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后”农民工培训需求要素分析

“后”农民工培训需求要素分析

时间:2022-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不少农民出于工作方式和经济压力的考虑,选择了传统的“师傅带徒弟”培训方式。农民工由于自身支付能力限制,其有效需求不足的状况十分严重。在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农民工对培训的认同度不高,大部分农民工从事建筑业、工厂流水线操作等简单的体力劳动。

此外,“90后”农民工在培训的时间、地点安排、培训方式、培训主体、培训费用等方面有一些值得重视的特点,对他们的培训需求将产生直接、重要的影响。

在培训的时间地点安排方面,农民工比较倾向于接受较短时间、不脱产、离工作单位或住所近的培训。其中主要原因一是因为农民工大多希望学习一门见效快的实用技术,而学习一门简单实用技术不需要太长时间。同时,对于每天工作较长时间的农民工群体来说,剩下的时间他们也不够调配,长时间培训耽误了他们挣钱的机会。二是因为农民工大多有工作压力经济压力,脱产培训将会无法维持生活,培训地点太远将会增加他们的时间及交通成本。

在培训方式上,调研结果显示,“老师讲解演示,学生现场操作”是最受欢迎的培训方式,因为这种方式能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农民工能从中学到技术。有不少农民出于工作方式和经济压力的考虑,选择了传统的“师傅带徒弟”培训方式。也有不少农民工选择了多种结训方式,希望将课堂讲授、实际操作、师傅带徒弟等各种方式结合起来,灵活运用。总之,不论采取什么方式,目的是要有好的培训效果。

在培训主体的选择上,农民工最倾向于接受政府组织的培训,有大多数农民工选择了和政府有关的部门作为培训的组织者。这种选择的原因主要是政府组织的培训免费或者收费低廉,公益色彩浓厚,适用性强,而且培训之后,基层政府部门还能为之联系接收企业,提供就业机会。而农民工普遍认为企业提供的培训仅是针对其从事的岗位工作,多强调劳动纪律和简单机械操作,对自身素质提高作用不大。至于技校、中专等营利机构,虽然其培训内容较为系统,也能提供就业机会,但高昂的费用使一部分农民工望而却步。

在培训费用的支付上,农民工支付意愿薄弱。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其收入水平低。现实生活中,农民工群体大多面临着经济上的困境,大多数农民工靠出卖体力赚取微薄的工资,部分青年农民工还需依靠农村家庭供给来支撑其最初的城市生活。农民工收入微薄,除去其生活必要开支所剩无几,能用于自身教育结训投资的就更少了。农民工由于自身支付能力限制,其有效需求不足的状况十分严重。另一方面在于农民工对培训意义的认识不足。在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农民工对培训的认同度不高,大部分农民工从事建筑业、工厂流水线操作等简单的体力劳动。他们认为没有必要再花成本去学习培训。部分营利性培训机构一味追求经济利益,不负责任盲目招生,培训质量低下,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农民工对培训的错误认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