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的成因

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的成因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留守儿童父母外出以后,多达84.6%的孩子由其爷爷奶奶等隔代亲人照看。在中小学生安全隐患中,留守儿童是安全事故的多发群体。据公安部门有关调查显示,在被拐卖的儿童当中,流动儿童占第一位,留守儿童占第二位。可见,加强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更为突出。

第三节 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的成因

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我们可以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加以分析:(2)

一、家庭教育功能和监护功能严重弱化乃至缺失

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说过这样的话: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一生之品性,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大抵胚胎于家庭之中。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以父母为主体施行的家庭教育对于孩子品德、人格、行为习惯的形成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来自父母的管理和监护是保障孩子人身安全的根本所在。但在我们绝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家庭里,来自家庭的教育和监管伴随着父母双双外出而被严重弱化了,甚至是缺失的。

首先,外出父母难以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和监护。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后,由于多种条件的限制,对于留守在家的孩子的教育和监护,他们基本上是爱莫能助。据西部某劳务输出大省在一县域内的调查显示:70%的父母年均回家不足3次,有的甚至几年才回家1次;近30%的留守儿童与父母通话、通信频率月均不足1次。这表明,父母外出以后与在家孩子的联系和沟通是少之又少的,留守儿童很难得到父母情感与生活上的呵护和关怀,也得不到父母在价值观念上的帮助与引导,从而导致许多留守儿童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有的甚至滑向发展的边缘。

其次,临时监护人基本不能履行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监护责任。留守儿童父母外出以后,多达84.6%的孩子由其爷爷奶奶等隔代亲人照看。这些祖辈监护人大多年事已高,精力有限,防护、防范能力弱,无法保护和阻止留守儿童受到伤害,而且他们文化层次偏低,难以胜任教育留守儿童的重任。调查显示,有69.8%的监护人表示“很少与孩子谈心”,有70.8%的隔代亲人及73.1%的亲戚表示“只照顾生活,别的很少管”。这表明,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生活上关心得多,精神上关注得少,而对于孩子的思想、品行、心理、安全等方面更是很少顾及,致使留守儿童在安全、健康、教育、娱乐等方面的基本权益不能得到保证,不但导致了很多留守儿童人格发展不健全,心理承受力和生活习惯都较差,还给这些孩子带来了很多安全隐患。

二、学校缺乏有效管理和安全教育、法制教育

未成年人主要是在家庭和学校的双重监护下成长的,正如德国著名教育家福禄贝尔指出的那样,学校必须与家庭取得联系,学校和家庭的一致,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的一致,是儿童时期完善教育的首要的和不可缺少的条件。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偏远地区,许多农村学校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的局限与制约,还没有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对规模越来越大的留守儿童教学进行有效的管理,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过生命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这样,留守儿童在面对一些突发事件时,往往失去了判断能力和安全防护意识,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和不法分子的侵害。在中小学生安全隐患中,留守儿童是安全事故的多发群体。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农村留守儿童专题工作组组长张世平指出“留守儿童面临五大问题”,即生活问题、心理问题、教育问题、道德问题和安全问题。据公安部门有关调查显示,在被拐卖的儿童当中,流动儿童占第一位,留守儿童占第二位。有些地方出现的女童被强奸的恶性案件中,也是留守女童居多。据报道,在2005年湖南洪灾遇难的12名儿童中,11名都是留守儿童,这说明没有父母的呵护和指导,留守儿童缺乏应变和自我保护能力。可见,加强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更为突出。

