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报告中修辞方法的应用

报告中修辞方法的应用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中国革命的艰苦征程中,写出了无数的报告。文学语言中的修辞大多为积极修辞,而公文的报告中的语言修辞大多为消极修辞。报告写作主要运用消极修辞的方法,而对辞格的运用则数量有限。从总体上看,报告修辞是庄重的修辞,这是由报告语体特点决定的。它的庄重性和严肃性决定了报告即使使用某种修辞手法,也是简明实用的,而不是像文学作品中那样可以无限延展。毛泽东同志的报告中经常使用引用这种修辞方法。

(一)修辞在报告中的作用和特点

1.修辞在报告中的作用。修辞,是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求得最佳表达效果而调整和修饰语言。报告中的修辞是指在报告写作中表达的需要,选用最恰当的语言形式表现所要表达的内容,以提高表达效果,主要体现在辞格的运用方面。

合适的修辞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报告中要根据不同的表达需要选用相应的修辞方式。

“文似看山不喜平”,报告语言的生动可以提高遣词造句的适当变化来体现。毛泽东同志曾经自称是共产党的“秘书”。在中国革命的艰苦征程中,写出了无数的报告。而他之所以能够如此高超地驾驭报告这种公文,就在于他不仅拥有丰富的文、史、哲、法、经等方面渊博的知识,还在于他高超的修辞艺术。例如,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有这样一段话:

这两种人都凭主观,忽视客观实际事物的存在。或作讲演,则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的一大串;或作文章,则夸夸其谈的一大篇。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这就是我们队伍中若干同志的作风。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

这段话,有单句、偶句、比喻、排比句,整句、散句,短句、长句,修辞方法的运用灵活多变,错落有致,读来朗朗上口,听了和谐悦耳,生动感人,富于表现力。

2.修辞在报告写作中的特点。从不同文种的表现手法上看,不同的文种所使用的修辞方法是不同的。文学语言中的修辞大多为积极修辞,而公文的报告中的语言修辞大多为消极修辞。积极修辞讲究在表述中运用辞格,以达到语言生动形象、辞藻华丽的作用。消极修辞与积极修辞相对,讲究运用规范词语,消除歧义,确保语言表达准确、简明。报告写作主要运用消极修辞的方法,而对辞格的运用则数量有限。常用辞格如借喻,像“拳头产品”、“小金库”、“走后门”、“吃回扣”、“暗箱操作”、“开绿灯”、“敲竹杠”、“定心丸”、“耳边风”等等,这些词语,含义特定,尽人皆知,不仅无损报告的庄重、准确,反而使语句在生动的同时更加简洁。除借喻之外,其他常用的如排比、反问、设问、引用等,但基本不用夸张。

所以,报告中的修辞手法和修辞程度是有限的,否则,就不是报告的修辞,而是别的文体的修辞了。

从总体上看,报告修辞是庄重的修辞,这是由报告语体特点决定的。它的庄重性和严肃性决定了报告即使使用某种修辞手法,也是简明实用的,而不是像文学作品中那样可以无限延展。如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有的报告提出要“摸着石头过河”;在科技体制改革中,有的报告提出要“动员千军万马上山摘桃子”;在增产节约活动中,有的报告提出要“开源节流”等等。修辞的实用效果完全是在简明生动的叙述中,在自然流畅的语流中实现的,它没有因追求修辞效果而停下正常的行文适度去横向的寓意拓展。即使是最具文学色彩的修辞,在报告中也总是与内容的强化、本质的揭示和观点的表述等实用目的结合在一起。就拿比喻来说,报告运用比喻是比较慎重的,目的在于把生动性和实用性结合起来,而不是审美意蕴的渲染。概括起来说,报告运用比喻或是便于读者或听众理解和掌握报告的内容,如“扶贫工程”中的“攻坚阶段”、实施“阳光工程”;或是运用成语、典故打比方,使报告语言精练,概括性强,如“蘑菇战术”、“惊弓之鸟”;或是通过比喻使事物的内在本质形象化,如“精神食粮”;或是借用比喻,强调主题,如“踢皮球”等。

由此可见,报告的修辞总是在叙述和评议的自然语调中展开的,决无有意的渲染和铺排;报告运用修辞讲究的是恰到好处,要不失报告的庄重与平实;如果报告放纵修辞手法中的文学色彩而忽视其实用性,就会大大影响其作用的发挥。总之,修辞在报告写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要求利用语言文字的一切可能性,适应既定的题旨情境,以取得很好的表达效果。

