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新及创新职能

创新及创新职能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创新”并不是陌生的词汇,它经常出现在各类管理学著作和教材之中。管理的创新职能就是要突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基本规律对于组织的作用。创新对于组织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是因为创新是组织发展的基础,是组织获取经济增长的源泉。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创新使得物质繁荣的增长更加便利。组织只有不断创新再创新才能从容渡过各种难关,持续健康地发展。作为管理职能的创新工作就是在这种原则指导下的创新活动。

学习目标

1.掌握创新作用、方法及其内容。

2.理解创新过程管理。

【任务导入】

圆球游戏中的创新思想

圆球游戏是一个团队训练的经典游戏,其游戏规则是:①所有的人分成三组,每个小组约20人,分别配有1,2,3号球;②游戏要求将球按1,2,3号的顺序从发起者手里发出,最后按此顺序回到发起者手里。在传递过程中,每一人都必须触及到球,所需时间最少的获胜;③球掉在地上一次额外加10秒。

培训师记录下来了比赛的情境和三组的成绩。游戏开始时,三组人一般会不约而同地围成了三个圈,一个接一个地传递,记下三组的成绩,分别为17秒、18秒和50秒。同时培训师问大家“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让时间变得更短些?这个游戏的最好成绩为8秒。”培训师向所有小组提出挑战。(参考思路:用手围成一个圆筒状,让三个球分别从上面滑下,所用时间仅为4秒!这是一个绝妙的想法!当然可能还有更快的方法,培训师需要不断启发学员去思考新的方法。)

有的队员在看到成绩连自己都不敢相信——“开始觉得30秒已是不可思议的!”“能不能再快些?”一个又一个想法从队员们的脑中蹦出来,游戏过程中不断传来喜讯……“9秒”“5秒”“4秒”,最快的居然只用了0.58秒!通过这个游戏让学员感受到:每一件看似不可能的事情摆到面前时,这种“不可能”的心理定势,使每个人都会想到放弃。做了才能成功,但最终的成功不是因为你做了,而取决于你怎样去做。发挥团队智慧,集合团队的创意,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奇迹般的成功了,这就是团队的力量!思维可以指导人们的行动,同时也约束人们的行动。要想成功,唯有敢于超越自己的思维。

对一家企业而言,也许你的条条框框为你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一味地遵循就易沦为守旧。为员工建立一种启发创造性和“冲破框架”的环境条件:鼓励创新精神,从而开发突破性的解决方案与策略,也就为企业创造更多意想不到的机会。

【任务书】

1.了解创新的发展及其对管理的影响。

2.熟悉管理变革与创新实践的最新动态。

3.掌握21世纪管理发展的大趋势。

【相关知识】

组织、领导与控制是保证计划目标的实现所不可缺少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们同属于管理的“维持职能”,其任务是保证系统按预定的方向和规则运行。但是,管理在动态环境中生存的社会经济系统,仅有维持是不够的,还必须不断调整系统活动的内容和目标,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要求——这即是经常被人们忽视的管理的“创新职能”。

一、创新职能

“创新”并不是陌生的词汇,它经常出现在各类管理学著作和教材之中。人们通常将它与设备的更新、产品的开发或工艺的改进联系在一起。无疑,这些技术方面的革新是创新的重要内容,但不是全部内容。创新首先是一种思想以及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实践,是一种原则以及在这种原则指导下的具体活动,是管理的一种基本职能。创新工作作为管理的职能表现在它本身就是管理工作的一个环节,它对于任何组织来说都是一项重要的活动;创新工作也和其他管理职能一样,有其内在逻辑性,建构在其逻辑性基础上的工作原则,可以使得创新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一)创新工作是管理过程的重要一环

从逻辑顺序上来考察,在特定时期内对某一社会经济系统(组织)的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下述内容:

(1)确立系统的目标,即人们从事某项活动希望达到的状况和水平。

(2)制订并选择可实现目标的行动方案。

(3)分解目标活动,据此设计系统所需要的职务、岗位,并加以组合,规定它们之间相互的关系,形成一定的系统结构。

(4)根据各岗位的工作要求,招聘和调配工作人员。

(5)发布工作指令,组织供应各环节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信息条件,使系统运行起来。

(6)在系统运转过程中,协调各部分的关系,使他们的工作相互衔接、平衡地进行。

(7)检查和控制各部门的工作,纠正实际工作中的失误和偏差,使之符合预定的要求。

(8)注视内外条件的变化,寻找并利用变革的机会,计划并组织实施系统的变化和发展。

上述管理工作可以概述为:设计系统的目标、结构和运行规划,启动并监视系统的运行,使之符合预定的规则操作;分析系统运行中的变化,进行局部或全局的调整,使系统不断呈现新的状态。显然,概述后管理内容的核心就是:维持与创新。任何组织系统的任何管理工作无不包含在“维持”或“创新”中。维持和创新是管理的本质内容,有效的管理在于适度的维持与适度的创新的组合。

