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引导学生创新性学习的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创新性学习的教学方法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挫折演示法的基本含义是:教师在课堂上把自己当成一名学生,模仿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角度,有意“制造”出思维受阻的现象,并借此向学生演示在若干次挫折后,如何克服了思维上的障碍,取得成功。而是有意识的在内容上制造一定的空白地带,让学生自己去推测和预计可能的结论。此外,教学理论研究中经常提到的问题教学法、局部探究法、智力激励法,等等,也是一些非常有效的有助于引导学生开展创新学习的教学方法。

二、引导学生创新性学习的教学方法

创新学习是一种让学生提出新问题、新想法、新结论、创造新事物的学习,其特点是推陈出新,而非墨守成规。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创新学习,就是鼓励学生以创新的态度来对待学习对象,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想得多、想得新、想得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一般来说,创新学习可在学校的各个领域中予以实施,任何课程活动均可在适宜的条件下将学生引入创新学习的境地。为达到这样的目标,教师必须发挥教育智慧创造性的运用多种富有特色的教学方法。

1.体验学习教学法

所谓体验学习,就是教师要学生们去亲身经历,模仿某种情景或剪取某个生活片断,让学生在里面但任一定的角色,就像电影演员体验生活一样地去开展他们的学习活动。该法的实施要点是:

(1)教师要向学生提供一个让他们合适地进行体验的环境,这个环境可以是模拟的,也可以是真实的,即生活中的环境。

(2)在展开体验的环境中,必须具有足够的知识性,能够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也能够帮助教师较成功地完成当前的教学任务。因此,教师必须注意消除环境中的某些不相关因素,促使学习者能把主要精力集中于当前所要学习的内容的体验上。

(3)教师要积极地去引导学生的感情,让学生在高昂的气氛中进行智力活动,实现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统一。

(4)当学生有了较充足的体验之后,教师要及时地诱导他们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并组织学生就不同的感受展开讨论,开阔思路,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2.挫折演示教学法

挫折演示法的基本含义是:教师在课堂上把自己当成一名学生,模仿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角度,有意“制造”出思维受阻的现象,并借此向学生演示在若干次挫折后,如何克服了思维上的障碍,取得成功。

该法提出的主要依据是:教学中如果教师从不向学生演示解题的挫折和失败,以及如何从有限次的挫折后得到正确的思路和方法,这样学生的学习就会停留在仅仅听懂或掌握教师讲过的问题的水平上,而缺乏灵活应变的能力。

动用挫折演示法时,教师要注意:

①演示要尽可能地自然真实,创造出一种能诱导学生思维的教学气氛。

②所经受的“挫折”要预先准备好,做到心中有数,受挫折次数不宜过多,一般以二至三次较为合适。

③最好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解题思路和方法上的错误。这一教学方法的主要优点是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解题的一般规律,有助于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应变能力。

3.发展问题教学法

当学生解答了某一问题之后,教师要求学生把原问题的某一部分变化一下,编写出与原问题相关而又有所区别的发展问题,并加以解答。教师不要告诉学生怎样去编,而只让学生独立思考,允许他们编出不同的发展题,教师对这些问题进行评价。当学生解出这些共同问题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考虑和找出在解答原问题和发展题时从各题的关系中学到什么,从而深化对问题的认识。

这一方法的实施步骤及要点如下:

第一阶段:解答原题。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他们靠自己的智慧去寻求答案。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使他们能有多种解题的设想;同时,还要让学生回顾解题的具体过程,搞清楚自己是循着什么思路解出问题的。

第二阶段:编发展题。教师要求学生把原题的某一部分变化一下,编出与原题相似的问题,教师不必告诉学生怎样去编,要让学生独立思考,允许他们编出不同的发展题。教师对这些问题分别加以评价。接下来,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编出的问题进行适当的分类,让学生在分类过程中更进一步地掌握编发展题的方法。

第三阶段:解答发展题。教师在学生所编的发展题中选出几个有代表性的,作为共同问题让全体学生解答;或者让学生从所编出的问题中选择共同问题作为个别问题来解答。选择共同问题的主要标准是当前教学所要实现的基本目标。等学生解出这些共同问题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考虑和找出在解原题和所编问题时,从各题的关系中学到了什么。

4.内容不完全教学法

所谓内容不完全教学法,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把全部教学内容和盘托出。而是有意识的在内容上制造一定的空白地带,让学生自己去推测和预计可能的结论。实施该法的主要目的是要提高教学过程的创造性,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运用这一教学方法时,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必须向学生提供必要的线索和信息,以便学生能够拥有合适的知识基础去填补内容不完全之处。因此,实施此法时,教师首先是要把所确定的教学内容中的相当一部分告知学生,帮助学生理解内容中的主要线索,然后再让学生去进行或多或少的推测和联想。

②要认真把握好所留空白地带在该知识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一般来说,教学内容中最关键和核心的部分不宜作为教学中的空白地带来处理,内容中难度特别大的部分也不宜作为空白地带来处理,以避免教学要求超出学生现有心理发展水平的现象。

③在学生填补空白地带时,教师要善于引导他们进行合理的推断、预测和联想,当学生的填补活动过于偏离正确内容时,教师要及时地做出纠正,使他们少走弯路。当学生填补的内容虽与教科书不符,但显得很有道理时,教师不能予以否定,而是要作出肯定的表示并视其创造性程度加以鼓励和表扬。

④简单的内容教师可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填补,复杂的内容则要让学生通过集体讨论来填补。一般来说,空白地带既有教学内容中的细节,也有教学内容中的精要,所以独立思考与集体研究总是并举的。

内容不完全教学法对于中小学各科教学来说都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联想和联想能力,而且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此外,教学理论研究中经常提到的问题教学法、局部探究法、智力激励法,等等,也是一些非常有效的有助于引导学生开展创新学习的教学方法。教师对上述教学方法应结合具体学科的教学实际有选择地予以使用,使之成为日常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逐步建立起乐学、善学、创新、高效的教学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