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旅游职业道德概述

旅游职业道德概述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道德构成包括道德意识、道德活动和道德关系。其规范既包括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也包括社会公德、爱情婚姻家庭道德和职业道德。诚实守信既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原则。社会主义社会的公民必须加强法律意识和纪律观念。

一、道德概述

1.道德的含义

道德是在人类现实生活中,由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用善恶标准去评价,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一类社会现象。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具有认识、调节、教育、评价及平衡五个功能。道德作为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着引导、促进人们向善的功能。正是因为有了道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才变得温馨和谐。

2.道德的结构

道德结构就是指道德的内部构成。具体地说,道德结构就是指道德作为在普遍依赖于社会经济条件基础上形成的系统,其内部各构成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道德构成包括道德意识、道德活动和道德关系。

(1)道德意识

道德意识是道德结构的主要部分,是反映事物善恶的主观意识,既可表现为群体意思,又可表现为个体意识。道德意识主要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习惯组成。

(2)道德活动

道德活动是人类特有的活动,是指一定道德意识调节人们思想和行为的过程。道德活动包括道德行为、道德选择、道德评价、道德教育、道德修养等方面。

(3)道德关系

道德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种特殊形式或方面,指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上,通过相应的道德活动和道德意识所体现的个人和社会整体、个人和他人之间特殊利益的关系。道德关系属于思想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既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它主要包括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身的关系三个方面。

3.社会主义道德

社会主义道德是在无产阶级自发形成的朴素的道德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为指导,由无产阶级自觉培养起来的道德;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以社会主义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是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先进道德体系。其规范既包括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也包括社会公德、爱情婚姻家庭道德和职业道德。

(1)社会主义荣辱观

胡锦涛总书记2006年3月4日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时指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和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既继承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精神,又吸收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精华,反映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新概括和新阐发,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具体来说,“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就是在新形势下,以建设祖国、保卫祖国、富强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的荣誉、尊严和利益为最大耻辱。热爱祖国是爱国主义的具体体现,是民族自尊感、自豪感和自信心的反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这种荣辱观就是要求我们要强化爱国主义情感和意识,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贡献力量,同危害祖国的行为作斗争。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就是每个公民不论职务高低、能力大小,都要在不同岗位、通过不同形式为人民服务,与此同时,要高度警惕可能出现的种种背离人民利益的倾向。人民是社会主体和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历史作用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邓小平同志把自己看做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提出以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一切工作的标准。这种荣辱观就是要求我们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崇高的职责和光荣的使命,把脱离人民群众、危害群众的利益看做是一种耻辱。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就是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必须把科学技术真正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且在全社会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科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了巨大的作用,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崇尚科学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基本要求,也是当代公民基本素质的具体体现。崇尚科学、反对愚昧,就是不断地用科学知识武装头脑。只有不断地用现代科学知识武装头脑,才能对伪科学和愚昧迷信保持高度的警觉和有效的抵制。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就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我们要在各行各业包括新兴行业中培养爱劳动的思想,并使之成为衡量公民道德品质的价值尺度。勤劳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品格,没有人们的辛勤劳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就不能发展,就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以为中华强盛而辛勤劳作而感到光荣,以贪图享受、好逸恶劳为耻辱。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就是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避免种种损人利己的行为。团结互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广大人民群众要发扬团结互助精神,精诚合作,团结一心,互帮互助,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不懈努力。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就是要将诚实守信作为个人行为的基本准则,作为企业、事业单位乃至政府工作的基本准则,对假冒伪劣、不讲信誉等行为予以严厉谴责。诚实守信既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原则。中国古代就特别重视诚信,把它看做安身立命之本、治国安邦之道。我国文化传统主张“见利思义”、“以义取利”,反对“见利忘义”。在义和利发生冲突时,要把义放在首位。在社会主义新时期,坚持诚实守信,就要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反对见利忘义的行为。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就是要增强法律意识,自觉维护法律尊严。社会主义社会的公民必须加强法律意识和纪律观念。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就必须使公民树立法纪意识,自觉遵纪守法。要在全社会树立起遵纪守法光荣、违法乱纪可耻的价值导向,提高公民的素质,向一切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就是要认识到我们现代化建设的路还很长,任务还很艰巨,必须在新时期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物质财富的不断积累,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上外来的享乐主义侵蚀以及各种腐朽思想的沉渣泛起,在一些人的思想上,艰苦奋斗、艰苦朴素的观念淡薄了,滋生了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追求享乐的消极思想,甚至大手大脚、挥霍浪费、骄奢淫逸。这一切,损害着我们党的肌体,败坏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阻碍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事实证明,必须坚持靠艰苦奋斗来立党、立国。我们党的事业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胜利,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光辉业绩,都是与艰难奋战,与艰苦创业,与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分不开的。我们应当以艰苦奋斗为荣,以艰苦奋斗为乐,以艰苦奋斗为骄傲和自豪。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是对社会主义国家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基本原则和道德规范的高度概括,也是从总体上对社会主义社会主导价值体系的生动表述。