“留守儿童是一个被社会忽略的群体”,“如果处理失当,留守儿童问题将成为国家的一大教育隐患。”(3)当代著名教育专家、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孙云晓说:“孩子的成长特点是年龄越小,情感支持系统要求越高,父母的关注和呵护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留守儿童最突出的问题是父母的远离,导致孩子的情感支持系统变得脆弱,这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对衣食住行照料不周让孩子产生情感荒漠化;缺乏父母的关爱导致他们不会爱别人。这些问题可能为他们日后成长埋下悲剧的种子:缺乏亲情和感情脆弱,使这些孩子的攻击性变强,处于心理失衡的状态,有些孩子滑向犯罪边缘,吃不好、穿不好的去偷抢;学习退步无人帮助会被学校淘汰;青春期孩子面临性问题。着眼长远,他们对下一代的教育将会恶性循环。”(4)因此,“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张伯苓)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从保护未来的战略高度,以法制的观念对学生的安全和健康成长负责。“对一个社会来说,安全教育最重要的时段在学校,特别是中小学时期。因为一旦成人,很难有机会再让普通人受到系统的安全教育。”我是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知道农村教育尤其是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有责任有义务去了解、去研究、去解决当前所面临的严重问题。正如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所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关系国家长治久安,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广大中小学生能否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涉及人民的权益能否得到根本保证,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否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能否进一步形成,也涉及社会秩序能否良好,人民能否和谐相处。”所以,我们必须要将中小学安全工作作为贯彻落实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内容,认真推广德阳经验,扎实工作,为广大青少年的安全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治安秩序和文明的育人环境,努力把广大中小学建设成为让学生放心、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放心的和谐校园,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基于上述考虑,我对我校学生的安全问题做了一次抽样调查。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以我校二、四、六年级学生为主要对象,样本来自三个年级457名学生中185名留守学生及其家庭生活状况。

【调查方法】

本调查以随机采访和调查问卷为主,辅以家访和座谈会等形式,分年级统计调研的方法。通过对所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其中安全隐患的表现类型和解决方法等,也是以问卷和面谈笔录等方式采样调查得来的。

【调查过程】

1.通过随机采访的方式全面了解学校内留守学生及其家庭生活状况。分年级统计各班的留守学生,精确到每个年级每个班级每个学生,得出185人。

2.以分年级面谈笔录的形式全面了解每一个留守儿童;以问卷调查的方式,统筹了解学生家庭生活和安全隐患等问题;以年级组座谈的方式,大致了解当前存在的安全问题及解决方法;共同探究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

3.整理归类调查问卷的数据,发现上次调查问卷中未涉及的问题,再分发给调查对象,收集数据。

4.设计第二份问卷调查,注重留守儿童安全存在的表征和解决问题的预案,突出其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5.总体分析,整理数据,着手写调研报告。

【调查内容及结果】

1.全校留守儿童的人数分布情况表

img10

2.留守儿童的监护情况分析

img11

三、留守儿童的家庭生活情况

张世平指出“与其他孩子相比,他们(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照顾,容易在营养状况、身体健康等方面受到影响。特别是在年幼的阶段,孩子的养育、保护显得更为重要,如果不能与自己的父母在一起生活,问题容易出得多一些。比如,在留守儿童中,能够按时接受各种预防性疫苗的比例明显低于非留守儿童。现在大部分留守儿童是由自己的亲戚或隔代老人看管,有的留守儿童实际上就没有监护人。据四川绵阳一个救助站统计,他们在三年中收留救助的600多名流浪儿童,有45%都是没有监护人的。”(5)确实,在调查中我们明显看到:

1.单亲和父母离异的家庭不算,无人照管的留守儿童竟然达到了2.2%,他们有的被寄宿在学校,有的租房住在学校附近,有的独自在家,基本上衣服没有人洗,吃饭没有人煮,平时就在学校吃,放学后大部分是买着吃,所以根本谈不上营养保障。

2.健康状况就更是随天意了。好在一年来,还未发现留守儿童有大病,但是对伤风感冒类的小病,他们的态度基本上一致:都采用“抗”的方式,能抗得过去就抗,实在不行就上医院。至于疾病的预防和检查等,则基本没有。

3.从表中可以看到,在留守儿童中,靠爷爷奶奶“隔代监护”的比例最大,占83.6%。这主要是其家庭负担太重,上有老下有小,他们不得不去打工,挣钱养家。但大多数爷爷奶奶在家还要担负着沉重的耕地生产任务,再加上年老体弱,本来就应受人照顾,现在还要“当牛使”,所以根本没有能力去完成监管的任务。有时照顾不周,还成了孩子的“出气筒”,被视为“没用的”“老不死”,不仅不能很好地照顾孙子,反而成为不和谐的矛盾源,这样的家庭,孩子的生活自然好不到哪儿去。有的老人为了避免和孩子的冲突,只好息事宁人,一味地迁就孩子,要什么给什么,其结果也是可想而知。总之,我们觉得爷爷奶奶的监管至多只能是一种“消极监管”,孩子的生活在这种环境下很难有大的起色,更不要说道德、情感和责任等问题了。

