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古典园林选介

中国古典园林选介

时间:2022-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它是江南园林的代表,也是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特殊旅游参观点,1997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第四节 中国古典园林选介

案例导入

朋友们,大家好!现在我们已经到了颐和园中的知春亭,这里是观赏颐和园全景最好的地方。此亭为何称之为知春亭呢?大家都知道“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说法吧?但这里不养鸭,怎么才能知道春天的来临呢?我们的方法是“望柳而知春”。大家看,这里遍植桃柳,每当春天来临,此处是最先柳绿花红,向人们报春,故名知春亭。放眼望去,远处群山起伏,古塔耸立。现在我来问一问大家,远处的这座古塔是在颐和园园内呢,还是在园外?

远处的古塔叫玉泉山塔,看着在园内,其实是在园外的玉泉山,这种把别处的景色借来一用的造园方法,称为“借景”。

再看看我们左前方的那个小岛屿,它叫南湖岛。它的南面有三个小岛——凤凰墩、治镜阁和藻鉴堂,象征东海三仙山的蓬莱、方丈和瀛洲,它与万寿山遥遥相对,这种造园方法叫“对景”。

连接南湖岛与东岸陆地的桥叫十七孔桥,是仿北京著名的卢沟桥而建,为何要在这里仿卢沟桥建一座十七孔桥呢?这得从乾隆皇帝说起。

乾隆皇帝虽为一代明君,但也是一位好大喜功的帝王。他在下江南的游历中对江南的景色及建筑都非常喜欢,于是产生一个念头,何不将天下美景尽绘长廊之内、将天下精美建筑集于颐和园当中?于是颐和园中便出现了“黄鹤楼”、“岳阳楼”、“卢沟桥”等景致。乾隆皇帝还想留住杭州和苏州的景色,于是,又仿杭州的苏堤在颐和园内建西堤,西堤上又建6座桥用以增色,而且还消除了由于西侧建筑少而产生的空旷感,起到了造园方法上“添景”的作用。

情境思考

作为一名导游,应该如何撰写导游词向游客介绍古典园林的构景元素和造景手法,引导游客对古典园林从整体上进行赏析,深层次地发现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呢?

基础知识

一、颐和园

颐和园,原名清漪园,始建于清乾隆帝十五年(1750年),历时15年竣工,是清代北京著名的“三山五园”中最后建成的一座。咸丰十年(1860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同遭严重破坏,佛香阁、排云殿、石舫洋楼等建筑被焚毁,长廊被烧得只剩11间半,智慧海等耐火建筑内的珍宝佛像也被劫掠一空。光绪十四年(l888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重建,此时改名颐和园。

img110

图6-1 颐和园佛香阁

颐和园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主体框架,面积300多万平方米,水面约占3/4。园中林木蓊郁,遍布繁花野卉。前柏后松的万寿山寓意长寿永固,昆明湖岸堤的绿柳红桃则是一派北国江南风光。各处绿荫中散落着厅、堂、楼、轩、阁、馆、殿、亭等形式各异的古建筑3000余间,大小园林院落20余处,建筑景点100余座,建筑面积近70000平方米。园林文物陈设琳琅满目,4万余件均为清朝帝后曾经使用过的生活用品或是当时的国器。

园中建筑分前山前湖、后山后湖、沿湖及堤岛分布,其中佛香阁、长廊、石舫、苏州街、十七孔桥、谐趣园、大戏台等都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代表性建筑。园内景点分政治活动、生活居住、御园游览等三个区域,同时也建设了现代化的文昌院博物馆。

颐和园继承了中国历代皇家园林的传统,又汲取了江南私家园林的造园艺术精华,兼具北方山川雄浑宏阔的气势和江南水乡婉约清丽的风韵,并蓄帝王宫室的富丽堂皇和民间宅居的精巧别致。

1998年,颐和园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二、承德避暑山庄

承德避暑山庄又称“热河行宫”,坐落于中国北部河北省承德市中心以北的狭长谷地上,占地面积584公顷。避暑山庄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朝三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耗时约90年建成,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称赞承德避暑山庄是“集东方哲学思想之大成”。1994年,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避暑山庄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格调,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成为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建楼、台、殿、阁、轩、斋、亭、榭、庙、塔、廊、桥120余处,尤以康、乾御题七十二景最为著名,与自然山水相辉映,园中有园、景内有景,构成了一幅千姿百态的立体画卷。

img111

图6-2 承德避暑山庄烟雨楼

避暑山庄是中国清朝的第二个政治中心。这里发生的一系列重要事件,成为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最后形成的历史见证。避暑山庄不同于其他皇家园林,园林建造实现了“宫”与“苑”形式上的完美结合和“理朝听政”与“游息娱乐”功能上的高度统一,具有鲜明的政治功用。

在造园上,承德避暑山庄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典园林“以人为之美入自然,符合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传统造园思想,总结并创造性地运用了各种造园素材、造园技法,使其成为自然山水园林与建筑园林的杰出代表。在建筑上,它继承、发展、并创造性地运用各种建筑技艺,撷取中国南北名园、名寺的精华,仿中有创,表达了“移天缩地在君怀”的建筑主题。

在园林与寺庙、单体与组群建筑的具体构建上,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实现了中国古代南北造园和建筑艺术的融合,它囊括了亭台阁寺等中国古代大部分建筑形象,展示了中国古代木架结构建筑的高超技艺,并实现了木架结构与砖石结构、汉式建筑形式与少数民族建筑形式的完美结合。避暑山庄完全借助于自然地势,因山就水,顺其自然,加之建筑装饰及佛教造像等中国古代最高超技艺的运用,构成了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观。它是中国园林史上一个辉煌的里程碑,集中国古代造园艺术和建筑艺术之大成,是具有创造力的杰作,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杰作,享有“中国地理形貌之缩影”和“中国古典园林之最高范例”的盛誉,也是中国现存占地面积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成为与私园并称的中国两大园林体系中帝王宫范体系中的典范之作。

