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物流的解析

物流的解析

时间:2022-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事销售物流的企业被称为Distribution Center。现代物流是与传统物流相区别的一种理念和业态,它延伸并扩大了传统物流的功能,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物流管理需要对流体进行检验、养护,在物流过程中需要根据自然属性合理安排运输、保管、装卸等物流作业。物流载体的状况直接决定着物流的质量、效率和效益。正确地掌握流向的变化规律,可以合理地配置物流资源、合理规划物流流向,从而降低物流成本、加快物流速度。

第三节 物流的解析

一、广义物流与狭义物流

在物流概念的演进过程中,Logistics和Physical Distribution在内涵和范围上具有较大的差别(见图1-5)。

Logistics包含采购物流、厂内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废弃物流及回收物流五种形式,这是广义上的物流。就狭义而言,物流仅指销售物流,即从工厂生产制造出成品,通过具有集货、理货、库存和配送等功能的企业,配送至零售部门。从事销售物流的企业被称为Distribution Center(物流中心或配送中心)。

二、“流”和“流通”

“流”和“流通”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术语。二者的联系在于流通过程中,物的物理性位移常伴随着交换而发生,物理性位移是最终实现流通不可缺少的物的转移过程,因而流通领域是物流中“流”的一个重点领域。二者的区别,一是涵盖领域不同,“流”不但涵盖流通领域也涵盖生产、生活等领域,凡是物发生物理性移动的领域,都是“流”的领域,而流通中的“流”只是全部“流”的一个局部;二是“流通”并不以其整体作为“流”的一部分,而是以其实物物理性移动的局部构成“流”的一部分,流通领域中商业活动涉及的交易、谈判、契约、分配和结算等活动是不能纳入到物理性移动之中的。

三、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

现代物流是与传统物流相区别的一种理念和业态,它延伸并扩大了传统物流的功能,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虽然对现代物流的严格定义还有争论,但可以肯定的是,现代物流及其管理广泛地采用了先进的管理技术、工程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等。随着时代的进步,物流管理和物流活动不断朝着先进水平迈进(见表1-2)。

以物流的功能要素仓储为例,人们习惯以单个企业为单位进行库存管理,科学地提出了ABC分类、JIT、MRP、MRP Ⅱ等管理方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当传统的仅考虑单个企业的视角变为多个企业联合库存管理时,共享资源、资金与信息,可以降低库存、提高效率,这个问题就发生了“质”的变化。这就是现代物流解决问题的视角之一。连锁企业的发展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

因此,现代物流具有服务性、基础性、高渗透性和综合性等产业特性(见图1-6),强调通过一个系统内所有物流活动间的协调,来促使这些物流活动共同寻求物流总成本的最小化和保持预期的客户服务水平[1],“以达到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和增加共同利益的目的”[2]

专栏1-4 物流系统化

1970年6月,日本运输省发表的“物流系统化的道路”报告中提出了理想的物流系统:①各种物资的系统化——各种物资运输、保管等系统化;②根据机能实行物流系统化——运输、保管等机能系统化;③每一个企业的系统化——企业等实行本企业物流的系统化;④与地域结合的物流系统化——包括特定地域在内的物流系统化。

四、物流七要素

物流系统是由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和物流信息等功能组成的有序协调集合体。物流系统的构成情况见图1-7。

物流系统的运行主要体现在流动七要素上。

1.流体

流体指物流中的“物”,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是指其物理、化学、生物属性。物流管理需要对流体进行检验、养护,在物流过程中需要根据自然属性合理安排运输、保管、装卸等物流作业。社会属性是指流体所体现的价值属性,以及相关交易者间的各种关系,有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作为物流的流体还肩负着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使命。

专栏1-5 几个概念的辨析

“物资”(material)在中国专指生产资料,有时也泛指全部物质资料,较多指工业品生产资料。其与物流中“物”的区别在于,“物资”中包含不能发生物理性位移的生产资料(如建筑设施、土地)。另外,属于物流对象的各种生活资料不能包含在“物资”概念之中。“物料”(matter or material)是中国生产领域中的一个专门概念。生产企业习惯将最终产品之外的,在生产领域流转的一切材料(不论其来自生产资料还是生活资料,如燃料、零部件、半成品、废料)统称为“物料”。

