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十二五”期间如东经济发展与技能型人才供需矛盾调研与分析报告

“十二五”期间如东经济发展与技能型人才供需矛盾调研与分析报告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十一五”期间,如东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据“十一五”期末如东人才结构通报获悉,如东境内驻入人口达110万,而从业人员达66.8万。根据如东“十二五”期间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如东技能型人才需求情况预测如下:“十二五”期间共需各类技能人才40万人,其中农村实用型技术人才5万人,二产行业技能型人才18万人,三产行业技能型人才17万人。

“十二五”期间如东经济发展与技能型人才供需矛盾调研与分析报告

朱亚飞[1]

摘 要:职业教育如何主动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技能型人才支撑服务,本文结合“十二五”期间县域经济发展的特色,从对县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结构的需求出发,紧紧围绕着技能型人才供需矛盾进行了调研与分析,针对人口资源的现状,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机制与途径,为地方政府制定决策提供依据,对全省乃至全国县域职教事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县域职教 地方经济 人才供需矛盾 调研分析

一、如东经济社会背景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倚江傍海靠上海是如东最大的区位优势。苏通大桥的通车使如东融入上海一个半小时经济圈,为如东全面接受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人才流的辐射与互动提供了保障。已实现通航的如东洋口港,是长江口以北近千公里海岸线上屈指可数的可建5~30万吨级港口的天然深水港址;连接新长铁路的洋口港海洋铁路竣工通车;按一级河道、五级航道标准建设的洋口运河通航;如东境内5条省道全面实施一级化改造和延伸联网,如东已成为江苏沿海重要的港口枢纽。

随着港桥时代的全面到来,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如东正倾力打造东方深水大港、绿色能源之都、黄海旅游胜地3张靓丽名片,以此构筑特色显明、生态环保的沿海现代产业群。目前如东已形成各具经济发展特色的14个镇和5个经济开发区,涉足发展的重大项目有:石化、能源、冶金、装备制造、船舶修造、绿能工业、建材基地、木材加工、仓储加工物流等项目;专业机械、汽配产业、新能源设备、家居建材、电器电子等先进装备制造业;农药化工、医药化工、生物化工等高科技精细化工项目;境外投资集团看好如东这一块发展的热土。

“十一五”期间,如东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农业的很多耕地成为高效养殖、种植业基地,104万亩的滩涂为如东养殖业开辟了广阔天地;原有五大支柱产业(机械电子、纺织服装、化工制药、建筑、海产品生加工)实现了转型升级,高科技产业日益增多;106公里的黄金海岸线及广阔的平原地带,让如东发展风力、太阳能、潮汐和秸秆发电等绿色能源成为现实,与之相应的绿色能源设备制造业应运而生;临港工业园区和开发区的现代制造业快速发展;如东建筑业项目遍及大江南北及境外,其施工质量、智能化程度享有全国著名“建筑铁军”称号。如东已初步形成以洋口港临港产业、风电设备制造产业、太阳能光伏电池产业、石油钻采设备产业、汽车电子信息产业、重型基础化工产业、环保节能及海洋生物产业、大型滨海旅游产业等为县域经济八大板块的支柱产业链。

伴随着如东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高技能型人才的紧缺已成为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和腾飞的瓶颈,技工荒问题已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同时企业职工素质与产品转型升级相矛盾,严重地制约产品科技含量的进一步提高。如东在原有常住人口近100万人的基础上,近年已引进外来工10多万人,但技能人才的紧缺依然未能很好地解决。

如东县经济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不仅带动了对高素质技术人才的强劲需求,也为以培养先进制造业技能型人才为己任的中等职校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如东职教如何主动为地方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服务将显得尤为重要。

二、如东技能型人才现状与需求分析

(一)“十一五”期末如东人才结构

据“十一五”期末如东人才结构通报获悉,如东境内驻入人口达110万,而从业人员达66.8万。其中从事第一产行业的人员32.6万,而农村实用型人才2.8万;从事第二产行业的人员15.5万;从事第三产行业的人员14.8万;从事党政和各行各业的管理人员3.9万。因此对于农村实用型人才、二三产业人员均可以属于技能型人才,“十一五”期末达33.1万人。

“十一五”期末技能型人才年龄结构统计表(万人)

说明:二三产业60岁以上的集中在建筑业、家政服务业,青工以外来工占比较大。

“十一五”期末技能型人才职业资格结构统计表(万人)

说明:初级工以下的人员是年龄大的和外来务工从业人员。

“十一五”期末技能型人才学历结构统计表(万人)

