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态中心主义

生态中心主义

时间:2022-0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9章 生态中心主义——荒野案例4中国的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在卫星地图上区别人口稠密与否的方法很简单,那些斑斑点点发灰的地方就是人类的居住地,而那些黄绿色地区或者是天然的林区草区,或者是农作物区。退耕还林还草之后,人类干预减少,大自然得以恢复其生机,成为适宜于在这类地区生长的动植物的栖息地。
生态中心主义_荒野_环境伦理学概论

第9章 生态中心主义——荒野

案例4

中国的退耕还林还草政策

在卫星地图上区别人口稠密与否的方法很简单,那些斑斑点点发灰的地方就是人类的居住地,而那些黄绿色地区或者是天然的林区草区,或者是农作物区。这让我们直观地认识到,原来我们一直生活在绿色的怀抱里。如果你再拉近镜头仔细地一看,成片的绿色的边缘处,那些靠近人类密集居住区的一侧,其绿色在逐渐变淡,转而成土黄色。可以想象,如果没有人类的耕作,那些土黄色原本也应当是绿色的。

生态学一词最初是德国生态学家恩斯特·海克尔(Ernst Haeckel)19世纪60年代发明的。他用两个希腊词”Oikos”(“家用的”或“家”)和”logos”(“研究”)组成一个新词ecology,即研究生物体在它们的家或环境中的科学。如果把包括人类生命在内的生物群体看成一个大家庭,生态学就是要研究这个家庭中成员之间的联系的科学。假设人类是这个家庭的管家(先不讨论人类具备不具备这个资格),那么对于天然林区草区边缘靠近人类居住区的位置该怎么经营呢?中国的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就是其中一种经营方式。

按中国2002年12月6日通过的《退耕还林条例》第二章第15条,以下一些地区要进行退耕还林:1)水土流失严重的;2)沙化、盐碱化、石漠化严重的;3)生态地位重要、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的。对于江河源头及其两侧、湖库周围的陡坡耕地以及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严重等生态地位重要区域的耕地,应当在退耕还林规划中优先安排。

这些退耕区多属于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便的山区或半山区,平川谷地很少,不适宜于人类的生存。退耕还林还草之后,人类干预减少,大自然得以恢复其生机,成为适宜于在这类地区生长的动植物的栖息地。

从2003年到2008年5年时间内,中国累计退耕还林、植树造林4.79亿亩,退牧还草5.19亿亩(温家宝,2008)。对退耕还林还草的效果,最有说服力的是大量野生动物的出现。由于退耕还林还草,承德丰宁京北大草原生态环境日益改善,一些久违的狼、狐狸、狍子、沙斑鸡等野生动物又成群现身在草原森林之中。(燕赵晚报,2005-03-08)

案例5

2009年澳大利亚森林大火

澳大利亚一直以其独特的地理及生态环境闻名于世,用澳大利亚人的话说,“我们很幸运”。农牧业和矿业支撑起了这个国家的经济,因而她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之称。澳大利亚人口大多居住在东南靠海的地区,这些地区的森林90%是桉树,一种被称为澳大利亚“土地卫士”的树种。

2009年2月7日,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发生历史上最严重的森林大火,造成200多人死亡,2000多所房屋被毁,5000多人无家可归。《自然》杂志网络版分析了火灾的原因(Schiermeier,2009)。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植被主要是灌木和桉树,当天气干燥时,这些植被很容易被引燃。2月7日,维多利亚州的气温达到历史新高48.4摄氏度,再加上大风和人为纵火因素,火势很快在城郊地区蔓延,最终导致了这场灾难性的大火。

闪电通常也会引发山火,但2009年2月8日之前,该地区一直没有雷电交加的暴风雨的报道。温暖、干燥的夏天是澳大利亚亚热带气候的典型特征,野火也是。如果火势比较温和,将对生态系统有益,例如,小火能够烧掉干枝枯草,为植物生长提供营养。大多数树木和高的植物都能够在普通的林区大火中存活,而且,频繁的小火也会减少发生灾难性大火的隐患。

澳大利亚、葡萄牙和美国加利福尼亚等国家和地区都在采用一种名为“可控制烧除”的防火方法,其思路是不时地故意引燃森林中的部分枯木以防止大火。但是也有专家称,该方法也存在缺陷,一是火势不好控制,因为受地形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二是费用太高。生态学家也在评估燃烧不同类植被的最好时间,以期找到最好的策略,尽可能降低对植被造成的损失。

在这场灾难中,人类和动物都是受害者,那么桉树怎么样呢?

为了对付频繁的森林火灾,桉树的营养输送管道都深藏在木质层的深部,种子也包在厚厚的木质外壳里。一场大火过后,只要树干的木心没有被烧干,雨季一到,桉树又会生机勃勃。桉树种子不仅不怕火,而且还能借助大火把它的木质外壳烤裂,便于生根发芽。像凤凰涅磐,火灾之后的桉树能生长得更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