4.在座谈中,留守儿童大多有一个共同的心声,那就是父母不在家,他们的生活基本上都处于无规律的状态,随意性很大,衣食不及时,生活浪费性大。更有甚者,有的学生觉得自己被父母遗弃了,所以更无心生活,甚至还和父母对着干,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这些生活的不如意,自然会直接地影响孩子的生活质量,以致产生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留守儿童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是眼下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据公安部门有关调查显示,在被拐卖的儿童当中,流动儿童占第一位,留守儿童占第二位。有些地方出现的女童被强奸的恶性案件中,也是留守女童居多。据报道,在2005年湖南洪灾遇难的12名儿童中,11名都是留守儿童,这说明没有父母的呵护和指导,留守儿童缺乏应变和自我保护能力。”(6)

1.在采访调查中,我们发现这些留守儿童,生活的艰难和经济的拮据,往往使他们犯错误;有时仅仅是几元钱不能满足,就有可能导致孩子想入非非,甚至是铤而走险,借而不还或结伙强行索取,从而走上犯罪道路。

2.父母是孩子的天然避风港,有父母在跟前,就有安全的依靠,而有时,就因为父母不在跟前,有的留守儿童生病不能及时救治而走上了“黄泉路”;因此,流行病安全隐患,是埋在留守儿童成长路上的一颗炸弹

3.一些村的留守儿童问题是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而造成“父母缺席”以及与父母对自身职责的力不从心有关,从而造就了大量“隔代抚养”的儿童,缺乏亲情呵护,造成心灵的扭曲,性格的变异,或易于冲动,动辄打架斗殴;或迷恋偶像,追逐江湖义气,以致在暴力的阴影下,颓废放浪而不能自已;由于大量劳动力的外出,造成农村后方虚弱,一些偷窃等犯罪分子,无视孩子们的存在而大行其事,孩子们的安全直接受到了威胁。

4.在留守儿童中,女童又居多,她们往往受到更多的安全威胁,像生理上的盲目无知、性伤害的连连侵扰、软弱无助时的盲从与亲信等,都造成或重或轻的悲剧。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科学系的伍慧玲和湖南省社科院法学社会学研究所陆福兴在调查中指出:由于性安全防范意识教育缺乏、安全监护缺位、农村地理环境缺乏安全性等原因,全国至少有1 150多万留守女童,其中留守女童由于生理和心理的特点,比留守男童更容易受到伤害,特别是性伤害。因此,农村留守女童的性安全问题,是留守儿童问题中非常重要的问题之一。

5.在调查采访中,我们发现,交通安全隐患和溺水造成的悲剧居多。一方面是农村孩子的交通安全意识淡薄,主要是因为他们生性顽皮,往往视交通规则而不见,闯红灯,不让道,甚至恣情地在公路上骑车嬉戏;另一方面农村多塘坝沟渠,孩子常喜欢偷着去游水、摸鱼等,结果常常出事。

6.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传媒安全隐患是不得不重视的一个巨大的“病毒库”。留守家庭,尤其是无人监管的家庭,因为监护失却,家庭成了孩子集聚玩乐的自由天堂。他们常常在一起看电视、电影,特别是一些黄色、暴力和恐怖的录像,使他们过早地沾染了许多不良习气,如性幻想与尝试、暴力倾向与复仇的糊涂心态等,大多数孩子往往因此走上了歧途。

7.游戏机室和网吧是留守儿童习惯性的滞留地。调查中,我们了解到60%的留守儿童都曾经到游戏机室和网吧光顾过。有的孩子还把它当做最理想的逃学之所,甚至整天整夜地泡在那儿,乐不思蜀。最后又往往多因为经济的承受能力和糟粕的内容侵染而走上歧途。

8.畸形消费引发的安全隐患,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孩子贪吃,本是天性。健全的家庭因管得比较严,孩子手头的零钱很少,难以产生问题。但是,留守儿童的家长往往都给孩子留下一定的钱,以备一个学期或一年使用,结果他们常常超前使用并严重透支,赊欠了许多债。为了弥补“损失”,最后只好走“歧途”。

另外,双休日和寒暑假等闲暇时间的安全隐患是留守儿童最易发生的时段。由于监管成了“真空”,孩子的自控能力又不强,所以事故屡屡发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