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打造教师品牌

打造教师品牌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骨干教师就是让学生花费很低的成本,却取得很大发展的教师。骨干教师在学校里,就是一种不可替代的个体或群体,他通常是教学骨干、德育骨干的统称。骨干教师品牌的培养也是一样,骨干教师在数量上相对凤毛麟角,但只要你对教育事业感兴趣,并长久地坚持下去就会成功,它不需要你付出多么昂贵的代价作为交换,更没有必要把自己弄得像个苦行僧一样。

第一节 打造教师品牌

品牌,作为一个商业名词,通常是过硬的产品质量、完善的售后服务、优良的性价比等的集中体现。

其实,各行各业中,只要是好的品质都能打造成好的品牌。教育界也一样,教师也能形成自己的品牌,那就是:尽己所能,让自己成为骨干教师。

从某种程度上说,骨干教师本身就是一个品牌。

其实,这并不光是教师的自我要求,更有社会的深切呼唤。现代社会,知识已经不仅仅代表金钱了,它更代表着生存;于是乎家长渴望优质教育资源,孩子呼唤名师的教诲。事实也确实如此,一名好老师,影响的不单单是一个孩子的试卷分数,更有决定其命运的世界观价值观。这些都是教师潜移默化地渗透给学生们的,并最终形成骨干教师自己的品牌。

一、教师打造品牌的条件

骨干教师的品牌不是鼓吹、炒作出来的,而是在实事、琐事中做出来的,在做完之后反思出来的。真正的骨干教师是不会“头重脚轻根底浅,嘴尖皮厚腹中空”的。形成自己品牌有何难?不难。只要心有所想,就终有一天能够完成。凝练骨干教师自己的品牌,有三个很显眼的印痕,那就是学习、实践、思考。

1.打造品牌需好学习

作为一种品质,学习是一个人有所作为的前提,以及供给你勇猛前进的食粮。社会发展迅猛,知识更新换代加剧,不投入学习的主流,观念就会滞后,知识就会老化;而一个抱残守缺的人,在教学中不可能游刃有余,更不会形成自己整套合理、有效、独特的教育风格。要成为骨干教师,具有高度的自觉性是必不可少的,脚踏实地地学才能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否则,亦步亦趋尚难做到,还谈什么在教育工作中独领风骚?书海邀游、网上点击只是学习的一个方面,还要善于向优秀教师学,从能够学到东西的人那里学起。从他们那里学优良的教学思想、丰富的教学经验、独特的教学方法,师承他人,造就自己。这种学习,可能以刻意模仿始,但须以博采众长、自成一体为最终追求

2.打造品牌重实践

学习不只是为了丰富自己,更重要的是为了指导和优化实践。骨干教师之路缺不了艰苦实践的探索。学习之外,还要经过反复实践,逐渐摒弃说教式的教学,而形成“以情感人、情理交融”的独特品牌。这种品牌风格不是一蹴而就、一日成型的,而是摸索、实践的不断累积。实践出真知,探索长才干,一堂课怎样构思才有新意,学生怎样学习才会效果最佳,这都需要不断实践。实践不息、探求累积,久而久之,就会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完善自己个性鲜明的教学方法。

3.品牌之路应善思

思考、思考、再思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对身边的教育现象即使司空见惯也要用心去咀嚼、体会,不断地琢磨,再三玩味那些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常规和说辞。真理往往被掩盖在常理之下,必须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经常总结自己的教学得失。通过思考,聚集成功的点滴,纠正工作的偏误,从而不断完善、不断升华。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妨让自己养成一种习惯;每次教学完成后都要回忆和检查教学情况,想想哪儿教得好,哪儿有问题没讲清楚;学生掌握得好不好,是什么原因,以后怎样设计才能教得更好,学得更轻松。有问题才能有答案,才能有进步。

二、教师品牌的内容

具体来讲,骨干教师的品牌内容有下面三项:

1.成为骨干教师首先是要能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那些通过延长学生学习时间、增强学生学习强度、侵占学生学习其他课程和从事其他活动求得的质量,不是真正的质量。也就是说,质量与效益是一对双胞胎。当我们考察教学质量时,必须同时关注效益,要分析达到现有的质量水平我们付出了多大的成本,付出这些成本值不值,分析学生是否为达到质量标准付出过于高昂的代价,他们的基本权利和身心健康有没有受到伤害。骨干教师就是让学生花费很低的成本,却取得很大发展的教师。

2.成为骨干教师要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人

越重要的角色在数量上就越加凤毛麟角,没有稀缺性何来“骨干”之称?骨干教师在学校里,就是一种不可替代的个体或群体,他通常是教学骨干、德育骨干的统称。有自己的教学风格,让人一听,就知道那是你的课,有很高的辨识度,自有相对固定却又不乏变化的,且经得起考验的教学模式。除了教学上的严谨之外,还对学生深层次的思想问题有所研究,能帮助学生道德观念的成长,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是普通教师所不可替代的。

3.骨干教师的品牌并非要吃得苦中苦才能实现

1965年,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专业。在喝下午茶的时候,他常到学校的咖啡厅或茶座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这些成功人士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某一些领域的学术权威和一些创造了经济神话的领军人物。这些人幽默风趣、举重若轻,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顺理成章。时间长了,他发现,在国内时他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骗了。那些人为了让正在创业的人知难而退,普遍把自己的创业艰辛夸大了,也就是说,他们在用自己的“成功”经历吓唬那些还没有取得成功的人。

作为心理系的学生,他认为很有必要对韩国成功人士的心态加以研究。1970年,他把《成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作为毕业论文,提交给现代经济心理学的创始人威尔·布雷登教授。布雷登教授阅读后,大为惊喜,他认为这是个新发现,这种现象虽然在东方甚至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但此前还没有一个人大胆地提出来并加以研究。惊喜之余,他写信给他的剑桥校友——当时正坐在韩国政坛第一把交椅上的人——朴正熙。他在信中说,“我不敢说这部著作对你有多大的帮助,但我敢肯定它比你的任何一个政令都能产生震动。”

后来这本书伴随着韩国的经济起飞而流传下来,鼓舞了许多人。它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告诉人们,成功与“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三更灯火五更鸡”“头悬梁,锥刺股”没有必然的联系。

骨干教师品牌的培养也是一样,骨干教师在数量上相对凤毛麟角,但只要你对教育事业感兴趣,并长久地坚持下去就会成功,它不需要你付出多么昂贵的代价作为交换,更没有必要把自己弄得像个苦行僧一样。“上帝”赋予你的时间和智慧,足够你圆满做完一件事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