(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

1)爱国守法。爱国守法指的是爱国主义和遵纪守法。在我国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以振兴中华为己任,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献身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遵纪守法,就是要求遵守所属组织的纪律和社会主义法律,这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起码要求。

2)明礼诚信。明礼诚信指的是文明礼貌和诚实守信。在社会主义社会,讲究礼仪、礼节、礼貌,就是要求人们待人谦让有礼、落落大方、友爱互尊、文雅守纪等。每个公民都应养成文明的礼仪、礼节和礼貌习惯。诚实守信,就是要求人忠诚老实,有信无欺,“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尊重和忠实于自己的职业,把实事求是、襟怀坦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做人的最重要的品德。

3)团结友善。当今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但彼此间又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人与人之间应树立同舟共济、精诚团结的“团队精神”;杜绝钩心斗角、互相拆台现象的发生,坚信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才能干好各自的本职工作,成就我们共同的事业。团结就是力量,人和才能政通。

4)勤俭自强。勤俭自强指的是勤劳节俭和自主自强。我们要发展经济,并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具有勇敢的品格和务实的作风,奋发向上,力争上游,“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尊重科学,表现出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精神。

5)敬业奉献。敬业奉献指的是爱岗敬业和奉献社会,即安心本职工作,热爱本职工作,对本职工作一丝不苟和愿为本职工作奉献青春和才华。爱岗敬业不仅表现在对本职工作的真心热爱,而且表现在对待本职工作认真负责、勤奋努力、不断进取。

每个公民都应该以基本道德规范作为自己的基本行为准则;社会各方都应该大力倡导,使基本道德规范成为社会生活遵守的基本准则。

(3)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中最起码、最简单的行为准则,是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是适应社会和人的需要而产生的。它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具有特殊且广泛的社会作用,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现代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们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公德在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用“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二十个字,对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和要求作了明确规范。

1)文明礼貌。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是人们在日常人际交往中应当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在人们的交往中,和悦的语气、亲切的称呼、诚挚的态度等,是相互尊重、友好的表现。文明礼貌能促进人们的团结友爱,是沟通人与人之间情感的道德桥梁。

2)助人为乐。助人为乐就是在社会生活中,大家乐于相助,能把别人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给予热情和真诚的帮助与关怀,乐于为别人排忧解难。在现实社会中,每个人都在一定的人际交往中生活,每个社会成员都不能孤立地生存,而在生活中人人都会遇到一些困难、矛盾和问题,都需要别人的关心、爱护,更需要别人的支持、帮助。在社会生活中,人人都应该发扬助人为乐的精神,积极主动地爱护他人,帮助他人。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使助人为乐在社会上蔚然成风,那么,你就能随时随地得到他人的帮助,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3)爱护公物。公共财物包括一切公共场所的设施,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大家享有各种服务和便利的物质保证。对待公共财物是爱护、保护,还是浪费、破坏,是一个公民有没有公德心的反映。每个公民都应该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财物。

4)保护环境。环境和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能不能有效地保护环境,关系到每个公民的生活质量和切身利益,关系到人们的安居乐业,关系到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否持续发展。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保护环境不仅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社会公德的一项基本要求。每个公民都必须明白,“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金山银山”,还要“绿水青山”。我们要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观念,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努力养成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如自觉节约能源,反对浪费,不乱倒垃圾、污水,不损坏各类环境卫生设施等。此外,还应积极参加植树造林,保护绿化成果。