“货物”(cargo)是交通运输领域中的专门概念。交通运输领域的经营对象可分为人和物,除人之外,“物”统称为货物。

“商品”(commodity)中一切可发生物理性位移的物质实体都是物流研究的“物”,无形商品(如服务)则不属于此。商品实体仅是物流中“物”的一部分。

“物品”(goods)是生产、办公、生活领域常用的一个概念,在生产领域中,一般指不参加生产过程,不进入产品实体,而仅在行政、后勤等领域使用的与生产相关或有时完全无关的物质实体;在办公生产领域则泛指与办公、生活消费有关的所有物件。

流体的结构是经营者关注的焦点(如百货商店的商品结构调整),可以为经营者优化商品生产和经营品种结构提供依据。物流渠道中流动的是各种各样的流体,但是经营者必须根据其经营目标定位来合理地确定其流体的规模和结构。

2.载体

载体指“流体”借以流动的设施和设备,分为基础设施和设备。基础设施多是固定的,而设备多是可以移动的,是以基础设施为基础,直接承载并运送流体的设备。物流载体的状况直接决定着物流的质量、效率和效益。物流载体的结构、规模是物流学科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关注点,尤其是对物流载体的网络结构、技术进步等(如物流中心选址)的研究。

3.流向

流向指“流体”从起点到终点的流动方向,包括自然流向、计划流向、市场流向和实际流向。对某种商品而言,可能会同时存在以上几种流向。正确地掌握流向的变化规律,可以合理地配置物流资源、合理规划物流流向,从而降低物流成本、加快物流速度。

4.流量

流量是通过“载体”的“流体”在一定“流向”上的数量表现。流量与流向是不可分割的,每一种流向都有一种流量与之相对应。流量可以分为自然流量、计划流量、市场流量和实际流量。理想状况的物流应该是在所有流向上的流量都均匀分布。实际上,一定时期内,流体之间、载体之间、流向之间、承运人和托运人之间的实际物流流量不可能出现均衡,这就需要尽可能从宏观物流角度来消除物流流向和流量上的不均衡。

5.流程

流程即通过“载体”的“流体”在一定“流向”上行驶路径的数量表现。流程与流向、流量一起构成了物流向量的三个数量特征,流程与流量的乘积是物流的重要量纲(如吨公里)。基于流向的分类,流程可以分为自然流程、计划流程、市场流程与实际流程;另外,流程还可以分为实际流程和理论流程,其中,理论流程往往是可行路径中的最短路径。

6.流速

流速即单位时间内“流体”转移的空间距离,即“流程”除以时间。流体在转移过程中总是处于运输过程或储存过程中。由于储存过程花费时间而不发生空间位移,因此,储存过程的存在是导致流速降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运输过程采用的具体运作方式(如不同的运输工具、不同的运输网络布局)也会对流速产生影响。

7.流效

流效,即效率(efficiency)和效益(effectiveness)。物流效率指投入单位人力、资本、时间等要素所完成的物流量大小。通常用物流的反应速度、订货处理周期等指标来衡量。物流效益指投入单位人力、资本、时间等要素所完成的物流收益的大小。可以用成本、收益、服务水平等指标来衡量。两者从根本上是一致的,物流的高效率一般会带来高效益。

物流七要素存在于任何层次、类型、规模、环节、行业的物流系统中,要素之间有极强的内在联系,如流体的自然属性决定了载体的类型和规模,流体的社会属性决定了流向和流量,载体对流向和流量有制约作用,载体的状况对流体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均会产生影响,流体、载体、流向、流程等决定流速。物流七要素是从“物的流动”的角度抽象出来的最基本要素,如果从物流的运作角度分析,还应包括人的要素、组织要素、资金要素、信息要素等,但这些要素不是“物流”区别于其他“流”的最根本要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