说明:初中学历以下的人员是年龄大的和外来务工从业人员。

(二)“十二五”期间如东技能型人才需求预测

根据如东“十二五”期间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如东技能型人才需求情况预测如下:“十二五”期间共需各类技能人才40万人,其中农村实用型技术人才5万人,二产行业技能型人才18万人,三产行业技能型人才17万人。而如东目前技能型人才共计33.1万人,其中60周岁以上的人员3.472万人,因此如东在“十二五”期间需净增技能型人才10.372万人,其中农村实用型人才净增2.752万,二产行业技能型人才净4万人,三产行业技能型人才3.62万人,而到“十二五”期末实际需要增加技能型人才14.852万人。

如东“十二五”期间技能型人才需求预测统计表(万人)

三、如东职业教育生源状况分析

如东是全国首批计划生育红旗县,通过40多年的努力,如东控制人口出生率方面业绩辉煌。如东基础教育在全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莘莘学子学成后回乡直接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越来越少,近几年每年新生儿只有4 000多人,而死亡人数达9 000多人,人口负增长现象突出,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初中毕业生近几年形成了每年减少1 000人的态势,将最终回落到每年不到5 000人的常态规模,职教生源逐年减少,其数量不足的矛盾将直接造成对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服务能力的减弱,人力资源严重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如东经济飞速发展的瓶颈。因此如东职业教育必须积极应对,创新思维,寻求如东职业教育的发展空间,为如东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如东职业教育近几年生源及招生人数情况统计表

*为预计招生人数。

如东职业教育近几年毕业生在如东本土企业就业人数统计表

如东职业教育近几年社会培训人数统计表

从以上相关数据分析可以看到:如东职业教育每年培养的毕业生如果全部留在如东就业也不到3 000人,即使扩大招生规模生源也成了关键性问题,初中毕业生逐年减少,“十二五”期末保持在6 000人左右,尽管每年各类培训人数达10 000多人,但其中一部分仍不能折算在新增技能型人才的范畴,这与如东每年均增5万产业人员的目标差距甚远。因此全县各级政府在高度重视招商引资项目的同时,必须高度关注与此相配套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策略。

四、解决如东技能型人才供需矛盾的策略与途径

如东经济的快速发展急需充实大量的技能型人才与目前如东人力资源严重匮乏之间的矛盾,将成为严重制约如东经济快速增长的瓶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从理论上讲主要有3种措施:一是科学制定用工制度,限制劳动密集型、科技含量较低企业发展,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率;二是加大如东企业用工吸引力,制定相关政策吸引如东籍在外务工的技能型人才回流,引进外来技工到如东就业;三是政府及政府职能部门联合全县相关企业,不断完善技能型人才信息档案,保持人才信息通畅,以解决技能型人才的供需矛盾。

(一)建立政府引导,职能部门主导,校企为主体的职教集团

为了确保如东职业教育更有效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服务,加快我县职业教育发展进程,我们应着力推进职教体制改革与创新,建立由政府引导,职能部门主导,校企为主体的职教集团。职教集团通过上联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下联镇各社区教育中心、职业培训机构,横向联系镇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按照平等互惠原则组成的具有联合性、互惠性的职业教育共同体,以产学研结合和资源共享为基础,以契约为保证,自愿结成的区域性、跨行业、多元化的新型职业教育组织。

完善职教集团运行机制。建立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技能教学指导委员会、人力资源开发培训中心,强化企业和学校的联合,根据行业、企业培养人才规格的需求,设定专业标准,强化专业建设,共同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自主开发课程、合作编写校本教材、规范技能要求,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开展人才“订单式”培养。

县发改委、经信委向教育主管部门提供如东未来经济发展技能型人才需求的总体框架;县人社局、商务局、五大经济开发区和各镇等单位每年向教育主管部门提供技能型人才需求详细材料;教育局、人社局组织各镇社区教育中心、职业培训机构研究制定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方案,并与相关企业联系研制教学计划。从而构建各镇社区教育中心承担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的培训,主体职业学校承担技能型人才的学历教育,主体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和镇社区教育中心共同承担各类短期职业技能培训的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培训机制,形成科学、合理的技术型人才格局。

(二)通过政策引领,保障体系落实到位,形成技能型人才的引进机制

如东职业教育已有30多年的办学史,以每年招生3 000多人的规模计算,已向县内外企业输送了9万多名毕业生,而这些毕业生绝大多数都在县外工作,已成为当地企业的技术骨干。如何将这些如东籍技能型人才吸引到如东,充分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家乡的经济发展作贡献?

