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房扑动与心房颤动

心房扑动与心房颤动

时间:2022-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心房扑动简称房扑,往往具有不稳定性,常呈短阵性,可恢复窦性心律或进展为心房颤动,但亦有持续数月或数年者。房扑时心房收缩功能仍得以保存。持续性房扑则通常发生于已有心脏病患者,如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等。另外,各种原因导致的心房扩大及甲状腺功能亢进、酒精中毒,心包炎等患者亦可发生房扑。心房颤动亦称心房纤颤,简称房颤,是仅次于窦性心律失常和期前收缩的常见心律失常。

(一)心房扑动

心房扑动简称房扑,往往具有不稳定性,常呈短阵性,可恢复窦性心律或进展为心房颤动,但亦有持续数月或数年者。房扑时心房收缩功能仍得以保存。

心电图特征】

(1)正常P波消失,代之以连续的大锯齿状扑动波(F波),扑动波之间的等电位线消失。F波的特点有:①形态、大小、间距相等,呈三角形锯齿状;②一般在Ⅱ、Ⅲ、aVF、Ⅴ1导联中F波较明显,如在Ⅱ、Ⅲ、aVF导联中F波呈倒置,称为Ⅰ型房扑,较多见,反之则称为Ⅱ型房扑;③F波频率多为250~350/min。

(2)QRS波群形态一般正常(伴有室内差异性传导或原本有束支传导阻滞者除外)。

(3)心室率规则或不规则,取决于房室传导比率是否恒定。房室传导比例通常为2∶1,也有3∶1、4∶1者(图11-1)。

图11-1 心房扑动

P波消失,代之以锯齿状“F”波,以Ⅱ、Ⅲ、aVF、Ⅴ1导联明显,大部分呈2∶1下传心室,部分呈3∶1下传

(4)如果F波的大小和间距有差异,且频率>350/min,称不纯性房扑。

【临床意义】

阵发性房扑可发生于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持续性房扑则通常发生于已有心脏病患者,如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等。另外,各种原因导致的心房扩大及甲状腺功能亢进、酒精中毒,心包炎等患者亦可发生房扑。

【鉴别诊断】

心房扑动呈2∶1传导时需与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鉴别:见表11-1。

表11-1 心房扑动2∶1传导与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鉴别

(二)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亦称心房纤颤,简称房颤,是仅次于窦性心律失常和期前收缩的常见心律失常。房颤时心房收缩功能消失。

【心电图特征】

(1)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状各异、频率极快、细小、不规则的颤动波(f波),等电位线消失。f波的特点有:①形态不一,时距不等,振幅大小不一,多较房扑时F波细小;②通常以V1导联f波最明显;③f波频率一般为350~600/min。

(2)QRS波群一般不增宽(伴有室内差异性传导时除外)。

(3)心室律绝对不规则,R-R间距不等(图11-2)。

图11-2 心房颤动

【临床意义】

阵发性房颤可见于正常人,在情绪激动、运动或急性酒精中毒时发生。持续性房颤常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如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心肌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

【鉴别诊断】

心房颤动伴室内差异性传导与室性早搏鉴别:见表11-2。

表11-2 心房颤动伴室内差异性传导与心房颤动伴室性早搏鉴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