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对兴趣内涵的阐释

我国对兴趣内涵的阐释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对兴趣内涵的关注和论述可谓由来已久。然而,我国对兴趣内涵进行科学理性的研究却是近现代以来的事。几十年来,学者们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和自己的分析,对兴趣内涵进行了不同的阐释和应用研究。概括而言,我国兴趣内涵研究发展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我国学者从心理倾向角度对兴趣提出了不同的个人见解。然而在我国,学习兴趣更多的是经验的总结。

兴趣是一个既十分古老又特别现实的话题。中国对兴趣内涵的关注和论述可谓由来已久。千百年来,我国普遍认为,兴趣在提高个人的认识、学习和从事活动中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兴趣”一词在中文里包含有“起始,走,共同,取”的含义。历史上,兴趣在诗词歌赋等文献中多有提及,但主要应用于教育学习中。如,两千多年前的儒学大家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1999)宋代教育家程颐称:“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林群峰,2005)说明兴趣对于个人的学习和成长具有无比重要的动力作用。然而,我国对兴趣内涵进行科学理性的研究却是近现代以来的事。

20世纪初期,我国学者开始介绍和引进国外兴趣内涵研究,并对兴趣内涵进行理论探讨。然而,由于国家长期处于战乱、社会动荡和思想封闭等原因,我国科学系统的兴趣内涵研究直到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才得以真正地开展起来。几十年来,学者们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和自己的分析,对兴趣内涵进行了不同的阐释和应用研究。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兴趣内涵研究热度不减,越来越多的学者积极参与研究,形成了良好的研究态势。概括而言,我国兴趣内涵研究发展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兴趣的个性心理倾向研究

兴趣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变量。我国学者从心理倾向角度对兴趣提出了不同的个人见解。车文博(1985)把兴趣看成是构成个性动力结构的心理成分,认为兴趣是一个人试图认识和趋向某种客体的积极态度的个性倾向性,是人的个性倾向的具体表现形式(叶奕乾,孔克勤,1993)。高玉祥(1989)等人提出,兴趣是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由获得这方面的知识在情绪体验上得到满足而产生,它与需要相联系。

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兴趣研究逐渐复兴。黄希庭(1991)认为,兴趣是人的认识需要的心理表现,它使人对某些事物优先给予注意,并带有积极的情绪色彩。龙立荣(1991)提出,兴趣是在一定需要的基础上,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心理倾向。章凯和张必隐(1996)分析指出,兴趣是心理系统在一定的心理目标的支配和组织下,积极自主地与环境中特定的对象相互作用,力求认识并获取信息,以促进心理目标形成、演化和发展的心理过程。李洪玉和何一粟(1999)认为,兴趣是一种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认知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个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动力因素。

新世纪以来,我国兴趣内涵研究形成热潮。章凯(2003)提出兴趣产生的三种理论假设:需要假设、认知假设和信息假设。石莉(2004)强调,兴趣是驱动个体参与某些教育、职业、娱乐等活动的一种自发力量。不同的个体有着不同广度的兴趣。孟昭兰(2005)探讨了兴趣作为情绪的特征和神经学的特征,认为兴趣是人类的基本情绪之一,是由低等动物的趋避行为逐渐演化和内化而来的一种脑的状态。但大多数学者(莫雷,2000;张进辅,2002;章凯,2003;林崇德,2003;李永鑫,2003;彭聃聆,2004;石莉,2004;张惠敏,2004;孟昭兰,2005)都认为兴趣是个体努力认识和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集中表现为个体对某种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

