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最大的自私是无私,最大的索取是奉献

最大的自私是无私,最大的索取是奉献

时间:2022-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认为恰恰相反,只有无私才能让你赢得更多,“最大的无私就是自私”。不自生,就是不为自己而生,为谁而生呢?圣人明白了天地“不自生”的道理,所以学会了为众生而活,舍己为人、舍生取义,所以,圣人因此而受人们爱戴。据美国的一项最新的调查显示,最能给人带来满足感的工作是牧师和消防员,因为他们能够向别人伸出援手。

经常坐车、开车,久而久之,我就能从开车上看出一个人是不是自私。比如有时候有的人认为我不需要就不用开灯,殊不知开灯不仅仅只是为了照亮别人,更为了让别人看见你。其他诸如变道不打转向灯、山路上转弯不鸣笛、对面来车时开远光灯、停车把路堵上等,就是因为只考虑自己不为别人考虑,这样做的结果很容易造成大事故。

人性都是自私的,但是要获得别人的信任支持,就必须变得无私。有的人说,那无私不就吃亏了吗?我认为恰恰相反,只有无私才能让你赢得更多,“最大的无私就是自私”。为什么这么说?无私怎么就变成自私了?因为你越无私,对这个社会的贡献越多,社会回馈给你的就越多。将心比心,如果一个人老是对你很无私的时候,你是不是要考虑怎么回报他?一个人越为别人着想,别的人才会为他着想。

老子说:“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不自生,就是不为自己而生,为谁而生呢?为万物而生,为万物提供生存的基础,结果,天地从此永恒。而人呢,都在为谋求自己的利益活着,所以人很渺小。圣人明白了天地“不自生”的道理,所以学会了为众生而活,舍己为人、舍生取义,所以,圣人因此而受人们爱戴。你给予别人,别人才会回报你;你越想索取,别人就越捂紧自己的口袋;你自私,别人就对你自私;你无私,别人才会对你无私。故称:无私才能成其私。

有两个人死后到了上帝那里,上帝就问,我让你们两个再世为人,你们两个有什么要求吗?其中一个说:我上辈子很穷,工作很辛苦,下辈子我想做一个只索取不用工作的人。另一个人想了想说,我上辈子不缺吃不缺穿,家产那么多,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所以,下辈子我只做个给予的人,把多余的都分给穷人。结果呢,第一个人投胎做了乞丐,第二个做了有钱人,行善布施,周济穷人。

给予快乐还是索取快乐?有的人会说,索取当然快乐啊!但是被索取的那个人会快乐吗?如果不会,一个善良的人会把他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不快乐上吗?很显然是不会的。而只有当一个人给予别人的时候,别人会快乐,自己也会得到真正的快乐。据美国的一项最新的调查显示,最能给人带来满足感的工作是牧师和消防员,因为他们能够向别人伸出援手。我举个小例子,身边经常有人要求别人请他吃饭,但是,一个经常请别人吃饭的人会快乐还是要求别人请他吃饭的人会快乐?经常要求别人请吃饭的人,会招致大家的讨厌,这样的人会快乐吗?而经常请别人吃饭的人,不仅大家快乐,而且大家都觉得不好意思,都想方设法想回报他,所以他就得到了真正的快乐。我就经常以请别人吃饭为快乐,不仅在公司请同事,而且同学、朋友聚会,除非提前说好AA制,一般我都悄悄把单先买了。

华创语录

给予的人是富有的。爱只会越舍越多,快乐也会越舍越多,幸福更会越舍越多。

无论你舍的是什么,基于的都是一种付出的快乐。这种快乐会改变你的心态,改变你的人生,别人也会回馈同样的爱。如果你的爱感染了别人,别人也会同样做个给予的人。我的微信签名就是这样一句话:心中无求才是富,被人需要方为贵。

有钱人未必是喜欢舍的人,但喜欢舍的人一定都是“富有”的人。世界上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接受了别人的恩情而自己无以回报。人都有回报的本能,我们不需要对别人付出太多,但在他们真正需要你的时候,适时伸以援手,就是最好的施予。

《礼记·檀弓下》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时齐国闹饥荒,黔敖在路旁施舍食物,对一个饥民说:“嗟!来食。”饥民说,我正是因为不吃“嗟来之食”,才饿成这个样子。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被别人看得起,希望在别人眼中有尊严,因此在帮助别人时要记得维护他的尊严,要用正确适当的方式去帮助他。

听同事讲过一个他爷爷的经历。当年爷爷家很穷,又赶上奶奶生病,急需用钱。大雪天的,他去向村里的首富借钱。首富知道后,很爽快地就借给了爷爷两块大洋,还大方地对爷爷说:“如果不方便的话不用还了!”爷爷千恩万谢后,接过钱就匆匆往家赶。那位首富还对着他的背影又喊了一遍,“不用还了!”

第二天一大早,首富打开自家院门,发现院内的积雪已被人清扫,连屋瓦也扫得干干净净。他十分不解,就让人在村里打听,才知道原来是爷爷做的。这件事情使首富明白,白白给别人一份施舍,只能将人变成乞丐。于是他就让爷爷写了一份借据,爷爷因而流出了感激的泪水。

这位爷爷用给那位首富扫雪来维护自己的尊严,而首富让他写借据也成全了他的尊严。我们身边周围经常有这样的人,稍微帮了别人点忙就觉得自己有恩于人,就心怀优越感,感觉自己高高在上。这样做是显示了你的成就,但却伤害了对方的心,只会适得其反。

为什么帮助自己的人那么少?想想你平时是否也帮助过别人?你是怎样帮助他们的?你是否喜欢与那些与人为善的人交往?你和别人这种互相帮助的次数越多,你遇到困难时得到帮助的次数就越多。

一生为穷苦病弱的人们服务的特蕾莎修女身无长物,却成为全世界尊敬的人。她有段名言:“我们必须在爱之中成长,为此我们必须不停地去爱,去给予。”爱、奉献、理想、给予,这是人类最宝贵的一种精神资源,也是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能够感知幸福、快乐的精神之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