5)遵纪守法。对一个公民来说,是否自觉维护公共场所秩序,纪律观念、法律意识强不强,体现着他的精神道德风貌。遵纪守法同时也是保护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基础。每个公民都要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不断增强法律意识,要敢于扶正祛邪,同一切违法违纪行为作斗争,努力为他人、为自己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在社会公德规范中,文明礼貌是社会公共生活的基础规范,助人为乐是社会主义公民应有的品质,爱护公物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内容,保护环境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遵纪守法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以实际行动做到“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4)家庭美德

家庭美德,是指人们在家庭生活中调整家庭成员间关系、处理家庭问题时所遵循的高尚的道德规范。家庭美德属于家庭道德范畴,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它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正确对待和处理家庭问题,共同培养和发展亲情、友情、爱情,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美满幸福,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谐。家庭美德的内容主要包括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等。

1)尊老爱幼。我国自古以来就倡导“老有所终,幼有所养”,形成了尊老爱幼的良好家庭道德传统。谁不孝敬父母、善待子女,谁就会被世人唾骂,情节严重的还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尊老爱幼,不仅是每个公民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和法律义务。尊老的基本要求是赡养。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最伟大、最无私的,为了抚养和教育子女,父母总是倾注全部心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做子女的当知报答,况且我们每个人也都会老,“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所以,赡养父母是子女必须承担的法定义务,也是社会主义家庭美德的起码要求。做晚辈的要多与老人交流、沟通,除照顾他们的物质生活外,还应在精神上给予更多的关心和体贴,使他们充分享受天伦之乐。爱幼要讲究艺术。俗话说:“严是爱,宠是害。”如果一味娇惯宠爱子女,无原则地迎合、满足孩子的要求,就会使子女形成任性、放纵、骄横、自私、冷淡、孤僻、怕失败、怕挫折等不健康心理素质,影响孩子的成长。因此,对子女应当做到爱和严相结合。当然,严格要求并不等于体罚。有的家长仍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这容易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必须针对孩子的心理特点,启发诱导孩子纠正错误,改正缺点,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男女平等。男女平等是指在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女子和男子人格独立、地位平等,享有同等的权利,负有同等的义务。要摒弃“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使家庭中的男女享有教育、就业及财产等方面的同等权利。特别是在生育观上,要真正做到“生男生女都一样”。要实现男女平等,当然需要男性的理解、支持和尊重,妇女自己也应当努力做到“自尊、自爱、自信、自立、自强”。要摆脱传统女性角色的束缚,确立生活目标,选择生活道路,驾驭生活航船,主宰个人命运,以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去学习、拼搏、创造,实现自我,做一名既是“生活主人”、又是“事业强者”的时代新女性。

3)夫妻和睦。夫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夫妻和睦是家庭幸福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夫妻关系应以平等互爱为基础。要保持夫妻和睦,还必须不断巩固、培养夫妻之间的感情,使爱情之树常青。期盼婚姻永远像爱情故事一样充满浪漫是不现实的,日常生活是平淡琐碎的,男女双方经过恋爱浪漫期之后步入婚姻组成家庭,应学会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巩固、培养感情。要在互相适应对方的同时,经常寻找夫妻双方都感兴趣、都愿意为之努力的共同点,使两人有共同的生活目标,使家庭生活生动、活跃起来,充满活力和乐趣。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枯燥、乏味的婚姻,“婚姻危机”也就很难出现了。

4)勤俭持家。勤俭持家是我国家庭的传统美德。我们所说的勤俭持家是以“量力而行、量入为出、勤俭节约、适度消费”为原则的,就是要精打细算,科学合理地安排家庭经济生活,避免浪费。勤俭持家要树立具有现代文明的消费观:一是不要盲目攀比,不追求高消费;二是要适当增加精神消费的比重。单纯考虑物质上的满足容易引起精神上的空虚,在物质条件得到基本满足之后,我们应该及时调整消费结构,把精神消费提到重要地位,把一部分资金投放到购买书籍、家庭成员继续教育上,以丰富家庭文化生活。