(二)报告中引用的应用

1.引用在报告中的作用

在报告的写作中,为了更加充分、有力的说明问题,增强表达效果,经常使用引用现成的语句这种修辞方法。现成的语句包括成语典故、古语、谚语、格言、名人名言、诗文名句,他人话语、口头语、寓言故事历史故事等。但更多的是引用文件和领导讲话来作为有关工作的依据,表明意见,阐述道理。引用得当,可以使报告行文目的更加明确,观点更加突出,理由更加充分,内容更具有权威性、针对性;更加生动具体、形象,更有说服力。毛泽东同志的报告中经常使用引用这种修辞方法。如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毛泽东用“满城风雨”这个成语,说明“农民在乡里造反,搅动了绅士们的酣梦”。用“从容不迫”、“文质彬彬”、“温良恭俭让”、“矫枉必须过正,不过正不能矫枉”等成语、典故及名言,用以说明“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的深刻的道理。在这篇报告中,毛泽东引用的“根深蒂固”、“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道不拾遗、夜不闭户”、“越俎代庖”、“叶公好龙”、“洋学堂”、“讨媳妇”、“莫造孽”、“打屁股”等成语、典故、名言、俗语等几十个。使报告文字简练、生动活泼,极具说服力。

2.报告写作运用引用应注意的问题

(1)要保持引文的完整性。即在报告写作中,一定要保持引用材料的相对完整,不能随意割裂肢解。从引文的来源看,一般有成语典故、古语、谚语、格言、名人名言、诗文名句,他人话语、口头语、寓言故事、历史故事、法律法规等,但更多的是公文、经典著作、领导讲话、法律法规等。引用时一定要注意完整、齐全,不能遗漏和引错。在这方面,报告引用经常出现错误的情况是,经常遗漏一些必要的要素。如,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或根据《环境监理工作暂行办法》,这两种引用方法虽然普遍,但不规范。正确的引用,应该严格按照国家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规定去做。《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25条(五)规定:“引用公文应当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日期应当写明具体的年、月、日。”这就是说,引用公文必须引全发文时间、机关、标题和文号四个要素。如上面提到的引用的两个公文,正确的引用应该是: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国务院2000年11月7日国发[2000]36号),或根据《环境监理工作暂行办法》(1991年8月29日,国家环保局发布)。

(2)要保持引文的准确性。对引文的使用必须紧密结合报告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不要乱用,不要望文生义,更不要断章取义。

引用分为直接引用、间接引用和两者综合运用三种。不管是哪一种引用方法,都必须做到准确无误。

直接引用即一字不改地引用原文原话,加引号标示,有的要说明出处。国家机关公文处理办法都明确规定,引用公文必须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其特点是即真实又准确。这种引用在报告中用得比较多。例如:“《关于减免及缓缴排污费有关问题的通知》(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6月3日财综[2003]38号)提出,对排污者以欺骗手段骗取减免或缓缴排污费,以及县级以上财政、价格、环保部门违反本通知规定批准减免或缓缴排污费的,按照《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69号)的规定进行处罚。”

间接引用只是转述引文大意,不加引号,也可不标明出处。与直接引用相比,它具有使行文简洁、重点突出的功效。

但是,这也往往给报告写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处理不好,就会使引用出现断章取义或以偏概全的错误。要避免这一问题,要求报告的作者,必须对原文原话做深刻的理解,认真揣摩,反复咀嚼。在正确掌握其原意的基础上选择和运用恰当的语句对所要引用的内容进行概括。切忌掺杂个人的主观认识和评价。对于那些内容冗长、结构复杂、篇幅较长的原文更要慎重从事。

直接引用、间接引用综合运用,是指在一段完整的引文中,即有直接引用,又有间接引用,二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它既可以使引文真实完整,又准确具体,具有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的双重效应。例如:

(3)要保持引文的得体性。需要注意的问题,一是引用应当根据报告的内容以及引文在全文中的作用进行,使引文在报告中起着说明问题、揭示主旨、穿针引线、画龙点睛的作用。切忌将与报告无关的内容牵强附会、生拉硬扯地连在一起。二是引用要适度。即对引文的选择要恰当、贴切、得体。不能为了引用而引用,贪多求全,致使引文过多、过长,繁冗累赘,令人生厌。三是引用要与报告的总体风格相一致,做到平实、庄重,对那些庸俗用语、歇后语、华丽以及过长的言论一般不宜引用。引用比较难懂的科学技术方面的专业用语或含义深刻的哲理性语言可作必要的解释。

(二)报告中比喻的应用

1.比喻在报告中的作用。比喻就是打比方,即用具体、浅显、熟知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深奥、生疏的事物,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把概念的东西形象化,做到通俗易懂,明白无误,使读者获得深刻、形象、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比喻在文学作品中,被广泛运用。在报告中,使用比喻用来说明道理,能使道理通俗易懂,使人易于理解。毛泽东同志的报告中,经常使用比喻这一修辞方法。