(二)创新工作是重要管理活动

组织作为一个有机体和所有的生物有机体一样,都是处于不断进化和演变过程之中的,任何组织管理只维持工作显然是不够的,它无法实现组织的可持续发展。管理的创新职能就是要突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基本规律对于组织的作用。

创新对于组织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是因为创新是组织发展的基础,是组织获取经济增长的源泉。在过去的20世纪中,人类的经济获得了迅猛的增长,20世纪大部分时期的增长率超过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这种发展和增长的根源就是熊彼特所说的创新。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创新使得物质繁荣的增长更加便利。

其次,创新是组织谋取竞争优势的利器。当今社会,各类组织的迅速发展,使得组织间的相互竞争成为普遍现象。特别是全球化的深入,工商业的竞争更加激烈。要想在竞争中谋取有利地位,就必须将创新放在突出的地位。竞争的压力要求企业家们不得不改进已有的制度,采用新的技术,推出新的产品,增加新的服务。有数据表明,在创造性思维和组织效益之间具有直接的正相关性。

再次,创新是组织摆脱发展危机的途径。我们所说的发展危机是指组织明显难以维持现状,如果不进行改革组织就难以为继的状况。发展危机对于组织来说是周期性的,组织每一步的发展都有其工作重心的转变和新的发展障碍。在创业期间,管理目标更主要是对需求快速、准确的反应,资金的充裕和安全问题;进入学步期和青春期,组织管理的目标更多在于利润的增加和销售量及市场份额的扩大;组织成熟期后管理目标转向维持已有市场地位。相应地在各阶段组织会出现领导危机、自主性危机、控制危机和硬化危机。组织只有不断创新再创新才能从容渡过各种难关,持续健康地发展。

(三)创新工作具有逻辑的结构

人们对于管理的创新职能存在一些误解,如有些人会将创新看成是偶然性的活动,是非正常的千奇百怪的事情,创新源于个别敢于吃螃蟹的人等。事实上,就个体的某次创新活动而言,它可能出自于勇于探索的成员,创新的成果也会超出常人的想象,会具有偶然性因素的作用。但是,组织的创新工作并不等于个别的创新活动,而是大量的创新活动表现出的共性的逻辑性与原则。作为管理职能的创新工作就是在这种原则指导下的创新活动。

实践和理论研究都表明组织的创新工作经历了内外因素分析、创新计划和决策、组织和实施创新活动等几个环节。内外因素分析就是要分析公司所面对的内外环境因素、分析组织的创新需求、明确组织可创新的问题、认知创新活动的利弊得失。创新的计划和决策的任务是确定公司新的愿景和战略,制订创新的计划,如创新的内容、创新的深度和力度、创新的切入点、创新的时间进度和预期达到的目标;在创新的组织和实施阶段包括组建创新团队,培训创新的骨干,进行组织重构和重新分配资源,进行创新进程的控制和评估创新的成果,并将获得的成果加以推广和应用。于是,组织进入到了新的管理阶段,其目标是保持和巩固创新的结果,使得创新活动带动组织绩效全面提升。创新工作就是在此逻辑下持续进行,永无止境。

二、创新与维持的关系及其作用

作为管理的基本内容,维持与创新对系统的存在都是非常重要的。

维持是保证系统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手段,也是系统中大部分管理人员,特别是中层和基层的管理人员要花大部分精力从事的工作。根据物理学的熵增原理,原来基于合理分工,职责明确而严密衔接起来的、有序的系统结构,会随着系统在运转过程中各部分之间的摩擦而逐渐地从有序走向无序,最终导致有序平衡结构的解体。管理的维持职能便是要严格地按预定的规划来监视和修正系统的运行,尽力避免各子系统之间的摩擦,或减少因摩擦而产生的结构内耗,以保持系统的有序性。没有维持,社会经济系统的目标就难以实现,计划就无法落实,各成员的工作就有可能偏离计划的要求,系统的各个要素就可能相互脱离,各自为政,各行其是,从而整个系统就会呈现出一种混乱的状况。所以,维持对于系统生命的延续是至关重要的。

但是,仅有维持是不够的。任何社会系统都是一个由众多要素构成的,与外部不断发生物质、信息、能量交换的动态、开放的非平衡系统。而系统的外部环境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的,这些变化必然会对系统的活动内容、活动形式和活动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系统内部的各种要素也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系统内部某个或某些要素在特定时期的变化必然要求或引起系统内其他要素的连锁反应,从而对系统原有的目标、活动要素间的相互关系等产生一定的影响。系统若不及时根据内外变化的要求适时进行局部或全局的调整,则可能被变化的环境所淘汰,或为改变了的内部要素所不容。这种为适应系统内外变化而进行的局部和全局的调整,便是管理的创新职能。

