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风湿关节炎最好运动方法

风湿关节炎最好运动方法

时间:2022-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炎性、系统性的自身免疫病。少数病人以多关节炎急性起病。关节炎的特点为多发性、对称性,病情多呈慢性且反复发作。Felty综合征是指类风湿关节炎者伴脾大、中性粒细胞减少。抗角蛋白抗体谱:有助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尤其是血清RF阴性、临床症状不典型者,特异性在90%以上。环境潮湿、气候寒冷、阴雨天气、过度疲劳、精神刺激、生活不规律及外伤、吸烟等均可能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有关,应尽量避免。

(一)概述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炎性、系统性的自身免疫病。表现为外周关节持续性和进行性的滑膜炎,继而引起骨破坏和骨侵蚀,造成关节畸形。中国的患病率为0.3%左右,发病高峰为40~60岁,女性发病为男性的2~3倍。

(二)临床表现

1.起病方式 大多数病人以隐匿方式起病,伴疲劳、纳差、体重减轻、肌痛、低热,随后出现外周关节单发或对称性肿痛。少数病人以多关节炎急性起病。

2.关节表现 最易受累的部位为腕、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其次是趾、膝、踝、肘、肩等关节。病变关节有疼痛、压痛、肿胀,肿胀的原因有滑膜增生或关节腔积液。晨僵以及持续的时间和关节炎症的程度成正比。晚期可出现各种畸形,如尺侧偏斜、屈曲畸形、天鹅颈样畸形等。关节炎的特点为多发性、对称性,病情多呈慢性且反复发作。

3.关节外表现 部分病人于关节隆突部及受压部位的皮下出现类风湿结节。肺间质病变常见,还可见心包炎和胸膜炎。周围神经受损如腕管综合征、多发性单神经炎。Felty综合征是指类风湿关节炎者伴脾大、中性粒细胞减少。本病还可出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三)实验室检查

1.血象 可有贫血、血小板增高。

2.血沉和C-反应蛋白 是观察病情活动性的指标,增高说明病情处于活动期。

3.自身抗体 分为IgM型RF及IgG型RF和IgA型RF。常规检测的是IgM型RF。

(1)类风湿因子(RF):见于约70%的病人。RF在其他风湿性疾病及急慢性感染、肿瘤,少部分正常人也可以出现低滴度RF。

(2)抗角蛋白抗体谱:有助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尤其是血清RF阴性、临床症状不典型者,特异性在90%以上。

4.关节X线检查 在双手X线检查中,可见到I期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关节端骨质疏松,Ⅱ期关节间隙狭窄;Ⅲ期关节面出现虫凿样破坏;Ⅳ期关节半脱位及纤维性和骨性强直。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1.美国风湿病学会1987年诊断标准

(1)晨僵持续至少1h(每天),病程至少6周。

(2)有3个或3个以上关节肿,至少6周。

(3)腕、掌指、近指关节肿,至少6周。

(4)对称性关节肿至少6周。

(5)有皮下结节。

(6)手X线片改变(至少有骨质疏松和关节间隙的狭窄)。

(7)血清类风湿因子含量升高。

有上述7项中4项可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

2.鉴别诊断

(1)强直性脊柱炎:青年男性多发,以中轴关节如骶髂及脊柱关节受累为主,虽有外周关节病变但多表现为下肢大关节非对称性的肿胀和疼痛。常伴有肌腱和韧带附着点疼痛。关节外表现多为虹膜睫状体炎、心脏传导阻滞障碍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X线片可见骶髂关节侵蚀、破坏或融合,90%以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有HLA-B27抗原阳性,类风湿因子阴性。有更明显的家族发病倾向。

(2)银屑病关节炎:多发生于银屑诊或指甲病变后若干年,部分病人表现与RA相似,但更容易累及远端指关节,称周围型,同时可有骶髂关节炎和脊柱炎,称脊柱型,血清RF阴性。

(3)骨性关节炎:多见于中、老年人,累及负重关节,如 膝、髋及手的远端指间关节,以疼痛和骨性增生为特点,晨僵持续时间小于半小时。运动后疼痛加重,休息后缓解,血清RF阴性。

(4)系统性红斑狼疮:有部分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在病程早期以手指关节肿痛为首发症状,酷似RA。但关节外症状如皮疹、血细胞减少、蛋白尿、脱发、血清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多阳性,补体降低,有助于与RA进行鉴别。

(5)其他关节炎:风湿热关节炎,多见于青少年,特点为四肢大关节游走性肿痛,无畸形。伴有发热、咽痛、心脏炎、皮下结节、环形红斑、抗“O”滴度升高、RF阴性。

(6)干燥综合征:有轻度的手指关节炎,明显的口、眼干燥症状。

(五)治疗

1.非留体抗炎药(NSAID) 作用机制为抑制环氧化酶,减少花生四烯酸代谢为前列腺素起到抗炎、消肿、镇痛作用。是改善症状药,不能控制病情,必须与改变病情的抗风湿药同服。种类繁多。以口服为主,胃肠道反应,久用可出现肾间质损害;各种药物至少服用2周才能判断疗效,疗效不明显可改用另一种NSAID药物。不宜两种同时服用。

