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表扬学生的要点

表扬学生的要点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扬对于学生的意义,是每一个老师都耳熟能详、奉为经典的。表扬运用得好,很可能让学生终生难忘,甚至影响他的一生。有人统计,在《论语》中,有关孔子表扬学生的记载共有17处,批评学生的只有6处。这样的表扬不仅不能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有时甚至会导致教师的威信和影响力的下降,教育的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如果表扬的范围过大,次数过多,会使学生失去新鲜感,产生心理惰性。

第五节 表扬学生的要点

古人云: “数子十过,不如赞子一功。 ”可见表扬鼓励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重要。

在教学中,表扬其实就是在进行赏识教育,进行愉快教学。老师的粗暴批评、讽刺挖苦会挫伤学生的信心和志气,而发自内心的肯定则可以让学生树立自尊和自信。表扬对于学生的意义,是每一个老师都耳熟能详、奉为经典的。甚至有人将表扬的意义等同于“皮格马利翁效应” 。表扬运用得好,很可能让学生终生难忘,甚至影响他的一生。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善于表扬学生。他因多表扬,勤于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从而成为“乐学”即愉快教学的积极倡导者。有人统计,在《论语》中,有关孔子表扬学生的记载共有17处,批评学生的只有6处。他即使批评学生,也言辞友善,从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但是,并不是每一个老师都能将表扬的作用发挥得恰到好处。

年近百岁的周意盛曾是哈佛大学哲学院研究生,谈起当年的恩师蔡元培,他不禁泪流满面。

周意盛24岁那年,当他宣布自己要考哈佛大学哲学专业时,他的亲友们都大跌眼镜,尤其是他的几个同窗部十分惊讶: “这小子天生就不爱背书啊,他不是立志学机械电子了吗?怎么到头来阴差阳错又去学哲学了?哲学?这与他当初最不喜欢政治有什么区别?”

只有周意盛心里明白,这一切要归功于蔡元培先生。

北大二年级的时候,新换的政治老师蔡元培先生是个笑面好人。本来单调乏味的政治课却被他调剂得一如他的面容,本来枯燥难记的政治内容被他描绘得如同是你自己周围的生活。周意盛开始喜欢上政治课了。

蔡元培讲课时总是喜欢把一些同学比为课本上政治事件中的人物,或名人,或间谍之类,每每都会引起学生们的大笑。可周意盛却一直没成为他故事中的主人公,心中不禁对那些同学有些莫名的羡慕。

或许是因为运气好的缘故,也或许是因为聪明的缘故,当然,最重要的是周意盛在为了应付考试而临时抱佛脚的努力之下,在一次政治小测验中,周意盛竟然考了全班第一。总结课上,蔡元培眯着眼睛,用他那经典的笑容看着周意盛,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第一次表扬了他; “这个周意盛真不简单,他是匹黑马呀!我们大家以后得对他刮目相看点,照这么下去,黑马先生周意盛将来的厉害程度绝不在我之下呀! ”

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当然,这种笑是善意的。

周意盛当时相当的激动,心怦怦地跳,脸也涨得通红。

从此,蔡元培开始关注周意盛了,周意盛也偶尔会成为先生故事里的主人公了。当然,周意盛自此获得了一个绰号: “黑马” 。

不知怎么,从那次受表扬以后,周意盛心里对学好政治产生了从未有过的自信。而且,每有同学戏称他“黑马”时,他心中就甜甜的,那个舒服啊!

结果,北大毕业时,同意盛的政治分数竟然是所有功课中最高的,而之前,周意盛的理想是做一个机械学家。

这之后,周意盛留洋,竟然选择了哈佛的哲学专业!这确实是有些出人意料,但究其因,却是“亲其师,信其道”的必然结果。在蔡元培眼里,他对周意盛的表扬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或许他早已忘了他曾经表扬过一个名叫周意盛的学生。但是,他的学生却记住了,还因此改变了人生旅程的前进方向。

在任何一个班级里面,都有所谓听话的学生和淘气的学生。

那些听话的学生,不用我们多说,只要你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他就心领神会,能认真地按照你的要求去做,甚至老师还没有告诉他要做什么,他就已经明白了。而那些淘气的学生呢,课上课下都调皮捣蛋,不管你用什么方法来吸引他,他顶多专心两分钟而已。

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就曾经遇到过一个非常淘气的学生。

那天,在课堂上,别的学生都跟着陶先生兴致勃勃地学习,只有男生吴昊的铅笔盒大敞着,铅笔散了一桌子。书呢,则不情愿地躺在一边;他自己呢,却趴在桌子上“专心致志”地掰橡皮!

陶先生看到这种情形火冒三丈,冲着他大喊: “你给我站起来,把这篇课文再读一遍! ”

吴昊吓了一跳,愣了,极不情愿地站起来,然后就仰着头看着陶先生一语不发。教室里安静极了,空气像凝固了一样,其他的学生都看着陶先生。

陶先生走到他面前,低头瞪着他。他也心虚了,低下头不敢看陶先生。看着他可怜的样子,陶先生的心一软,怒气全消了,毕竟是小孩子呀。于是,他就蹲了下来抬头看吴昊,正好迎上吴昊心虚的目光。

“你是个聪明的孩子,大家都很喜欢你,如果你能认真听讲,把课文读得好,大家一定会更喜欢你的。 ”陶先生边说边拉起他的手, “来,把这篇课文读一遍,你能读好的。 ”