任何社会经济系统,不论是谁创建了它,不论创建的目的是什么,一旦它开始存在,首先必须追求的目标是维持其存在,延续其寿命,实现其发展。但是,不论系统的主观愿望如何,系统的寿命总是有一定期限的。我们把系统自诞生被社会承认开始到消亡被社会淘汰结束的时期称为系统的寿命周期。一般社会经济系统在寿命周期中要经历孕育、成长、成熟、蜕变以及消亡五个阶段。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系统的社会存在是以社会的接受为前提的,而社会之所以允许某个系统存在,是因为该系统提供了社会需要的某种贡献;系统要向社会提供这种贡献,则首先必须以一定的方式从社会中取得某些资源并加以组合。系统向社会的索取(投入资源)越是小于它向社会提供的贡献(有效产出),系统能够向社会提供的贡献与社会需要的贡献越是吻合,则系统的生命力就越旺盛,其寿命周期也越有可能延长。孕育期、初生期的系统,限于自身的能力和对社会的了解,提供社会所需贡献的能力总是有限的;随着系统的成长和成熟,它与社会的互相认识不断加深,所能提供的贡献与社会需要的贡献便倾向和谐;而一旦系统不能跟上社会的变化,其产品或服务不再被社会需要,或内部的资源转换功能退化,系统向社会的索取超过对社会的贡献,则系统会逐步地被社会所抛弃,趋向消亡。

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系统的生命力取决于社会对系统贡献的需要程度和系统本身的贡献能力;而系统的贡献能力又取决于系统从社会中获取资源的能力,组织利用资源的能力以及系统对社会需要的认识能力。要提高系统的生命力,扩展系统的生命周期,就必须使系统提高内部的这些能力,并通过系统本身的工作,增强社会对系统贡献的需要程度。由于社会的需要是在不断变化的,社会向系统供应的资源在数量和种类上也在不断改变,系统如果不能适应这些变化,以新的方式提供新的贡献,则可能被社会所淘汰。系统不断改变或调整,取得和组合资源的方式、方向和结果,向社会提供新的贡献,这正是创新的主要内涵和作用。

三、创新的类别与特征

系统内部的创新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考察。

(1)从创新的规模以及创新对系统的影响程度来考察,可将其分为局部创新和整体创新。局部创新是指在系统性质和目标不变的前提下,系统活动的某些内容、某些要素的性质或其相互组合的方式、系统的社会贡献的形式或方式等发生变动;整体创新则往往改变系统的目标和使命,涉及系统的目标和运行方式,影响系统的社会贡献的性质。

(2)从创新与环境的关系来分析,可将其分为消极防御型创新与积极攻击型创新。防御型创新是指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对系统的存在和运行造成了某种程度的威胁,为了避免威胁或由此造成的系统损失扩大,系统在内部展开的局部或全局性调整;攻击型创新是在观察外部世界运动的过程中,敏锐地预测到未来环境可能提供的某种有利机会,从而主动地调整系统的战略和技术,以积极地开发和利用这种机会,谋求系统的发展。

(3)从创新发生的时期来看,可将其分为系统初建期的创新和运行中的创新。系统的组建本身就是社会的一项创新活动。系统的创建者在一张白纸上绘制系统的目标、结构、运行规划等蓝图,本身就要求有创新的思想和意识,创造一个全然不同于现有社会(经济组织)的新系统,寻找最满意的方案,取得最优秀的要素,并以最合理的方式组合,使系统进行活动。但是“创业难,守业更难”,在动荡的环境中“守业”,必然要求积极的以攻为守,要求不断地创新。创新活动更大量地存在于系统组建完毕开始运转以后。系统的管理者要不断地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寻找、发现和利用新的创业机会,更新系统的活动内容,调整系统的结构,扩展系统的规模。

(4)从创新的组织程度上看,可分为自发创新与有组织的创新。任何社会经济组织都是在一定环境中运转的开放系统,环境的任何变化都会对系统的存在和存在方式产生一定影响,系统内部与外部直接联系的各子系统接收到环境变化的信号以后,必然会在其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工作目标等方面进行积极或消极的调整,以应付变化或适应变化的要求。同时,社会经济组织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系统的相关性决定了与外部有联系的子系统根据环境变化的要求自发地作了调整后,必然会对那些与外部没有直接联系的子系统产生影响,从而要求后者也作相应调整。系统内部各部分的自发调整可能产生两种结果:一种是各子系统的调整均是正确的,从整体上说是相互协调的,从而给系统带来的总效应是积极的,可使系统各部分的关系实现更高层次的平衡——除非极其偶然,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出现;另一种情况是,各子系统的调整有的是正确的,而另一些则是错误的——这是通常可能出现的情况。因此,从整体上来说,调整后各部分的关系不一定协调,给组织带来的总效应既有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这取决于调整正确与失误的比例),也就是说,系统各部分自发创新的结果是不确定的。