首先县委、县政府需要进一步出台和完善技能型人才的用工政策,进一步优化如东企业用工环境,规范用工制度,营造尊重技能型人才氛围,使他们乐于为如东经济发展服务,做到在留住人的同时留住了心。制定出象引进高学历层次人才的政策来引进在外工作的如东籍技能型人才,相关政府部门联合职业学校对在外工作的如东籍技能型人才进行统计,建立技能型人才档案,并给予相应待遇的保证,吸引一部分如东籍技能型人才返乡工作。随着如东经济发展逐年看好,加上良好的用工政策,返乡人员将会逐年增多,预计“十二五”期末至少可达10 000人以上,以形成良性循环的势态。

“十二五”期间如东引进技能型人才预测表

(三)教育主管部门通过教育改革,本着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宗旨,形成加速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办学理念

如东普通高中教学质量一直领军全省,每年有大批优秀学生进入高等院校就读,但优秀毕业生回如东服务经济社会建设的人数很少,一方面造成了如东教育培养的大量优秀人才流失,另一方面,加剧“普高热”,制约如东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如东经济发展又不得不再花重金到外地引进人才。要改变这种状况,一是要加强宣传,帮助老百姓转变观念;二是确立合理的职普招生比,稳定职业教育的事业规模;三是与中西部地区建立稳定的合作办学机制,将中西部的生源引入到如东来进行专业技能的培养,以解决本地区生源严重不足的问题;四是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五是加强企业外来务工人员技能培训,以解决一部分技能型人才紧缺的现象。到“十二五”期末预计也可以解决25 000多人的用工指标的缺口。

“十二五”期间外来工技能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岗培训人数预测表

(四)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机制,形成互利共赢的职教办学模式

加强校企紧密联系,搭建信息交流、人才交流、物资交流、技术交流等四大平台,实现校企的“8个对接”:一是坚持“以销定产”,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与产业对接设专业;二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行“订单培养”与“工学交替”,与企业对接育人才;三是根据企业岗位需求,及时调整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全面优化课程结构,与岗位对接设课程;四是加快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车间对接建基地;五是与师傅对接抓师资,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六是与职工对接作评价,改革学生评价机制;七是与技术对接搞科研,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八是与工种对接搞培训,加强企业职工培训与农民培训。

进一步提高全县职业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加大资源整合力度,统筹规划,打破部门、行业和所有制界限,从而实现职业教育资源的“三个共享”:一是实训资源共享。鼓励职教的实训基地向企业开放,努力成为企业技术骨干接受更高层次定向培养的基地和产品生产基地;引导企业接收职业学校教师顶岗培训和学生社会实践,使企业车间成为职业教育的技能培训基地。二是人才资源共享。鼓励职业教育专业教师到企业生产第一线,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吸引企业技术骨干到职业学校担任兼职教师,提高职业学校技能教学水平。三信息资源的共享。建立百名兼职教师人才库、“双师型”教师库。每年4、5月份举办校企人才供需对口交流活动,通过交流建立职业学校就业人才、企业岗位信息库以及兼职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库,便于学校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和技能训练方向,确保职业教育技能培训与企业需求同步,招生与招工同步。

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的办学活力,建立校企合作的“三大机制”:一是建立与行业企业紧密结合的发展机制。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建立紧密联系,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加大课程改革的力度,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着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职业学校主动为企业服务,企业要按照省市规定,协助职业学校搞好职工培训,并落实接受职业学校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的责任;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作用,指导开展行业职业教育、职工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二是建立劳动就业准入机制。认真落实“先培训、再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优先录用取得职业学校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加大对就业准入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全面推进和规范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三是建立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市场需求的培养机制。落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按照“社会需要什么专业就设置什么专业、市场需求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的思路,在办学模式、专业设置等各个方面搞好与就业市场的有效对接;根据“企业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的理念,以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大力改革校本教材,建立由行业、企业、学校和有关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的教材建设机制,依托企业研发适应新兴产业、新职业和新岗位的校本教材;深入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和岗位教学,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多渠道系统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教学质量。

(一)加强职业学校办学能力建设,提升职业学校服务经济建设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十二五”期间,我县重点推进“如东一职”新校区建设,在县城新区征地400亩、投资5.5亿元,建成13万平方米的具有现代化气息的职教中心。同时加快学校内涵发展的进程,深入市场和企业,进行人才需求调研,不断调整职教专业结构,使其具有明确的市场定位、鲜明的办学特色,集高职、中职、成人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于为一体,融教学、生产、科研、产品研发和社会服务于一体,实现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达万人规模,成为如东经济建设快速发展提供技能型人才支撑服务的航空母舰。通过省四星级职业学校和国家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创建,以及省级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和省级实训基地的建设,使我县职业教育走在全省的前列。

