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两种取向之优劣

两种取向之优劣

时间:2022-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这样的两种取向,我们再做一下讨论。这种情况是存在的。另外一点,所谓体悟天道的、整体主义的,正心诚意的这样一种取向仍然是作为人类的取向而已,而不是天道本身,这要非常清楚。他们的取向更接近天道。这种取向很有问题。个体主义的取向,就是我的经验的东西,也是不能代替整体主义的。经验的方法有局限性,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必须用整体主义的或正心诚意的这种取向来弥补。

三、两种取向之优劣

对于这样的两种取向,我们再做一下讨论。一方面,形而上的传统更容易超越,并非说它能完全替代形而下的传统。为什么呢?是因为所谓形而上的传统的一个特点是从整体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实际上,所谓正心诚意的方法就是整体的角度。比如说两个人在争吵的时候,你站在中立的角度最能找到对这两个人最好的一种结果,在两人世界中就是一种整体的角度。对于宇宙万物来讲,整体角度就是我们要想到宇宙万物。比如我们要实现世界大同,这在各个国家之间来说是整体的角度,但是如果从宇宙角度来讲,它就不是整体角度。所以整体角度是相对的,它是一个没有边界的、无边无沿的、没有开始没有终结的、全知全能的角度。这样的角度的好处就是弥补任何时候人类的经验的局限,经验必定是有限的、局部的和偏颇的,是不正的。

但是你不能简单地说这种整体的角度能够替代经验的个体的角度,这也是大错。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怎么判断什么是整体最好的东西,我们怎么认定一个社会是最好的社会呢?你不能说我有一个整体的角度,就能判断哪个社会最好。我们有什么方法呢?我觉得这个方法很简单,就是看这个社会中,所有的个体是否好。你不能代表上帝说什么社会最好。所以你不能说,我就是从整体角度的,不需要经验的。个人很重要,个人的感觉很重要。没有个人利害的感觉,我们怎么能知道这个社会好不好呢?大家要知道,我在说超越利害的时候,并不是否定利害,这要非常清楚。一个整体是否成功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要由绝大多数个体是否幸福来判断,而他们是否幸福只有他们自己说了算。你不能说,你代表上帝说他们都幸福,他们就幸福了,肯定不是这样的。幸福与否要从本人嘴里说出来,这非常重要。当然,这些个体是指绝大多数,不是所有的人。

儒家的视角是整体角度和个体角度的结合。大家慢慢地要接触“天”的概念,这是一种自然神的观念,儒家的自然神的概念就是“天”。儒家讲天道,讲天命,讲天理,这是一个整体角度的概念。但是呢,儒家也解释,怎样理解抽象的“天”。《尚书》中有一句话叫作“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即“天”看的角度就是老百姓看的角度,“天”用耳朵听的角度就是老百姓听的角度。这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是对的。儒家把“天”和“民”联系在一起了。在我的解释里,这是整体角度,但是又绝不用整体主义替代个体主义,必须是老百姓说我们幸福,“天”才满意,“天”才说这是对的。“天”不能自己说“你就是幸福的”,老百姓没有说话,老百姓其实不幸福。这是非常重要的。

(插问:我有一个问题,超越和利害产生冲突的时候怎么办?他认为老百姓很满意,而老百姓不满意,这时怎么协调?有什么规则协调?)

首先超越,绝不是超越老百姓的利益,它不是和老百姓的利益有根本冲突,超越是要超越任何个人角度的利害,这种超越其实包含个人利益在里头。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整体的所谓幸福,或者整体的成功就是由这些个体的成功组成的,就是说,老百姓的利害就是“天”的利害,对老百姓有利就是对“天”有利,对老百姓不利就是对“天”不利。这一点是没有冲突的。但是在很少的情况下,是有不同的,这时候是要超越的。这种超越在某种情况下,可能要牺牲某些局部利益。但是这种局部利益要谁来牺牲?这是我们后面要讲到的。你可能问的是超越部分产生的损害怎么办?这种情况是存在的。现在简单讲一讲。第一点,所谓超越仍然是为个体的长远利益;第二点,超越时所要付出的代价不是一般老百姓付出代价,是精英付出代价。这是我在后面要详细讲的。

另外一点,所谓体悟天道的、整体主义的,正心诚意的这样一种取向仍然是作为人类的取向而已,而不是天道本身,这要非常清楚。因为无论是孔子,还是耶稣,还是穆罕默德,他们比一般人更能体悟天道,但是并不完全代表天道。他们的取向更接近天道。所以整体主义在某种情况下还是有些偏差,我们经常讲,“千虑一得”“德者得也”,这是“道德”的“德”,即人的德是对天道的某些片段的领悟,他不能领悟所有的天道,但他能领悟某些片段,所以叫“德者得也”,得道的人得到某些领悟。更何况,有些人根本没得道,却打着上帝的旗号,假传神旨,为自己谋取私利。这种情况经常发生,比如罗马教廷,在很腐败的时候,卖赎罪劵,那简直就是宗教腐败。在中国,部分寺庙也有宗教腐败,算命,开个光,都要很多钱,他们是打着宗教的旗号向你要钱,已经不是宗教了。这种取向很有问题。

那么,反过来讲,也是如此。个体主义的取向,就是我的经验的东西,也是不能代替整体主义的。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通过经验的、通过多次重复博弈形成的结果会怎样。大家知道,通过经验互动获得的合作、形成的制度,它有很大的局限性和缺陷,比如市场失灵。通过经验互动形成了更好的结果,但不是任何时候都能起作用,还有一个弥补的方法,政府来补救。但是政府又有失灵。比如投票悖论,多数人暴政等。民主本身有缺陷,这是公共选择理论已经证明的。它是有缺陷的,它不能最终解决许多问题。比如一个国家内的少数民族问题,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等一系列的问题。甚至投票规则可能把大多数人不喜欢的领导人选上来,比如希特勒被选上。当然对于民主失灵还有一些约束,如法治。哈耶克讲过的对投票结果进行约束。什么叫法治?就是依法治理(rule of law,rule by law),只根据法律的原则,而不是人的意愿来进行治理,再多的人反对也没有用。但是哈耶克讲的这个法是宪法,是道,这是在宪法层次,它先于你的投票,高于你的投票,不能说大多数人不喜欢就能把它推翻。但是法治也有问题,我就不多说这些了。也就是人类想到的所有有形的制度都有缺陷,都有局限性。这就是它们的问题。

还是刚才的那句话,你再想用各种经验的方法去整合这个社会、去解决社会问题,它仍然不能完善地解决问题。经验的方法有局限性,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必须用整体主义的或正心诚意的这种取向来弥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