比喻运用最多是把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于是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例如: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比喻的作用。运用比喻可以(1)化平淡为生动;(2)化深奥为浅显;(3)化抽象为具体;(4)化冗长为简洁。

2.比喻的种类。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四种主要类型。

(1)明喻。明喻是明显地打比方,被比喻的事物和比喻的事物同时出现。中间的比喻词有“像、似、仿佛、犹如”等联结,有时后面还有“似的”、“一样”等词语配合。明喻的典型格式是“甲像乙”。例如:

我们共产党员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

(2)暗喻。暗喻是被比喻的事物和比喻的事物同时出现,直接说被比喻的事物是比喻的事物。对象形式是:甲是乙。中间用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联结,有时暗喻也可不用喻词。暗喻的典型形式为:甲是乙。例如:

家庭社会的细胞。

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3)借喻。借喻是直接用比喻的事物代替被比喻的事物,被比喻的事物不再出现。如用“文山会海”来比喻文件多、会议多。“放下包袱,开动机器”。再如:

“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粗枝大叶,夸夸其谈,满足于一知半解,这种极坏的作风,……还在我们许多同志中继续存在着。”

(4)博喻。博喻是连用几个比喻共同说明一个被比喻的事物。例如: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报告写作以前必须写好提纲是最重要的,正如盖房子首先要画好图样,作战首先要订好计划一样。

(三)报告中排比的应用

1.排比在报告中的作用。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式。排比的作用在于使报告的内容更加集中、周密、完整、突出,增强气势;所叙之事结构更加透辟,条分缕析,节奏鲜明。能够增强报告的可读性、表现力和感染性。如:

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总之,这种反科学的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观主义的方法,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工人阶级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表现。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为完成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

2.报告写作运用排比应注意的问题。运用排比应注意服从内容需要,不要生拼硬凑。构成排比的每个句子可以是短语、单句、复句,字数要相等或大体相等,句式要相似。例如:

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要通过改革建立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确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

(四)报告中层递的应用

1.层递在报告中的作用。层递又称“递进”。层递是按照客观事物的逻辑关系把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使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客观事物的这种逻辑关系包括远近、高低、重轻、深浅、长短、多少、难易等方面。在语言表达上多呈阶梯性,因而它能引导人们的思想认识层层推进,使认识更有条理性和深刻性。报告在说明、阐述事理时,运用层递这种方法,不仅使报告条理清晰,逻辑性强,而且能够突出强调所要述说的事理。从而,增强了报告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例如:

战争教育了人民,人民又赢得了战争;赢得和平,又赢得进步。

层递与排比都由结构相同或相近的语言单位组成,这些语言单位在意义上都有紧密的联系,但排比具有平行性,是在同一个平面上的扩展和延伸。而层递具有层次性,涉及的任何方面都有正序和倒序可循。例如:

……这样的事不仅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就是在整个东方乃至全世界也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2.报告写作运用层递应注意的问题。运用层递一要注意它的层次排列顺序。构成层递的事物之间都有依次排列的逻辑关系,如果违背了这种排列的逻辑关系,就会造成层次上的紊乱,影响表达效果。二要注意层递与排比的联系和区别。在形式上,层递往往采用结构大致相同或相近的短语或句子组成,因而与排比相同;但在内容上,由于层递各项有主次之分,有阶梯性。如果排比也有阶梯性,也就有了双层的含义,既是排比又是层递。

(五)报告中对比的作用

1.对比在报告中的作用。对比是报告常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对比又称“对照”、“映照”。就是把不同事物之间或者同一事物不同方面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形成强烈反差。它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两种不同的事物对比,即把两种相反相对的事物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它的作用在于鲜明地揭示出事物之间的矛盾差异,使人们在比较中加以鉴别,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二是一种事物的两个方面对比,即把一个事物的相反相对的两面加以比较。它对于阐述全面的观点,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有很大作用。如,某单位某项工作不同时期完成好坏的对比;同一项工作不同部门完成快慢之比等等。国家机关报告工作,经常需要尽可能达到最佳效果,也就是说应该尽最大的努力使受文者或读者,在受文过程中对报告所反映的内容印象深刻、高度重视。运用对比方法就是达到增强最佳效果、获得最佳印象的一种有效方法。

2.对比的种类。报告中的对比,抽象地看,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

(1)同一空间、同一事项,因不同时间(时期)而形成的对比。最常见的是某地某部门或某单位某项工作在不同时期的对比。例如:

