发酵产生的气体逸出。当酱体颜色变红、鲜香浓郁时表明发酵完成。

5)调味。根据各地的饮食习惯,按比例加入各种调味料,然后充分混合均匀。

6)灌装。采用蒸煮袋进行真空软包装或玻璃瓶灌装。

7)杀菌。按杀菌公式(15′-30′-15′)/110℃,即升温15分钟,110℃下保温30分钟,反压冷却15分钟。

8)贮藏。常温保藏或冷藏。

(3)产品标准。

1)感官指标。产品呈灰白色或灰紫色,质地均匀,无杂质,具有虾酱固有滋味,无异臭。

2)理化指标。氨基酸态氮(毫克/100克),去油品≥0.7,不去油品≥1.1

氯化钠(NaCl)(%)≥20。

3)细菌指标。细菌总数(个/克)≤4×104,大肠菌群(个/100克)≤30,致病菌不得检出。

发酵鱼肉香肠是以低值淡水鱼为主要原料,经乳酸菌发酵而制成的具有独特风味的鱼制品。发酵鱼肉香肠可充分利用低值鱼类资源,补充人类对动物性蛋白质的需求。同时,乳酸菌不仅能改善消化道内菌群的分布,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而且使发酵成熟后的制品口感、风味较好,营养价值高,食用方便和易保藏。

(1)参考配方。淡水鱼肉100千克,白糖5千克,精盐2~2.5千克,淀粉5千克,黄酒3千克,白胡椒粉0.3千克,维生素C 0.08千克,β-环状糊精1千克,味精0.2千克,冰水适量。

(2)工艺流程。淡水鱼→漂洗→去头、去内脏、去鱼鳞→采肉→漂洗→脱水→配料→斩拌→添加工作发酵剂→混合→填充→发酵→烘烤→成熟。

(3)操作要点。

1)原料的选择。淡水鱼可用冻、鲜品,也可用冷冻淡水鱼糜作原料,直接配料、斩拌、发酵。

2)采肉。淡水鱼解冻后,沿鱼脊处剖成两片,然后用机械进行二次采肉,提高出肉率。同时将一次肉与二次肉分开存放。已采下的鱼肉应立即漂洗以减少与空气的接触,防止血液氧化。

3)漂洗。漂洗目的是除去鱼肉中的水溶性的蛋白质、血污、油脂及其他杂质,提高鱼糜制品的弹性。一般用清水漂洗2~3次,脱水待用。

4)斩拌。先将鱼肉和盐一起斩拌,当鱼肉变成了黏稠的糊状物后,再添加其他配料,斩拌时间约5~10分钟。同时,斩拌时应加入适量的冰水,以降低斩拌温度(10℃以下),防止鱼糜过热变性。

5)接种。将植物乳杆菌和啤酒片球菌活化后,添加到鱼糜料中,搅拌均匀。接种量按鱼肉重的1%接种。

6)灌装。利用灌肠机将鱼糜馅灌装于羊肠衣或猪小肠衣中,灌紧装实,粗细均匀,按间隔18~20厘米长打结。有气泡的地方,用针扎小孔,排出空气。

7)发酵。发酵温度选用菌种最适生长温度,有利于促进有益菌的生长繁殖,抑制腐败菌和致病菌的生长,缩短发酵时间。灌好后的湿香肠置于32~35℃,在相对湿度80%~85%的发酵室内发酵20~24小时,当pH值达到5.0~5.2时即可终止。

8)烘烤。采用烘箱干燥,温度为50~60℃,8~10小时。冷却后,用塑料袋真空包装。

(4)质量要求。外表光洁无霉变,呈褐红色,质地坚硬不松散。

(5)加工设备。采肉机,斩拌机,灌肠机,烘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