(二)兴趣的要素与类型研究

兴趣有不同的构成要素和类型划分。叶奕乾(2004)从多角度对兴趣进行了划分:从效能角度,兴趣可分为有效和无效兴趣。前者能够成为推动学习和工作的动力,把学习和工作引向深入,促使个体能力和性格的发展;后者不能产生实际的效果,仅仅是一种向往。从目标指向角度,兴趣可分为直接和间接兴趣。前者是对活动过程本身感兴趣;后者是对活动结果感兴趣。从深度和稳定性角度,兴趣可分为:初级兴趣——有趣,较高级兴趣——乐趣,高级兴趣——志趣。同时强调,兴趣的发展通常由有趣到乐趣,由乐趣到志趣。其中志趣带有自觉性、方向性和坚持性特点,并具有社会价值。邢强(2005)强调,兴趣也被分为个人兴趣和情境兴趣。情境兴趣是由当前环境里的某些条件和刺激在个体中产生的兴趣,它常常对个体的知识和参照系统只有短暂的作用和边缘性影响,并把情境兴趣划分为三类:基于文本的、基于任务的和基于知识的兴趣。张娟(2013)认为,兴趣包含动机、需求、情绪、认知和行为等要素,是力求认识和趋向某种客体的积极的心理倾向。

在兴趣类型划分方面,职业兴趣是我国学者重点关注和探讨的课题。比如,白立刚(1996)探讨了六种职业兴趣类型。陈静(2008)将职业兴趣分为技术、自然、艺术、社会、权力和经营六种类型。冯伯麟(1987)等一批学者认为职业兴趣可分为艺术、事务、经营、研究、自然、社会和技术七种类型。吴俊华和张进辅(2008)在霍兰德六种职业兴趣类型基础上,增加了自然和权力两种类型。戴翕昀等学者(2013)把我国当代大学生职业兴趣分为研究、艺术、展示、社会、冒险、企业、常规、现实和生态九种类型。可见职业兴趣类型存在着不同的划分。

(三)学习兴趣的内涵研究

学习兴趣是兴趣内涵研究的重要内容。然而在我国,学习兴趣更多的是经验的总结。虽然20世纪初期,一些学者也曾尝试对兴趣内涵进行科学的理性研究,如徐锡龄(1931)的儿童阅读兴趣研究,但真正受到广泛关注和探讨,并形成系统的研究还是改革开放以来。

陈毓芳等学者(1984)以小学高年级学生为被试,考察了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和学习自信心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自信心与他们的学习兴趣关系极大。李洪玉(1994)以小学生为对象,研究了学习兴趣与其智力和性格特征的相关。结果表明,学习兴趣与乐群性、稳定性、有恒性和自律性人格特征之间分别存在着正相关;与兴奋性、忧虑性和紧张性等特征之间存在着非常显著的负相关;智力因素与恃强性、敢为性的性格特征均存在着较密切的关系,呈正相关。胡象岭和李新乡(1997)编制了一份物理学习兴趣的量表,引起了人们对学习兴趣水平测查工具的研究。金光电(1998)对高中生学科兴趣与归因倾向的研究表明,高中生对某学科最感兴趣的主要原因归结于“课程重要性”,不同年级和性别的学生学科归因倾向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夏凌翔等学者(2002)从高中生产生和失去学习兴趣的角度来初步研究学习兴趣的结构特点,并探讨高中生学习兴趣的产生机制与变化过程,认为学习兴趣是在对学习的不断认知及情绪体验中发展变化的。郭德俊(2005)从信息加工的视角指出,创造、观察或加工适当差异的刺激,可产生兴趣和快乐,并提出课堂中变化刺激、设疑和矛盾三种提高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

(四)职业兴趣成为研究重点

职业兴趣是兴趣内涵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较早进行兴趣内涵研究与应用的课题。虽然我国从20世纪初就开始关注职业兴趣,但多为一些引进、介绍和运用探讨。我国职业兴趣内涵的理性研究还是改革开放以来才发展起来的。学者们主要应用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对大、中学生和其他社会群体职业兴趣进行了理论探讨和测验研究。