今年上半年,我省工业出现了经济效益与发展速度同步增长,经济效益增长高于产值增长的好势头。到6月末,工业总产值完成81.1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2%,完成年计划的54.2%。工业企业利润比去年同期增长52.2%,是近十年来实现利润最高的一年。上缴利润和工业税收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0.4%和10.1%。

报告把工业总产值、工业企业利润上缴利润和工业税收三项指标的完成情况分别与上年度同一时期相比。这里空间(某省)、事项(工业总产值、工业企业利润上缴利润和工业税收)是一致的,而时间(本年和上年)是不一致的。这种对比可以清楚地看出成绩和问题,并能对继续阅读下文产生兴趣和注意力。

(2)同一时间、同一事项,因不同空间(区域、层次)而形成的对比。运用最多的是,同一时期、同一工作,在不同的地区、部门或单位所做的比较。例如,某省民营企业的发展情况报告中,通过对全省9个地区民营企业总产值、总收入、上缴利税等方面的比较,比出了先进的和落后的,也找到了值得学习推广的措施和做法,看到了存在的问题,增强了各地区发展民营企业的动力和压力。

(3)同一时间、同一空间,不同事项的对比。比较常见的是同一地区、部门或单位在同一时期整个系统发展再各个方面的比较。因为现代化的建设和发展必须具有系统的观点。系统的发展是全面、平衡、有序的。例如,某省各地区或部门的工作中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是否给予了同等的重视,是否出现了“一手软、一手硬”的现象等。

报告中的对比,一般有以下几种表达方式。

(1)数据对比。即用一组内容相同的数据做比较。特点是简明、精确。如:2005年3月9日,在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就列举了一组对比数据:全年共对公安、国家安全等机关侦查的犯罪嫌疑人批准逮捕811102人,提起公诉867186人,分别比上年增加8.3%和9.3%;依法打击走私、金融诈骗、偷税骗税等严重经济犯罪活动,共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20425人,提起公诉22179人,分别比上年增加6.3%和3.4%;开展了查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侵犯人权犯罪案件专项活动,共查办涉嫌犯罪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1595人,比上年增加13.3%。

通过这组对比数据,反映了检察机关的工作。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2)图表对比。即要把对比的数据或事实以图或表的形式显示出来。可以使读者一目了然,印象深刻,增强直观性。

(3)文字分析。即把对比的内容以文字的方式叙述出来。其特点是通俗易懂,理性分析深刻,而且不受掌握数据多少的局限。

(4)综合对比。即把上述三种方式或其中的两种结合起来运用。这是把感性认识和理性分析结合运用的有效方法。

3.报告写作运用对比应注意的问题。在报告中,提出某项号召,提倡某种精神,经常使用对比的方法,以突出要肯定或提倡的事物,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对比要注意正反两方面必须有一定的联系,在本质上又是完全相反或相对的两种事物。它可以用词、句对比,也可以用段、篇对比。例如:

中国人民从中国解放区和国民党统治区,获得了明显的比较。

难道还不明显吗?两条路线,人民战争的路线和反对人民战争的消极抗日的路线,其结果:一条是胜利的,即使处在中国解放区这种环境恶劣和毫无外援的地位;另一条是失败的,即使处在国民党统治区这种极端有利和取得外国接济的地位。

这里对比的运用是非常明显的,从内容上说,不仅有解放区和国统区之间的对比,还有两条路线的对比,两种结果的对比;从结构上看,既有词、句的对比,又有段和篇的对比。

(六)报告中设问的应用

1.设问在报告中的作用。

设问就是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确定的答案,以引起读者或听众的注意和启发思考的一种修辞方法。它的特点是明知故问,无疑而问。设问虽然在报告中应用的不多,但是,它的运用可以使严肃的报告变得轻松活泼,使呆板的语言富于变化,使某种观点、相关意思得到强调和突出。例如:

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1)设问总的作用是引起读者思考。用在文章中不同的位置,具有不同的修辞效果。标题用设问,能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引导读者和听众更好地体会报告的主题和精神。例如:

“破坏抗战、危害国家的是谁?”

(2)报告的开头用设问,使报告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引导读者和听众探索报告的内容。例如:

同志们!目前的政治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根据这种变化了的形势,我们的党已经规定了自己的任务。

目前的形势是怎样的呢?