与自发创新相对应的,是有组织的创新。有组织的创新包含两层意思:

(1)系统的管理人员根据创新的客观要求和创新活动本身的客观规律,制度化地研究外部环境状况和内部工作,寻求和利用创新机会,计划和组织创新活动。

(2)在这同时,系统的管理人员要积极地引导和利用各要素的自发创新,使之相互协调并与系统有计划的创新活动相配合,使整个系统内的创新活动有计划有组织地展开。只有有组织的创新,才能给系统带来预期的、积极的、比较确定的结果。

鉴于创新的重要性和自发创新结果的不确定性,有效的管理要求有组织地进行创新。为此,必须研究创新的规律,分析创新的内容,揭示创新过程的影响因素。

当然,有组织的创新也有可能失败,因为创新本身意味着打破旧的秩序、打破原来的平衡,因此具有一定的风险,更何况组织所处的社会环境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这个系统的任何一次突发性的变化都有可能打破组织内部创新的程序。但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创新取得成功的机会无疑要远远大于自发创新。

四、创新的内容

(一)目标创新

企业是在一定的经济环境中从事经营活动的,特定的环境要求企业按照特定的方式提供特定的产品。一旦环境发生变化,要求企业的生产方向、经营目标以及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与其他社会经济组织的关系进行相应的调整。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企业,在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背景下,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的计划要求来组织内部的活动。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企业同国家和市场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企业必须通过其自身的活动来谋求生存和发展。因此,在新的经济背景中,企业的目标必须调整为“通过满足顾客需要来获取利润”。至于企业在各个时期具体的经营目标,则更需要适时地根据市场环境和消费需求的特点及变化趋势加以整合,每一次调整都是一种创新。

(二)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企业创新的主要内容,企业中出现的大量创新活动是有关技术方面的,因此,有人甚至把技术创新视为企业创新的同义语。

现代工业企业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在生产过程中广泛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技术水平是反映企业经营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就必须在顺应甚至引导社会技术进步的方面,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由于一定的技术都是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和利用这些载体的方法来体现的,因此企业的技术创新主要表现在要素创新、要素组合方法的创新以及产品的创新3个方面。

1.要素创新

企业的生产过程是一定的劳动者利用一定的劳动手段作用于劳动对象使之改变物理、化学形式或性质的过程。参与这个过程的要素包括材料和设备两类。

(1)材料创新。材料创新的内容包括:开辟新的来源,以保证企业扩大再生产的需要;开发和利用大量廉价的普通材料(或寻找普通材料的新用途),替代量少价昂的稀缺材料,以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改造材料的质量和性能,以保证和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现代材料科学的迅速发展,为企业的原材料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2)设备创新。现代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广泛地利用了机器和机器设备体系,劳动对象的加工往往由机器设备直接完成,设备是现代企业进行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设备的技术状况是企业生产力水平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标志。

设备创新主要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①通过利用新的设备,减少手工劳动的比重,以提高企业生产过程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的程度;②通过将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用于改造和革新原有设备,延长其技术寿命,提高其效能;③有计划地进行设备更新,以更先进、更经济的设备来取代陈旧的、过时的老设备,使企业建立在先进的物质技术基础上。

2.要素组合方法的创新

利用一定的方式将不同的生产要素加以组合,这是形成产品的先决条件。要素的组合包括生产工艺和生产过程的时空组织两个方面。

(1)生产工艺是劳动者利用劳动手段加工劳动对象的方法,包括工艺过程、工艺配方、工艺参数等内容。工艺创新既要根据新设备的要求,改变原材料、半成品的加工方法,也要求在不改变现有设备的前提下,不断研究和改进操作技术和生产方法,以便使现有设备得到更充分的利用,使现有材料得到更合理的加工。

(2)生产过程的组织包括设备、工艺装备、在制品以及劳动者在空间上的布置和时间上的组合。空间布置不仅影响设备、工艺装备和空间的利用效率,而且影响人机配合,从而直接影响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各生产要素在时空上的组合,不仅影响在制品、设备、工艺装备的占用数量,从而影响生产成本,而且影响产品的生产周期。因此,企业应不断地研究和采用更合理的空间布置和时间组合方式,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生产周期,从而在不增加要素投入的前提下,提高要素的利用效率。

3.要素组合结果创新

生产过程中各种要素组合的结果是形成企业向社会贡献的产品。企业是通过生产和提供产品来求得社会承认、证明其存在的价值,也是通过销售产品来补偿生产消耗,取得盈余,实现其社会存在的。产品是企业的生命,企业只有不断地创新产品,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产品创新包括许多内容,这里主要分析物质产品本身的创新。物质产品创新主要包括品种和结构的创新。

