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任务和内容

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任务和内容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提高教师职业道德认识,就是要提高对教师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认识。作为教师必须在学习道德修养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理解和掌握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以此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否则,教师职业道德培养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陷于盲目性。

第二节 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任务和内容

教师职业道德培养是教师达到教师职业道德境界的一种重要的道德活动,是指将作为外在的教师道德,转化为教师个人的内心信念,成为教师选择自己行为的准则,养成良好的师德行为和习惯,形成应有的道德品质。教师的道德培养和道德品质的形成,同其他事物的发展一样,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是知、情、意、行的协调统一的综合发展过程,是教师在道德品质诸要素方面的自我培养、提高和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基本任务是:提高教师职业道德认识,陶冶教师职业道德情感,磨炼教师职业道德意志,确立教师职业道德信念,培养教师职业道德习惯。

一、提高教师职业道德认识

提高教师职业道德认识,就是要提高对教师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认识。这是形成道德意识的思想基础。作为教师必须在学习道德修养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理解和掌握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以此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否则,教师职业道德培养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陷于盲目性。

对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正确认识,是以对教育事业的社会主义意义的深刻理解为前提的。只有懂得教育事业在人类历史上、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任务、地位和作用,它与祖国、人民和未来的关系,才能真正理解教育事业的伟大和神圣,才会树立崇高的教师职业道德理想。作为一名教师,出于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有着为社会培养众多的出类拔萃人才的抱负,有着潜心研究把现代教育理论向前推进一步的雄心,有着成为德才兼备、成绩卓著的优秀教育工作者的理想,才能真正理解并自觉地履行作为教师对社会、对集体和对他人的道德义务,自觉地承担作为教师的道德责任。实践证明,为人们所称道的优秀教师,都是在长期的教育工作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对教育事业的深厚感情,从而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意识,热爱学生,对自己的工作有浓厚的兴趣,自尊、自爱、自重、自强,工作实践中不断取得新的成就,以其高尚的师德获得了学生和家长的尊重,受到社会的肯定,成为广大教师履行师德的榜样。

一位青年教师深有感触、充满深情地写道:“当在灯下查资料、备课时,我感到太辛苦了,苦得心都要呕出来了,大脑在急速地旋转,腰酸背痛,头脑发胀,这时真不想干下去了。但在对一节课进行了语言、教法、思维训练的创造时,我又有说不出来的舒畅。当登上讲台,对着几十个学生,倾吐了自己的思想感情时,我又感到是庄严的、幸福的,生命得到了极大的发挥。教师的人生在讲台上是闪光的,这块天地使苦和乐、悲和喜、失落和神圣交织在一起,达到心灵上的升华。这使我悟到了,在这条路上走过去,靠的是生命的旋转和燃烧。当教师久了,我们就变成了一首歌,悠扬地唱到人生的尽头;化作一盏灯,久久地燃烧,成为一个光明的凝聚点;化为一首诗,写在共和国的年轮中;化为一枝箭,射向火红的目标。在长长的征途上,我们愿为共和国的明天燃聚火种,做一个新时代的普罗米修斯。”

二、陶冶教师职业道德情感

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道德不是纯理性的东西,认识与行为之间需要有道德情感做纽带,做桥梁。道德情感是关于人们的思想、意图、举止、言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而产生的情绪体验。它是知行转化的催化剂,是履行道德规范的内在动力。有了丰富的道德情感就会对高尚的道德有炽烈的追求。教师的道德情感,是在不断提高教师职业道德认识的基础上产生,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不断强化而逐渐形成的,主要包括教师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及对教育对象的热爱。

当教师认真地依据对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认识指导自己实践,自觉地承担对社会、对职业、对学生所负的责任,自觉地把选择高尚的师德行为当做自己的使命时,就会对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言行、举止,产生一种愉快、欣慰的感情,得到精神的某种满足,并形成“今后仍要如此”的更加坚定的内在力量。教师在这种强大的内在力量推动下,是非清楚、爱憎分明,不断提高自己对处理教育实践中各种关系和矛盾所应采取的行为做出正确选择的能力。

如果说责任感和义务感是一种“被动”的推动力的话,那么荣誉感和热爱就是一种“主动”的推动力了。作为教师应该忠诚于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而忠诚源于深刻的理解和深沉的爱。这种真挚、深沉、持久、纯净的热爱学生的感情,只能在教师不断提高自己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工作的实践中,看到自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劳动成果,看到自己培养出来的一批又一批的人才在祖国的各条战线上做出了他们的贡献时,才会产生和不断深化。