2.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DMARD) 此类药物能阻止关节结构的破坏,确诊后应早日应用,控制RA的活动性和防止关节变形。DMARD共同的副作用有白细胞减少、肝功能损害等,在用药过程中应定期复查。

(1)甲氨蝶呤(MTX):每周剂量为7.5~20mg,一次口服或静脉滴注,4~6周起效,疗程至少半年。

(2)柳氮磺吡啶:2g/d,分2次服,过敏者禁用。

(3)来氟米特:50mg/d,3d后10~20mg/d。

(4)金制剂:注射和口服。注射剂为硫代苹果酸金钠,口服片剂为金诺劳(瑞得)。适用于早期轻型患者。

(5)羟氯喹和氯喹:前者400mg/d分2次服,后者250mg/次,口服。每半年作眼底检测。

(6)青霉胺:开始剂量为125mg/d,无不良反应者2~4周后加至250mg/d维持。

3.糖皮质激素 使用于有关节外症状或关节炎明显或急性发作者。有系统症状者30~40mg/d,症状控制后递减,以每日低于10mg维持。

治疗方案强调个体化。大多数患者需要两种以上的改变病情的药物联合使用。

(六)转诊指征

1.严格按医嘱用药,病情不能缓解,如疼痛持续存在,关节肿胀不消失,晨僵不减轻等。

2.治疗效果好,但存在明显的不良反应,需调整治疗。

3.出现了用原发病不能解释的临床症状。

4.病情进行性加重者。

(七)预防与保健

1.预防 讲究卫生,增强体质,避免各种感染情况发生,尤其是泌尿生殖系统的感染,一旦出现应积极彻底治疗。环境潮湿、气候寒冷、阴雨天气、过度疲劳、精神刺激、生活不规律及外伤、吸烟等均可能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有关,应尽量避免。

2.家庭护理 有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由于疲劳影响学习、工作、社会活动和家庭生活,需要家庭给予同情、理解和帮助,家庭环境应清洁、安静,患者使用的物品应方便易取,桌椅、床铺、马桶或浴池等设施要适合患者的需要,督促患者按时服药,协助其进行关节功能锻炼,鼓励患者坚持生活自理,不可由家人代办日常活动如穿衣、步行等,长期卧床不起,四肢关节不活动,会使有可能完全恢复的关节变成永久残废。

3.休息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急性期有关节肿胀和疼痛时,除了适当的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外,应有充分的休息,以保证将全身及局部关节疲乏与不适减至最低程度,但不宜长期卧床休息,否则将易导致肌肉或关节萎缩、下肢关节肿痛,应减少步行和负重。上肢关节受累应减少持物和家务劳动

4.饮食 类风湿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有的患者伴有发热和贫血,有的因药物治疗可诱发胃肠道不适或溃疡病,因此这种患者需要充足的蛋白质、糖和维生素,多食碱性食物(如油菜、白菜、胡萝卜及瓜类等),忌酒,多饮水,避免刺激性食物及生冷硬的食物。

5.关节的位置 为了防止关节畸形,活动受限,保持生活自理,患者应使自己的病变关节尽可能处于正常的功能状态。正常人关节的活动范围如下,供参考:

(1)掌指及指间关节各屈曲45°。

(2)拇指置对掌位。

(3)膝关节背伸30°。

(4)肘关节屈曲90°。

(5)肩关节外展45°~60°,前屈30°~45°,外旋15°~20°。

(6)踝关节90°~95°。

6.精神和心理治疗 临床医师与康复医师合作,对患者进行有关知识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目的是教会患者自我管理策略,从而增强自我效能和信心,以应对疾病所带来的身体和心理上的挑战。当患者有明显的焦虑症状时,可给与抗焦虑药物。

7.运动练习 关节炎患者进行运动练习的种类主要由被动运动、主动运动、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相结合的助力运动及牵仰运动等。RA急性炎症控制后即应开始关节功能锻炼。关节锻炼可以增加肌力,防止关节挛缩、强直和肌肉萎缩,锻炼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方法灵活确定,活动量应由小到大,活动时间由短到长,活动次数由少到多,活动方式可由被动运动到主动运动,活动量及强度应逐渐增加至可以耐受的程度。

8.理疗 物理治疗作为RA的一项辅助治疗,有助于减少关节疼痛和肿胀。在关节炎急性期,用紫外线照射炎性关节可使局部组胺酶增加,减轻炎性反应。在亚急性期及慢性期,以各种温热疗法为主,如蜡疗、超短疗、红外线、温水浴、混疗、矿泉浴等可消肿镇痛,加速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减少粘连。

9.按摩 按摩可减轻关节周围的肌肉挛缩,有利于改善关节功能,但不能代替患者的自身锻炼,对于骨质疏松的RA患者,切忌过大过猛,以防止发生骨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