目前形势的基本特点,就是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

(3)段落之间用设问,它使报告过渡自然,衔接紧凑,结构更为严谨。还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例如:

观察了反革命和革命两方面的形势以后,我们就容易说明党的策略任务了。

党的基本策略任务是什么呢?不是别的,就是建立广泛的民族革命统一战线。

当革命的形势已经改变的时候,革命的策略,革命的领导方式,也必须跟着改变。日本帝国主义和汉奸卖国贼的任务,是变中国为殖民地;我们的任务,是变中国为独立、自由和领土完整的国家。

(4)结尾用设问,即可以增强报告的语势,又耐人寻味,使内容更深入一层。例如:

中国人民团结起来打败侵略者和建设新中国的信心,现在是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克服一切困难,实现其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基本要求的时机,已经到来了。这一点还有疑义吗?我以为没有疑义了。

2.报告写作运用设问应注意的问题。运用设问要自然得体,不可过于简单,流于形式。要有针对性、启发性,不能无的放矢,画蛇添足。

(七)报告中反问的应用

1.反问在报告中的作用。反问,又叫“反诘”、“激问”。反问的特点也是“无疑而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思想和意思,以加强报告的语气,增强表达效果,句末一般打问号,有的也可打感叹号。例如:

我们不能走世界各国技术发展的老路,跟在别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我们必须打破常规……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强国……难道这是做不到的吗?是吹牛皮、放大炮吗?不,是做得到的,既不是吹牛皮,也不是放大炮。只要看我们的历史就可以知道了。

反问用不着回答,其形式有两种:一是以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的意思;一是以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的意思。例如:

国民党政府还经常以“不服从政令、军令”责备中国共产党。但是我们只能这样说:幸喜中国共产党人还保存了中国人民的普通常识,没有服从那些实际上把中国人民艰难困苦地从日本侵略者手里夺回来的中国解放区再送交日本侵略者的这种所谓“政令、军令”,……幸喜我们没有服从这些东西,替中国人民保存了一片干净土,保存了一支英勇抗日的军队。难道中国人民不应该庆贺这一个“不服从”吗?难道国民党政府自己用自己的法西斯主义的政令和失败主义的军令,将黑龙江至贵州省的广大的土地、人民送交日本侵略者,还觉得不够吗?除了日本侵略者和反动派欢迎这些“政令、军令”之外,难道还有什么爱国的有良心的中国人欢迎这些东西吗?没有一个不是形式的而是实际的、不是法西斯独裁的而是民主的联合政府,能够设想中国人民会允许中国共产党人,擅自将这个获得了解放的中国解放区和抗日有功的人民军队,交给失败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国民党法西斯独裁政府吗?假如没有中国解放区及其军队,中国人民的抗日事业还有今日吗?我们的民族的前途还能设想吗?

2.报告写作运用反问应注意的问题。报告写作运用反问时,应该注意的是反问和反诘的区别,它们都是无疑而问,设问本身不表示肯定或否定什么,反诘句本身就表示肯定或否定的意思;设问主要是提出问题,引人注意,反诘主要是强调语气,激化情感。有时,设问和反诘可以连用,往往是设问在前,反诘在后。例如: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国民党政府抛弃了从黑龙江到卢沟桥,又从卢沟桥到贵州省这样广大的国土和这样众多的人民?(设问)难道不是由于国民党政府所采取的不抵抗政策、消极的抗日政策和反人民的国内政策吗?(反诘)

(八)报告写作中修辞运用应注意的问题

1.修辞要切合报告表达的目的。报告的写作目的主要是要求知照读者和听众,或让读者了解情况,或向上级汇报工作,所以,必须明确写作意图,读者多为机关单位而非为个人。因此,报告修辞要为突出报告写作的这种实用性服务,千方百计使报告表述的道理更加明白深刻,作出的决定更加准确严密,也就是说要把注意力用在明白、准确、严密上,而不是用在生动形象、亲切感人上,所以,一定要注意和文学修辞相区别。否则就会因为过分修辞而影响报告的真实性和严肃性,影响报告内容的表达,而一切脱离文章的主旨、内容的修辞,都是背离修辞原则的。

2.修辞必须切合语境。这里所说的语境是广义性的,既指上下文、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又指时代、社会性质、风俗、文化、传统等。报告的修辞一定要切合语境。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不同的时期会有变化,语言的表达环境也会相应有所变化,报告的作者要根据这些变化,选择恰当的修辞方式,以适应报告内容和对象的需要。

3.修辞必须切合报告语体的特点。语体是适应不同的交际目的、对象、内容领域的需要所形成的语言运用体系。报告属于公文的范畴,基本适用事务语体,主要是用来处理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等事务时使用的,在语言上要求直述其事,准确、简明和平实。这就决定作者在选择修辞时,不能一味地追求形象性和生动性,应少用或尽量不用积极修辞,而更偏重于语言的锤炼和句式的选择,使报告语言努力实现实用和审美的统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