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行动中,农村党员干部要积极通过创新服务模式,依托日益发达的网络,开展网上社保办理、个人社保权益查询、跨地区医保结算等互联网应用,将村和居委会的便民服务站、乡镇的便民服务中心、县级的政务服务中心搬上网络,使服务增效,真正做到便民、为民、利民,实现“服务到家”“服务到人”,让老百姓足不出户享受便捷高效的服务。
●做好技术方面的服务
在农业生产技术环节,“互联网+益民服务”就是要求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组织涉农企业,建立互联网技术精细化管理平台,运用先进互联网技术,全面掌握每个地块土质状况、农作物生长情况、家禽家畜生长情况,实行分类指导,将服务延伸到每个地块,延伸到每只禽、每头牲畜,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科技化、组织化和精细化水平。
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成为广大农民学习农业知识和实用技术的致富点,成为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活动点,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支撑点。
●做好流通方面的服务
在农业生产流通环节,“互联网+益民服务”就是要求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通过互联网络,真正实现“订单农业”,推进农业生产流通销售方式变革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增值空间。同时,规范用好农村土地流转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土地流转透明度,保障农民群众权益。
比如在“订单农业”方面,“订单农业”,是龙头企业连接农户的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增加了农民收入。由政府出面帮助农民开发致富项目,洽谈农业订单,实现千家万户的农产品与大市场的连接,本来是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但有些企业签单后不履行合同,农民不敢轻易签单,是在情理之中。因此,我们的干部只有加以引导,才能将好事办实,实事办好。如果不从农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只是把发展“订单农业”作为捞取个人政绩的资本,就失去了“订单农业”的实际意义。同时,开发“订单农业”项目,要与当地的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等相适宜,否则,盲目草率地让农民签单,秋后赔了本儿,农民最伤心。
●做好管理方面的服务
在社会创新管理上,“互联网+益民服务”就是要求农村党员干部推进网上信访,提高信访工作质量、效率和公信力,使农村各种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化解,使干部群众之间、党员群众之间交流更便捷,沟通更容易,矛盾更能得到解决;就是要求将党务、村务、居务在网上全面公开,将镇干部任免、村干部选举、低保政策执行、农村财务、一事一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贫困户帮扶、惠农政策的实施等事项通过“互联网+”行动,使之更加精准、更加及时、更加公平合规合理、信息更加快捷,让群众真正参与到村务、居务和其他重大事项中来。
比如就村务公开来说,公开的内容主要有:财务收支情况,农民负担情况,计划生育管理情况,优抚和救灾救济款物发放情况,使用土地和宅基地审批情况,集体土地、集体经济项目承包和经营情况,电费、水费收缴使用情况,征兵、招生和乡镇或村办、中小学收费情况,上级党委、政府的有关政策、规定情况,村干部工作目标公开,重大决策公开等。村务公开的程序及时间是,公开前提交村民代表会议审议并通过;公开后认真听取村民意见,给予及时答复和改进;一般村务定期公开,最长不超过3个月;时限较长事项(如修路、建校等),每完成一个阶段公布进展情况。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要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建立起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全套档案卷宗。
总之,农村党员干部要做好“互联网+益民服务”,就必须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树立为民服务的意识。就必须与时俱进,努力学习互联网知识,只有掌握互联网知识,才能运用互联网为群众服务好,为所负责的工作添力。就必须科学地认识互联网在工作生活中的作用,不能夸大互联网作用,为懒、浮、拖寻找借口。就必须深入到农村基层,进村入户,踏实做好服务群众的每项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