5)邻里团结。我国劳动人民一贯重视邻里关系,民间流传着许多名言,如“邻里好,赛元宝”、“远亲不如近邻”等。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在城市中,住在同一小区、同一幢楼,相互之间不了解、不熟悉的人并不少,有的甚至对门住了好几年,也不知邻居姓甚名谁、在哪里工作,真可谓“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邻里之间“低头不见抬头见”,如果能够友好往来,做到互尊、互助、互让、互谅,就能建立起“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邻里关系,这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美满幸福,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谐。

在家庭美德规范中,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男女平等是社会主义家庭道德的主要特征,夫妻和睦是家庭稳定、幸福的基础,勤俭持家是家庭建设的重要规范,邻里团结是社会主义社会人际关系的具体要求。

(5)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专业化程度的增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的要求越来越高。要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鼓励人们在工作中做一个好的建设者。

1)爱岗敬业。爱岗敬业,通俗地说就是要“干一行爱一行”。它是人类社会所有职业道德的一条核心规范。它要求从业者既要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又要以恭敬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岗位。爱岗敬业是职责,也是成才的内在要求。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基础,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所倡导的首要规范。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忠于职守,对本职工作尽心尽力。敬业是爱岗的升华,就是以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职业,对本职工作一丝不苟。爱岗敬业,就是对自己的工作要专心、认真、负责任,为实现职业上的奋斗目标而努力。

2)诚实守信。诚实就是实事求是地待人做事,不弄虚作假,用诚实劳动获取合法利益,在职业行为中最基本的体现就是诚实劳动。守信要求讲求信誉,重信誉、信守诺言。诚实守信要求每一名从业者,在工作中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本职工作的条例、纪律,做到秉公办事,坚持原则,不以权谋私;做到实事求是、信守诺言,对工作精益求精,注重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并同弄虚作假、坑害人民的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

3)办事公道。所谓办事公道是指从业人员在办事情和处理问题时,要站在公正的立场上,按照同一标准和同一原则办事的职业道德规范,即处理各种职业事务要公道正派、不偏不倚、客观公正、公平公开,伸张正义,保护弱者。对不同的服务对象一视同仁、秉公办事,不因职位高低、贫富亲疏的差别而区别对待。

4)服务群众。服务群众是社会全体从业者通过互相服务,来达到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幸福。服务群众是一种现实的生活方式,也是职业道德要求的一个基本内容。在社会主义这个大家庭中,各种职业各岗位之间都是“相互协作、相互服务”的。比如,一个医生恪守医德,为病人解除痛苦,为社会尽义务,而当他走进饭店进餐、乘飞机去旅行时,他又成为别人的服务对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时,对那些不关心群众疾苦、损害群众利益、破坏职业道德的不正之风,应坚决予以批评和抵制。

5)奉献社会。奉献社会就是要履行对社会、对他人的义务,自觉地、努力地为社会、为他人作出贡献,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体现。当社会利益与局部利益、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把社会利益放在首位。奉献社会要求从业人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树立起奉献社会的职业理想,并通过兢兢业业地工作,自觉为社会和他人作贡献,尽到力所能及的责任。奉献社会是一种对事业忘我的全身心投入,这不仅需要有明确的信念,更需要有崇高的行动。当一个人任劳任怨,不计较个人得失,甚至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从事于某种事业时,他关注的其实是这一事业对人类、对社会的意义。

在职业道德规范中,爱岗敬业是社会主义主人翁精神的表现,诚实守信是职业生活的基本规范,办事公道是职业行为的重要内容,服务群众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内容,奉献社会是人生价值的具体体现。

二、旅游职业道德的含义

职业道德是每一个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它揭示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最为广阔的一种社会关系。

旅游职业道德是职业道德基本要求在旅游世界中的具体体现,是我国旅游业和国内外宾客对旅游从业人员道德行为的基本要求的概括,是社会主义道德关系与道德行为的普遍规律在旅游职业实践中的反映。

旅游职业道德是指旅游从业人员,在旅游世界活动中所遵循的、与其特定职业活动相适应的道德规范以及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质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