1.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的引进与运用研究

我国较早介绍美国著名职业专家霍兰德(J. L. Holland)职业兴趣的学者可追溯到龙立荣(1991)对包括霍兰德“自我导向搜寻量表”(The Self-Directed Search,SDS)在内的三个国外著名职业兴趣测验的介绍。之后职业兴趣研究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关注。白利刚,凌文辁和方俐洛(1996)先后以霍兰德职业兴趣六边形模型理论为依据,对SDS进行了修订,并结合中国国情与职业分类的特点,编制了“霍氏中国职业兴趣量表”。龙立荣,彭平根和郑波(1996)对霍兰德1985年版SDS进行了修订,使之更符合中国背景下的兴趣测验。刘少文和龚耀先(1999)编制了结合中国文化和职业分类情况的“霍氏中国职业兴趣调查量表”。苏永华(2000)修订了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验量表。刘视湘和郑日昌(2001)以霍兰德人格类型理论为基础,以1994年版的SDS为蓝本,编制和修订了适合于“中国国情的职业兴趣量表(SDS-R)。刘长江和James Rounds(2003)基于霍兰德RIASEC职业理论,提出了职业兴趣的两个模型:三层三分组模型(TTP)和空缺的八分圆形模型(TOCM)。张喆(2007)在霍兰德职业人格类型论的基础上编制“职业兴趣组合卡”。郭兆明(2012)根据霍兰德的SDS(1994)对职业兴趣评估和对等性等进行了探讨研究。

2. 对大学生群体职业兴趣进行研究

大学生群体职业兴趣是我国学者兴趣内涵研究中最早关注的对象。1924年庄泽宣,侯厚培(1924)率先在清华大学对学生进行职业兴趣研究。但是在之后很长一段时期,职业兴趣研究处于停止状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职业兴趣的引进和介绍,学者们才逐渐在大学生中开展职业兴趣研究。

龙立荣和彭平根(2000)利用修订的霍兰德SDS量表,将职业兴趣类型与大学专业联系起来,初步建立了“我国大学专业搜寻表”。石莉(2004)自编“大学生职业兴趣调査问卷”测验量表,探索当代中国大学生的职业兴趣结构。吴俊华(2006)编制了“大学生职业兴趣问卷”,探讨大学生职业兴趣八边形的结构。李健英(2006)采用霍兰德中国职业兴趣量表,对大学生职业兴趣倾向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吴大同和孙丽(2007)采用结构式访谈和职业兴趣测验,讨论了大学生对职业兴趣的关注程度,阐释了大学生职业兴趣的现状。何树莲(2007)对高职女生职业兴趣进行了研究。张喆(2007)编制了“职业兴趣组合卡”,研究指出大学生职业兴趣受男女性别、高低年级和文理科专业等因素的影响而存在差异。吴俊华和张进辅(2008)结合当前中国国情,自编了八种类型的大学生职业兴趣问卷。周艳和刘晓英(2008)对本科护理学男生职业兴趣进行了研究。梁燕君(2008)编制了七种类型的大学生职业活动兴趣问卷。孙丽华和诸东涛(2008)对大学生职业兴趣进行的研究发现,学生关注直接兴趣较少,间接兴趣较多;兴趣的专业倾向性较强,范围较窄,稳定性不够;兴趣类型多数偏艺术型和社会型,且多为初级的有趣水平,离较高级的乐趣和志趣水平还有很大距离。黄显刚(2008)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编制了“高职生职业兴趣研究调查问卷”。陈静(2008)参考了国内外众多职业兴趣研究成果,编制了六种类型的“高职生的职业兴趣调查表”。余良和杨静(2011)运用霍兰德职业兴趣调查表,对我国大学生职业兴趣的结构进行了研究。左晶晶、孙国珍和叶明选(2013)采取霍兰德中国职业兴趣量表,对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兴趣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戴翕昀、黎坚、张博和高一然(2013)把我国当代大学生职业兴趣分为九种类型,并进行了验证研究。

