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技术的用户体验交流新模式构建

技术的用户体验交流新模式构建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基于Web 2.0技术的互联网发展模式通过在线、博客、RSS等新型交互方式取代了原有的单向传播模式,使得用户交流的内容更丰富、工具性更强、交互更频繁。Web 2.0是会话型的,它不仅仅是一个反馈表单,还是一种与用户交互的新途径。这两种模式是网络信息服务以人为本的真正实现,应鼓励用户提供不仅限于文字的信息,如用户上传自拍的照片或视频,并提供相关链接及建立评价机制。

6.4.7 基于Web 2.0技术的用户体验交流新模式构建

基于Web 2.0技术的互联网发展模式通过在线、博客、RSS等新型交互方式取代了原有的单向传播模式,使得用户交流的内容更丰富、工具性更强、交互更频繁。尽管目前看来,Web 2.0只是一个细节模糊的涵盖性术语,然而却是由静态网站所构成的Web1.0的一次显著演变。Web1.0时代,Web是一个针对阅读的发布平台,Web 2.0则让其成为了一个交互的平台,以新的途径挖掘出现有全球网络的潜能。Web 2.0是会话型的,它不仅仅是一个反馈表单,还是一种与用户交互的新途径。

从工具层面来看,标签(Tagging)、筛选(Filtering)、评比(Ratting)、推荐(Recommendation)、评论(Reviews)等,都是让用户亲自参与、分享及协同创造内容的利器,这些增值的内容又可以吸引其他用户,形成强大的吸附性及长尾效应。标签的作法,将描述内容主题的权利下放到一般的使用者,形成大众分类(Folksonomy),使用者找资料不再完全依赖知识内容分类法(Taxonomy),只需使用贴近用户的用语来描述存放的内容。通过Tag分类,人们可以方便地搜索到各种信息。为了更方便地搜索,国外的用户还在不断地创造新词,加大标签的信息含量。例如,在著名的书签收藏网站del.icio.us上,通过Tag,不同用户还可以进行交叉查询,用户可通过关键词找到其他用户收藏的网站,也可以通过大家共同收藏的URL找到其他用户,这就相当于将自己的知识收藏发布到了全球网络上。用户在提供信息的同时,也从他人的信息交互中受益。

由于社会性标签的方便性以及对用户和信息的分类聚合的有效性,社会性标签正在成为互联网上的新宠。正如一个IT评论员所指出的:“用户的‘tag行为’给互联网带来一场充满活力和巨大冲击的革命,随着社会化软件和Web 2.0的出现,我们迎来互联网又一个崭新的时代。一方面,用户有能力影响他们自己的在线经验,并且这也有助于别人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今天,用户正在添加元数据并且使用‘tag’组织他们自己采集的数字化信息为内容分类,建立起自底向上的分类系统。集体智慧正在做着迄今为止只有目录编制专家才可以做到的事情。信息发布者和网站作者,他们正在组织互联网上的信息并为其分类,这是决定用户体验的主要因素。在这个新时代用户已经获得授权,他们可以决定自己的分类需求。”[22]

筛选并不是一项新工具,但它的运用与过去有明显不同。利用后筛选的机制,让后来的用户参考播放清单、来自其他用户的评价及推荐,更能找出需要的信息或产品,或是激发出没有特别目的的用户需求。例如,当您在Amazon查一本书的时候,它也会同时告诉您,买这本书的顾客同时也买了那些书。筛选可以说是Web 2.0网站的重要利器,越能精准地分析预测用户的需求或想要些什么,就越能够提供更多样化的选择,进而达到扩大规模降低成本的目的,经由长尾效应的实现获取更大的利润。

评比、评论、推荐等都是提供内容的用户自愿表达个人看法,进而影响其他用户再扩展利用更多相关的内容。Amazon提供五颗星的评比方式,使用者撰写的评论也会让看过的使用者表示是否有所助益,甚至就该则评论再加上意见。其他如社群式新闻网站Digg.com,就是利用这项评比的工具,由阅读者投票,从社群合作编辑的新闻中选出具有报道价值的条目。

联合发布(Syndication)则是一种将更新后的内容主动传送发布的机制,最为人所熟知并已大量运用在博客及许多网站的应用有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及ATOM,透过这一应用,实践了用户自助服务及网站更新信息主动发布及聚集的功能。为了方便用户利用RSS所订阅的信息,更产生了聚集服务的网站(如Bloglines),以该网站为平台,提供使用者随时阅读及更新订阅清单,不必受限于某一台个人计算机。此外,Podcasting这种广播的新技术,则可用于将多媒体资料实时传送到使用者的iPod或个人计算机。