(1)品种创新要求企业根据市场需要的变化,根据消费者偏好的转移,及时地调整企业的生产方向和生产结构,不断开发出用户欢迎的适销对路的产品。

(2)产品结构的创新,在于不改变原有品种的基本性能,对现在生产的各种产品进行改进和改造,找出更加合理的产品结构,使其生产成本更低,性能更完善,使用更安全,从而更具市场竞争力。

产品创新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心内容,既受制于技术创新的其他方面,又影响其他技术创新效果的发挥:新的产品、产品的新的结构,往往要求企业利用新的机器设备和新的工艺方法;而新设备、新工艺的运用又为产品的创新提供了更优越的物质条件。

(三)制度创新

要素组合的创新主要是从技术角度分析了人、机、料等各种结合方式的改进和更新,而制度创新则需要从社会经济角度来分析企业系统中各成员间的正式关系的调整和变革。

制度是组织运行方式的原则规定。企业制度主要包括产权制度、经营制度和管理制度三个方面的内容。

(1)产权制度是决定企业其他制度的根本性制度,它规定着企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对企业的权力、利益和责任。不同时期,企业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重要性是不一样的。在主流经济学的分析中,生产资料是企业生产的首要因素,因此,产权制度主要指企业生产资料的所有制。目前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大生产资料所有制——私有制和公有制(或更准确地说是社会成员共同所有的“共有制”)——在实践中都不是纯粹的。

(2)经营制度是有关经营权的归属及其行使条件、范围、限制等方面的原则规定。它表明企业的经营方式,确定谁是经营者,谁来组织企业生产资料的占有权、使用权和处置权的行使,谁来确定企业的生产方向、生产内容、生产形式,谁来保证企业生产资料的完整性及其增值,谁来向企业生产资料的所有者负责以及负何种责任。经营制度的创新方向应是不断寻求企业生产资料最有效利用的方式。

(3)管理制度是行使经营权、组织企业日常经营的各种具体规则的总称,包括对材料、设备、人员及资金等各种要素的取得和使用的规定。在管理制度的众多内容中,分配制度是极重要的内容之一。分配制度涉及如何正确地衡量成员对组织的贡献并在此基础上如何提供足以维持这种贡献的报酬。由于劳动者是企业诸要素的利用效率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提供合理的报酬以激发劳动者的工作热情对企业的经营就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分配制度的创新在于不断地追求和实现报酬与贡献的更高层次上的平衡。

(四)组织机构和结构的创新

企业系统的正常运行,既要求具有符合企业及其环境特点的运行制度,又要求具有与之相应的运行载体,即合理的组织形式。因此,企业制度创新必然要求组织形式的变革和发展。

从组织理论的角度来考虑,企业系统是由不同的成员担任的不同职务和岗位的结合体。这个结合体可以从结构和机构这两个不同层次去考察。所谓机构是指企业在构建组织时,根据一定的标准,将那些类似的或为实现同一目标有密切关系的职务或岗位归并到一起,形成不同的管理部门。它主要涉及管理劳动的横向分工的问题,即把对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管理活动分成不同部门的任务。而结构则与各管理部门之间,特别是与不同层次的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有关,它主要涉及管理劳动的纵向分工问题,即所谓的集权和分权(管理权力的集中或分散)问题。不同的机构设置,要求不同的结构形式;组织机构完全相同,但机构之间的关系不一样,也会形成不同的结构形式。由于机构设置和结构的形成要受到企业活动的内容、特点、规模、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组织形式;同一企业,在不同的时期,随着经营活动的变化,也要求组织的机构和结构不断调整。组织创新的目的在于更合理地组织管理人员的努力,提高管理劳动的效率。

(五)环境创新

环境是企业经营的土壤,同时也制约着企业的经营。企业与环境的关系,不是单纯地去适应,而是在适应的同时去改造、去引导,甚至去创造。环境创新不是指企业为适应外界变化而调整内部结构或活动,而是指通过企业积极的创新活动去改造环境,去引导环境朝着有利于企业经营的方向变化。例如,通过企业的公关活动,影响社区政府政策的制定;通过企业的技术创新,影响社会技术进步的方向,等等。就企业来说,环境创新的主要内容是市场创新。

市场创新主要是指通过企业的活动去引导消费,创造需求。成功的企业经营不仅要适应消费者已经意识到的市场需求,而且要去开发和满足消费者自己可能还没有意识到的需求。新产品的开发往往被认为是企业创造市场需求的主要途径。其实,市场创新的更多内容是通过企业的营销活动来进行的,即在产品的材料、结构、性能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市场的地理转移,或通过揭示产品新的物理使用价值,来寻找新用户,或通过广告宣传等促销工作来赋予产品以一定的心理使用价值,影响人们对某种消费行为的社会评价,从而诱发和强化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增加产品的销售量。

