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名人圈子里的“交际家”

名人圈子里的“交际家”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水均益被称为“名人圈子里的‘交际家’”。还需要一些特别的素质,水均益之所以能够成为“名人圈子里的‘交际家’”,正是因为具备了一些特别的素质。以色列前总理拉宾遇刺身亡,成为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心中永远的痛。但是名人,尤其是那些政府首脑人物可不是一般人能够接近的,但水均益却成功地采访了许多的世界名人。

■名人圈子里的“交际家”

交际,指的就是人和人之间的相互往来接触。简单地说,就是和别人打交道。而友善的言行、得体的举止、优雅的风度,这些都是走进他人心灵的通行证。人和人之间的交往,如果不能打动对方的心,那交往是失败的。而在交际中,语言则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交际场合游刃有余的人,在口才方面都是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的。

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水均益被称为“名人圈子里的‘交际家’”。因为他采访的人都是具有世界影响的政治人物,比如联合国秘书长、美国总统、欧盟主席等,还包括一些取得非凡成就或者有重大影响的人物,比如基辛格、索罗斯等。他采访过的这100多位外国政要和世界知名人士,每一个都是呼风唤雨的人物,和他们打交道,没有真本事是办不到的。

水均益对此有自己的看法。当有人问他“怎样当一名合格记者”时,他颇有感触地说:

“十几年下来,我体会最深的一点是,一名记者首先要是一个善于待人接物的活泛人。用南方人的话说,就是要‘灵光’。作为一名记者,如果不会和人打交道,不会说话,不会办事,不会察言观色,不会结交朋友,那这个记者恐怕麻烦就大了。”

这是作为一名记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但要想做出大的成绩,这些基本的素质显然还不够。还需要一些特别的素质,水均益之所以能够成为“名人圈子里的‘交际家’”,正是因为具备了一些特别的素质。

水均益生长在一个真正的教授之家,学问之家:祖父是教授,原民国政府西北教育总署署长;伯父是留美博士、教授;父亲是兰州大学外语系俄语教授;三叔、四叔、姑母也都是教授……生长在这样的家族之中,水均益得天独厚,从小广猎知识,加上天资聪敏,博闻熟记以及能说会道的教师遗传基因作用,奠定了水均益良好的口才表达能力

而水均益在新华社的近10年国际部记者的工作,使他大开了眼界,大长了见识。特别是中东海湾战争期间,身为新华社中东总分社的记者,水均益目睹了20世纪末最大的现代化高科技战争场面。正因为有此独特而丰富的经历,才使得水均益无论是采访还是端坐于演播室里主持节目,都另有一种综观世界风云后独有的沉稳与大气!

水均益的文采和口才在很多节目和场合中都得到很好的展现,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

1.尖锐,有棱有角。

为了采访基辛格,水均益在采访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他深知,对基辛格这样的来自美国的睿智型人物,在采访提问中,如果不能适时适度,一针见血,他是不会当回事的。为此,水均益设计了三个问题:

“您认为:中美两国是朋友还是敌人?”

“美国人习惯当国际警察。作为研究国际问题的专家您认为美国该不该当这个国际警察?”

“美国议会经常通过制裁别国的决议,这是否是一种爱好?”

如此尖锐、有棱有角有难度的问题,使这位一向不太重视记者采访的美国前国务卿,不得不另眼看待这位青年记者。

2.机智,出奇制胜。

1993年中国奥运申办团离京,国务委员李铁映到机场送行。当时机翼下,舷梯旁挤满了记者,但一道隔离绳将各路记者拦在离中央领导七八米远的地方,许多人对此都是手足无措。而刚刚借调来中央电视台的水均益想完成一次采访,但是看眼前的情况,正常采访是不可能的,于是,他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当李铁映同志背朝自己、频频向舷梯上的代表团成员招手致意时,水均益突然喊了一声:“铁映同志,您好!”铁映同志自然本能地回过头来。“我是中央台的记者。”水均益赶忙说。铁映同志点点头,冲水均益这个方向笑笑。这时,水均益毫不犹豫地跨过前面的隔离绳,手拿话筒,一边向铁映同志靠拢,一边向他提问:“铁映同志,请问你在23日奥委会宣布的时候会看电视转播吗?”在铁映同志微笑着回答水均益的问题的同时,他身边的警卫也只好默许了这次采访。