这些工具已经应用在网络信息服务中,增强了用户的信息反馈和交流,仍然还有待进一步拓展。如在个性化信息服务中融入博客功能、Tag和RSS技术,鼓励用户建设自己的MyLibrary,以博客的方式撰写学习、工作的心得体会,利用Tag自行标引这些文章,并设定访问权限。[23]网络服务机构设计一个简单的检索平台供其他用户通过Tag进行检索,利用RSS技术对这些博客进行管理,用户也可通过RSS来订阅这些信息。此外,利用维基的理念,网络服务机构可以开辟一块信息空间,让用户共同建设和维护,即通过众人的力量来完成一些个体或是组织无法完成的研究课题。这一信息空间同样需要网络服务机构人员的协助管理和相应的内容质量监控,它有别于BBS的随意性与无序性,强调信息源的丰富性、讨论脉络的清晰度及论题空间的可拓展性。当然,由于用户的素质及水平存在差异,我们不能强求每个用户都能提出高质量的观点和建议,而是为所有用户提供一个发言的机会与渠道。这两种模式是网络信息服务以人为本的真正实现,应鼓励用户提供不仅限于文字的信息,如用户上传自拍的照片或视频,并提供相关链接及建立评价机制。

【注释】

[1]The President'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dvisory Committee(PITAC).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r the twenty first century:A bold investment in America's future[EB/OL].[2006-6-30].http://www.ccic.gov/

[2]Jennifer Preec,Yvonne Rogers,Helen Sharp.交互设计——超越人机交互[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119-120.

[3]张瑞玲.从知识创造螺旋机理模型论知识挖掘技术[J].现代情报,2005(10):166-168.

[4]曾铮.互联网环境下的知识挖掘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5(2):135-138.

[5]OCLC Online Library Center,Inc.OCLC Annual Report 2002/2003[EB/OL].[2006-3-10].http://www.oclc.org/asiapacific/zhcn/news/publications/annualreports/2003/tothemembership.htm.

[6]林晓霞.网络知识挖掘在数字参考咨询中的实现[J].情报资料工作,2006(2):89-91.

[7]张树人.从社会性软件、Web 2.0到复杂适应信息系统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6:71.

[8]Alex Iskold.The Art,Science and Business of Recommendation Engines[EB/OL].[2007-2-27].http://www.readwriteweb.com/archives/recommendation_engines.php.

[9]S.Abram(2006).Web 2.0,Library 2.0,and Librarian 2.0: preparing for the 2.0 world[EB/OL].[2006-11-1].http://www.imakenews.com/sirsi/e_article000505688.cfm.

[10]T.O'Reilly.What is web 2.0:design patterns and business models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of software[EB/OL].[2006-9-30].http://www.oreillynet.com/ pub/a/oreilly/tim/news/2005/09/30/what-is-web-20.html.

[11]刘炜,葛秋妍.Web 2.0技术图书馆应用分析[EB/OL].[2006-12-20].http://www.libnet.sh.cn/sztsg/fulltext/reports/2006/libraryTech20.pdf.

[12]T.O'Reilly.Web 2.0:Compact definition[EB/OL].[2006-9-30].http://radar.oreilly.com/archives/2005/10/web_20_compact_definition.html.

[13]Shah,Dharmesh,et.al.(2005).Web 2.0:hype,reality,or the future?[EB/OL].[2006-9-30].http://departurelounge.wordpress.com/files/2006/09/ web-2.pdf.

[14]朱玉强.维基百科分享知识的自由百科全书[J].数字图书馆论坛,2005(1):57-59.

[15]孔军,邓胜利.专业博客与学科门户的互动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7(1):40-42.

[16]刘津.博客主页(Blog)的技术特质分析[J].中国传媒科技,2006(3):59-62.

[17]张树人.从社会性软件、Web 2.0到复杂适应信息系统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6:45.

[18]张道银,蔡瑞英.RSS技术及其应用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06(7):281-283.

[19]刘兆臻.基于RSS的网络学习内容聚合系统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7.

[20]丁清典.基于Web 2.0的互联网新模式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06:20.

[21]Jesse James Garrett.Ajax:A New Approach to Web Applications[EB/ OL].[2006-7-30].http://www.adaptivepath.com/publications/essays/archives/ 000385.php

[22]Ellyssa Kroski.The Hive Mind:Folksonomies and User-Based Tagging[EB/OL].[2006-7-30].http://infotangle.blogsome.com/2005/12/07/the-hivemind-folksonomies-and-user-based-tagging/

[23]何韵.Web2.0带给图书馆的机遇与挑战[J].图书情报工作,2006(9):136-13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