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护理质量的标准化管理

护理质量的标准化管理

时间:2022-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护理质量标准根据标准的制定权限和适用领域可划分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卫生部颁发标准、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等不同层次的标准。《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护理分册》既是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标准,同时也是各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护理技术管理标准的依据。护理管理标准主要有人员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和物资、设备管理标准。

(一)基本概念

1.标准和标准化 标准是计量现实和预期工作成果的尺度,是衡量事物的准则、共同遵守的原则或规范,也是衡量各项工作的标尺和依据。标准一般由权威性机构制定并经有关方面协商同意,由公认的机构批准,以特定的形式发布。

标准化是指科学地制定标准和贯彻执行标准的全部活动过程。简言之即是标准的形成和执行的过程。标准化包括标准制定、标准执行和标准修订三个程序。活动过程是螺旋式循环运行过程,每完成一个循环运动就使标准得到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2.护理质量标准和标准化 护理质量标准是依照护理技术和护理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对护理工作中比较稳定的重复性事项,以特定的形式和程序所作的统一规定。该定义说明,制定标准的依据是护理技术和护理实践的综合成果;制定标准的基本方法是民主性;制定标准的对象是稳定的重复性事项;标准的特征是统一,目的是使各项护理技术和工作都有准则和依据。

护理质量标准化是指护理实践中,对护理工作中可共同或重复运用的技术,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有序,以获得最佳秩序和护理效果的过程。其目的是保证护理工作有序的进行,降低人力、物力的损耗,促进护理业务的发展,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获取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常用护理质量标准

护理质量标准根据标准的制定权限和适用领域可划分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卫生部颁发标准、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等不同层次的标准。医院护理质量标准从性质上可分为护理技术标准和护理管理标准两大类。

1.护理技术标准 护理技术标准是指对护理技术活动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所制定的标准的体系。这一类标准内容广泛,随着护理新技术的不断拓展,项目繁多。一般可分为护理技术管理标准和护理技术操作标准。护理技术管理标准属于护理技术活动中的一些原则性规定,如护理记录书写标准、疾病护理常规、护理技术水平、护理差错事故判定标准等;护理技术操作标准属于作业性标准,是实际的护理技术操作的程序和质量要求,如各种注射技术、插管技术、引流技术、输血技术等。2005年9月出版发行的由卫生部委托中华护理学会组织编写的《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护理分册》,对基础护理操作,内、外、妇、儿、急救、五官等各专科护理技术操作共计189项进行了规范。《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护理分册》既是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标准,同时也是各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护理技术管理标准的依据。

2.护理管理标准 护理管理标准主要是对医院内部诸多护理管理事项所作的质量规定,也是护理管理部门进行管理活动的依据。护理管理标准主要有人员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和物资、设备管理标准。2005年3月17日卫生部组织制定了《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在“二、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的第五部分有关“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表述中,明确了护理质量管理标准。(见92页附录)

人员管理标准主要有人员编制标准,人员使用标准,人员培训标准,职业道德及服务质量标准等。

工作标准是对护理行为的约束,包括制度、职责、权限、工作程序、质量要求等内容。

物资、设备管理标准有病区环境管理标准,药品、器材管理标准,高精密仪器、贵重设备使用管理标准,抢救仪器设备管理标准等。

(三)护理质量标准的制定原则

1.科学性 标准的科学性,就是必须符合护理质量管理规律和发展规律,并有贯彻执行和检查评价标准的科学管理方法。标准的内容必须是以现代科学技术的综合成果和先进经验为基础,并经过严格的科学论证。标准中规定的技术指标、参数、公式等都要科学可靠。

2.系统性 护理质量标准的制定要从整体着眼,体现其系统性和统一性的原则。标准应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相统一;要服从于现行的国际、国家和地方行政部门的标准;要与医院其他体系标准协调一致;标准的表达方式要统一,标准中的名词、术语、符号、代号要前后一致。

3.实用性 标准的制定必须结合实践,具有实际使用价值和可操作性,表述要简洁明了、通俗易懂。标准用词要准确、清楚、符合逻辑,语句结构严密,避免模棱两可,以免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产生不同的理解。此外,还要注意尽可能定量表达,各类指标高低适当,可测量和控制,并符合临床实际工作情况。

4.稳定性 标准一经审定,就应严肃对待,大家都必须遵照执行。制定标准时必须慎重,要在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形成。一旦确立,要保持其相对的稳定性,不能朝令夕改,管理者不可随意更改、调整。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也要按照程序适时的进行修订。

(四)制定护理质量标准的基本程序

1.确定和制定标准项目和计划 护理工作中需要统一规定的重复性事物或概念很多,究竟哪些应制定成标准,哪些标准要先制定,就必须确定标准项目,制定工作计划。

2.成立标准制定小组 制定标准的项目确定之后,应根据工作量的大小和难易程度组成一个人数适当的标准制定小组,负责标准制定工作。制定标准小组成员应该选择资深的临床护理人员,熟悉护理质量要求,掌握专业技术和标准化技术。

3.编制工作方案 制定小组成员必须深入到具有代表性的使用和管理部门,全面收集有关资料,充分掌握这些部门的现状、发展方向和使用要求等。在做好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制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

4.编制标准草案 按照工作方案编制出标准草案。为了使制定的标准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先进行、可行性,应将标准草案送有关部门广泛征求意见。所以,一般习惯称标准草案为征求意见稿。

5.确定标准送审稿 制定标准小组收到各方面意见后应分类整理,逐一分析研究,合理的意见应采纳,对难以确定的分歧意见可作为一个专题研究或再次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进行协商调整,最后确定标准送审稿。

6.批准和发布 根据标准的制定级别和适用范围的不同,按规定的审批权限,由相应的主管部门审批和发布,并明确标准的实施日期。

7.标准的修订、补充 标准的修订,一是侧重于对原标准不足部分的修订;二是侧重于对先进科学技术的及时补充。标准的修改、废止、补充,由标准的审批机构批准发布。标准的解释,由标准的审批机构或指定的单位负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