3. 对中学生群体职业兴趣进行研究

中学生群体是我国职业兴趣研究中较早关注的群体。比如,冯伯麟(1987)从七种类型对我国高中生进行了职业兴趣研究。柯友凤(1996)对中学生职业兴趣进行了调查,认为不同年级学生的职业兴趣存在着显著差异。蔡永红等人(2002)编制了适合中学生的职业兴趣量表,研究表明,我国不同年级的中学生的职业兴趣存在显著差异。张厚粲、冯伯麟和袁坤(2004)针对我国高中生群体兴趣测验的特点,在参考国内外职业兴趣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一套适合我国高中生兴趣特点的职业兴趣测验量表——“升学与就业指导测验”。李逢玉(2005)针对高中生群体编制了“高中学生职业兴趣调查问卷”,探讨了当代中国高中生的职业兴趣结构。张宇(2013)把美国职业兴趣测试“个人球形职业兴趣量表简版”(PGI-S)修订为中国版本(PGI-SC),并对我国高中生和大学生进行了施测研究。

4. 对其他专业群体的职业兴趣研究

除大学生和中学生外,学者们还对不同专业群体的职业兴趣进行了探讨研究。如刘少文和龚耀先(2002)编制了“霍氏中国职业兴趣调查量表”,对中学教师、工程师、会计、技术工人和医师五种职业人群的兴趣类型特点进行了测查。苏永华(2000)采用霍氏职业兴趣量表对成年人与中学生的职业兴趣进行了比较。刘广珠(2000)利用英国职业顾问处心理学家研究编制的职业兴趣量表对青岛市28 家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的职业兴趣进行了调查。龙立荣等学者(L. R. Long,S. Adams & T. J. G. Tracey,2005)将PGI原版运用于中国样本,研究结果证实PGI的球形结构在中国职业兴趣中的存在,但是存在文化的差异。赵守盈、王洪礼和骆文淑(2006)对职业兴趣与职业自我效能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杨利(2007)对军人职业兴趣进行了分析研究。丁丽玮(2011)根据国外研究成果修订完成职业兴趣探查量表,并进行了调查研究。盛珊(2011)基于特蕾西等学者(T. J. Tracey, et al,2002)编制的“个人球型职业兴趣量表”(PGI),形成了中文版“个人球型职业兴趣活动分量表”。谢双(2011)对“俄勒冈职业兴趣量表”(ORVIS)进行了修订,编制了中文版量表,并进行施测研究。这些职业兴趣研究无疑拓展了兴趣内涵研究的深度。

(五)兴趣内涵研究中的问题反思

从20世纪初开始介绍和引进国外兴趣理论与测验,我国兴趣内涵研究逐渐引起了关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研究热潮,出现了不少吸收和本土化的研究成果,整体上推进了我国对兴趣内涵研究的深入发展。但在我国兴趣内涵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关注。

首先,兴趣内涵研究的理论性与实证性不足。多数兴趣内涵研究没有包括对兴趣内涵的理论探讨,缺乏一种清晰的界定和成熟的理论;对个人兴趣与情境兴趣协调发展研究不够;兴趣内涵研究中多为日常经验性的总结,缺乏充分的理论指导和实证性研究。

其次,兴趣内在和外在因素相结合的研究少。兴趣内涵研究的目的在于寻找兴趣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机理,努力实现针对性地采取激发、保护和维持兴趣的各种策略,促进兴趣的现实应用。目前兴趣内在和外在因素相结合的研究有待加强,比如既要注重来自个体本身的需要、价值观、动机、情绪、情感和性格等内在心理因素,也要考虑来自个体之外,如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等影响兴趣产生和保持的外在因素。

第三,兴趣内涵研究方法单一,标准化测验研究不够。兴趣内涵研究需要拓展研究方法,包括心理学、教育学、数理统计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研究方法,定性、定量和定性与定相量结合。在兴趣测验量化方面,除职业兴趣量表外,学习兴趣等测验工具极度缺乏,尤其是标准化的兴趣量表。因此,兴趣内涵研究既要考虑兴趣内在和外在的各种变量因素,也要注重理论与实证支持,不断提高兴趣测验标准化与实践应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