吴昊看看书又看看陶先生,而陶先生则用信任的目光鼓励他。

他终于把课文读了下来。

“他读得多好啊,看来他和我们大家一样棒啊!我们快给他鼓鼓掌。 ”在掌声中,大笑了,吴昊也笑了。

陶先生说过: “教育总是存在反复性的,仅这一次不可能令吴昊完全改变。但只要我们以宽容和爱心,对学生少一些粗暴的批评,多一些赞美,善于利用表扬的‘魅力’ ,让学生树立起信心,萌发出力量,一定会使差异缩小、消失,使学生向完美方向发展。我相信只要我们有信心,有耐心,总有一天我们的努力会有收获的。 ”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也说过: “人性最高层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欣赏。 ”且不论案例中不知名的周意盛和陶先生的学生吴昊了,甚或很多伟人之所以学有专攻,建树颇丰,跟他们从小就得到教师的肯定,从而激发出莫大的学习热情分不开的。所以,当学生做得正确或有一定长进时,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肯定学生的成功和成绩。

美国心理学家布格尔斯基说过: “兴趣和注意来自成功,一事成功,事事顺利。 ”

学生的成功和成绩,是他们继续保持对学习的极大兴趣和注意力的一个重要心理基础,而教师的及时表扬和鼓励,是促使他们“事事顺利”的“加速器” 、 “添油机”和“助跑器” 。

正如体育比赛中,当你战胜了一个对手后,以后再遇到他,你就会有心理优势,越过了那道坎儿,你就上了一个台阶,有了一个飞跃。

对绝大多数的学生来说,老师不失时机的鼓励、表扬就是学生战胜学习困难的动力,是一针买不来的强心剂!

多表扬,少批评,这是教育的基本原则。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就滥用表扬。

具体而言,教师在适当的场合,对学生进行恰如其分的表扬,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和愉悦的成就感,从而让他们在真诚的肯定中享受快乐,同时也获得足够的自信。

但是,目前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存在一些表扬误区,即所谓的无效表扬,比如,只是简单地表扬学生“做得好” “主意不错” ,而且无论事情大小,表扬词也没有差别。这样的表扬不仅不能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有时甚至会导致教师的威信和影响力的下降,教育的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只要你用心去关注学生,留意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抓住他们身上转瞬即逝的“闪光点” ,鼓励他们,表扬他们,他们就会用生命的精彩和真诚的爱,双重回报你对他们所付出的这些关爱。作为教师,还有什么能比这更叫人欣慰的呢?

因此,表扬不要老是停留在学生习以为常的优点上,而是要去挖掘学生身上一些鲜人知的优点,让学生得到一些新的肯定,表现出教师的独特眼光,效果反而更好。

表扬学生的要点:

一、做一个美的发现者

教师要在细微之处见真谛,善于在平凡中找出不平凡,挖掘学生不明显的优点加以赞扬。爱因斯坦就这样说过:别人赞美他思维能力强,有创新精神,他一点都不激动,他作为大科学家,这类话早就听腻了,但如果谁赞扬他小提琴拉得棒,他一定会兴高采烈。

二、表扬要实事求是

教师表扬学生时一定要做到公正、合理,符合实际。

夸大其词,不符合实际的表扬和评价,非但不能起到积极的群体心理效应,而且对受表扬者也不会产生好的影响,甚至还会影响教师自身的威望。

三、表扬运用的次数和范围要恰当

表扬不宜太多, “频率”不宜过高,这样才能造成学生的期待心理,促使其进行自我激励和自我监督。

如果表扬的范围过大,次数过多,会使学生失去新鲜感,产生心理惰性。这时的表扬就失去了应有的激励效力和教育力量。

四、注重对后进生的表扬

教师的表扬能促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情绪,增强自尊心、自信心,并促使其将这种积极情绪迁移到今后的学习中。但在实际中,后进生往往因成绩差而与表扬无缘,这对后进生的成长十分不利。

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后进生的不同特点,循序渐进地逐步提出要求,只要他们通过努力达到了要求,就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使他们每前进一步都能产生成功的情绪体验并在精神上得到满足,从而使他们更加有信心去实现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如此,我们必能使学生逐步具备由后进变先进的强大内驱力。

五、在竞争中适当运用表扬

有表扬便有竞争。竞争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教师的指导水平。

为了确保竞争在学生中始终产生积极的心理效果,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对竞争的性质有足够的认识,保证做到“兴利除弊” ;

二是鼓励学生去参加竞争,提高自我参与的竞争意识;

三是提倡学生自己和自己进行纵向竞争,争取这次比上次做得好,下次比这次更进步。

六、赞扬行动和品性而非个人

赞扬学生,怎样才能做到既有效力,又不养成其骄傲自满的情绪呢?这就要赞扬他所做的事和他的品性而不要扩大到他这个人。

比如,学生经过努力,成绩提高了,就该赞扬他经过努力而成绩提高这件事。因为赞扬他努力,让他知道受赞扬的真正原因,他就会继续将其优点发扬光大。如果你赞扬他聪明,就可能导致他产生沾沾自喜、骄傲自满的情绪。

七、微笑是一种不着痕迹的赞扬

微笑能给学生带来亲切感。灿烂的笑容可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并且常常成为学生笔下描绘的素材,给学生心里留下持久的影响。

当你想激发学生的斗志时,当你想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时,不妨轻轻一展笑容,它将胜过千言万语。所以,作为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千万不要吝啬你的微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