五、创新过程

(一)抵制创新的原因

组织的创新工作始于管理者对于组织内外环境的分析,弄清组织实施创新活动的真实价值。尽管组织总是面对着各种创新的压力,但是大多数的创新都会遇到组织内外的抵触情绪,这些消极因素追求安于现状。因此,任何创新活动都是有代价的。有效的创新工作必须对组织中每种创新的驱动力与抵制力有清晰的认识,从而明确实施某项创新活动可能的收益和成本。

组织中对于创新的抵触力来自于复杂的系统因素:组织的文化、既定的发展战略、组织的结构、技术水平、领导的风格、成员的因素都可能使创新受到阻碍。人的因素是创新抵触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组织成员抵触情绪的基本原因包括:

1.个人利益

创新意味着原有的组织结构被打破,工作流程将被重新设计,利益将重新分配。人们害怕失去原有的利益,担心丢掉工作、薪水减少或者丧失现在的权力和地位。

2.缺乏了解

不少组织进行创新的方式上存在问题,缺乏与组织成员进行事前的有效沟通,创新领导小组闭门造车。组织成员需要知道如何进行创新,如果出现信息真空,就难免谣言四起,让人们焦躁不安。即使创新的方案能使每个人受益,人们也可能会因为缺乏了解而误解它,进而反对它。

3.评价差异

组织成员间私有信息的差异会导致人们对创新活动有着不同的评价和看法,信息的不对称使得组织员工并不像管理者那样看待企业制订的新的战略目标;组织成员怀念“过去的好时光”也会导致创新目标认知的差异。这种不同的评价结果产生的抵制力不一定是消极的,因为持有不同意见的双方都可能是正确的。

4.惰性

人们习惯于原来的工作方式,并不希望打破现状,这使得人们不自觉地产生对于创新的抵制情绪。

5.团体心理压力

有些团队不能承受变革的心理压力。如果一个团队凝聚力强,来自同事的压力就能让其成员反对哪怕是合理的创新。因为创新可能导致活动,从而导致活动中关系的改变,使员工失去同事的网络,打乱原有的工作节奏。所以大家不愿打破现状而去尝试新路。此外,创新的时机和其出现的突然性也会造成抵触的情绪。不少组织创新的阻力就是来自于缺乏对创新时机的合理把握,缺乏赋予人们足够的心理准备时间。

(二)创新活动的过程

就“一般创新”来说,它们必然依循一定的步骤、程序和规律。总结众多成功企业的经验,成功的变革与创新要经历“寻找机会、提出构思、迅速行动、忍耐坚持”这样几个阶段的努力。

1.寻找机会

创新是对原有秩序的破坏。原有秩序之所以要打破,是因为其内部存在着或出现了某种不协调的现象。这些不协调对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机会或造成了某种不利的威胁。创新活动正是从发现和利用旧秩序内部的这些不协调现象开始的。不协调为创新提供了契机。

旧秩序中的不协调既可存在于系统的内部,也可产生于对系统有影响的外部。就系统的外部说,有可能成为创新契机的变化主要有:①技术的变化,从而可能影响企业资源的获取、生产设备和产品的技术水平;②人口的变化,从而可能影响劳动市场的供给和产品销售市场的需求;③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迅速增长的经济背景可能给企业带来不断扩大的市场,而整个国民经济的萧条则可能降低企业产品需求者的购买能力;④文化与价值观念的转变,从而可能改变消费者的消费偏好或劳动者对工作及其报酬的态度。

就系统内部来说,引发创新的不协调现象主要有:①生产经营中的瓶颈,可能影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或劳动积极性的发挥,因而始终困扰着企业的管理人员。这种卡壳环节,既可能是某种材料的质地不够理想,且始终找不到替代品,也可能是某种工艺加工方法的不完善,或是某种分配政策的不合理。②企业意外的成功和失败,如派生产品的销售额从而其利润贡献出人意料地超过了企业的主营产品;老产品经过精心整顿改进后,结构更加合理,性能更加完善,质量更加优异,但并未得到预期数量的订单……这些出乎企业意料的成功和失败,往往可以把企业从原先的思维模式中驱赶出来,从而可以成为企业创新的一个重要源泉。

企业的创新,往往是从密切地注视、系统地分析社会经济组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不协调现象开始的。

2.提出构想

敏锐地观察到了不协调现象的产生以后,还要透过现象追究其原因,并据此分析和预测不协调的未来变化趋势,估计它们可能给组织带来的积极或消极后果,并在此基础上,努力利用机会或将威胁转换成为机会,采用头脑风暴、特尔菲、畅谈会等方法提出多种解决问题,消除不协调,使系统在更高层次实现平衡的创新构想。