“十二五”期间如东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在校学生数预测统计表

2.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根据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与课程建设需要,贯彻技能训练“循序渐进”的思想,按照“生产性”“仿真型”的实训基地建设原则,新建、扩建10个校内实训中心,形成集教学、培训、技能鉴定、生产、技术服务、职业素质训导于一体的共享型、生产性校内实训基地。加强与行业、企业合作,在巩固与已有合作企业建立的校外实习基地的基础上,新增20个校外实习基地。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进一步加强实训基地建设,通过多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模式,创新技能教学模式。

作品产品合一式。充分利用机电、计算机、数控专业现有设备条件和师资力量,适时补充相关生产配套设备,根据各学段学生技能情况、产品难易程度确定校企合作单位并寻找合作项目进行分类,通过工学结合的教学方式使损耗性实习向效益性实习转型,同时使学生得到产品生产过程的真实体验。

筑巢引凤合作式。结合目前电子、服装行业均采用标准化生产流水线,设备更新速度较快的实际情况,在新校建设中设计一些标准厂房式实习车间,让相关企业带设备流水线进学校实习区进行生产,这样既能解决企业用工紧张的矛盾,又能为学生提供生产实习的机会,同时学校在无需投入设备的情况下,还能创造一部分经济效益。

专业企业同一式。由于建筑、烹饪、汽修部分专业教师具有从业资格证书,有行业经历,并在当地具有一定知名度,部分教师利用业余时间从事这方面工作。加上这3个专业有一定数量的设备,设备的先进性与行业同步,汽修专业有校办企业。因此,从这些实际情况出发,添置部分设施,注册与这3个专业相应的实业公司,由校长任董事长,专业负责人任总经理,外聘一些行业技术人员兼任实习指导教师。这样既能实现校企深度合作,又能更好地创造经济效益,提高职教办学实力。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采用多种措施,积极打造出高水平的校长队伍、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和高技能的外聘教师队伍。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完善教师聘用政策,在完善用人机制上下工夫。推行教师全员聘任制和岗位管理制度,建立能够吸引人才、稳定人才、合理流动的机制。

通过实施“上挂、横联、外引、内提”的策略,进一步实施青蓝工程、双师型工程、名师工程与“321”工程等4项工程。所谓“上挂”,就是与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挂钩,使之成为教师的进修、实践基地。所谓“横联”,是与企业合作,在企业建立教师实践基地,并且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所谓“外引”,就是向全国各地引进优秀的人才,集天下精英为我所用。所谓“内提”,就是内部提高,强化校本培训,帮助在职教师提高素质。“内提”的根本目的是让教师更新观念、积累经验、提高技能,最终形成一种中职教育所需要的综合能力。

实施“青蓝工程”,以老带新,新老相长。要求青年教师必须在几年内过好“五关”,以提高课堂教学能力、教育学生能力、专业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和改革创新能力。

实施“双师型工程”,根据“职校教师要姓职”的理念,要求所有专业课教师都必须达到技师水平,所有文化课教师都必须了解一门专业,掌握一种技能,至少考取一本中级工以上的技能证书。并且把这种要求列入教师考核,与教师的职称评聘、先进评选、结构工资挂钩。

实施“名师工程”。学校成立名师培养领导小组,确定名师培养对象,建立名师档案,采取各种措施,开展各种活动,出点子、垫底子、压担子、架梯子、搭台子,引导、激励、帮助教师向名师的目标迈进。

实施“321工程”。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要培养30名硕士研究生,要培养20名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教坛新秀,要培养10名在南通市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教师。

五、结束语

“十二五”是我县经济和社会全面腾飞的关键时期,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做好职业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肩负着为地方经济建设发展提供技能型人才保障的神圣使命,因此职业教育的发展是维系着解决技能型人才供需矛盾的关键之所在。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对职业教育的发展给予高度重视,并给予经费投入和政策的支持,使如东职业教育迈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从而有利于加快推进现代化如东新征程,有利于构建和谐如东,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县委关于印发《如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东委〔2011〕12号)

[2]县政府关于印发《如东县社会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东政发〔2011〕34号)

[3]县政府关于印发《2010年如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通知(东政发〔2011〕1号)

[4]县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县教育局《如东县“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的通知(东政办发〔2011〕74号)

【注释】

[1]朱亚飞:如东县教育局副局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