其实看上去很普通很简单的开场白,没有丝毫的惊人之处。但是要知道,在当时的情况下,却是非常重要的。首先,“铁映同志,您好!”简单的问候既亲切又吸引了对方的注意力;其次,“我是中央台的记者。”表明自己的身份,对这样大的活动,作为国家电视台的中央电视台还是占有很大的优势的;最后,“铁映同志,请问你在23日奥委会宣布的时候会看电视转播吗?”这句话很重要,因为这看似问了一个全中国人都知道答案的问题,却成功地开启了采访的序幕。

3.妙语,争取主动。

以色列前总理拉宾遇刺身亡,成为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心中永远的痛。拉宾为中东地区的和平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他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但是,这位伟大的和平缔造者,不喜欢新闻界打交道,很少接受采访,即使接受了,也从不多说一句话。然而,水均益的攻心策略,却成功而巧妙地打开了他的话匣子。

采访时,水均益的第一个问题是:“总理先生,1000多年前,一些犹太商人和拉比(犹太教士)带着商品和在羊皮上写成的圣经卷宗来到了中国的黄河岸边。从那时起,犹太人民和中华民族有了第一次良好的交往。今天,您作为第一位犹太国家的领导人又一次来到中国,您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这句话既点出了中以两国的长久友谊,又表明了自己对这段历史的熟谙,以及对拉宾的热切期盼,期待他的到来能够揭开新的一页。

这个问题正中拉宾下怀,他针对这个问题真诚而愉快地谈了7分钟。对向来不苟言笑的拉宾而言,这是破天荒的。

在采访基辛格时,他一上来先介绍说:“我们的节目有10分钟长,是中央电视台最黄金的节目之一,收看我们节目的观众有4亿!”

有意的夸大目的是引起基辛格对中央台的重视,同时也是为了使对方的收费念头不打自消。

接着,水均益又说了一句温情脉脉、暖人肺腑的话:“基辛格博士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很多中国观众都非常希望了解博士的近况。”

每个人都有怀旧心理,而此时的基辛格已经年过古稀,水均益的话就像一个温柔的陷阱,让基辛格博士舒舒服服地掉进去了。结果不难预料,他很高兴地接受了采访。

4.听出弦外之音,把握良机。

就像人们喜欢了解一些知名人物的消息一样,对媒体来说,采访知名度更高的人,这个新闻采访的价值也就更高。所以,作为记者,总想采访名人。但是名人,尤其是那些政府首脑人物可不是一般人能够接近的,但水均益却成功地采访了许多的世界名人。这固然有其他的因素和便利条件,但是他本人的努力是起到了很大作用的。这其中,善听弦外之音,使他把握住了很多次稍纵即逝的机会。比如,他采访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就是很好的一例。

尽管水均益早就有采访克林顿的念头,但美国方面虽一直表示考虑此事,却不肯明确表态,弄得水均益心灰意冷。正准备放弃努力时,美国使馆的新闻官保罗给他打来电话。一开始,保罗就声明:“我没有任何消息给你,也没有得到白宫的答复,不过,我现在要问你一些技术性的问题。”最后,保罗又说:“水先生,我个人非常希望你们能得到这次访问的机会,我祝你好运。”尽管保罗的这番外交辞令显得滴水不漏,但水均益还是从中听出了弦外之音——采访克林顿有指望了。因为若对方无意接受采访,是不会问诸如节目播出的具体时间、节目长度、收视率情况等技术性问题的,更不会随便表明个人的态度。

于是,他马上积极准备、严阵以待。果然,当天晚上,美方正式接受采访。

从美国使馆新闻官保罗的话中,我们看不出任何答应采访的信息,但是,他打来电话的举动事实上就暗示了他们答应的态度,否则,不接受采访自然就没必要关心节目的技术细节,细心、敏锐的人才能看透这其中的玄机。

外交辞令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一般情况下你从这些外交辞令中是看不出对方的任何表态的,但是和外国的政要打交道,就必须学会听懂这些外交辞令的话外音,否则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水均益却能领会每个字背后的具体含义,他分析认为:

“我们常常听到某个会谈是在什么什么气氛下进行的,而不同的这个‘什么’其实就反映了关系的远近亲疏。比如,说会谈是在‘友好的气氛下进行的’,就意味着关系很近;说是‘建设性的’,就可能意味着关系一般,但有发展前途;说是‘坦率的’就可能意味着关系很一般,双方甚至在有些问题上还有分歧,各说各的。”

听懂了这些外交辞令,也就弄明白了对方的真实想法,就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