3.迅速行动

创新成功的秘密主要在于迅速行动。提出的构想可能还不完善,甚至可能很不完善,但这种并非十全十美的构想必须立即付诸行动才有意义。“没有行动的思想会自生自灭”,这句话对于创新思想的实践尤为重要,一味追求完美,以减少受讥讽、被攻击的机会,就可能坐失良机,把创新的机会白白地送给竞争对手。

4.坚持不懈

构想经过尝试才能成熟,而尝试是有风险的,是不可能“一打就中”的,是可能失败的。创新的过程是不断尝试、不断失败、不断提高的过程。因此,创新者在开始行动以后,为取得最终的成功,必须坚定不移地继续下去,决不能半途而废,否则便会前功尽弃。要在创新中坚持下去,创新者必须有足够的自信心,有较强的忍耐力,能正确对待尝试过程中出现的失败,既为减少失误或消除失误后的影响采取必要的预防或纠正措施,又不把一次“战役”(尝试)的失利看成整个“战争”的失败,要知道创新的成功只能在屡屡失败后才姗姗来迟。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曾经说过:我的成功乃是从一路失败中取得的。这句话对创新者应该有所启示。创新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最后五分钟”的坚持。

(三)领导创新

管理学家J.科特提出成功的变革与创新的领导包括8个环节:树立紧迫感,建立强有力领导联盟构建愿景规划,沟通创新愿景,广泛的授权运动,夺取短期胜利,巩固已有成果,深化创新,将创新成果制度化。

树立紧迫感是创新工作的一项关键责任。领导创新与变革管理需要仔细审视现实中的竞争压力,认清危机和机遇。市场竞争环境的压力既为组织的变革与创新提供了动力,也为变革与创新指明了方向。

建立强有力领导联盟是创新工作必须要有的组织保障。组织一个强有力的领导创新的群体,赋予他们领导创新足够的权力,鼓励领导群体的成员协同作战。组织的创新与变革工作常常由于缺乏强有力的领导联盟,而导致失败。

构建愿景规划能够引导创新的方向。组织的愿景既是创新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创新的归宿。一个清晰可信、令人鼓舞的愿景确定了组织存在的理由和目标;它说明组织的经营哲学和经营理念,对组织的活动起指导作用;它能够统一员工的信念,争取利益相关者的依赖和支持。组织的愿景是由组织成员的个人愿景汇集而成,是组织成员的共同愿景。

沟通创新愿景就是利用各种可用的媒介工具,与其他人沟通新的愿景规划和战略,通过领导联盟的示范传授新的行为。

广泛的授权运动是实现组织创新愿景的基础。授权以实施愿景规划就是要扫清创新途中的障碍;改革阻碍组织实现创新的体制和机构;鼓励甘冒风险和非传统的观点、活动与行为。

夺取短期胜利就是不只是等待愿景的完全实现,而是计划取得一些小的胜利,让每个人都能看到进步。要夺取短期胜利就是要制订逐步改进绩效的规划;实施规划,改进绩效;表彰和奖励参与绩效改进并获得成效的员工。尽可能做到将短期胜利的积极影响扩展到整个组织。

巩固已有成果,深化创新就是利用对前一阶段成果的良好信任,改革与愿景规划不相适应的体制、结构、政策;培养、任用、晋升能执行愿景规划的员工;选用新项目、新观点和创新推动者再次激活整个创新过程。

将创新成果制度化就是将创新的活动融入到组织文化之中,展示创新的积极成果,表明新的行为方式和改进结果之间的联系,不断地寻找新的变革力量和领导者,不断吸引创新先导者共同对变革与创新负起责任。

【知识链接】

创新管理的技能

有效的创新工作需要管理者能够为部属的创新提供条件,创造环境,有效地组织系统内部的创新。

1.正确理解和扮演“管理者”的角色

管理人员往往是保守的。他们往往以为组织雇用自己的目的是维持组织的运行,因此自己的职责首先是保证预先制订的规则的执行和计划的实现,“系统的活动不偏离计划的要求”便是优秀管理的象征。因此,他们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扮演现有规章制度的守护神的角色。为了减少系统运行中的风险,防止大祸临头,他们往往对创新尝试中的失败吹毛求疵,随意惩罚在创新尝试中遭到失败的人,或轻易地奖励那些从不创新、从不冒险的人……在分析了前面关于管理的维持与创新职能的作用后,再这样来狭隘地理解管理者的角色,显然是不行的。管理人员必须自觉地带头创新,并努力为组织成员提供和创造一个有利于创新的环境,积极鼓励、支持、引导组织成员进行创新。

