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守拙归园田

守拙归园田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东晋诗坛上独树一帜,给诗歌注入新的生机的诗人是陶渊明。在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中,有这样一句诗“守拙归园田”。“守拙归园田”,陶渊明守住的真的只是“笨拙”吗?无论是陶渊明的人格还是他的创作,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很多仕途失意的文人在陶渊明身上找到了精神上的支持,获得了新的人生观。田园不独属于陶渊明,也属于你我他。

慈溪市育才中学 高 鹏

一、教学背景

在东晋诗坛上独树一帜,给诗歌注入新的生机的诗人是陶渊明。他以古朴自然的诗风,把诗歌提升到一种自然之美的境界,为后世田园诗的创作树起了一面旗帜。人教版语文教材(2007年版)八年级上册选入了陶渊明的散文《桃花源记》和五言律诗《归园田居》(其三)。本节微课作为课外拓展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对陶渊明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更好地了解陶渊明那充满生活气息和生活哲理的率真自然的田园诗风和陶渊明光明峻洁的人格魅力

二、适用对象

八年级学生

三、设计特点

本节微课的重点在于体会陶渊明田园诗中所透露出来的率真自然的性格,通过《归园田居》一诗,在字里行间理解他归隐的真实意图和他所追求的人生境界。难点在于如何在现实生活中用陶渊明的精神境界指导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这节微课注重从一定的深度探寻诗文背后的陶渊明,结合具体诗句、重点字词,让学生全面而真切地感受陶渊明的人格魅力及其田园诗风。

四、过程实录

在东晋诗坛上独树一帜,给诗歌注入新的生机的诗人是陶渊明。他以古朴自然的诗风,把诗歌提升到一种自然之美的境界,又以充满生活气息和生活哲理的率真自然的田园诗风引领潮流,为后世田园诗的创作树起了一面旗帜。

陶渊明现存诗歌一百二十多首,辞赋、散文十一篇。这些作品是他全部生活和对人生及现实态度的真实反映,也是他复杂精神世界的具体体现。他的诗歌题材包括田园、咏怀、咏史、行役、赠别等,而最具特色、最能反映陶渊明思想的是田园诗。表现自己对淳真、自由的向往及对田园生活的热爱,是陶渊明田园诗的重要内容。

在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中,有这样一句诗“守拙归园田”。那么陶渊明归的是什么地方?“田”和“园”这两个汉字挺有意思,都是有边框的。“归田”是什么呢?就是回到自己有边界的生活中。陶渊明从彭泽令任上弃官归隐后的第二年,创作了这首诗。在陶渊明看来,世俗的名禄就好像一张捕捉鸟兽的罗网,束缚了人的自然本性。“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仕途生活好比“羁鸟”“池鱼”一样,被关着的小鸟,它一定想念当年自由的山林;在池塘里养着的鱼儿,一定梦想回到宽敞的深渊,这就是本性。人也是一样的,人都会在局限的、束缚的、狭小的环境中怀念天性本真的自由和尊严,陶渊明渴求回到田园,获得自由。脱离仕途的轻松,返回自然的愉悦,使陶渊明淳朴真诚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守拙归园田”,陶渊明守住的真的只是“笨拙”吗?他守住的是自己的本性,恬淡旷远的襟怀、孤傲高洁的品性,贯穿他生命的始终。也许只有在那种恬静、闲适的生活里,人的心才能真正安宁下来。这种闲不是无所事事,而是朴朴素素,是真的要去耕田,要去养家糊口的。陶渊明和别的文人不一样,别的文人写的田园诗是把别人的劳作当作风景,而陶渊明是一个真正扛着锄头劳作的人。但是他真的不是一个好农民,我们在学习他的《归园田居》(其三)中知道:“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种个田吧,结果杂草比豆苗还多,还弄得夙兴夜寐,大清早的就去拾掇田里的杂草,天黑了才扛着锄头回来。所以我说陶渊明不是一个好农民,搭上自己所有的辛苦,结果就种了个“草盛豆苗稀”。但是他失败了吗?不!他是一个经营人生罕见的大成功者。

无论是陶渊明的人格还是他的创作,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光明峻洁的人格和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后代文人,并且成为中国文人士大夫的榜样。很多仕途失意的文人在陶渊明身上找到了精神上的支持,获得了新的人生观。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与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其精神是一脉相承的。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等莫不如此。他的人格与精神已经成为中国文人的精神归宿。同时,陶渊明的田园诗也为中国诗歌创作开辟了新的境界,树立了山水田园诗的创作典范。唐代诗人王维、孟浩然、柳宗元等都是陶渊明田园诗的继承者,并形成了田园诗派,对后世文人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然,每个人都有他不同的田园,每片田园里面都有一个不可替代的主人公。田园不独属于陶渊明,也属于你我他。当我们渐渐远行的时候,不要忘记当初为什么而出发,不要忘记自己的本心,不要忘记自己的归宿,守住心底的一份本真,田园就在你我身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