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美丽的丝巾

美丽的丝巾

时间:2023-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老师打算把它送给亲爱的妈妈,祝她永远年轻漂亮!中国是养蚕大国,蚕丝织成布,染上颜色后,能变成美丽柔软的丝巾。将来,你们也会成为优秀的设计师。《美丽的丝巾》这一课,从“艺术与生活”的角度引导学生欣赏各种美丽的丝巾,动手制作丝巾。掌握丝巾的折染技法是重点也是难点。

慈溪市第二实验小学 陈 科

一、教学背景

中国的丝绸业大约已有几千年的发展历程,栽桑、养蚕和利用蚕丝织造丝绸,是古代中国人的伟大发明,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科技、艺术和文化融合而生的瑰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宣纸和颜料模仿丝绸的印染,懂得折法、学会染法,了解色彩的搭配、留白。

二、探究活动

1.大胆尝试·发现特性:学生在涂鸦中感受宣纸能吸收、融合、渗透颜色的特性。

2.探究学习·掌握技法:学生在观察、梳理中探究出更多“丝巾”的折法和染法。

3.实践操作·拓展延伸:印染一条独特的“丝巾”,送给亲朋好友。

三、过程实录

(一)大胆尝试·发现特性

1.学生涂鸦,感受宣纸特性

师:今天的美术课向大家介绍一种新的纸——宣纸。它不同于一般的图画纸,让我们用毛笔蘸颜料画一画,找一找宣纸的特性。

(学生大胆尝试,快乐涂鸦)

2.宣纸能吸收、融合、渗透颜色

师:请把你们的发现告诉大家。

生:蓝颜色涂到宣纸上,马上会化开来,蓝色越变越大。

师:你的蓝颜色被宣纸快速地吸收了。(板书:吸收颜色)

生:我的黄色和蓝色碰到一起后产生了绿色。

师:你的宣纸能融合颜色。(板书:融合颜色)不仅如此,宣纸的背面也出现了同样的效果。因为宣纸可以渗透颜色。(板书:渗透颜色)

(二)探究学习·掌握技法

1.多变的折法

师:根据宣纸的三个特性,老师想到了一个好主意。把宣纸对折两次成正方形,把其中一个角浸到颜色里,用纸巾吸去多余的水分,展开后会怎么样呢?(老师请学生帮忙展开宣纸)

生:四个角都出现了红色。

师:老师再把这个正方形的角也浸到红色颜料里,但是展开后效果不一样,为什么?

生:前后两次折法不一样。

师:是的,折法不同,染出来的效果也不同。老师还想到了几种折法(教师出示折法图),这些你会折吗?你还能想到其他折法吗?

(学生尝试创造新的折法)

(板书:折法多变)

2.多样的染法

师:这位同学的折法很特别,老师要把他的宣纸印染成一条美丽的“丝巾”。(教师示范完整过程)

①用浸染的方法,染出大块的蓝色。

②用毛笔染出黄色的线条。

③用滴管点出紫色的点等。

(邀请学生参与示范)

(板书:染法多样)

(三)实践操作·拓展延伸

1.出示课题

师:在你们的帮助下老师的“丝巾”已经完成。(板书课题:美丽的丝巾)老师打算把它送给亲爱的妈妈,祝她永远年轻漂亮!你们想把“丝巾”送给谁?

生:爸爸、妈妈……

师:你们都是孝顺的孩子。

2.印染一条独特的“丝巾”

3.课堂小结

师:今天的美术课,你们让小小的宣纸变得如此绚丽,给自己点个赞吧!中国是养蚕大国,蚕丝织成布,染上颜色后,能变成美丽柔软的丝巾。(PPT出示丝巾制作步骤)将来,你们也会成为优秀的设计师。

学生作业展示:

四、作业设计

1. 用宣纸染一块小“丝巾”。

2.比一比谁的“丝巾”最漂亮。

五、教学总结

《美丽的丝巾》这一课,从“艺术与生活”的角度引导学生欣赏各种美丽的丝巾,动手制作丝巾。掌握丝巾的折染技法是重点也是难点。本课通过把两次不同折法的正方形的一个角染色,展开出现不同效果,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并探究出更多的折法;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浸染法、滴色法、泼色法、揉纸法等;最后鼓励学生把完成的丝巾送给最喜欢的人,表达对他人的关心和爱,渗透了情感教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