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食品企业设备管理概述

食品企业设备管理概述

时间:2022-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广义的食品企业设备管理是以食品企业经营目标为依据,运用各种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对设备从规化、设计、制造、购置、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整个寿命周期进行全过程的管理。食品企业设备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对设备的一生全过程综合管理。而随着科技发展,自动化程度日益提高,现代化企业生产主体已日渐由生产操作人员方面转向设备管理维修方面。因此,设备管理已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

子任务一 食品企业设备管理概述

一、食品企业设备管理基本内容

狭义的食品企业设备管理是指食品企业的设备维修管理。广义的食品企业设备管理是以食品企业经营目标为依据,运用各种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对设备从规化、设计、制造、购置、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整个寿命周期进行全过程的管理。食品企业设备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对设备的一生全过程综合管理。它包括从设备的技术开发、编制规划、研究、方案论证、定型、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试运行)、使用、维修、改造、更新直至废弃的全过程,也就是设备一生的管理。因此,食品企业设备管理就是以设备的一生为出发点,把这个系统的人力、物力、财力和资源、信息能力等,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实施对设备的高效管理,最终达到设备寿命周期最长、费用最经济、综合效率最高的目的。

设备管理的研究对象是设备,食品企业的设备是指生产企业产品的全部主机及附属设备,它可供长期使用并能在使用中基本保持原有的实物状态,是有形固定资产的总称。设备是企业进行活动的物质技术基础,是企业生产效能的决定因素之一,包括:土地、建筑物;附属设备,如蒸汽、压缩空气、煤气等动力系统;生产设备,如机车、机床、仪表;搬运设备,如起重机、输送带;办公设备,如计算机、打印机。当代设备的技术进步突飞猛进,朝着大型化、集成化、连续化、高速化、精密化、自动化、流程化、计算机化、超小型化、技术集密化的方向不断提高,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当设备产出一定时,周期设备投入费用越少,设备综合效率就越高。当设备投入一定时,周期设备产出越大,设备综合效率也越高。如前所述,设备的一生管理基本上可分为前期管理和后期管理两大部分。在我国,传统的设备管理体制长期以来是分割的:设备的前期管理由规划设计部门和制造厂完成;设备的后期管理由使用单位实施。这种管理体制,制造与使用脱节,约束机制很小,反馈速度缓慢,产品市场化步伐难以迈开,制约了设备一生效能的发挥与其不断创新、提高。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树立设备一生管理的全局观念,加强设备一生的全过程的综合管理,努力消除制造与使用脱节的弊端,无疑是提高设备综合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设备管理的实质就是通过技术、经济和管理三者结合,用系统过程的方法对设备进行综合管理,使寿命周期费用达到最经济。日本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引进设备综合工程学后,结合自己的国情,发展了全员参加的生产维修,结果工厂的产量、质量、成本、交货期、安全、环境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设备的维修费用降低了近一半,故障停机时间减少了3/4。另外瑞典、意大利己研究出动态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并己在欧洲各国投入使用。

设备管理的目的是取得最佳的设备投资效果,换句话说就是要充分发挥设备效率,并谋求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

二、食品企业设备管理基本任务及设备管理在食品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食品企业设备管理基本任务

设备管理的基本任务是:企业的设备管理,从工作内容来讲,是对设备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即从研究、制造加上设备的购置、安装、投产以及设备在生产工程中的使用、维护和检修,直到报废退出生产领域的全过程管理。在这个工程中存在两个方面:一是设备的物质运动状态,包括设备的选购、验收、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更新改造等;另一一方面是价值形态,包括设备的各种费用。在实际工作中,前者一般称为设备的技术管理,后者为设备的经济管理。

(二)设备管理在食品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设备是食品企业进行生产活动的物质技术基础。

(1)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和生产的不断发展,利用设备体系进行生产活动,生产过程大型化、高参数化、机械化、自动化、计算机化是现代企业的重要特征,先进的生产设备多数是机电一体化,集光电技术、气动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激光技术为一体而制成的。

(2)由于生产过程设备的技术性能和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企业生产已逐步转向由人操纵自动化控制设备、由控制设备操纵机器设备直接来完成,逐步完成由操作的技术含量逐渐下降而维修的技术含量却逐步提升的转化。

(3)生产活动的目的是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效益,即以最少投入获得最大产出,实现最高的设备综合效率。而随着科技发展,自动化程度日益提高,现代化企业生产主体已日渐由生产操作人员方面转向设备管理维修方面。作为影响企业的产量、质量、成本、安全环保等方面的因素,设备的突出作用已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设备管理已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管理也是生产力。

(4)设备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是由设备本身决定的,另一方面又是由设备管理决定的。没有科学的设备管理,再好的设备也不能发挥好的作用。而前期不太好的设备交由生产企业使用后,经过科学的管理,逐步实现设备完善化,对设备实施精心维修,逐步进行技术改造,进行设备更新,也完全可以使设备安全、稳定、经济运行,达到高的综合效率。因此,加强科学的设备管理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是提高设备质量的重要保证,是提高经济效益的保证,也就是管理出效率、管理出效益之所在。

