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硬新闻下的柔情

硬新闻下的柔情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只有和这些身处新闻事件中的人更好地交流,才能尽可能地揭开事实真相。而这一切,都得益于她硬新闻下的柔情。这就是柴静所有采访的姿势,也正是这些姿势共同营造了一个词——柔情。提问方式的转变,也正体现了“温柔杀手”的美名。2003年4月20日,柴静深入非典一线进行采访。节目播出后,在全国上下引起了强烈反响,打动了很多的人。

■硬新闻下的柔情

在人们的印象中,记者就是专门揭露黑暗、曝光丑恶的。不可否认,这确实是记者的职责之一。或者更确切地说,记者的职责是客观地报道新闻事实。因了这种印象,人们就以为记者是铁面无私的,是没有人情味的,甚至是油盐不进的。

事实上,无论是报道好人好事,还是揭露丑恶黑暗,记者面对的都是新闻事件中的人。只有和这些身处新闻事件中的人更好地交流,才能尽可能地揭开事实真相。从职责出发,记者应该在这其中保持绝对的客观中立,不掺杂任何的私人感情,才能给大家呈现一个最接近事实的新闻。但是,这是很难做到的。

面对新闻事件中的人,要想打开他们的心门,让他们将真实的心里话讲出来,就需要感情的交流。首先,以尊重为前提;其次,站在对方的立场;最后,保持尽可能的客观。

新闻调查》节目的记者、主持人柴静作为一个出镜记者,关注的都是引起很大社会轰动、震动的新闻事件,和许许多多的当事人打过交道,她几乎都能取得当事人的信任,和他们进行面对面的交谈。而这一切,都得益于她硬新闻下的柔情。

中央电视台10套的《人物》栏目做过一期柴静的专访,对柴静有这样的描述:

柴静是《新闻调查》栏目代号为“小虎队”的报道组组长,这个组拍摄的节目74%的选题涉及曝光社会问题和关注社会的边缘人群,在这些节目里,镜头中的柴静,38%的时间低下身去倾听弱者的倾诉,62%的时间挺身而出,与黑暗势力交锋。因此,有人送给她一个“新闻女侠”的称呼。

在我们看到的240多次采访中,女性柔情风格的采访方式是她标志性的采访方式;

在我们看到的156次采访中,柴静使用手的次数为138次;

在我们看到的213次采访里,柴静的身体与地面呈45度倾角,她与采访对象距离最近的一次是10厘米;

在我们看到的169次采访中,柴静流露出关切的眼神156次;

在我们看到的182次采访中,柴静的声音平均为20分贝。这个声音在在做广播时,被长沙听众称为“长沙夜空唯一的安慰”

在我们看到的124次采访中,柴静曾116次笑着问出了2320个尖锐的问题,有人因此称她为“温柔杀手”。

……

这就是柴静所有采访的姿势,也正是这些姿势共同营造了一个词——柔情。事实上,这些姿势并不是刻意的设计和摆弄,而是从认识和内心出发的一种情感需要。她说:

“采访是一种懂得,你在什么地方听,在什么地方皱眉,什么时候眼神专注,其实就够了。”

“我用这样的方法,我想传达的是,‘嗯,我知道你现在很难过,而且我想这种难过一定很深,你是否愿意说给我听一听’。”

这些简单的语言,看起来简单,没有彻悟和蜕变是很难做到的,或者很难恰如其分地做好的。所谓“最高明的技巧”实际上就是没有技巧,而是一种感情的互通和互动。她说:

“记者有平衡、客观、公正等很多的规范,实际上所有规范的背后是人,就像台湾那个舞者林怀民说:‘艺术没有技巧,艺术是人情的往来。’”所以,“你不可以让观众感觉到你有凌厉之气,这是不可以的。”因为“观众不仅仅是靠你说的话来判断你,还有你脸上的表情和眼神,一个非常细微的东西来判断你。”

她对自己的职业有着清醒的认识,对身处其中的自己扮演的角色同样有着清醒的认识,经历过两次蜕变的她在采访中找到了“我是谁”的答案。

于是,我们注意到了这样一个细节:她在接受采访时,还拿着化妆笔和镜子在化妆,或者用手挠一挠头发。这可不是她在臭美,因为这已经成为她的习惯动作。作为一个记者,随时都有突发事件,她必须时刻做好准备。“记者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吃饭、交往、恋爱、痛苦,在每一分、每一秒我都应该清楚地活着。”这句话可以说是她具有职业精神的最好体现,作为一个记者,尤其是参与社会曝光的记者,面对个中复杂的情况,清醒应该是最重要的。

于是,我们看到了她很大的变化,用易中天的话说,就是“她所有尖锐的问题都是笑眯眯地问的”。提问方式的转变,也正体现了“温柔杀手”的美名。

柴静这个温柔的杀手已经领悟了,“在江湖上久一点,就不会想着将人一刀致命,没有这种血腥的东西。”她这样描述自己的职业:

月黑风高夜,两个人在山冈上,倒提着剑。记者说,拿银子来。那人说,没有。记者再说,拿银子来。“没有”,接着他转身要走,你也没有见到剑光挥舞,然后他全身衣衫尽裂,啪塔,掉下一包银子,从腰里头。记者要的只是那个银子,不是别人的性命。这也是我所追求的境界。

或许,这就是她的柔情的真正出发点。

2003年4月20日,柴静深入非典一线进行采访。节目播出后,在全国上下引起了强烈反响,打动了很多的人。有位北京大嫂给她打电话:“我原本对非典怕得不行,看了你做的节目后,我一下子丢掉了恐惧。”许多人还告诉她,她在灾害前的表现,加上节目最后场景从病床离开对准窗外绿色的那个镜头,像一段优美抒情的散文句子,深深地打动了他们。

这或许正是柴静说过的“新闻中的柔情因素”。

《双城创伤》播出时,有一段画面打动了许多观众。柴静在一个青翠的庭院里采访自杀女孩苗玉的表弟。对话进行到最后,男孩泪流满面,哽咽无语。柴静蹲下身去,轻轻用手拭去男孩的泪水……

这一镜头后来在媒体间引起了争议。争议焦点是记者的界限在哪里?记者应不应该像普通人一样去表达自己的情感?

柴静却有自己的观点:

“我的理解是,我要做的是一种平衡的新闻。若做刚性新闻,我的刚性会比别人更刚,但同时也要有柔软的部分,让受众产生对人的理解和同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