2.创造促进创新的组织氛围

促进创新的最好方法是大张旗鼓地宣传创新,激发创新,树立“无功便是有过”的新观念,使每一个人都奋发向上、努力进取、跃跃欲试、大胆尝试。要营造一种人人谈创新、时时想创新、无处不创新的组织氛围,使那些无创新欲望或有创新欲望却无创造行动,从而无所作为者感觉到在组织中无立身之处,使每个人都认识到组织聘用自己的目的不是要自己简单地用既定的方式重复那也许重复了许多次的操作,而是希望自己去探索新的方法,找出新的程序,只有不断地去探索、去尝试才有继续留在组织中的资格。

3.制订有弹性的计划

创新意味着打破旧的规则,意味着时间和资源的计划外占用,因此,创新要求组织的计划必须具有弹性。

创新需要思考,思考需要时间。把每个人的每个工作日都安排得非常紧凑,对每个人在每时每刻都实行“满负荷工作制”,创新的许多机遇就不可能发现,创新的构想也无产生的条件。美籍犹太人宫凯尔博士对日本人的高节奏工作制度就不以为然,他说:一个人“成天在街上奔走,或整天忙于做某一件事……没有一点清闲的时间可供他去思考,怎么会有新的创见?”他认为,每个人“每天除了必需的工作时间外,必须抽出一定时间去供思考用”。美国成功的企业,也往往让职工自由地利用部分工作时间去探索新的设想。据《创新者与企业革命》一书介绍,IBM、3M、奥尔⁃艾达公司以及杜邦公司等都允许职工利用5%~15%的工作时间来开发他们的兴趣和设想。同时,创新需要尝试,而尝试需要物质条件和试验的场所。要求每个部门在任何时间都严格地制订和执行严密的计划,创新就会失去基地,而永无尝试机会的新构想就只能留在人们的脑子里或图纸上,不可能给组织带来任何实际的效果。因此,为了使人们有时间去思考,有条件去尝试,组织制订的计划必须具有一定的弹性。

4.正确地对待失败

创新的过程是一个充满着失败的过程。创新者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创新的组织者更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只有认识到失败是正常的,甚至是必需的,管理人员才可能允许失败,支持失败,甚至鼓励失败。当然,支持尝试,允许失败,并不意味着鼓励组织成员去马马虎虎地工作,而是希望创新者在失败中取得有用的教训,学到一点东西,变得更加明白,从而使下次失败到创新成功的路程缩短。美国一家成功的计算机设备公司在它那只有五六条的企业哲学中甚至这样写道:“我们要求公司的人每天至少要犯10次错误,如果谁做不到这一条,就说明谁的工作不够努力。”

5.建立合理的奖酬制度

要激发每个人的创新热情,还必须建立合理的评价和奖惩制度。创新的原始动机也许是个人的成就感、自我实现的需要,但是如果创新的努力不能得到组织或社会的承认,不能得到公正的评价和合理的奖酬,就会渐渐失去继续创新的动力。促进创新的奖酬制度至少要符合下述条件:

(1)注意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的结合。奖励不一定是金钱至上的,而且往往是不需要金钱的,精神上的奖励也许比物质报酬更能满足驱动人们创新的心理需要。而且,从经济的角度来考虑,物质奖励的效益要低于精神奖励,金钱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为了激发或保持同等程度的创新积极性,组织不得不支付越来越多的奖金。对创新者个人来说,物质上的奖酬只在一种情况下才是有用的:奖金的多少首先被视作衡量个人工作成果和努力程度的标准。

(2)奖励不能视作“不犯错误的报酬”,而应是对特殊贡献,甚至是对希望作出特殊贡献的努力的报酬;奖励的对象不仅包括成功以后的创新者,也应当包括那些成功以前,甚至是没有获得成功的努力者。就组织的发展而言,也许重要的不是创新的结果,而是创新的过程。如果奖酬制度能促进每个成员都积极地去探索和创新,那么对组织发展有利的结果是必然会产生的。

(3)奖励制度要既能促进内部竞争,又能保证成员间的合作。内部的竞争与合作对创新都是重要的。竞争能激发每个人的创新欲望,从而有利于创新机会的发现、创新构想的产生,而过度的竞争则会导致内部的各自为政、互相封锁;合作能综合各种不同的知识和能力,从而可以使每个创新构想都更加完善,但没有竞争的合作难以区别个人的贡献,从而会削弱个人的创新欲望。要保证竞争与协作的结合,在奖励项目的设置上,可考虑多设集体奖,少设个人奖,多设单项奖,少设综合奖;在奖金的数额上,可考虑多设小奖,少设甚至不设大奖,以给每一个人都有成功的希望,避免“只有少数人才能成功的超级明星综合征”,从而防止相互封锁和保密、破坏合作的现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