三、拙政园

拙政园在江苏省苏州市,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它是江南园林的代表,也是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特殊旅游参观点,1997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img112

图6-3 拙政园香洲

拙政园全园分东、中、西三部分。总体布局东疏西密,绿水环绕,水面面积约占全园面积的1/3,水是全园的纽带和灵魂。东部地势空旷,平岗草地,竹坞曲水,芙蓉树、天泉亭等亭阁点缀其间。兰香堂是东部主厅,厅中部屏门南侧为漆雕《拙政园全景图》,把全园景色融于一壁。中部以远香堂为主体,山水明秀,厅榭典雅,花木繁茂,是全园的精华所在。从东部进入中园,一泓清池映入眼帘,古树,垂柳拂水,湖石峻秀。远处一洞隐约可见。池南厅堂林立,错落有致;池北岩岛,溪桥相连,百年枫杨。

山、水、石、池、林、亭、堂融合得宛如天然。西部水廊逶迤,楼台倒影,清幽恬静,三十六鸳鸯馆和十八曼陀罗馆等体现出江南建筑的精巧。西部以池水为中心,回廊起伏,水波倒影。

整个拙政园的亭榭廊堂的取名几乎都来自名人的诗句佳文,其名称来自诗篇,其建筑亦浸透诗意,每一座亭台就是一首诗,每一处水榭就是一幅画,整个建筑都是诗意的物化。如东部的主要厅堂“兰雪堂”之名就取意于李白的诗句“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漫步于回廊亭阁,你就是漫步在诗情画意之中。建筑、文学、美学、哲学的结合是如此完美,这是中国园艺的一大创举。

四、留园

img113

图6-4 留园冠云峰

留园位于苏州阊门外,全园占地约50亩,集住宅、祠堂、家庵、园林于一身,园内亭馆楼榭高低参差,曲廊蜿蜒相续有700多米,颇有步移景换之妙。建筑物约占园总面积的1/4。建筑结构式样代表清代风格,在不大的范围内造就了众多而各有特性的建筑,处处显示了咫尺山林、小中见大的造园艺术手法。

全园用建筑来划分空间,可分中、东、西、北四个景区,其间以曲廊相连。迂回连绵达700余米,通幽度壑,秀色叠出。

中部以山水见长,东、南为建筑。假山以土为主,叠以黄石,气势浑厚。山上古木参天,显出一派山林森郁的气氛。山曲之间水涧蜿蜒,仿佛池水之源。

东部以建筑为主,重门叠户,庭院深深。院落之间以漏窗、门洞、廊庑沟通穿插,互相对比映衬,成为苏州园林中院落空间最富变化的建筑群。

西部以假山为主,土石相间,浑然天成。山上枫树郁然成林,盛夏绿荫蔽日,深秋红霞似锦。

北部原有的建筑早已废毁,现广植竹、李、桃、杏,“又一村”等处建有葡萄、紫藤架,其余之地辟为盆景园,花木繁盛,犹存田园之趣。

留园以宜居宜游的山水布局、疏密有致的空间对比、独具风采的石峰景观,成为江南园林艺术的杰出典范。

知识拓展

留园内的冠云峰乃太湖石中的绝品,齐集太湖石“瘦、皱、漏、透”四奇于一身,相传这块奇石还是宋朝末年花石纲中的遗物。五峰仙馆的建筑用材非常奢华,梁柱全部采用楠木(五峰仙馆也因此别称楠木殿),中间也全部采用红木银杏纱隔屏风。五峰仙馆内还保存有一件大理石天然画“鱼化石”。石表面中间部分隐隐约约群山环抱,悬壁重叠,下部流水潺潺,瀑布飞悬,上部流云婀娜,正中上方,一轮白白的圆斑,就像一轮太阳或者一轮明月,这是自然形成的一幅山水画

冠云峰、楠木殿、鱼化石号称“留园三绝”。

实践活动

(1)请学生收集古代描写园林的诗篇,分组赏析。

(2)小组设计:分小组选择一处园林,分别编写一篇赏析导游词,要求内容翔实,讲解要有深度;以ppt形式来辅以展示。

习题演练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古典园林中,借景的方法有很多种,如借池塘中的鱼称为(  )。

A.远借    B.邻借    C.仰借    D.俯借

2.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转折点是在(  )。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魏晋南北朝时期    D.唐宋时期

3.(  )类建筑是全园的野境、画境、意境的汇集点。

A.厅堂    B.亭榭    C.楼阁    D.馆斋

4.用山、石、花等将园林中的一些不足或丑陋之处加以掩盖或处理,使之变成一种美景的方法叫(  )。

A.框景    B.夹景    C.障景    D.抑景

5.当甲风景点在远处,如果两侧用建筑物或树林花卉屏障起来,使甲风景点显出诗情画意,这种构景方法叫(  )。

A.夹景    B.框景    C.透景    D.借景

6.被园林专家誉为:“造园者未见此山,正如学者不知李杜。”的假山是(  )

A.上海豫园的玉玲珑    B.苏州留园冠元峰

C.杭州竹素园绉云峰    D.苏州环秀山庄假山

二、简答题

1.“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句诗体现了我国古典园林构景的哪种手法的意境?

2.中国古典园林构成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3.什么是借景,这种构园手法有何作用?

4.中国古代园林的构景手法主要有哪几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