三、食品企业设备管理现代化的内容随着现代食品企业的不断发展,相应的设备管理也随之进入到了设备管理现代化,管理现代化,是指管理的思想、组织、方法和手段达到现代化的先进水平。它必须动态地、发展地加以考察。设备管理现代化是当时世界公认的先进水平,为大多数国家所认同,但各国又都有其特色。它是运用现代先进科技和先进管理方法,对设备实行全过程管理的系统工程。在不同的时期,一个阶段的先进的管理思想等,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须加以更新。现代化的管理就是系统的管理,它广泛的采用了现代科学技术及成就,如应用数学、系统工程、运筹学、信息论、控制论、行为科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等,来进行多功能、高效率和系统性的管理。设备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设备管理现代化必须在思想、组织、方法和手段上体现出时代的先进性。

设备管理现代化的基本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管理思想现代化

树立系统管理观念,建立对设备一生的全系统、全过程、全员综合管理的思想。树立管理是生产力的思想。树立市场、经营、竞争、效益观念。树立信息观念。树立以人为本观念,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管理目标现代化

追求设备寿命周期最经济、综合效率最高,努力使设备一生各阶段的投人最低,产出最高。

(3)管理方针现代化

以安全为基础,坚持“安全第一方针”,消灭人身事故,使设备事故降低为零。努力做到安全性、可靠性、维修性与经济性相统一。

(4)管理组织现代化

努力做到设备管理的组织机构、管理体制、劳动组织以及管理机制现代化。要以管理有效为原则,实现管理层次减少、管理职能下放、管理重心下移,实现组织结构扁平化。

(5)管理制度现代化

推行设备一生的全过程管理,推动制造与使用的结合。实行设备使用全过程的全员管理与社会大系统维修管理相结合,推进设备一生全过程管理。

(6)管理标准现代化

实行企业管理标准化作业,建立完善的以技术标准为主体、包括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的企业标准化体系。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监督体系,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体系。

(7)管理方法现代化

主要运用系统工程、可靠性、维修工程、价值工程、目标管理、全员维修、网络技术、决策技术、ABC管理法和技术经济分析等方法,把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实施综合管理。

(8)管理手段现代化

采用电子计算机管理、设备状态监测、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实施设备倾向性管理,进行设备动态管理,做到设备受控

(9)管理人才现代化

关键是培养一批掌握现代化管理理论、方法、手段和技能,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现代化人才队伍。这是实施现代化管理的根本所在。

(10)管理措施现代化

建立完善的信息和反馈系统,实施设备管理体系的P(计划)、D(实施)、C(检查)、A(改进)循环,不断提高设备管理水平。

四、国外食品企业设备管理简介

目前,国际上有代表性的食品企业设备管理模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前苏联的计划预修制

计划预修制是按照设备磨损规律而制定的制度。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摩擦、应力和化学反映,各相应的零件会逐渐磨损和腐蚀,甚至破裂。其磨损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设备的初期磨合阶段,主要是制造与装备过程中部分零件表面之间的磨损,即设备磨合过程产生,这一阶段磨损速度很快,时间较短。第二阶段即是设备在一定的工作条件下,以相对恒定速度渐进磨损阶段,这一阶段的磨损延续时间较长,是零件的真正使用寿命。第三阶段即设备加剧磨损阶段,当零件磨损到一定程度时,正常的磨损关系被破坏,磨损加剧,设备的精度和工作性能快速降低,如果不修理,则设备很快被破坏,以致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计划预修制认为,根据设备磨损规律,设备维修的最佳选择点应该是在设备由渐进磨损转化为加剧磨损之前的那个时刻。从而可以以检查获得的设备状态资料为基础,使设备故障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大量严重故障或事故的发生,也减少了因事后维修造成的停机损失。但它的明显缺点是容易出现维修过剩或维修不足。

(二)美国的后勤工程学

20世纪60年代美国在经典的产品和设备寿命周期理论的基础上,吸取了寿命周期成本,可靠性工程及维修性工程等现代理论形成了后勤学,定义为“研究资源需求、设备、供应和维修,并以后勤保障、计划作为对象的管理艺术、管理科学和工程技术活动”,被认为是体现设备周期管理的最为彻底的学科。为了实现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后勤工程学不仅将系统工程上的成果应用于设备系统中,通过反复运用功能分析、综合、优化等方法,使得这个设备系统的定义和设计处于优化状态,同时,还考虑了将维修规划贯穿到设备系统的设计、制造、使用等各个阶段,使得设备系统在计划的寿命周期内具有最佳的有效性和经济性。

(三)英国的设备综合工程学

设备综合工程学,是英国人丹尼斯·巴克斯提出的,它是以有形资产即设备的使用寿命为研究对象,强调发挥设备使用寿命各阶段机能的发挥,主要目的是寻求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即追求设备一生所花费的总费用最低高峰。设备综合工程学和传统的食品企业设备管理思想不同的就是它把设备可靠性和维修性问题贯穿到设备设计、制造和使用等全过程,并把可维修性和可靠性设计作为设备一生的重点环节,使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能够长期可靠地发挥其功能,不出故障,少出故障,即使出了故障也便于维修。

(四)日本的全员生产维修

20世纪70年代,日本在学习美国的后勤工程学和英国的设备综合工程学的理论基础上,结合本国企业的管理经验,将可靠性工程理论和现代管理技术加以综合应用,逐步形成了全员生产维修。全员生产维修的目标是使设备的综合效能最大。它建立了设备整个寿命周期的生产维修系统,实现了由生产部门向与设备有关的所有部门如设备规划、使用、维修等部门的扩展,管理人员涉及了从企业最高管理部门到基层员工的全体人员。其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提高全体员工的素质和设备的性能来提升企业的素质,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的综合效率,即以最少的设备寿命周期成本来实现最佳的产出效果,实现企业的最佳经济效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