实践证明,教师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取得新的成就,既为社会做出了奉献,自己也会因此得到社会做出的肯定的客观评价,其荣誉感就会不断得到强化。而这种充沛、健康的教师职业道德情感,又推动着教师进行更加富于创造性的劳动,更好地为教育事业服务。

凡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教师,都会被他的学生看做是良师益友,看做是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恩师难忘”是学生们在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时常说的话。

三、磨炼教师职业道德意志

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中,能不能把道德原则和规范持久而稳定地转化为道德行为,关键在于有没有顽强的道德意志。道德意志就是在道德实践中克服内心障碍和外部困难的毅力和能力。而教师职业道德意志则建立在对教师职业道德认识的基础上,以教师职业道德情感为支撑,培养教师在履行自己的职责过程中能够克服内心的和外部的障碍以及各种艰难险阻的坚强毅力,使自己的行为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心理过程,它是教师职业道德转化为行为的保证。这种意志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求用符合教师职业道德准则的动机去战胜不符合教师职业道德准则的动机;另一方面,要求用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意志来支配自己的行动,克服行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障碍、矛盾和问题。所以,教师职业道德意志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正确对待和科学总结来自外界的正负反馈信息而形成的极为可贵的品德。

教师所从事的培养人的事业是一项极其光荣而艰巨的事业。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付出比其他人更多的劳动,甚至有时要做出某些牺牲,而且还会遇到来自外界的各种阻力和障碍,如现实条件制约、错误舆论的非难、亲朋好友的埋怨等。此外,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播知识和技能,还要教育学生在攀登科学高峰过程中必须具有不断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意志和毅力。正是教师的这种工作性质决定了教师在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过程中,要敢于正视各种困难和阻力,具有进行斗争的勇气和坚持不懈的毅力,既不可被外界的困难所吓倒,也不可被内心的软弱所制服,要排除干扰和诱惑,不断磨炼履行教师职业道德的顽强意志。只有经过这样长期的锤炼,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才会达到“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

四、坚定教师职业道德信念

道德信念,是发自内心地对某种道德理论的真诚信仰和履行道德义务的强烈的责任感,是深刻的道德认识、炽烈的道德情感和顽强的道德意志的统一。教师的道德信念是在教育实践中用以评价自己行为善恶的一种内心力量,是教师道德行为的指导。

每个教师从他准备从业那一天起,就开始了对教师职业的认识。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经过长期的磨炼,其承受了各种挫折,不断吸取经验和教训,提高思想认识,加深情感体验,经历过多次思想上的矛盾和斗争,才确立起献身教育、甘为人梯的坚定信念。坚定的教师职业道德信念,是教师把道德认识转变为道德行为的中间媒介和内趋力,能够使教师的道德行为表现出坚定性和一贯性。也就是说,教师职业道德信念一旦确立,其师德行为和师德意识的一致性就不可动摇了。特别是许多边远山区的优秀教师,不怕条件艰苦,不计个人得失,坚定不移地战斗在教育岗位上,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具有献身教育、为国育才的坚定信念。

五、培养教师职业道德行为

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最终目的和归宿,不仅在于培养教师职业道德意识,更重要的是在明确的教师职业道德意识指导下,依靠职业道德信念,自觉地选择职业道德行为,养成职业道德习惯。教师的道德行为习惯是在教师职业道德认识的基础上产生,受教师职业道德情感和教师职业道德意志的支配和调节的,教师职业道德信念是教师职业道德认识转化为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和习惯的关键和中心环节。同时,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和习惯对教师职业道德认识的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情感的加深、教师职业道德意志的培养和锻炼、教师职业道德信念的巩固也有重要的作用。

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和习惯的长期积累、凝聚,便形成教师职业道德品质。所以,教师职业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不是依靠行政命令的执行,而是依靠教师的自觉修养。提高教师职业道德认识,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前提;陶冶教师职业道德情感和锻炼教师职业道德意志,是把教师职业道德认识转化为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和习惯的中介;确立教师职业道德信念,是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关键;养成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和习惯,是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结果。可见,教师职业道德培养就是这五个环节有机统一的道德实践活动的结果。在上述五个环节的循环往复的发展过程中,从教师职业道德认识到养成稳定而一贯的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和习惯,并逐步形成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品质,这是教师职业道德培养应当完成的任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